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不是在等,我來了
引題
前天遇見一個從拉薩過來的西安騎友,經過青藏線,從格爾木騎過來。他給我的建議是沿109國道到格爾木一定要早起,因為一到下午就起大風,騎起來很累。聽哥們的建議,這幾天出發的比較早,但依然能遇見風,好像它早已在那守著,只等我出現。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
路線:從都蘭縣諾木洪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西,依然是滿眼戈壁,風越來越大,
裡程:66.58公裡,累計3079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50個
所見
清晨的小鎮是如此的寧靜,寧靜的讓你不敢大聲說句話,拍幾張照片,然後踏上下一站的行程。
自己的身影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向西一路就到格爾木,但今天的距離有些長,考慮到下午的逆風,所以上午飛奔而去。
這是見到的第1個帥哥,在給路標刷油漆。
正百無聊賴的時候,一隊軍車飛馳駛來。數一數,有50多輛。很奇怪,我下午在河邊的時候,這幾十輛車又回來了。
大約行了十公裡左右,路邊右側就是諾木洪林場,這是為防沙治沙設立的林場,他和諾木洪農場是並行單位。諾木洪農場始建於1955年,一批支援青海經濟建設的解放軍轉業幹部,帶著一批犯人,硬生生把這片高寒、鹽鹼、乾旱、雜草叢生、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小沙包,開墾青海省重要的糧倉。因地制宜,諾木洪防沙治沙林場建設成為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枸杞種植示範基地,及青海最大的枸杞集散地,被授予「中國枸杞之鄉」。
歷史上,青海精神光芒萬丈,「兩彈一星」、「五個特別」、「人一之,我十之」的實幹、玉樹抗震救災精神等,新時代,建設新青海,要有新精神。
枸杞園裡很多農民在採摘枸杞,因為離國道太遠,所以沒能去嘗嘗他們枸杞的味道,
自諾木洪農場往北40公裡有一個景區叫貝殼梁,由4公裡長的貝殼殘片組成的,這些貝殼都有十幾萬年的歷史。在這柴達木大戈壁灘裡有這樣一道風景,說明這片區域在至少十幾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或湖泊。但這地兒太遠了,騎自行車去看,有點太難為情了。
路邊小憩的時候,看見一條小花蛇在曬太陽,沒能打攪他。在這滿眼黃沙的地方還是有它獨特的生態系統。
這裡風大是出了名的。有4個公司投資建設的風電場,還在陸續建設當中,風電設備都放在路邊等待安裝。
行進大約60公裡就到了大格勒鄉,這個鄉是當時建龍羊峽水庫整體移民遷到這邊來的。依靠大格勒河的水利灌溉設施在這茫茫的戈壁中建起了一大片綠州,這裡生產青稞和紫皮大蒜,早晨吃包子時特意品嘗了他們的紫皮大蒜。
偶遇的騎友小周直接去格爾木,我想在中途紮營,於是拜託他在前面給我探路,幫我找有河流的地方。結果只有在大格勒鄉這兒有一條河流,就是這個大格勒河,河水不多也不清澈,但總歸有些綠色,所以在這邊紮營條件還是相對不錯的。
這邊天氣是如此的乾燥,即便是在河灘裡,河床都已經乾涸了
不過終究還是河灘,這裡的植物要多一些,但主角還是梭梭,所以今天陪伴我的就是這些梭梭們了。
還有這些個小蜥蜴。
野外紮營的第一步就是生火,先把火點起來,表示開始生活。主要是因為不直接用明火,所以要提前點燃火堆,燒成炭狀,然後用這種穩定的火烹飪。
正忙活著,有個拉車徒步的哥們過來,於是邀請他一起紮營,他過來探探路,聊了幾句,大概不喜歡,又往前繼續走了。沒事讓這哥們兒先走吧,同樣都是兩輪的,但是咱快,明天也能追上他。
第二步平整場地,扎帳篷。距離生火地方6米遠,先選地兒,在這有強風的河灘上,尤其要找一處背風的地方,同時帳篷門的朝向也不能迎著風。然後把帳篷區打掃乾淨,清除石子、樹枝等帶尖物的任何東西。當然看看風車,別忘了系上抗風的帳篷繩。
有水,有火,有棚屋,一切就緒,趕在天黑前把晚飯吃了。架鍋,開火。
即使這樣,也不能阻擋咱的小精緻。近來練就的伯樂之心,讓我變得善於發現,這不下午找到材料,自製了小凳子,再鋪上餐布(塑膠袋),開始晚餐。
晚8點半多,太陽完全落山了,天黑,氣溫瞬間下降,星空如此透徹,但攝像頭拍不出來,只能用眼睛看。不遠處,同樣星光閃閃,這是夜晚的風車。
今夜,風沙聲、風車聲、車輪聲組成的交響曲將伴我入眠。
白雲天邊·等風來
千裡之外,翹首盼君來,時節正當何故念。
只望輕撫,無需開懷擁抱,相見不自現。
烈日照,汗流無數,只盼你立現,立於彼岸。
不要喚雨,無需雷鳴,一呼一吸間穿透雙眼。
駕單車,於高崗,風光無盡映眼帘。
忽然一顫,單車晃動,即已知,你在歡呼,迎接遠方來客。
怎可知,熱情似火。千斤之力,欲將我掀翻跌落。
難消受,想話別,心神不自若。
一路行來,無你無樂趣,有你有煩擾。
五萬裡,無懼險阻,隨你縈繞。
待來日,崑崙之巔,等待你嘶吼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