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果業受挫,他們「拼」了

2020-12-2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磊磊)

題記:

今年是脫貧致富攻堅年,奔小康人人有責。疫情使得經濟遭受了衝擊,商品積壓、農貨滯銷問題一度非常嚴峻。電商在這個時期,展現出了巨大的影響力,幫助商家、農民順利擺脫困境、回籠資金……

11個月賺了千萬,拼多多電商們迎來紅利期

賣蘋果11個月,賺了千萬;22天衝上拼多多水果店鋪top1;9個月時間賣出250萬斤太婆梨,平了父親20多年的最高銷售記錄……疫情是檢驗的商家的試金石,有人一蹶不振,有人找到了突破口。而拼多多上的這幾位新晉冒出的頭部商家,卻從另一個切面給出了很好的樣本效應,而且也反映出兩代新舊農人轉型和思想碰撞的現實。

三個95後「果二代」千萬財富速成路

很巧合,我們這次選擇煙臺蘋果的三個樣本案例都是「果二代」,有自我打拼的,也有幫家裡配合轉型的,關鍵是年齡都小,兩個95年,一個98年。他們在電商發展2.0時代,抓住拼多多這樣新興平臺的紅利期,瞅準時機,快速成長。造富的速度就像坐火箭一樣快。

於凱,1995年的果二代,父親是蓬萊的果業大亨,自己也有留學背景。他跟合伙人用了22天,就把店鋪做成拼多多上的蘋果銷售冠軍。店鋪日銷超過4萬單,相當於每天賣出30萬斤蘋果。拼多多搜索「水果」,排在前幾位的就有他的「煙臺芳業果蔬」。

8月31日,於凱店鋪每天銷售的蘋果達到35萬斤,他給多多果園每天供貨5萬斤。每天需要十幾輛大貨車,才能把當天的訂單發完。僅僅在一個車間裡打包的工人就超過200名。要3家包材廠同時供貨,才能滿足每天的包裝需求。

按一單5斤20元客單價計算,可以用日進鬥金來形容。

劉爽,也是1995年的姑娘,她跟男朋友一起開了拼多多店鋪,男朋友宋振乾是果二代,家裡的生意主要是向線下商超等供貨。小宋也積累了豐富的供應鏈和物流資源。劉爽做過電商運營的工作,熟悉電商運營規則。最開始,男朋友的家人並不同意他做電商,於是兩人撇開了家裡的支持,獨立出來打拼,沒想到雙劍合璧,竟然創造了令人驚豔的成績。

劉爽和男友宋振乾用了11個月的時間,用10萬塊的本錢,在拼多多上賣蘋果,賺了1000萬。

1998年的於本誠今年才22歲,剛剛走出校園。於本誠在濰坊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念了電商專業,去年6月才剛剛畢業。之後,他去一家電商公司上班,打算攢攢經驗值。

誰知,去年8月10日,俄羅斯聯邦動植物監督局暫停了中國梨果類和核果類作物的進口,原因是在果子裡檢測出了害蟲。此時,於本誠的家的冷庫裡堆了150萬斤新上市的太婆梨。

家裡水果生意突生變故,作為家中獨子的於本誠不得不辭職回家幫忙賣貨。

於本誠也選擇了通過電商渠道幫家裡的水果打開銷路。在綜合考差了了多個平臺後,於本誠選擇了拼多多,「鎮上的一些農民在拼多多上賣水果,這兩年發了財。在拼多多上銷售沒有扣點,提現只有千分之六的支付手續費,而且推廣簡單。」

2019年8月底,於本誠開了第一家店鋪。他一邊開著店,一邊在多多大學的視頻學習區裡惡補電商運營知識。一步步從日銷0單、3單、5單到日銷300單。接著報了秒殺活動,第一次秒600件,於本誠很擔心太婆梨太小眾,賣不完,結果不到兩小時,就銷售一空。於本誠也開始掌握了推廣技巧,每天能賣到1000單。

從去年8月開店到今年4月,於本誠賣出了250萬斤太婆梨,一舉平了父親多年的最高銷售記錄。

根據拼多多統計,90後在山東商家佔比高達70%,儼然拼多多已經成為新農人深挖電商紅利的平臺之一。

復購率35%,品質是店鋪的生命線

讓於凱引以為豪的事,他的店鋪復購率非常高,根據數據統計,他店鋪的復購率在35%左右,「我們店鋪的很多用戶都是回頭客,曾經有一個南方的客戶,幾乎每周都要買蘋果,他的最高購買次數是35次,平均下來,正好一周一單。」

於凱歸結核心因素是產品品質過硬。「如果消費者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而購買,如果體驗不好,差評高,那不會有持續的訂單和新增客戶。」

而於凱之所以能把產品品質把控好,關鍵因素是,家裡多年的出口生意使然,「出口的產品都必須品質過關,農殘檢測、水果品相、口感等都要符合標準才可以。」把這些符合出口標準的農果,放在國內銷售,其口碑可想而知。比一般的粗放式管理、小農作坊式的個體戶,品質要好不少。

劉爽也感同身受。在蘋果市場上,陝西蘋果是煙臺蘋果最大的對手。在拼多多上,陝西蘋果的價格是19.9元10斤,而煙臺蘋果是二十七八塊錢5斤,這也是因為產品足夠好吃、品相也足夠好。

於本誠最大的滿足來自於消費者的認可。太婆梨食用,需要催熟之後才會軟糯香甜,但消費者快遞收到的是尚未熟透的太婆梨,一開始的時候,後臺因此出現大量客訴,很多消費者語言犀利,認為是產品有問題。

於本誠感覺每天都在給用戶解釋,自家產品品質很好,這是太婆梨但特點而已。後來,他在包裝盒上貼身食用指南,在店鋪的商品詳情頁做食用提示,在直播間做知識普及,之後客訴才逐漸減少。

有一天,一位定居廣東的山東老鄉給他打電話,感謝於本誠幫她回憶起「兒時的味道」。於本誠突然「感覺做了件特別正確的事情」。

從靠出口到轉內需,新舊果農交替轉型

三個90後的致富能手共同的特點就是:抓住了疫情期間,出口不順,快速轉內需消化庫存。這其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新舊農人的轉型,舊農人依靠傳統的靠出口、線下銷售的模式,新農人善於利用新興電商紅利,抓住消費機遇,再結合強大的供應鏈、物流資源,從而快速打開市場。

而在這個過程中,新舊思想的碰撞就格外明顯。劉爽就表示,男友家裡就特別不支持兒子做電商,以至於最開始只從家裡拿了10萬元的啟動資金。要不是做出了點成績,有可能男友家人還是不能接受。

成功路上也不容易。劉爽最忙的時候,一個人不僅要打包蘋果,還要一邊回復客戶問題,「拼多多上有規定,夜間11點之前,客戶的回覆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當時就我跟男朋友兩個人,我不但要分揀包裝、還要騰出時間回復網友提問,一般是忙活幾分鐘,再集中回復,真是忙壞了。我現在想來,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挺過來的。」

於本誠最開始回到家裡幫忙的時候,父親於基東也不認為做電商能有多大作為。只是沒想到遇到疫情影響,反而一下子放大了電商的作用和內需的可怕購買力。

「我現在拼多多電商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出口的份額,所以現在主要精力就是放在電商銷售上。」於基東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電商對發掘內需市場的重要性。

「我今年在自家包的三千平米地上,準備建一座三千平米的廠房,把我在外面的幾個廠房集中起來,作為電商分揀、包裝和直播基地。」於基東說,這個工廠的投資大概在360萬左右。他預計,這個工廠建成後,能滿足一萬單的訂單量,而目前三個臨時包裝的廠區僅能滿足5000單的訂單量。

新興的電商平臺,正在引導著新一代的農人轉型。這種轉型是正向的,而且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電商2.0時代,讓他們必須要適應新的消費形式的改變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新的農人,他們更知道優勢互補的重要性,也更能掌握信息和大數據對銷售的重要性。

劉爽表示,去年6月份,進入了蘋果銷售的淡季,她就和男友暫時放下了手裡的生意,跑去杭州的電商公司上班,打算學習人家的電商經驗。誰知,劉爽在平時就刷拼多多,看看各個產品的流量數據,意外發現那時銷售蘋果的很少,而且價格很高。

於是,就問男友是否能找到蘋果的貨源,男友說可以。於是兩人剛剛乾了倆月就辭職回了煙臺,又開了一家店鋪,進了30萬的貨,收購價是6塊錢一斤,總共是5萬斤貨,還加了一點銷售技巧,比如同樣是5斤,別人賣40元,她按毛重5斤,賣35.9元。

沒想到幾塊錢的差額,賣的特別好,「我們找準了市場定位人群,精準營銷,數據就特別漂亮,那時候一天能賺一萬塊錢。」

疫情來了。宋振乾家裡的生意一下子停了下來。宋振乾的父親開始打電話給她們,希望能把家裡的蘋果也賣一賣。家裡此時開始認可宋振乾和劉爽的「胡鬧」。

據悉,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涉農店鋪增加27萬,接近2019年全年新增店鋪數,其中60%註冊地址為農村地區。受到疫情等因素推動,煙臺地區做蘋果、梨等特色農產品的外貿轉內銷店鋪同比增長超過180%,山東全省的增長率達到160%。2月份以來,截止到8月31日,煙臺地區農產品外貿轉內銷的10萬+店鋪增加了210%。

相關焦點

  • 傳統果業受挫,他們「拼」了!「果二代」11個月賺了千萬
    他們在電商發展2.0時代,抓住拼多多這樣新型平臺的紅利期,瞅準時機,快速成長。造富的速度就像坐火箭一樣快。於凱,1995年的「果二代」,父親是蓬萊的果業大亨,自己也有留學背景。他跟合伙人用了22天,就把店鋪做成拼多多上的蘋果銷售冠軍。店鋪日銷超過4萬單,相當於每天賣出30萬斤蘋果。拼多多搜索「水果」,排在前幾位的就有他的「煙臺芳業果蔬」。
  • 「中國果業的徐霞客」眼中雲南果業的優勢與困境
    他是「中國果業的徐霞客」,他立志走遍中國所有的水果產區,尋找每一個好果園,尋訪每一顆匠人心,以專業的眼光、包容的心態、務實的態度和清新的圖文,描繪出一個「花果飄香」的精彩世界。他就是公眾號《花果飄香》主創清揚。
  • 疫情下的思考,果業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作為常年耕耘和服務於果業領域的諮詢機構,西安思睿德諮詢將全方位解讀疫情對果業產業的影響,並提出果業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判斷和企業的應對策略。 同時,疫情促使人們改變群聚的消費習慣,各類消費傾向於避開聚集性的消費場所,大型商場和商超等傳統渠道的發展受阻,以電商為代表的新零售將成為水果消費的主渠道。 4、數位化&在線化加速成為果品營銷的新模式。
  • 後疫情之下,中國果業路在何方?
    2020年9月9日,在廣東佛山舉行的2020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來自果業主產區的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知名企業負責人以及果品從業人員進行共同探討,尋求解決方案。北京光華精銳營銷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志輝從「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問題和機遇、雙定位戰略、農產品六次產業價值再造、打造區域品牌特色價值」四個方面對新市場環境下果業品牌價值再造進行了深入分析與解讀。陝西省果業中心主任魏延安分享了陝西省在堅持果業高質量發展、擴大陝西果業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方面的經驗與做法。
  • 六福果業的品牌之路
    謝宜福的六福果業公司有固定工20多人,季節工近200人,每年僅工人的工資就要40多萬元,再加上為了保證果實質量,謝宜福堅持使用有機肥料,打低毒農藥,每年開支達到七八十萬。果園不見效,沒錢又不行,於是他貸了借,借了貸,銀行裡跑熟了,親戚家跑怕了,但是謝宜福沒有退縮、更沒有洩氣,他用驚人的毅力熬過了資金最緊張的三年。  艱苦的付出終於迎來了守望已久的回報。
  • 新寧:崀山果業臍橙生產線一片繁忙
    新寧:崀山果業臍橙生產線一片繁忙 2020-12-07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徵集渭南果業品牌形象標誌的啟事
    渭南市果業管理局 關於徵集渭南果業品牌形象標誌的啟事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9-07-09 10:04:30
  • 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9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暨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行。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儲林共同為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旨在集聚果業科技創新資源、實現「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推動果業特色化、集群化、現代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國蘋果果業自主創新高地。
  • 中農樂:「芯」技術,引領果業新發展
    之所以果園越來越好經營,收益越來越高,這都與山西中農樂果業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中農樂」)多年來對果樹新品種的引進,對管理技術的研發、推廣密切相關。一直以來,果樹需要人工套袋、管理精細化費時費力、收益與支出達不到果農預期等成為困擾果業發展的難題。中農樂董事長楊良傑在果業工作推進中,敏銳地發現了這些問題。多年來,他和團隊積極尋找新品種,研發管理新技術,調整水果品種結構,為運城果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丹橙現代果業推動晚熟桔橙銷售10萬餘噸
    但有「危」就有「機」,面對疫情「大考」,四川國有農業龍頭企業——丹橙現代果業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促銷、產銷雲推介等措施,帶動丹稜晚熟桔橙銷售10萬餘噸,交出了一份「抗疫助農」高分答卷。最近,在億邦產業網際網路雲峰會上,丹橙現代果業榮獲「增長先鋒獎」,表彰其在推動丹稜晚熟桔橙產業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桃品種權轉讓新模式,推動果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作為果業大國,要想實現果業現代化,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在智慧財產權戰略的有力實施和智慧財產權制度的有效保護下,引導和激勵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從而推進果業現代化進程。如果說果業現代化的根基在於科技創新,那麼果業現代化的長久發展必須靠智慧財產權來保駕護航。 眾所周知,果樹育種周期長,投入大,且智慧財產權難以保護。
  • ...結出幸福果——贛州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系列報導之果業篇
    近年來,該縣圍繞推動傳統果業向現代果業升級轉型,堅持以柑橘產業為主,多元發展、多方動員、多措並舉,在傾力做好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力發展獼猴桃、百香果、甜柿等果業,破解以往一橘獨大的發展瓶頸,果業產業從單純的種植業發展成為一個集種植生產、倉儲物流、精深加工等於一體的產業集群。目前,該縣種植了2.8萬畝百香果,已成為特色產業之一。
  • 長武:「三個聚焦」推動果業發展助力群眾增收
    本報訊(尚建華 郭婷)近年來,長武縣把以蘋果為主的果業生產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導產業來抓,突出宣傳推介,擴大產業規模,發展現代果業,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果農增收。聚焦品牌戰略,突出宣傳推介。
  • 海墾果業集團與柬埔寨企業籤訂合作協議
    近日,海南農墾果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果業集團)與柬埔寨閩柬農業產業園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閩柬公司)在三亞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產業、資源優勢,構建跨國芒果全產業鏈。據了解,海墾果業集團作為芒果種植龍頭企業,具有豐富的產品開發和品牌打造經驗,以及專業化的產業技術、農資服務團隊和市場研發隊伍;閩柬公司位於東南亞芒果主產區柬埔寨,具有發展芒果種植產業的絕佳地理優勢;雙方將通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 百果園集團獲評「果業行業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11月20日-22日,第四屆中國(長沙)果品產業博覽會、第四屆全國果業扶貧大會暨第三屆全國冷鏈運營大會在長沙舉辦。百果園被授予「果業行業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因扶貧工作紮實,獲多方認可。
  • 千禧果種植使果業大村「棚裡生金」
    「我們村是上世紀90年代靠發展果業起家的,現在有很多果園已經老化,產量低,效益少。種植結構調整,轉型是勢在必行的。從春季開始,我們村將繼續分期分批對村東泊地,樹齡超過30年的老果園進行改造,改變種植結構,爭取今年再調整出部分土地,新建標準化日光溫室大棚30個,引進新的品種和種植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有效提高農民收入。」
  • 中國夢之隊、新疆果業給烏市兩所學校捐贈共計20萬元的足球裝備
    中國夢之隊&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給烏魯木齊市第五小學和烏魯木齊市第67中學各捐贈了10萬元的足球裝備,為兩所學校在足球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而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活動現場,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俊圻給兩所學校足球隊代表給予鼓勵,希望他們能在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能夠練好足球,給新疆足夠增添更多的後續力量。
  • 3點告訴你,我國果業目前現存痛點
    這也正體現了果業現存的幾大痛點,一起跟著提小妹去了解下吧。1.持續增高的勞動成本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發展,農村中的青壯年一般都在外打工,導致從事果業的普遍為年齡偏大的人,這也導致了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的一些問題。
  • 寶塔區果業考察團赴山東煙臺考察學習蘋果產業
    寶塔區果業考察團赴山東煙臺考察學習蘋果產業 發布時間:2019-07-09 16:10:29
  • 在感情受挫後,男人拿什麼代替眼淚?
    可是,對於一個男人而言,如果他在感情的世界裡受挫,哪怕再傷心難過,他們不會像女人那樣又哭又鬧,他們只會保持緘默,一句話也不說,一個人默默地承受。不是他不夠愛對方,也不是他絕情,而是男人有淚不輕彈。那麼,在感情受挫之後,男人會拿什麼來代替眼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