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10月15日訊(通訊員 鄭靈仙 記者 廖小清)參加了城鎮居民醫保,又參加新農合醫保,這邊報銷又到那邊報銷。浙江在線記者今天從浙江省審計廳獲悉,審計部門對全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專項審計調查發現,去年,全省各地城居醫保和其他醫保之間重複參保人員達31.41萬人,在重複參保人員中有2165人多頭報銷,多頭報銷金額超過100萬元。
已實現全民醫保目標 平均報銷比例接近5成
2006年,省政府出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2007年1月起全省全面推開,保障範圍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範圍以外的全體城鎮居民,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以及其他城鎮非從業人員等。2009年3月省政府又下發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將所有高等學校(包括民辦高校)學生納入城居醫保體系範圍。
「為此,我省實行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新農合、城居醫保三項醫保制度的全覆蓋,從制度層面實現了『全民醫保』的目標。」審計廳有關負責人說。
經審計,2009年度,全省82個基金收支單位(註:全省城居醫保共有75個統籌地區,不包括省本級),城居醫保(實行城鄉一體化的地方包括新農合)基金收入24.48億元,基金支出16.79億元,年末基金累計結餘9.11億元。
截至2009年末,全省參保人數1121.64萬人,其中實行城居醫保和新農合一體化管理的參保人數為807.51萬人,實行部分一體化(指繳費和報銷標準相同但主管部門不同或者主管部門相同但繳費和報銷標準仍有差異)的參保人數為43.91萬人,實行城居醫保單獨管理的參保人數為270.22萬人。
2009年,全省普通門診和住院、大病門診受益人數分別為371.57萬人和54.26萬人,分別佔參保人數的33.13%和4.84%,政策範圍內住院和大病門診平均報銷比例為44.54%。
30多萬人重複參保 多頭報銷金額超過100萬元
審計調查發現,2009年各地城居醫保和其他醫保之間,佔全部參保人數的2.80%。在重複參保人員中有2165人多頭報銷,多頭報銷金額111.97萬元。
「重複參保不僅增加了個人繳費負擔,也導致了財政資金重複補助。」省審計廳一位負責人說,在調查過程中,他們還發現個別人員違規報銷和異地之間存在重複參保和報銷情況。
審計部門還發現,部分低保、重度殘疾人員等困難群體沒有納入醫保體系或由其個人自行繳費。長興、嵊州等11個縣(市、區)的4336名低保、重度殘疾人員等困難群體未納入醫保體系或由其個人負擔費用,另有383名不屬於免繳對象人員卻享受了政府免繳待遇。多頭管理導致資源浪費
審計調查發現,全省共有82個基金收支單位,其中64個地方主管部門為勞動保障部門,18個為衛生部門。
「由於主管部門不同,管理體制不順,造成了人員隊伍、機構經費、信息系統建設重複和浪費。」審計廳這位負責人說,另一方面,由於城居醫保和新農合有兩套系統,定點醫療機構需要建設兩套信息系統才能與城居醫保、新農合對接,也增加了定點醫療機構的軟硬體開發和維護成本。
審計還發現,有14個地方當年基金出現赤字,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累計赤字的情況,當年基金出現赤字地方佔全部調查單位的17%。
不同戶籍補助標準不一 建議城鄉一體化
通過這次審計,審計部門認為,省級財政統一按應參保人數的90%定額補助,不考慮各地實際參保人數和新增參保情況,容易引發各地補助不公平,影響參保工作的積極性。此外,按戶籍身份將城居醫保和新農合兩類人群實施不同的補助標準,也顯失公平和正義。
對此,審計部門建議將城居醫保制度和新農合制度進行制度整合,探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一體化保障模式。
「城居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是對城鎮職工醫保的有效補充,但從審計調查看,由於兩項制度分設、不同部門管理,出現了上述一系列問題。」省審計廳認為,從戶籍制度改革看城鄉居民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兩項制度整合後,不僅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有效避免重複參保和報銷現象的發生,同時實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以讓參保群眾享受更多的實惠。(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