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哥的五萬裡D42 青海車輪印記(西藏雁石坪鎮-唐古拉溫泉)

2020-09-04 鬼哥的五萬裡

引題

昨天不知不覺已進入西藏境內。原本以為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線,後來才得知雁石坪鎮歸西藏那曲安多縣管轄,所以沒電?既然已經走出青海,回頭算算在青海待了21天,該總結一下了。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8月31日,星期二。

路線:從雁石坪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南,開始爬唐古拉山,坡度不大,到達唐古拉溫泉。

裡程: 52.5公裡,累計3719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 55個

路況綜述:本段是翻越唐古拉山的中間休息點,距離不長。有體能好的騎友直接翻唐古拉山,這樣就是120公裡,強度非常大。本段雖然距離短,爬升也不多,但在高原上騎行還是很累。路況不是很好,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搓板路。今天遇見逆風,風速很大,騎起來很吃力。本段野狗還是經常出沒,準備個鐵棍對付它們。

所見

依然是美好一天,從早餐開始。起得太早,走了好幾家,才找到一個早餐店。

吃完早餐就上路了,因為今天距離不長,所以慢慢悠悠走。出鎮大約5公裡,又遇到一個檢查站,而且這個檢查站的內容和在格爾木的幾乎一樣,說明西藏自治區對新冠肺炎的防控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今天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兒是我做了一回放牛娃。犛牛在路邊吃草,看著大貨車來來去去無感無反應,但看到我騎著自行車慢慢悠悠的過來,掉頭就跑,就這樣一群牛被我趕出去好幾百米。估計是我衣服的顏色有點發紅,這些牛看著有點害怕。

最後這些牛都躲到山上去了,我感覺怪不好意思的,這主人可如何找牛,滿山遍野的都是。最後一頭到山頂的牛,直勾勾的看著我。

路邊這個毛也不長的光禿禿的山,似曾相識。對,就是在祁連山見到過的。難道相隔幾千公裡,這唐古拉山和祁連山的地質條件是一樣的?

這路邊偶爾孤零零的有民居,但看上去好久沒人住了,可能是主人放牧去了,房子只有閒置。

109國道一直是沿著長江上遊河流當曲往上盤行的。當曲的水質非常好,也是成奶白色,跟崑崙河比較像,估計裡邊也有玉。

剛剛目睹了一起車禍,三個大貨車相蹭,把整個路都堵死了,好在咱自行車能騰挪,溜邊兒就過去了。


這紅土山,在張掖和可可西裡都見到過。

這座只露個頭的雪山,就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東峰。從這裡看不到它的全貌,看他最好的位置是在瑪曲鄉。

這路有意思,看起來是下坡,但騎起來是上坡的感覺。

這奇形怪狀的山挺多,看上去也蠻好看的。

好不容易到終點。果然名不虛傳,兩家賓館分別屹立在國道兩側,一家四川的,一家重慶的。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可住宿的地兒嘍。

這裡可以看到唐古拉山上的雪峰,也不錯啦

我選擇了四川賓館,也叫溫泉賓館。雖然這地方條件艱苦,但是很難得,因為有溫泉。雖然簡陋一些,還有點髒,但是我毫不猶豫的跳到池子裡去了,泡了半個小時那是真舒服。在這4870米海拔能泡上溫泉,實屬不易。


大美青海,就是中國的微縮版

21天穿越青海,是本次騎行以來停留時間最多的省份。造物弄人,原定的騎行路線是繞過青海,從甘肅直接進入新疆。但因為新疆疫情,沒敢去。所以,又返回從張掖的民樂縣進入青海,這才有了在青海堪稱史詩般的旅遊騎行,沒騎多少天,淨玩兒了。不過,這個過程對青海的感觸很深,後來想想,這青海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濃縮版本,挺有意思的,分享給大家。

首先,從地形地貌看

青海在中國是個版圖大省,面積排在全國第四,而且它的地貌特徵異常豐富,在國內真不多見,我覺得唯一能跟它較量一下的只有新疆了。它有草原、地底平原、河湖水網、黃土高原、戈壁、沙漠、高山草甸、雪山、高原凍土等,這麼豐富的地貌特徵,看來只有放在全國才能找得到。從甘肅民樂翻過祁連山映入眼帘的就是草原景色,還有青海湖周邊也是草原景色,牛羊成群,讓你感覺進入到了內蒙大草原,但這裡的草原層次感更強,雖然不那麼平,但完全可以讓你大尺度的欣賞綠色。再前行進入到門源,看到的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雖然海拔高了點,但油菜、青稞等農作物遍及田野,就像華北平原的小麥田一樣,一片生機盎然。而且這裡的油菜花還可以控制花期,花期很長。再行進,來到大通和互助,這裡簡直就是陝北黃土高原的翻版,只不過這裡的綠色更多一些,可耕種的土地也多,你同樣可以看到路邊的窯洞,但這裡住窯洞的人已經非常少了。再行進,來到了西寧盆地,這裡河網縱橫,有一種江南水鄉的味道,雖然這裡不常降雨,但周圍的高山給這個地區造就了一座又一座的水塔。翻過日月山,景象又大不同,高山草甸映入眼帘,這裡的草顯得稀疏,也沒有那麼碧綠,但是滿山遍野的黃綠色也很喜人,當然這裡也能看到犛牛和羊群。再翻過3800米的橡皮山,地皮開始荒涼了,上邊的高山草甸植被就明顯不如山那邊的茂盛,下了山後就是柴達木盆地,展示在面前的是戈壁灘。之後,沿著109國道一路向格爾木進發,戈壁灘和沙漠交相輝映,邊界並不清晰,大片戈壁灘中另行點綴著梭梭樹,而風沙侵蝕形成的沙丘則寸草不生,看上去無任何生機。但就在這大戈壁灘中,還零星點綴著幾塊綠洲,崑崙山的雪山融水給這片區域帶來了生機。出格爾木向南,就進入到崑崙山腹地,這裡是雪山、冰川和高山草甸的地盤,這一路上看到最美的雪山就是崑崙山的玉珠峰,進入到可可西裡後仍不斷能見到它的身影。翻過崑崙山,進入可可西裡,這就是高原凍土的天下,不要小看這凍土,雖然對修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造成諸多麻煩,但這裡確是不折不扣的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江源即在此。扯撥了這麼多,回想一下,這青海是不是縮微版的中國!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鬼哥的五萬裡D43翻過唐古拉再見青海(唐古拉溫泉-天下第一道班)
    引題唐古拉山,青海與西藏分界線。今天終於翻過了唐古拉山,沒見到雪蓮花,不過翻過了5230的海拔,還是有些興奮。路線:從溫泉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南,50公裡爬升到唐古拉山埡口,之後一路下坡到第一道班。裡程:57.96公裡,累計3777公裡。
  • 鬼哥的五萬裡D41 青海唐古拉山鎮-西藏安多縣雁石坪鎮
    路線:從唐古拉山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南,翻越開心嶺,到達西藏第一站,沒電的雁石坪鎮。,一不小心就只有忽忽悠悠到了西藏的地界。我邊騎邊看風景,突然從後邊草地裡竄出來兩條狗,惡狠狠的要撲上來,說時遲那時快,我趕快停車下來(這是我下車最快的一次)。下來後對著狗的頭就猛踹,當然了沒踹著,我瞬時吼了一嗓子,這下管用,兩狗退下,然後撿了幾塊石頭把他們打回草地。後來撿了個鐵棍,一路帶著以防再有野狗出現。
  • 鬼哥的五萬裡D43 唐古拉溫泉-天下第一道班
    翻過唐古拉再見青海引題唐古拉山,青海與西藏分界線。今天終於翻過了唐古拉山,沒見到雪蓮花,不過翻過了5230的海拔,還是有些興奮。路線:從溫泉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南,50公裡爬升到唐古拉山埡口,之後一路下坡到第一道班。
  • 鬼哥的五萬裡D49 青藏線本紀(羊八井鎮-拉薩)
    109國道(京拉線),起點為北京,終點為拉薩。無奈放棄新藏線(G219)後,就改道於此,從西寧開始進入青藏線,全程1937公裡(但實際普遍認知為從格爾木開始才是真正的青藏線)。,終點西藏拉薩,全程1937公裡。
  • 鬼哥的五萬裡D48 鼠兔列傳(當雄縣-羊八井鎮)
    引題上初中地理課,就知道西藏除了拉薩還有個叫羊八井的地方,據說這裡有地熱電站。後來又知道地熱可以洗澡,又名溫泉。今天很嚮往到羊八井泡泡溫泉,但騎了30公裡就開始刮逆風,風灌得胃又不舒服了,所以下午6點才到羊八井,泡溫泉的願望未能實現,好在咱在4800米海拔泡過一回,也算湊合吧。
  • 鬼哥的五萬裡D59 川菜列傳(朗縣-米林縣臥龍鎮)
    ——福州街(從街名就可以判斷這裡是由福州援建的),街頭樹立著這尊雕塑。有的直接扎進了雅魯藏布江裡,這裡是個景點叫臥龍奇石。膽兒大的可以直接跳到江中心的大石頭上。在荒涼的青藏線上,沒有幾個人居住的西大灘、唐古拉溫泉、不凍泉,都能見到川菜館的身影。雖然菜的口味兒不那麼好,但在這麼高的海拔,在如此荒涼的地方能吃到相對可口的菜,其實就已經挺幸運了。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日常生活的點滴,其實背後都需要一個龐大產業鏈的支撐。在這裡吃上一種蔬菜,那是需要費盡多少的輾轉才能從山東運過來呀。進入西藏,那更是川菜館的天下了。
  • 西藏的絕美小鎮(下)
    12.桑耶鎮桑耶鎮是藏族的文化寶庫,桑耶鎮裡的桑耶寺,是西藏自治區的邊境縣之一。>19.雁石坪鎮雁石坪鎮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小鎮,但是因為109國道、青藏鐵路、蘭西拉光纜都從小鎮經過,給小鎮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 鬼哥的五萬裡D44羌塘在哪?(天下第一道班-安多縣)
    引題今天翻的妥巨拉山(小唐古拉山)雖然海拔也達到了5170,但一點名氣也沒有。到了埡口,放眼一看景色也不錯,但沒見一個人,甚是冷清。所以啊,網際網路精神,能做老大就別做老二,不受待見啊。共同的興趣使大家湊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小團隊,於是乎共同生爐子做飯,且同志們的工具比較齊全,哥幾個整的挺開心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②之悠悠青藏線西藏段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我們一行離開青海從西藏北大門進入了茫茫的藏北高原,走進西藏的第一站——那曲地區安多縣雁石坪鎮。由於我們一行中一車輛輪胎岀現一點小故障,讓我們與這藏北小鎮有緣親密接觸。雁石坪鎮是沿青藏公路由青海進入西藏的第一個鎮
  • 鬼哥的五萬裡D73 西藏本紀三(甘洛縣-越西縣)
    所以這國道盤到山上就避免了再重新修路,可謂一舉兩得,但是累斷哥的腿。因為今天要爬5個這樣的山。在大涼山區跟西藏很像,不適合居住的地方,脫貧的唯一方式就是整體搬遷。過了一會兒,另一個哥過來說是他的。還好有人認領了,要不然我只能把它放了。
  • 鬼哥的五萬裡D47 文明思辨(古露鎮-當雄縣)
    現在青海和西藏都在積極做生態移民,將高海拔或水源地的牧民移到地勢相對較低的地方居住。鎮裡的景點有桑丹康桑雪山(藏北第一峰,海拔6590米)。早7:30,鎮裡依然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影。後來才知道這是車走出來的,車輪壓過,塵土飛揚啊。
  • 西藏旅遊之那曲(景區)
    90公裡處,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脈主峰及長江的發源地。納木措(北岸)聖象天門納木措(北岸)聖象天門於念青唐古拉,海拔4700米左右,溫泉共有六處泉眼。該溫泉對各類皮膚病、關節炎、通風、胃病有很好的鋪住治療作用,在西藏境內享有很高的名氣。
  • 鬼哥的五萬裡D26 青海西寧市-湟源縣日月鄉
    你看這國道,曲裡拐彎兒的累死個人。走到湟源縣,看到一個景區叫贊普林卡。我以為是一座寺廟,其實是最近在修建的一個綜合旅遊景區。當然了,這個地兒主要是紀念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而且把兩個人都佛化了。不過這個景區因為經營不規範,被國家旅遊局警告了。到湟源縣日月鄉地界,發現這裡的地形特徵就不一樣嘍。
  • 青藏線上有個小鎮,行政地域歸青海,事權管轄歸西藏,有點蒙圈兒
    接受檢查後,拿到了進藏途中第一張限速單,上面寫的清楚:南山口至雁石坪全長475公裡,限速70公裡/小時,到達時間11:55分。也就是說,南山口至雁石坪475公裡,限速時間7小時。當拿到雁石坪公安檢查站的限速單時,看到上面蓋的章是「安多縣公安局雁石坪一級公安檢查站」,突然發現了問題:雁石坪明明位於青海省境內,怎麼會有西藏安多縣設立的公安檢查站?覺得有點蹊蹺,起初懷疑是安多警察執法越界,甚至懷疑雁石坪公安檢查站的合法性。可上網站仔細查看,發現雁石坪鎮確實歸屬安多縣管轄。
  • 鬼哥的五萬裡D48 鼠兔列傳(當雄縣-羊八井鎮)
    引題上初中地理課,就知道西藏除了拉薩還有個叫羊八井的地方,據說這裡有地熱電站。後來又知道地熱可以洗澡,又名溫泉。今天很嚮往到羊八井泡泡溫泉,但騎了30公裡就開始刮逆風,風灌得胃又不舒服了,所以下午6點才到羊八井,泡溫泉的願望未能實現,好在咱在4800米海拔泡過一回,也算湊合吧。
  • 風雪唐古拉,在顛簸的青藏線突發救援(續)
    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後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歷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紮倉(經院),教學顯密並重。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
  • 鬼哥的五萬裡D33 青海都蘭縣諾木洪鎮-大格勒鄉
    諾木洪農場始建於1955年,一批支援青海經濟建設的解放軍轉業幹部,帶著一批犯人,硬生生把這片高寒、鹽鹼、乾旱、雜草叢生、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小沙包,開墾青海省重要的糧倉。因地制宜,諾木洪防沙治沙林場建設成為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枸杞種植示範基地,及青海最大的枸杞集散地,被授予&34;。
  • 鬼哥的五萬裡D33 青海都蘭縣諾木洪鎮-大格勒鄉
    諾木洪農場始建於1955年,一批支援青海經濟建設的解放軍轉業幹部,帶著一批犯人,硬生生把這片高寒、鹽鹼、乾旱、雜草叢生、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小沙包,開墾青海省重要的糧倉。因地制宜,諾木洪防沙治沙林場建設成為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枸杞種植示範基地,及青海最大的枸杞集散地,被授予「中國枸杞之鄉」。
  • 鬼哥的五萬裡D51APP列傳(曲水縣茶巴拉鄉-仁布縣切娃鄉)
    來到西藏這一路上經過7次安檢。過了安檢站就到了仁布縣境內。當然我覺得這個費收的是應該的,這一路上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非常少,即便是在青藏公路可可西裡無人區和5000多米的海拔,依然能看到移動信號塔,所以使我這一路沒有處於失聯的狀態,當然了也感覺依然活在人間。這一路上發現,低頭族不僅僅在北京的地鐵上,在西北偏遠的農村也依然有低頭族,而且這個低頭族的年齡,有往下拉的趨勢。這小孩們玩起手機來那是相當溜,特別是西北很多留守兒童。
  • 鬼哥的五萬裡D38 青海格爾木不凍泉-五道梁
    看來可可西裡對藏羚羊的保護做的的確到位,他們終於可以在這裡過上幸福的生活了。不過對於騎者來說,腳蹬車輪一步步走來,能夠慢慢適應。在格爾木,你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以前沒到過青海,一直嚮往的是青海湖,心想有朝一日能在青海湖騎行一圈,也不枉此生了。就青海城市的知名度而言,當然西寧排在第1位,第2位的是響噹噹的格爾木。地理學的不好,一直以為格爾木是一個地級市,是青海的第二大城市。在青海穿越10來天,對其行政劃分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