東三省人口越來越少,7年時間164萬人「出逃」,專家給出解決辦法

2020-12-06 時事新論

東三省人口越來越少,7年時間164萬人「出逃」,專家給出解決辦法

推薦語:曾幾何時,幾萬元可以買一套鶴崗房的新聞在網絡上喧囂一時。這個新聞背後,越來越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正在步鶴崗的「後塵」。

不得不說,最近幾年時間人口老齡化、出生率逐步走低已經在一些城市、省份蔓延開來,似乎在提醒我們:「人口紅利」已經是一個越來越遠的遙不可及的夢,從現在開始已經到了「還債」階段。

而東北地區,就是目前人口「流失」比較嚴重的地方。官方資料顯示,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僅僅在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分別減少7.6萬人、13.33萬人和21.8萬人,合計減少42.73萬人。查看過去7年時間的人口流動數據,發現東北約有164萬人外流。

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的人口始終呈現出負增長的態勢,而且這種趨勢始終沒有看到扭轉的跡象。

要知道,東北地區是我國的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它的涵蓋範圍主要在黑吉遼以及內蒙古東部地區。當地雖氣候寒冷乾燥,但當地物產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包括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各種礦產資源以及石油等等。

那麼為什麼資源如此豐富的東北地區,每年卻有那麼多人選擇離開呢?東北地區人口減少的真正原因有哪些?

首先,在東北找工作不太容易。

我們是農業大國,過去南方人多地少,所以才有了「闖關東」這個說法。東北的發展,從北大荒變成重工業之地,農業的糧倉。現在東北除了農業,工業煤礦卻處於停滯的狀態。

而相比之下,南方輕工業,外資企業快速發展,經濟遠超東北。那人們就如當初闖關東一樣,會到好的地方發展。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人往高處走,人們當然嚮往工作機會更多的地方。

其次,相較於南方地區而言,東北地區氣候確實「太冷」

我們都知道,南方四季如春,非常的適宜居住。但是東北地區就不一樣了,一到冬天,很多城市沒有暖氣是很煎熬的。所以我們發現,最近幾年很多東北人開始跑到氣候溫和的南方城市買房安家,這或許也是東北地區人口連續多年下降的一大原因。

最後,東北人的生娃觀念,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養娃壓力大,這是導致東北出生率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現代東北人還保留著無論男女只生一個孩子的習慣,不是他們不想生,而是他們不敢生,在東北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女兒出嫁陪嫁的禮金最少也要十幾萬元,這是大部分家庭都無法承受得起的。

對此有專家提出用「開放生育」來解決東北人口減少的問題,因為只有出生人口增加,那麼人口流失也成不了什麼大問題了。

不知道大家對於東北人口減少的現象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7年超164萬人外流:東北人口振興不能只靠「沈大長」
    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常住人口持續7年淨流出,合計流出了164萬人。目前,東北地區只有瀋陽、大連、長春等少數幾個重點城市人口處於淨流入狀態,黑龍江幾乎所有城市人口都在淨流出。據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常住人口持續7年淨流出,人口淨流出規模從2013年的0.79萬擴大到2019年的33.17萬,相當於7年間合計淨流出了164萬人。僅少數城市人口淨流入東北人口減少一直是不爭的事實。
  • 7年超164萬人外流:東北人口振興不能只靠"沈大長"
    (原標題:21人口論|7年超164萬人外流:東北人口振興不能只靠「沈大長」)
  • 中國東三省人口危機:每年淨流出200萬人 面臨後繼無人
    按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東三省每年淨流出的人口約200萬人。
  • 一年減少43萬,東三省人口為何越來越少!這一問題也日益嚴峻……
    來源:e公司2019年,東北人口繼續負增長!近期,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三省相繼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三省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分別減少7.6萬人、13.33萬人和21.8萬人,合計減少42.73萬人。
  • 7年淨流164萬人,年輕人紛紛「逃離」東北,為什麼?
    在東北鶴崗,有著全國最低的房價,買一套房僅需5萬元,甚至低至2.2萬元,造成這樣的原因是鶴崗人口不斷外流,據統計公報顯示,鶴崗近年來人口變動情況是這樣子的:2015年105.6萬人,2018年99.5萬人,人口增長連年為負數,四年內人口不斷外流。
  • 3年少生20萬人!河南出生人口3連降,專家:解決人口問題關鍵在它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河南出生人口數在2016年達到高峰後,2017年即走起下坡路,2019年出生人口已降至120萬人。有人生了二孩直呼自己是沒事找事兒,有人索性壓根就不願意生。是什麼原因讓育齡夫妻不敢、不願生孩子?又如何讓大家從不敢生、不願生裡走出來呢?有專家這麼說。
  • 為什麼有些城市人口越來越少,房價仍然越來越高?!
    ▲來源:碩士論文《房地產價格對人口遷移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和上海。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為2170.7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2.2萬人,為1997年以來首次實現負增長。上海的常住人口下降比北京來得更早一些。
  • 全國各省市新增人口排名出爐,東三省人口流失嚴重
    廣東一馬當先,2019年新增人口高達175萬人,廣東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吸納了很多人就業,也有很多人定居。反正我身邊的朋友去打工或者工作,出省基本上優先去廣東打工,廣東號稱中國打工第一省,而且深圳和東莞的常住人口絕大部分來自外省。
  • 東北「打工人」平均年齡超過40歲,七年間流失人口164萬
    報告顯示,1985年至2018年,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由32.2歲上升到38.4歲,東北三省平均年齡最高,黑龍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40歲。東北「打工人」年紀最大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偏大,原因之一是勞動適齡人口外流,東北地區逐漸從原來的人口流入地向人口流出地轉變。數據顯示,目前東北三省人口都淨流出。
  • 每平方公裡居住3.3萬人 瀋河人口密度直逼上海(圖)
    記者昨天了解到,瀋陽市政協聯合調研組不久前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市內五區共有土地16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為342.1萬人,平均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為2萬餘人。其中,瀋河區人口密度不僅位居市內五區之首,同時更是榮登東北地區的第一位:3.3萬人,僅比上海浦西區的近4萬人略少一些。
  • 烏克蘭獨立後,人口為何越來越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土地資源如此優越的烏克蘭,卻只有4200萬人,而且人口呈現了負增長,處於逐年減少狀態。據資料顯示,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之初,全國人口數量約為5200萬人,到2001年,烏克蘭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約為4600萬。十年間,人口減少了600萬人。對於人口規模不大,而且土地遼闊的烏克蘭來說,600萬人口的減少,不可謂不多。
  • 人口斷崖式下降會越來越嚴重嗎?你怎麼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人口普查統計(2010年),50後20561萬人,60後23511萬人,70後21900萬人,80後22800萬人,90後17500萬,00後14600萬人。從數據來看,60後人口數量最多。而90後和00後人口加在一起,也僅為70、80後的三分之二,這說明了國內人口總體呈現下滑趨勢。 另一個是,近年來國內新生兒出生率也在大幅下降。
  • 「人口逃離」東三省對當地購房需求的影響
    產業經濟的衰退加速「人口逃離」縱觀2010年來東三省常住人口總量的走勢,自2014年之後,東三省常住人口總量就出現收縮趨勢。截止2018年末,東三省常住人口總量較2014年高峰時期減少了140萬人。不僅是常住人口,東三省的戶籍人口向外流失更加嚴重。根據各省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13年~2017年四年間遼寧、黑龍江和吉林三省的戶籍人口總量共計減少了283萬,其中黑龍江的人口流失最嚴重,四年間戶籍人口數量減少了179萬人。
  • 他32歲授開國少將,7年後帶著6萬人出逃,主席得知後只說了4個字
    就是這樣一位最年輕,被寄予厚望的開國少將,卻在授銜7年後的1962年,帶著6萬餘人出逃蘇聯。馬爾果夫出逃蘇聯,當主席得知後,卻並不緊張,只平淡地說了4個字,就下令放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馬爾果夫1923年出生於新疆尼勒克縣,早年從事教育工作,後被新疆軍閥盛世才關進監獄。
  • 俄羅斯為何人口那麼少?醫生有解決辦法,但實施起來很難
    導語:俄羅斯為何人口那麼少?醫生有解決辦法,但實施起來很難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領土國家,面積1700萬平方公裡。擁有如此廣闊的領土,意味著俄羅斯擁有很多寶貝,比如像石油、天然氣、礦產等,然而有這麼巨大的優勢,俄羅斯的GDP還不如我們一個廣東省,2018年GDP只有1.6萬億美元,是什麼原因出現這種情況的呢?答案跟美國的制裁有關係。
  • 2019年東三省的經濟增速、GDP對比
    2019年東三省的經濟數據出來了——吉林省完成的名義GDP為1172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但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前公布的2018年15074.62億元GDP相比,不僅未增長,還縮減了3347.82億元,比例高達22.2%。
  • 30萬人申請搬離紐約市,人口流失太大,專家:還不是新冠惹的禍
    在得不到政府的幫助的情況下,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現在正遇到的困難。據美國相關機構統計,自3月初開始,紐約市的相關部門就已經收到了來自居民提交的約30萬份遷出家庭住址的申請。專家表示,新冠病毒對紐約市人口的影響太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該市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大多數人又因為害怕瘋狂搬離此地,造成不少人口流失。
  • 人口「峰值」提前?2050年,中國人口新時代到來?專家給出答案
    為了調節人口,國家於1982年將「計劃生育」列為國家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以減輕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一目標。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為75.95億,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到2050年我國的人口是多少?5項數據顯示:1、2019年底,我國人口首次突破14億。
  •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東北「打工人」平均年齡最高,人口流失嚴重
    圖片來源:《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 「主要是我國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李海崢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東北勞動力人口外流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 1.24億人口的日本,去年僅出生80萬人,政府被逼無奈轉行當媒婆
    如今,「總和生育率」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通俗來講,總和生育率即是指平均每一名女性所生的孩子的數量。在1950年,世界平均總和生育率指數為4.7,當時平均每名女性一生中會生下4.7個孩子,而如今這個指數已經跌至2.4,這個數值的變化,反應了全世界人類生育後代的意願普遍、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