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億年前最原始四足動物復原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出土了地球歷史上最原始的四足動物的化石,這一發現有助於他們理解從魚到能在陸地上行走的高級動物的演變。
這些孔螈的頭骨、肩骨和部分骨盆化石在拉脫維亞發現,距今3.65億年。研究人員的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上。雖然孔螈可能沒什麼進化研究價值,但是,科學家們卻從這些化石中收集到從魚到四足動物進化演變的新資料。四足動物有4個肢體,衍生動物包括兩棲動物、鳥和哺乳動物。
之前曾出土了一個更為古老的動物化石,但它是魚而不是四足動物。孔螈卻是四足動物不是魚。這隻長相兇猛的動物長約3到4英尺,以魚類為食。研究人員稱,它可能剛遊過淺水,可能有短而粗壯的四肢,但是,腳趾數目不詳。主要研究人員,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進化生物教授珀·阿博格說:「從遠處看,它看起來會像一隻小鱷魚,但是,如果你走近了看,你會發現它背上還長著一個鰭。我猜測這是一種能在砂壩上輕鬆爬行的動物,或許它正在半潮的河水中捕捉魚兒。」
所有這些事情發生在恐龍盛行地球前的1億多年。科學家認為四足動物不是由孔螈直接進化而成。阿博格稱,孔螈更可能是四足動物家譜中的一個分支,但是最後滅絕了,沒有衍化成為我們現在已知的動物。阿博格說:「當時有很多處於不同進化程度的動物。」它們似乎都有相似的特徵,所以孔螈的發現對進化生物學家大有幫助。芝加哥大學生物和解剖學教授內爾·舒賓稱,孔螈是最早的進化演變動物,但是也有更早卻更高級的動物存在。舒賓不是這一研究組的成員,但是他幫助發現了被稱作Tiktaalik(意思是體積較大的淺水魚)的生物。
阿博格沒有找到孔螈的腿和腳趾,但是,他推斷,孔螈是四足動物,因為他們找到了它的骨盆的關鍵部分和肩骨。從這些結構的形狀看,科學家們能斷定,連接孔螈的是肢體,而不是鰭。
現在,科學家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魚開始朝著有腿的方向進化。來自費城自然科學學院的脊椎動物學副主任愛德華·達徹勒的理論是,因為水淺,所以類似孔螈的生物就有行走而不是遊泳的進化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