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哥的五萬裡D33 青海都蘭縣諾木洪鎮-大格勒鄉

2021-01-21 鬼哥的50000裡

不管你是不是在等,我來了

引題

前天遇見一個從拉薩過來的西安騎友,經過青藏線,從格爾木騎過來。他給我的建議是沿109國道到格爾木一定要早起,因為一到下午就起大風,騎起來很累。聽哥們的建議,這幾天出發的比較早,但依然能遇見風,好像它早已在那守著,只等我出現。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

路線:從都蘭縣諾木洪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西,依然是滿眼戈壁,風越來越大,

裡程:66.58公裡,累計3079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50個

所見

清晨的小鎮是如此的寧靜,寧靜的讓你不敢大聲說句話,拍幾張照片,然後踏上下一站的行程。

自己的身影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向西一路就到格爾木,但今天的距離有些長,考慮到下午的逆風,所以上午飛奔而去。

這是見到的第1個帥哥,在給路標刷油漆。

正百無聊賴的時候,一隊軍車飛馳駛來。數一數,有50多輛。很奇怪,我下午在河邊的時候,這幾十輛車又回來了。

大約行了十公裡左右,路邊右側就是諾木洪林場,這是為防沙治沙設立的林場,他和諾木洪農場是並行單位。諾木洪農場始建於1955年,一批支援青海經濟建設的解放軍轉業幹部,帶著一批犯人,硬生生把這片高寒、鹽鹼、乾旱、雜草叢生、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小沙包,開墾青海省重要的糧倉。因地制宜,諾木洪防沙治沙林場建設成為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枸杞種植示範基地,及青海最大的枸杞集散地,被授予「中國枸杞之鄉」。

歷史上,青海精神光芒萬丈,「兩彈一星」、「五個特別」、「人一之,我十之」的實幹、玉樹抗震救災精神等,新時代,建設新青海,要有新精神。

枸杞園裡很多農民在採摘枸杞,因為離國道太遠,所以沒能去嘗嘗他們枸杞的味道,

自諾木洪農場往北40公裡有一個景區叫貝殼梁,由4公裡長的貝殼殘片組成的,這些貝殼都有十幾萬年的歷史。在這柴達木大戈壁灘裡有這樣一道風景,說明這片區域在至少十幾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或湖泊。但這地兒太遠了,騎自行車去看,有點太難為情了。

路邊小憩的時候,看見一條小花蛇在曬太陽,沒能打攪他。在這滿眼黃沙的地方還是有它獨特的生態系統。

這裡風大是出了名的。有4個公司投資建設的風電場,還在陸續建設當中,風電設備都放在路邊等待安裝。

行進大約60公裡就到了大格勒鄉,這個鄉是當時建龍羊峽水庫整體移民遷到這邊來的。依靠大格勒河的水利灌溉設施在這茫茫的戈壁中建起了一大片綠州,這裡生產青稞和紫皮大蒜,早晨吃包子時特意品嘗了他們的紫皮大蒜。

偶遇的騎友小周直接去格爾木,我想在中途紮營,於是拜託他在前面給我探路,幫我找有河流的地方。結果只有在大格勒鄉這兒有一條河流,就是這個大格勒河,河水不多也不清澈,但總歸有些綠色,所以在這邊紮營條件還是相對不錯的。

這邊天氣是如此的乾燥,即便是在河灘裡,河床都已經乾涸了

不過終究還是河灘,這裡的植物要多一些,但主角還是梭梭,所以今天陪伴我的就是這些梭梭們了。

還有這些個小蜥蜴。

野外紮營的第一步就是生火,先把火點起來,表示開始生活。主要是因為不直接用明火,所以要提前點燃火堆,燒成炭狀,然後用這種穩定的火烹飪。

正忙活著,有個拉車徒步的哥們過來,於是邀請他一起紮營,他過來探探路,聊了幾句,大概不喜歡,又往前繼續走了。沒事讓這哥們兒先走吧,同樣都是兩輪的,但是咱快,明天也能追上他。

第二步平整場地,扎帳篷。距離生火地方6米遠,先選地兒,在這有強風的河灘上,尤其要找一處背風的地方,同時帳篷門的朝向也不能迎著風。然後把帳篷區打掃乾淨,清除石子、樹枝等帶尖物的任何東西。當然看看風車,別忘了系上抗風的帳篷繩。

有水,有火,有棚屋,一切就緒,趕在天黑前把晚飯吃了。架鍋,開火。

即使這樣,也不能阻擋咱的小精緻。近來練就的伯樂之心,讓我變得善於發現,這不下午找到材料,自製了小凳子,再鋪上餐布(塑膠袋),開始晚餐。

晚8點半多,太陽完全落山了,天黑,氣溫瞬間下降,星空如此透徹,但攝像頭拍不出來,只能用眼睛看。不遠處,同樣星光閃閃,這是夜晚的風車。

今夜,風沙聲、風車聲、車輪聲組成的交響曲將伴我入眠。

白雲天邊·等風來

千裡之外,翹首盼君來,時節正當何故念。

只望輕撫,無需開懷擁抱,相見不自現。

烈日照,汗流無數,只盼你立現,立於彼岸。

不要喚雨,無需雷鳴,一呼一吸間穿透雙眼。

駕單車,於高崗,風光無盡映眼帘。

忽然一顫,單車晃動,即已知,你在歡呼,迎接遠方來客。

怎可知,熱情似火。千斤之力,欲將我掀翻跌落。

難消受,想話別,心神不自若。

一路行來,無你無樂趣,有你有煩擾。

五萬裡,無懼險阻,隨你縈繞。

待來日,崑崙之巔,等待你嘶吼咆哮。

相關焦點

  • 鬼哥的五萬裡D33 青海都蘭縣諾木洪鎮-大格勒鄉
    路線:從都蘭縣諾木洪鎮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西,依然是滿眼戈壁,風越來越大,在這柴達木大戈壁灘裡有這樣一道風景,說明這片區域在至少十幾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或湖泊。但這地兒太遠了,騎自行車去看,有點太難為情了。
  • 鬼哥的五萬裡D32青海都蘭縣巴隆鄉-諾木洪鎮
    路線:從都蘭縣巴隆鄉,沿109國道向西,頂著烈日,與強風鬥爭,終歸與它達成和解,太陽落山它就歇菜了(趕明與大家分享一下與大風的鬥爭史),最終到達諾木洪鄉。風颳的大,我就慢點騎。風小了我就快點騎。風越大,路兩旁的戈壁灘裡植被就越少。只有偶爾的幾個梭梭樹表示這裡還能生長。
  • 鬼哥的五萬裡D32 青海都蘭縣巴隆鄉-諾木洪鎮
    路線:從都蘭縣巴隆鄉,沿109國道向西,頂著烈日,與強風鬥爭,終歸與它達成和解,太陽落山它就歇菜了(趕明與大家分享一下與大風的鬥爭史),最終到達諾木洪鄉。裡程:103.6公裡,累計3013公裡。風颳的大,我就慢點騎。風小了我就快點騎。當然了,越往後騎行風越大。風越大,路兩旁的戈壁灘裡植被就越少。只有偶爾的幾個梭梭樹表示這裡還能生長。今天的騎友我們倆一路你追我趕。後來這哥們兒揚長而去,我以為他會落我很遠,騎著騎著發現一輛自行車停路邊,人不見了。走近了才看到,哥們兒躺在那兒小睡呢,灑脫!
  • 鬼哥的五萬裡D31青海都蘭縣-都蘭縣巴隆鄉
    路邊的樹林裡往往都是水,因為這個渠道跑冒滴漏的很多,水資源有些浪費。都蘭縣境內有200多座古墓。沿著109國道綿延200多公裡,這印證了都蘭縣悠久的歷史。當然了,這樣的地咱還是別去比較好。聽當地的藏民講,這個墓非常不一般,類似於圖坦卡蒙的金字塔。
  • 鬼哥的五萬裡D34 青海都蘭縣大格勒鄉-格爾木
    路線:從格爾木大格勒鄉出發,沿109國道繼續向西,依然是滿眼戈壁,還好起得早,是順風。說來也怪,這地帶總是上午東風,下午西風。看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朝向,就知道了。昨晚的風挺大,這裡的沙子很細,於是乎帳篷裡全都是沙子,嘴裡也是沙子。
  • 鬼哥的五萬裡D30 青海烏蘭縣茶卡鎮-都蘭縣
    路線:從茶卡鎮出發,沿109國道向西南,翻過旺尕秀埡口(3625),沿海拔3500m的高原戈壁行進50公裡,翻山下坡,到都蘭縣。很有意思,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進山口之前都在想像這個山的各種形象,路況,起伏度、彎度等,但是每次走完跟我腦海裡描繪的都不一樣。這樣反而增添了騎行的樂趣,在茫茫戈壁,變得更有點意思。
  • 鬼哥的五萬裡D30青海烏蘭縣茶卡鎮-都蘭縣
    路線:從茶卡鎮出發,沿109國道向西南,翻過旺尕秀埡口(3625),沿海拔3500m的高原戈壁行進50公裡,翻山下坡,到都蘭縣。裡程:130公裡,累計2809公裡。很有意思,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進山口之前都在想像這個山的各種形象,路況,起伏度、彎度等,但是每次走完跟我腦海裡描繪的都不一樣。這樣反而增添了騎行的樂趣,在茫茫戈壁,變得更有點意思。進山之後發現坡度很陡,而且兩邊的山都光禿禿的,關鍵是風特別大,還很冷,不出意外我又是鼻涕一把淚一把。好在脂肪比較厚一點,特別是臉皮那塊。
  • 鬼哥的五萬裡D28青海共和縣江西溝鄉-大水橋鎮
    路線:從江西溝鄉出發,沿109國道向西,經黑馬河鄉,到大水橋鎮。就這麼大的碗,我吃了兩碗米飯。所以爬了20公裡上坡,到現在還不餓。看來還是肉頂我呀。不過到埡口這最後3公裡確實很難,因為風特別大,一會兒逆風,一會兒側風,好在109國道這一段沒有貨車,不然的話還是挺危險的。
  • 鬼哥的五萬裡D27青海湟源縣日月鄉-共和縣江西溝鄉
    路線:從日月鄉出發,沿109國道向西,經倒淌河鎮,到達江西溝鄉。就像武俠小說裡那些天天比武的,也沒有正經職業,花起錢來如流水,搞不清他們的錢從哪來的?現實中早該餓死了。也難怪人家把湖四周的草地圈起來了,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成為大垃圾場。
  • 鬼哥的五萬裡D24青海門源縣-大通縣
    生活就是一座山引題領教了青海高山的險峻,同時也體會了山區氣候的多變。今天翻越了達坂山,達坂是蒙語和維語山口的意思,所以這個達坂山在整個山脈中應該是比較低矮的一座,誰家修公路也不會專門找最高的那座山去修路。就是這座在青海高度排不上名的山,讓我爬的晚上吃了一整排羊肉。
  • 鬼哥的五萬裡D26青海西寧市-湟源縣日月鄉
    ,遠遠能看到一股水流從石頭中迸發而出,形成瀑布,水量還非常大。當然了,來青海只玩個青海湖,那太沒勁了,怎麼得搞個深度遊啥的。這就是日月藏族鄉,現在要構建旅遊小鎮,政府投入了很多資金進行改造,不過還沒改造完,來的不是時候啊。
  • 鬼哥的五萬裡D26 青海西寧市-湟源縣日月鄉
    這個寺廟,再往西走幾公裡,就是海藏咽喉大黑溝,遠遠能看到一股水流從石頭中迸發而出,形成瀑布,水量還非常大。只不過下雨,所以沒進去,是怕有石頭掉下來。這還有一個著名的題刻,但是一路上也沒發現這兒有多險要,為什麼稱之為咽喉呢?越往山上走,雨下的越大。
  • 鬼哥的五萬裡D23 青海祁連縣-門源縣
    青色的海洋引題之前沒來過青海,以為是青藏高原的一塊平地,青海湖是最低處。來到後才發現,兄弟我孤陋寡聞了。青海的山不是杵著給咱看的,昨天領教了祁連山巨大的爬升難度,刷新了鬼哥爬行海拔記錄。本想著祁連山那麼有名的山咱都過來了,但青海告訴我,祁連山是她的東大門,隆起的高原多的是山給你爬。所以,今天又刷新記錄了,海拔3700米,後天還是這個高度。
  • 仿野生肉蓯蓉在青海都蘭縣種植成功
    仿野生肉蓯蓉在青海都蘭縣種植成功日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巴隆鄉科爾村內,青海道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忙碌著採挖肉蓯蓉,經過三年的種植栽培,該公司在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成功實現了仿野生肉蓯蓉人工栽培並喜獲豐收
  • 鬼哥的五萬裡D25青海大通縣-互助縣-西寧市
    雖然都是黃土地貌,但是這邊區域的植被卻非常好,跟陝西境內的黃土高原差異還是蠻大的。土族是國內人數相對較少的民族之一,人數30萬左右,主要居住在青海的互助縣、大通縣。到了之後,首先就看到了這個大雕塑,心裡還有些小興奮。
  • 青海都蘭縣溝裡地區發現特大型金礦田
    證券時報記者8月26日獲悉,山東黃金集團與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聯合開展青海都蘭縣溝裡地區礦產勘查,發現特大型金礦田
  • 國網陽光扶貧—魯能集團青海都蘭縣扶貧項目舉行投產暨捐贈儀式
    青海省都蘭縣巴隆鄉副鄉長李成業接受採訪時說道。近日為解決都蘭縣巴隆鄉託託社區「飲水難」問題,魯能集團青海分公司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捐建的光伏水泵項目順利投入使用,徹底解決了託託社區飲用水問題。7月2日,都蘭縣舉行國網陽光扶貧——魯能集團青海都蘭縣扶貧項目投產暨捐贈儀式,魯能集團青海分公司與都蘭縣政府籤訂了捐贈協議。
  • 鬼哥的五萬裡D38 青海格爾木不凍泉-五道梁
    這兩天將一直在4000多米海拔高度的可可西裡,進藏初挑戰。從這遙望崑崙山的樣子。看來可可西裡對藏羚羊的保護做的的確到位,他們終於可以在這裡過上幸福的生活了。在格爾木,你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以前沒到過青海,一直嚮往的是青海湖,心想有朝一日能在青海湖騎行一圈,也不枉此生了。就青海城市的知名度而言,當然西寧排在第1位,第2位的是響噹噹的格爾木。地理學的不好,一直以為格爾木是一個地級市,是青海的第二大城市。在青海穿越10來天,對其行政劃分有更深的了解。
  • 鬼哥的五萬裡D29 青海共和縣大水橋鎮-茶卡鹽湖
    自改變路線後,發現時間充裕了很多,所以調整的計劃逐漸轉向旅遊線路,騎行變成了遊玩,這玩笑大了。今天的行程日期: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路線:從大水橋鎮出發,沿109國道向西,到茶卡鎮。特別是美女們,你說在白白場地內穿個大紅鞋,還賊大,頓時就沒有美感了。
  • 防沙治沙 青海都蘭縣5年營造林35萬多畝
    (原標題:防沙治沙 青海都蘭縣5年營造林35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