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安老虎山抗日烈士陵園,帶你回憶那段悲壯往事...

2021-01-14 中國高安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在這個非同尋常的紀念日裡,國務院公布了全國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旨在以此「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識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記中華民族抵禦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重要歷史貢獻,學習宣傳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本次公布的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及遺址,全國一共有80處,其中江西省有一處,那就是我們高安市龍潭鎮的老虎山抗日英烈陵園。這座陵園始建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位於龍潭街西約1000米的老虎山東麓。老虎山不高,主峰海拔只有70米。這裡地處湘贛公路要道,山上樹木蔥蘢,山下溪水長流,極目向東,田園遼闊,村舍密布。在青松、翠竹與香樟的環抱中,有一片敞亮坪地顯得格外肅穆寂靜。因為在這裡的地底下,安息著一支英勇部隊的673名英烈。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軍人安葬在這裡?78年前這裡發生了什麼?這可是一段難以抹去的歷史印記,一段不應忘卻的悲壯往事。那是民國三十年(1941年)的12月8日,日本法西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同一日進攻香港。為了阻止中國軍隊援助英軍保衛香港,同時妄圖攻取長沙,日本在華侵略軍決定再次發動對長江以南中國軍隊的進攻。日軍調集10萬兵力,分別從贛西、鄂南、湘北三個方向進攻長沙。中國則出動13個師17萬兵力予以分頭狙擊,史稱「第三次長沙會戰」。

 

駐贛日軍為策應湘北作戰,發動了高(安)奉(新)戰役,這是第三次長沙會戰在贛西的主戰役。我軍負責這次戰役前線指揮的,是抗日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羅卓英,他的指揮部就設在高安的鄰縣上高。參戰部隊是滇南新編第三軍第12師、第183師和江西保安縱隊。第三軍軍長楊宏光,軍部駐紮在今灰埠鎮的盧家圩。第三軍副軍長兼第12師師長張與仁,師部駐紮在今上湖鄉的珠湖村,為主戰部隊,布防重點是抵禦日軍在高安的正面進攻。新三軍第183師師長李文彬,師部駐紮在今村前鎮的肖坊村,為協戰部隊,布防重點是抵禦奉新方向來敵。江西保安縱隊重點負責守護高安的縣城兩岸。

 


為了抵禦日軍的正面進攻,張與仁將第12師兵力分成四道防線,第一防線從大城的肖仙嶺、大城街、古樓鋪到高郵渡;第二防線從汪家圩的米嶺、祥符鎮的蓮花山、祥符觀到甲山;第三防線從伍橋的沽塘、李家嶺、石腦的對門湯、菜田、祁山、青山嶺到石腦圩;第四防線從村前的肖坊、臺峰嶺、龍潭的新胡、南爐到老虎山。1941年12月24日,駐紮在南昌生米和安義的日軍,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高安、奉新兩個方向進攻。為了儘快打通湘贛公路的西進通道,高安戰場的日軍集中兵力向第12師陣地猛烈進攻。

 

戰鬥中,我12師官兵分線防守,但抵擋不住飛機的轟炸和坦克的猛衝,第一道防線失守後,我12師退至第二防線,在米嶺、蓮花山、祥符觀一線陣地拼死抵抗,血戰十晝夜,敵我雙方損失慘重。最終在日軍毒氣、燃燒彈的襲擊下,部隊只好撤離第二防線,依序轉入第三、第四防線。據當年參加戰役的老兵及石腦青山嶺下的老人回憶,在第三防線石腦祁山與青山嶺之間的防禦戰中,由於183師配合不默契,致使第12師還未進入陣地就遭日軍襲擊,再度受到重創。我12師殘部在退至第四防線才在另一支部隊援助下得以擺脫日軍追擊。

 


戰役結束後,第三軍軍長楊宏光、副軍長兼第12師師長張與仁、第12師副師長蔣文光,於1942年2月15日,將第12師陣亡官兵的673具遺骸收集後分別火化,骨灰裝入瓷壇,順著山坡按三層階梯式成半圓形排列,然後覆土修成一個合葬大墓。墓前正中豎立著「陸軍新編第十二師第三次長沙會戰高奉戰役陣亡官兵英名」墓碑,兩邊等距離各豎三塊墓碑,每塊墓碑都刻著相同的字樣:「民國三十一年三月,墓塋,滇南張與仁敬立」。墓前還修有一小廣場,廣場中央建有一三稜石柱紀念碑,正面刻著「陸軍新編第十二師第三次長沙會戰高奉戰役陣亡烈士之公墓」。

 

紀念碑基座正面嵌有一石板,上刻軍長楊宏光親題的碑文:「陸軍新編第三軍十二師高奉戰役陣亡烈士千古:繄惟烈士,民族精英;高奉殺敵,捨死忘生;忠勇壯烈,績著仁成;長眠龍潭,永留勳名。」碑柱一面刻著立碑時間: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一面刻著:陸軍新編第三軍副軍長兼師長張與仁敬題。1945年9月5日,第12師司號長尤漢清隨部隊在九江參加完日本受降儀式後,主動請求留在龍潭為犧牲戰友守墓。這一守就守了54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由於政治鬥爭的需要,長眠在龍潭老虎山地下的這批抗日英烈,不僅沒有得到後人的緬懷和紀念,反而不斷遭到褻瀆與侮辱。即使已經矗立在大地上的紀念豐碑,也被當作仇恨的對象給予徹底摧毀。1962年,龍潭街上的龍潭橋需要加固改修成公路橋,沒有材料,修橋人便看中了烈士陵園的墓碑墓塔,毫不客氣毫不忌諱的取來鋪在橋面。楊軍長的悼文、張師長的題字、烈士們的英名,任由人畜在腳下踩,腳下踏,無人惋惜與不平。

 

文革期間,聽說這裡還有國民黨軍的陵園存在,造反派更是毫不留情,將早已沒了墓塔、墓碑的陵園,再次狠狠的破壞了一把。面對陵園兩次嚴重的破壞,本就是國民黨兵的守墓人尤漢清哪裡敢出面阻止?自己不挨批受鬥就算幸運。1975年5月,對抗日期間長沙會戰高奉戰役有所了解的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視察高安,曾專程要求來到龍潭抗日陣亡將士國殤公墓瞻仰。可一到實地,發現公墓荒草蔽日,墓塋破敗,非常氣憤,對這種不尊重歷史,肆意毀人墓塋的行為給予嚴厲批評。

 


同樣是在抗日戰爭中對日浴血奮戰過的皮司令,怎不對國軍烈士公墓被毀感到氣憤?想當年,一個彈丸小國,竟敢欺負人口眾多,土地遼闊的泱泱大國,不就是因為我們國力落後,人心渙散?日本法西斯不就是憑著他們武器先進,趁著我們內鬥之機,才肆無忌憚的闖入我國境內,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燒殺搶奸,無惡不作。後來在共產黨的努力協調下,國共兩黨合作,全民一心抗日,即使我們武器再差,敵人氣焰再兇,我們照樣將日本鬼子打敗,照樣將日本強盜趕出了中國。民族自立,民族振興,非靠民族自尊,民族團結不可!

 

好在黨中央高瞻遠矚,敬畏歷史,務實創新,隨著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了黨的政策,只要是為抗日而犧牲,不管他是什麼黨派,不管他是哪個民族,都是國家的烈士,都應一視同仁的受人尊敬,被人緬懷。因此,高安縣人民政府開始重視這座公墓,於1983年將其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憾的是,當時的思想還不是完全放開,雖然墓地受政府保護,但對鋪在龍潭橋上,具有極高文物價值的公墓墓碑卻依然順其自然,照樣任人踐踏。直到2014年6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及中共宜春市委和宜春市人民政府的關心下,中共高安市委、高安市人民政府才開始組織陵園的修復,有關部門才將龍潭橋上的刻字墓碑悉數取下,收藏到博物館裡了。

 


如今,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三軍第十二師第三次長沙會戰高奉戰役陣亡烈士陵園已按原樣修復,面貌一新。為死難戰友守墓終生的尤漢清於1999年1月去世後,也如願以償,得與昔日的戰友安息在一起。他的兒子尤國慶不離不棄,自願繼承父志,承擔起為國家烈士守墓的重任。他雖是個普通人,但從他的身上可以窺見一絲民族氣節與抗日精神。在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恣意圍堵打壓我國民族復興的形勢下,我們更加需要這種不屈不饒,前赴後續的民族氣節與抗日精神,更加需要全國上下的萬眾一心,團結一致。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謝華平老師開設的公眾號「高安尋古」(微信號:gaoanxungu),這是一個專為高安人尋根問祖、訪古探幽、思鄉懷舊而設的公眾號。

投稿請郵件發至:admin@igaoan.com

外地的高安人有福啦!大觀樓腐竹京東旗艦店來咯!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讓您品嘗地道高安腐竹味。

相關焦點

  • 九•一八:我們走進「老虎山」!
    九•一八:我們走進「老虎山」!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小視頻隨著「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的到來,我市社會各界人士自發來到龍潭鎮老虎山抗日英烈陵園,祭奠和緬懷在這裡抗擊日軍犧牲的滇軍將士,激勵起以史為鑑、努力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
  • 說的是老虎山抗日英烈陵園………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耿鎮鎮松巖口村雁門關伏擊戰遺址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鎮太和嶺口村內蒙古自治區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大街54號綏蒙抗日救國會舊址紀念館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玉泉二巷11號烏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園
  • 連雲港抗日山烈士陵園,全國規模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園
    抗日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和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交界處,是我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國抗日第一山"之美譽。抗日山烈士陵園位於抗日山南坡,是全國建園最早、規模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園,是蘇北、魯南重要的紅色旅遊勝地,很多革命老區人民慕名前來,緬懷抗日先烈。景區東南部有一座濱海軍區政委符竹庭將軍躍馬雕塑,生動地再現了將軍策馬馳騁的豪邁英姿。陵園設陵區和墓區。
  • 徐士成捐建烈士墓 磨山抗日烈士陵園建成
    清明節前,市開發區猴嘴街道和擎天機械有限公司的20多名青年黨員,來到東海縣石樑河鎮磨山抗日烈士陵園,舉行「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精神」宣誓儀式。擎天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士成站在自己首發捐建的烈士墓前,撫摸著墓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對筆者說:「這裡長眠著200多位名抗日烈士,也是公司的『黨員愛國主義教育紅色基地』。」
  • 衡山上紀念抗日陣亡的大型烈士陵園—忠烈祠
    這便是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修造的忠烈祠。衡山上紀念抗日陣亡的大型烈士陵園忠烈祠  忠烈祠於一九三八年籌建,一九四二年落成。是我國大陸唯一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大型烈士陵園,忠烈祠規模宏大,依山而建,整個布局為方體,前低後高。祠內的花崗巖石板大道和二百七十六級石磴銜接,將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致敬碑、享堂從下而上組成一體,長二百四十米,寬六十米,佔地面積一萬四千四百平方米。忠烈祠其上是蔣介石遊南嶽的紀念林,兩側是翠綠山巒,四周是參天古松,把整個建築緊緊地環抱於山中。
  • 連雲港黨員捐建烈士墓碑 命名為「磨山抗日烈士陵園」
    &nbsp&nbsp&nbsp&nbsp新華報業網訊 4月1日,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組織百名黨員來到東海縣石樑河鎮磨山抗日烈士陵園,舉行「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精神」宣誓儀式。「這裡長眠著270多名抗日烈士,在磨山建抗日烈士墓碑,就是要告慰英靈。」
  • 河南抗日烈士陵園被破壞骨骸散落 志願者尋找老兵親屬或後人
    當地縣誌記載,當年,國民政府軍政部後方醫院曾移駐南召,接受前方運送下來的傷病員,有部分戰士在醫院死亡,後此地被縣政府營建抗日將士烈士陵園,以示緬懷。關愛抗戰老兵川軍團志願者王興庭告訴記者,他是7月3日早上得到的消息,作為綿竹的志願者,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老兵找到後人,讓烈士魂歸故裡。
  • 中國的這座烈士陵園,埋葬的不只有抗日烈士,還有日本陣亡將兵
    在中國所有的烈士陵園中,位於江蘇省泗洪縣的朱家崗烈士陵園極為特殊。特殊在哪裡呢?朱家崗烈士陵園在這座陵園內竟有一處罕見的「敵我共墓」:不僅豎立著朱家崗革命先烈的熱血豐碑,還埋葬著13具日本侵略者的骸骨。
  • 720°VR全景視覺參觀西海烈士陵園!熱血澎湃的「西海大捷」故事,向你娓娓道來
    新時代網紅地標——佛山VR體驗館與大家一起通過網際網路追尋紅色印記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點擊文末了解更多,體驗720°VR全景視覺一起走進西海抗日烈士陵園西海抗日烈士陵園位於佛山順德區北滘鎮西海村內,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時期在順德之「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
  • 重溫將軍抗日事跡:假期遊客走進梅州蕉嶺謝晉元故裡
    國慶假期,眾多遊客走進抗日英雄謝晉元故裡,重溫將軍抗日事跡,激發愛國情懷。遊客們認真觀看每件展品,深深緬懷抗日英雄謝晉元將軍及八百壯士,進一步感受謝晉元將軍生前事跡和視死如歸、以身殉國的悲壯歷史,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共抒家國情懷。
  • 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滇西抗日紀念館
    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滇西抗日紀念館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我到雲南採風的同時能不去憑弔那裡的抗戰英烈嗎?騰衝的當地朋友說,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你會得到心靈的洗滌、精神的升華。1944年就在滇西,就在我腳下這片雲貴高原西部的土地上,中華兒女先後打響了著名的騰衝、松山戰役。
  • 秋日謁忠魂—參觀鄭州烈士陵園
    鄭州烈士陵園內,蒼松翠柏掩映,氣氛莊嚴肅穆。看著刻畫,就如同走進了那段動蕩的歷史。  走進墓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漢白玉石堆砌成的墓塋。吉鴻昌烈士就長眠在這裡。1964年,為了更好地進行紀念,經吉鴻昌家屬同意,遷墓至鄭州烈士陵園。
  • 高安紅跡尋蹤:櫟裡艾家,高安第一支農民自衛軍的誕生地
    舊時民間曾有「高安城郊三大奇:天井、水井和門樓」的民諺,其中天井是荷嶺楓樹何家的祠堂天井,長年累月不會幹;水井是筠陽杭橋的金家塘的水井,大年三十要封井;這門樓就是櫟裡艾家的門樓,至於如何奇法,由於沒有文字記載,也沒有實物佐證,筆者也無法描述。 據說門樓到1966年才被毀,櫟裡艾家出名的門樓從此便成為口傳的往事。
  • 「紅領巾小導遊」譚竣洋帶你走進「紅軍烈士陵園」
    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解說,靜靜帶領觀眾欣賞、感受紅軍烈士陵園的時候,小導遊也能做到始終保持正確的身姿和表情,這體現了作為一個導遊或主持人的良好素養。  整個視頻對紅軍烈士陵園進行了全景、遠景、中景、近景多角度的拍攝體現,並通過加入配樂,穿插資料視頻等手段,結合小導遊聲情並茂的講解,讓我們重溫了那段紅色歷史。
  • 東北往事之土匪也抗日
    民國期間,特別是日本人侵佔東三省以後,東北大地一時冒出來很多的抗日武裝,這其中有的是民間自發組織的抗日團體,有的是脫離了東北軍的部隊人員,由於世道混亂,沒有統一的組織,一下子出現了幾百上千股的抗日武裝。這其中,也包括原來就已經自立山頭的土匪武裝,由於看不慣日本人作亂,也參與到抗日風潮中。當時的東北局面是非常混亂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有關於土匪抗日的故事。
  • 白山松水埋忠骨 訪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園
    9月19日,「抗戰烽火銘記線」的專家、媒體走進吉林省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園,回顧歷史,緬懷先輩,體會東北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日精神和愛國情懷,向英烈們獻禮致敬。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北山公園內,始建於1954年,分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塔、革命烈士紀念館三部分,佔地15995平方米。
  • 高臺烈士陵園
    高臺烈士陵園  為了紀念在高臺戰役中獻身的紅軍指戰員,1952年建立了高臺烈士陵園。陵園正門上方鐫刻著朱德親筆題寫的「烈士陵園」4個大字,正門背面鐫刻著郭沫若同志親筆所題「浩氣長存」 4個大字。正門南北兩側是董振堂和楊克明的漢白玉雕像。進入大門,南北兩側各有一座三簷雙層五角紀念亭,亭四周的板壁上是烈士詩抄、長徵組畫等屏幅。
  • 高安市委書記、市長組團純購生活直播帶貨,觀看人次達770.5萬!
    8月8日晚7點,首屆江西高安直播電商節在純購生活平臺現場直播,眾多本地農戶、廠商參與進來,大眾喜聞樂見的、最具特色的高安農產品悉數亮相,當晚觀看人次達到了770.5萬,數個單品賣到臨時加庫存,銷售情況火爆。
  • 720°VR全景視覺帶你體驗!
    720°VR全景視覺帶你體驗!中國共產黨順德縣支部展示館黃有權革命事跡展覽館三譚革命事跡展覽館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紀念館鄧培故居一起走進西海抗日烈士陵園西海抗日烈士陵園位於佛山順德區北滘鎮西海村內,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時期在順德之「西海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