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走高,沈城市民真正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熱。消費者也由此開始,在熱浪中釋放強大的消費潛力。各種防暑降溫的「產品」也都紛紛高調上市。然而在熱銷背後,也在「烤問」著商家的誠信及產品的質量。瀋陽晚報今起展開夏日經濟系列調查。
本期調查我們將關注夏日裡消費最快的加冰飲料。飲料加冰的問題如今貌似已經成為了行業的「潛規則」,但小小的冰塊卻蘊含著巨大的利潤空間,一杯飲料中居然能加入11塊冰塊,而一些小的冷飲店,為節省成本擯棄正規冰廠的冰塊,而採用自製冰塊,兩者成本相差竟百倍。
調查 一杯加冰飲料有11塊冰
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冷飲店發現,大部分負責點單的人員不會在顧客購買飲品時詢問是否加冰,只有顧客主動提出,飲品才會被特殊處理。而多數飲品都被銷售人員加上一冰鏟的冰,冰塊數量大概在10塊左右。
一杯加冰飲料,冰塊究竟有多少?商家的利潤空間又有多大?記者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記者花15元購買了一杯新近流行的水果口味飲品,將飲品倒入透明的柱形水杯,第一次含冰測量高度為12釐米,然後用勺子將飲品中的冰塊取出,1塊、2塊、3塊……一共取出方形冰塊11塊,其中部分冰塊已開始融化。當冰塊全部取出後,飲品的高度下降了約4釐米,也就是說,冰塊佔據了飲品體積的三分之一,15元的飲料中,消費者有5元是為冰塊埋單。
揭秘 加冰後飲料利潤會更高
對於冷飲加冰的情況,記者採訪了多家冷飲加盟店,其均表示,很多冷飲是必須加冰的,因為這樣才能有好的口感,當然,加冰也會給商家帶來一些利潤。
曾在快餐店打工的小王告訴記者:「上崗前,都會接受培訓,打碳酸飲料前加冰,而加飲料的分量也是機器預先設定好的,一旦消費者拒絕加冰,飲料的高度就會比加冰的低一些,但也不會為其補齊。」
「無論是街邊的冷飲攤,還是連鎖冷飲店,以一杯6元的原味奶茶為例,其利潤空間都能在4元左右。」一家冷飲加盟商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飲品的利潤佔甜品店總利潤的一大部分,而飲品的利潤也較大。不過,飲品的利潤高低也是有季節性的,夏季飲品的利潤因走量大而更高,加冰後其利潤更高。
這位負責人坦言,飲品原料的成本當然更高一些,所以,加冰越多飲品的利潤越多。相對於加盟冷飲店要求添加的冰塊必須是正規廠家的冰塊,一些街邊冷飲店所自製的冰塊利潤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