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九江喜歡收藏文物的翟晶晶女士,收藏了一冊《永樂大典》。
據翟晶晶女士介紹,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喜歡收藏,包括郵票、瓷器、紫砂、古書等,還收購了不少明清時期的錢幣。成年後,她曾經在新加坡從事勞務,發現市場上有許多回流瓷器,只要一發工資,立即就收購幾件瓷器。回國後,她一直在九江火車站前廣場的古玩市場從事古玩生意。前不久,她通過朋友的介紹,在瑞昌市樂園鄉一名70多歲的農婦手中收購這本《永樂大典》。
這一冊《永樂大典》的牛皮封面有「天下至上聖品,古物欽定入庫」字樣,邊上用線封裝,四方還蓋有「御書房鑑藏寶」等字樣的印章形墨多枚。這冊《永樂大典》由木質製成,成摺疊式,共有十折,封面上還有「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冊」字樣——這很奇怪,因為一直以來都是認為永樂大典是11095冊的!
《永樂大典》是什麼?
這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書,是一部被稱英國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其成書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可以說,整個中華5000年只要能留到永樂時期的內容,它都包括了。這是我華夏文明的目錄。
一共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編纂。
但是,很可惜,不知道是不是書成泣鬼神,這本書在成書之後一直多災多難。
永樂六年(1408年)成書,而後在1449年,《永樂大典》的來源書籍被大火燒毀,1557年,正本差點被燒毀。還好副本在,1562年開始根據副本重錄了一部,1567年完成。109人僅僅重錄就就耗時5年!
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 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搜集了當時能看到的所有圖書資料,將相關內容的一句、段或者整篇、整部書摘引抄錄。永樂皇帝在此表現出了寬大的胸懷,即便是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說法,也都一併摘抄。
偷盜、搶掠、焚燒,到光緒年間已經只有5000來冊了。而到現在只留下了400冊,連原來的零頭都算不上,但是就這還是前人們花費嘔心瀝血保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