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哥的五萬裡D68 西藏本紀一(康定市-瀘定縣新溝村)

2020-10-22 鬼哥的五萬裡

引題

實際上前兩天就已走出西藏,而且一天半就走了1000公裡,當然不是騎的,老田很心疼我,覺得騎過來強度挺高,所以建議直接把我送到雅安,但我還想翻幾座山,否則的話這條川藏線相當於咱沒走啊,所以從雅江下車,騎了幾天,今天出了康定,實際上就走出了大藏區,也是時候對西藏之行做個總結了。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10月13日,星期二。

路線:從康定市出發,20公裡下坡和20公裡起伏路到瀘定縣,之後爬坡50公裡翻越二郎山,直線爬升1000米,又遇濃霧小雨,然後下坡15公裡,晚7點到達小村。

裡程: 106.7公裡,累計5951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 74個

所見

這康定不僅有情歌,而且還很美麗。這是老城區,據說新城規模更宏大,更具現代感。只不過新城在老城南邊有十幾公裡遠。

早晨的康定跟藏區其他城市一樣,也是很安靜,大家還沒開始一天的行程。

早晨有點濛濛細雨,霧氣很大。

出了康定,這裡的民居風格已經沒有藏區的特徵了。

從康定下到瀘定縣,海拔落差有1300多米,這裡的水能資源很豐富,沿途看見好多座水電站。

在半山腰看到漫山遍野的仙人掌,上邊還結著果。

又走了幾公裡,發現有賣的,那得嘗嘗。阿姨說:"我都賣10塊錢,看你是騎自行車的,給你8塊",阿姨太仗義了。這個上邊有好多小毛刺,阿姨用水給衝了一下。

原來這果實剝皮之後是這樣的。吃起來還真挺甜,沒什麼其他味道,不錯。

阿姨這攤位上有各種山貨,但主打的是蘋果。瀘定縣的特產是高原蘋果,這裡全是山,也非常陡,沒有耕地,所以種果樹多一些。

繼續往瀘定縣城出發,路過一個小村兒,是一個移民新村。房屋結構改的都一樣,標準制式的兩層小別野。

又看到一條銀絲帶從半山腰直插下來,很奇特。

這是亞康高速跨大渡河特大橋,號稱青藏第一橋。從下面仰視確實很有氣魄。

瀘定縣跟康定一樣是在深谷中,所以國道是在它上面走。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高樓林立。看到這個突出部位了嗎?很像重慶的朝天門。

到瀘定縣怎麼能不去看看盧溝橋?這盧溝橋的承載能力真強,上面站了那麼多人。

瀘定縣城外大渡河岸邊還有一個水葬臺,這可能是藏區最東邊的水葬臺了,這裡還有人在祭拜。

盧定橋對面就是觀音閣,兩個建築的配置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在瀘定縣用完午餐就開始了繼續爬坡的旅程,距離大渡河越來越遠。

這裡的農民對土地利用到了極致,路邊房頂能用的地方都用上,種點蔬菜也蠻好的。

不知不覺三拐七拐的,已經爬很高了,感覺要跟大渡河拜拜了,它往南我往北。但這路很具有欺騙性,後來又爬了一個小時,依然看到了向南去的大渡河,我好像是在原點,只不過是爬了幾層山路,位置高一點。

在半山腰能看到對面山坡上的一個小村落。中華民族勤勞樸實,有土地就要耕種,哪怕是在半山上啊。

白雲下的二郎山日漸清晰,山下還有好幾個村莊,今天就得奔這兒去。

這標語寫的提氣,翻太多的山都翻膩了,腿也累瘦了,有隧道真好。

還沒出隧道就看見霧氣瀰漫,一山之隔氣候差異卻非常大,山的西邊晴空萬裡,山的東邊濃霧纏綿,這濃度比折多山還要大,已經開始下起雨了。

所以不管三八二十七,一路狂奔下山,因為天已經黑了,所以在天徹底黑透之前,到達二郎山第一村—新溝村,入住村頭第1家客棧,人家的房屋是全木製結構,冬暖夏涼。關鍵是阿姨給做的這道筍子炒肉,那是吃出了媽媽的味道。還有那盆剛從地裡採下來的蘿蔔葉做成的湯被我喝的一點不剩。

騎記-西藏本紀(一) 天上西藏 大美於行

"天上西藏,大美於行"。這是在西藏當地一個旅遊大巴車上的廣告詞。在西藏走了一大圈兒,待了25天,對這句話深有感觸,簡直太貼切了。

青藏高原高高隆起在地表上,幾乎都是3千米以上的海拔,而大部分是在4千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氧氣含量不足,所以西藏對很多人而言都望而卻步,所以這裡有一種秘境的感覺。當然不乏一些膽兒大的以各種途徑來到西藏,想探究一番這裡的神秘。其實沒有神秘,環境不神秘,人更不神秘,但西藏確實值得來一趟或者n多趟。她不僅是中國的地質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同時領略到寒帶和熱帶,更可以看到終年冰封的雪山和熱帶森林的雲霧升騰所形成的強烈對比。

這次在西藏轉悠了20多天,經過了除阿里之外的所有地區,有一點小怕狼,所以沒敢從那曲經羌塘無人區直接插到阿里,多少還有些遺憾。但從地形地貌來講,那曲和阿里東部差異並不是非常大,而日喀則和阿里的西部也很相似。還有幸和老田、老三深入到真正神秘的墨脫縣,所以幾乎領略了西藏所有的地形地貌。

翻越唐古拉山後,走出青海的可可西裡,進入到西藏的羌塘,雖然都是凍土區,都是高山草甸,但羌塘的草要高、要密、要綠,而且羌塘湖泊遍布、水系縱橫,環境真的優於可可西裡,而且景色也真的美,所以藏羚羊和野驢有很多還很肥。這裡的藏羚羊是不遷徙的,水草太美,它們也樂不思蜀啊。另外,這裡還是極品蟲草的生產基地,一到蟲草採摘季那曲可謂萬巷空城,據說屆時中小學生全部放假,人都趴在山坡上找蟲草,又據說遠遠望去像一群群犛牛。看來是男女老幼齊心協力,才能讓大家吃到物美價廉的蟲子,那玩意真是高蛋白。現在當地政府組織將羌塘核心區高海拔地區的牧民遷出,屆時那裡變為真正的無人區,可能就成為熊和狼的天下了,誰去收拾誰。

翻過念青唐古拉山,經當雄到羊八井,山勢漸漸變陡,也漸漸禿頂。草越來越稀疏,在高山間穿行很悽涼。而到羊八井之後一個驚喜出現了,看到了樹。不僅是路邊栽的樹,山上也有樹,只不過山上都是低矮的灌木。從格爾木出來一路就沒見到樹,所以見到路邊栽植樹,就想上去抱一下。

從羊八井下到拉薩,沿著河谷看到一片片莊稼地,這裡進入了農耕文明,有肉有饅頭吃,那才更顯得紳士。到拉薩這綠色更濃了,拉薩河滋潤了拉薩城,拉薩人卯足了勁兒,讓南北的禿山披上植被,一塊塊兒淺綠色的草坪披在山上,顯得格外牛逼。布達拉宮對面的南山上,綠樹掩映中凸顯4個大字:祖國萬歲!看得我直流眼淚。

不過拉薩和一路到日喀則沿路的山上,綠色時隱時現,看上去就營養不良。而且絕大部分也是光禿禿的石頭和土。有人把這稱為乾熱河谷,包括怒江沿線也是這樣,在這裡待幾天會嗓子發乾。降水少,空氣乾燥,所以植被就少的可憐。

但就在這沒有多少降水的區域,卻有著一個個糧倉。在日喀則地區,沿雅魯藏布江和它的支流年楚河,生產了西藏70%的青稞,即便是在4700米的海拔,也能見到青稞田,神奇的自然界眷顧藏區的人們,人口多了,青稞不夠吃,高海拔也讓他們種一種吧。

在西藏見到雪山司空見慣,就像你在三裡屯看長腿美女一樣,看多了都想吐。但這裡你能近距離看到冰川,如果腿力足夠的話,還可以到冰川的邊緣洗個臉啥的。卡羅拉冰川、米堆冰川就在路邊,近在咫尺,體力好的,沒高反症狀的人真的可以把腳伸到冰川上。

當然了,真正的冰川王國在林芝的波密縣。如果天氣好的話,你就可以坐在縣城的任一個樓頂上,提著一壺酥油茶或整一瓶二鍋頭坐在那兒,東南西北都是冰川,任由你的眼睛把玩。

如果你覺著那曲海拔太高,沒啥可看的,拉薩日喀則那邊兒也挺荒涼,沒有森林,那麼你可以來到林芝。林芝可謂是林海和雪原的故鄉,因為這哥倆一年四季都相伴。被稱為人間天堂的魯朗小鎮也值得一去,高山森林下一塊塊高原牧場讓你感覺自己就像一頭犛牛,但走路要小心牛糞。

林芝最南邊的縣就是秘境墨脫了,如果你覺得魯朗小鎮是人間天堂,那墨脫就是天堂人間。這裡可謂是沒有人類打擾的植物天堂,原始內斂。一路從波密過去,從穿著羽絨服到你會熱的感覺,想把襯衣都脫了。植物也從寒帶逐漸落差到熱帶,品嘗一下當地長得跟熊掌一樣的香蕉和跟柚子那麼大的檸檬。

還有那些神山、聖湖,除了青海那幾個幾乎都在西藏。雖然這些湖景致都差不多,但冠以聖字身份當然不同了,你必須轉三圈兒才能領略它們的聖潔與美麗。我只轉了半圈就已經被美醉了。

這就是天上的西藏,它的美就在那兒,走起,去領略吧!

相關焦點

  • 鬼哥的五萬裡D73 西藏本紀三(甘洛縣-越西縣)
    所以這國道盤到山上就避免了再重新修路,可謂一舉兩得,但是累斷哥的腿。因為今天要爬5個這樣的山。我想他大概看我孤獨送一條狗,但我不需要這樣的小夥伴,沒法住賓館。過了一會兒,另一個哥過來說是他的。還好有人認領了,要不然我只能把它放了。
  • 鬼哥的五萬裡D80 騎記:川西本紀一(華坪縣-永勝縣仁和鎮)
    路線:離開華坪縣,出城就爬坡,繼續沿353國道30公裡爬升近1200米,這個難度不是太大,比起西藏的大坡還差一截,但狀態明顯下滑,速度感沒出來,再一路下坡到仁和鎮。騎記-川西本紀(一):那山,那水川西是個地理概念,原來是指成都以西的甘孜和阿壩兩個藏區。
  • 鬼哥的五萬裡D49 青藏線本紀(羊八井鎮-拉薩)
    公路在崑崙山區中一路穿行200多公裡,翻過崑崙山後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從此青藏公路即在4500米海拔中穿行,直到進入西藏的當雄縣海拔才降到4500米以下。這中間還要翻過風火山、大小唐古拉山、妥巨拉山、念青唐古拉等幾座5千米以上的埡口。
  • 鬼哥的五萬裡D67 不相信科學真不行(新都橋鎮-康定市)
    路線:從新都橋鎮出發,又是46公裡爬坡路,爬升1000米到海拔4300米的達折多山口,之後一路凍的瑟瑟發抖,急下坡1700米到情歌的故鄉康定市標語表明這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怪不得小鎮裡的人們早晨都那麼歡快。
  • 鬼哥的五萬裡D66 重歸一個人(雅江縣-康定市新都橋鎮)
    雅江是茶馬古道的重鎮,一坨坨藏茶經過這裡運往藏區。但看到這裡一排排大棚裡的菌棒,說明人工種植已經成功,不知道昨晚吃的是不是人工種的!小村裡這個建築中午吃了一盤兒味道不咋地的鹽煎肉,一看後邊兒還有二十七八公裡的盤山路,經驗告訴自己這後面的路越來越陡,這樣整天黑也爬不到山頂。想起老田那句話,越是在孤獨的時候,越要面對自己。咱通過騎行看風景,找回之前那種單行俠的感覺。事實證明,鬼哥我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這也許是生物的本能進化所催生的,這兩個月經歷過春夏秋冬各種自然環境,體驗過惡劣的食宿待遇,所以對環境的適應性比以前大大提高。
  • 鬼哥的五萬裡D41 青海唐古拉山鎮-西藏安多縣雁石坪鎮
    抬頭看天,低頭看路引題沿109國道一路南上,以為過開心嶺就進入到唐古拉山區,但忽忽悠悠就進入到西藏境內了。一個大拱門赫然寫著&34;,只有一大門,沒有任何儀式感就過來了,太不嚴肅了。路線:從唐古拉山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南,翻越開心嶺,到達西藏第一站,沒電的雁石坪鎮。
  • 康定市法院對協助執行義務人作出首例罰款
    康定市法院對協助執行義務人作出首例罰款 時間:2020-12-22 08:14
  • 鬼哥的五萬裡D14 北京-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吳忠紅寺堡
    鬼哥的五萬裡D14 北京-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吳忠紅寺堡等風來,不管你等不等,它都來引題假期結束,繼續前進,今天騎行終點正好與原計劃吻合,神來之筆啊。當然了,鬼哥也是被玩兒大的。到這兒能聞到一股羊糞的味道,但是一路上放眼望去,也沒發現一隻羊。所以我想知道這個鹽池灘羊是在哪兒放牧的?
  • 鬼哥的五萬裡D77西藏生意好做意味著什麼?(德昌縣-米易縣)
    不管是漢族還是彝族,在城市裡上學都得接送。不過山區裡的孩子就沒這麼幸福了,都要自行走山路到學校。這幾個哥哥姐姐,從攀枝花出發往西昌去,他們這體力槓槓的,有個哥爬著坡還叼著煙。本想到寨子裡看看能不能邂逅傈僳族美女啥的,所以順著這個鐵橋就進去了。
  • 鬼哥的五萬裡D129騎記:萬家燈火與1942(千戶苗寨-凱裡爐山鎮)
    新年新氣象,鬼哥在路上。今天的行程日期:2021年1月1日,星期五。路線:從西江苗寨出發,原路返回凱裡市,第一次走回頭路,欣賞美麗總得有所付出!然後走捷徑來到黔東南的工業大鎮爐山鎮。裡程:62.13公裡,累計10363公裡。累計經過縣市:131個所見清晨,再次環顧一下寨子。
  • 鬼哥的五萬裡D24青海門源縣-大通縣
    ,先爬了一個小坡,借喘口氣的機會,回頭望一下曾經住過一晚的青石嘴小鎮,以及它身後那座遠遠的高山。我昨天就是從那裡翻過來的,再見了小鎮,鬼哥還得前行不是。人家回族小朋友特別友好,告訴我他那有泡麵,然後把我帶到他們的帳篷裡,讓我烤著火,幫我泡麵。
  • 鬼哥的五萬裡D81 騎記:川西本紀二(永勝縣仁和鎮-三川鎮)
    一個大花朵,它的每一個花瓣下得有一排花蕊,花蕊授粉後就結成一排香蕉,一層一層往下,這玩意兒產量真高。騎記-川西本紀在甘孜州,以大雪山為標記的關外,當地的主要居民是藏族同胞,他們的開放程度要高於西藏地區,走在路上很少看到有穿著藏族傳統服飾的人,偶爾會看到一些老奶奶們會穿著。這裡的藏族同胞普通話交流明顯要順暢的多,做生意的也特別多。不像日喀則那邊,街邊做生意的幾乎都是漢族人和回族人。
  • 鬼哥的五萬裡D61雅魯藏布能量從哪來去往哪(米林縣-林芝市)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今天的行程日期:2020年10月1日,星期四。我問他怎麼弄,他說放倒一翻就過來了,真牛。雅魯藏布雖然是一條國際河流,它全長2104公裡中有2057公裡是在西藏境內,嚴格意義上講它可以成為我國的內河,也是西藏的母親河。這次騎行很有幸能和雅魯藏布親密接觸,我們一路相隨並行走了730公裡。所以這一篇就以我的所見所聞去感受這條河流。
  • 鬼哥的五萬裡D114 哈尼梯田,智慧與艱辛(牛角寨鎮-元陽縣)
    鎮的邊上還有這麼一棟移民搬遷房。騎行這一路上見過太多這種異地移民搬遷安置,目的是為了脫貧。各省在這方面都扎紮實實做了很多工作。本以為這一路下來滿山是無限的帶水的梯田風光。鬼哥搞錯了,往下走沒水了,下到1千米以下,滿山遍野種的都是香蕉。
  • 鬼哥的五萬裡D26青海西寧市-湟源縣日月鄉
    你看這國道,曲裡拐彎兒的累死個人。走到湟源縣,看到一個景區叫贊普林卡。到公交站一看,人家車上車下的都戴著口罩,就我一個人裸著,怎麼看都顯得不那麼和諧。所以得整個口罩,其實旁邊就有藥店。但是呢,我帶了好多口罩,太原的朋友還送我一大包,還沒用呢。關鍵是到藥店買一個口罩人家也不賣呀,而且買一大包口罩夾著坐公交車,更不和諧了。所以我又花了10分鐘回到賓館拿口罩,再花10分鐘回來。等上了車才發現,有一半的人的口罩在下巴殼上。這整的,我直接拿手捂著下巴不就行了嗎?
  • 鬼哥的五萬裡D42 青海車輪印記(西藏雁石坪鎮-唐古拉溫泉)
    引題昨天不知不覺已進入西藏境內。原本以為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線,後來才得知雁石坪鎮歸西藏那曲安多縣管轄,所以沒電?路況不是很好,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搓板路。今天遇見逆風,風速很大,騎起來很吃力。本段野狗還是經常出沒,準備個鐵棍對付它們。
  • 鬼哥的五萬裡D38 青海格爾木不凍泉-五道梁
    這兩天將一直在4000多米海拔高度的可可西裡,進藏初挑戰。從這遙望崑崙山的樣子。看來可可西裡對藏羚羊的保護做的的確到位,他們終於可以在這裡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此時,客棧已有暖氣了,終於可以暖暖地睡一晚。在格爾木,你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以前沒到過青海,一直嚮往的是青海湖,心想有朝一日能在青海湖騎行一圈,也不枉此生了。就青海城市的知名度而言,當然西寧排在第1位,第2位的是響噹噹的格爾木。地理學的不好,一直以為格爾木是一個地級市,是青海的第二大城市。
  • 鬼哥的五萬裡D43 唐古拉溫泉-天下第一道班
    翻過唐古拉再見青海引題唐古拉山,青海與西藏分界線。今天終於翻過了唐古拉山,沒見到雪蓮花,不過翻過了5230的海拔,還是有些興奮。這是國家電網立的紀念碑,紀念高壓電網跨過唐古拉山輸送到西藏。這群孩子是山下村裡的,因為放假幫家長在景區裡賣各種商品。這些孩子有漢族的,有回族的,他們完全打成了一片,而且互相之間還幫襯著。我在一個回族小孩那買了一盒自釀酸奶,突然間下雨了,覺得冷,想吃點熱的。他就喊了一個小孩過來,說這是他哥們兒,他們家那兒攤位上有賣熱東西吃,而這個小孩是他的鄰居,是個漢族人家。所以這裡民族融合做的還是非常好的,在孩子這一代已經漸漸褪去了民族隔閡,大家能相融在一起。
  • 鬼哥的五萬裡D53 水鄉世家(日喀則-江孜縣)
    據說政府對於農民重修房屋還可以補貼,蓋一層的不補貼,蓋兩層的給補貼。決勝小康,奮鬥有我。還有15公裡就到江孜縣,但頭頂這塊雲突然間就開始下雨了,然後一路下到江孜。這山上是曾經的藏王城堡,不過現在已經是遺址了,能隱隱約約看到古堡的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