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鄱陽樓楹聯》兩首

2020-12-16 冬遲說事

未經原作者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恭:《鄱陽樓楹聯》兩首

文/沈義漢

一樓冠三楚, 千年銀杏思希文,不雨小南海,文留薦福碑,涼依清風明依月。

三江壓群芳,一灣明月照止水,無峰水自秀,戈去此亭古,動看鄱湖靜看婁。

解:鄱陽樓也不遜於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碧雲軒門前的銀杏樹是範仲淹(字希文)所栽至今尚存。站在鄱湖中的瓢裡山,看彭蠡湖勝似小南海,此時此景不得不回想顏範二賢詞與薦福碑文的厚重文化,這時湖面的風吹來,實是心曠神怡,入夜借明月賞景,更有一番韻味。

三江指樂安,昌江,信江,流域是古饒州轄地,有景德鎮瓷文化,有德興的銅文化,有萬年仙人洞文化、有上饒信江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儒文化,被世界冠冕《姜夔》宇宙恆星,白石詞曲聖君等,應冠蓋群芳,回想宋末元初的芝山止水池,雖然沒有奇峰與芝山公園所相應,但有山清水秀之感,宋元之爭,金戈早已遠去,而今只留下一個止水亭,實是感慨萬千,欲遊鄱湖該以舟車為使,欲想觀樓,那就要細細品味,吳頭楚尾、三越南中國的重要歷史內涵。

鄱湖水自清,動觀止水靜觀樓,景樓暉日月,煙波浩渺,霧鎖長江,中流擊水西逝去。

瓢裡山常潤,涼借清風明借月,霞裳迎朝陽,湖光山色,激揚文字,縱情放歌韶音來。

解: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 因長期環保較好,一直是綠色生態平衡的一湖清水。饒城芝山的止水亭,當遊人仔細品味時,就可以倍感宋末江公止水一門,投水以身報國之精神,值後人所敬仰。鄱陽樓所建是在原鄱江樓之「古遺風範」所建,數千年來,從楊越到番邑乃至現在,都有很深的文化淵源,水向東流歸大海,而文化薈萃盡鄱陽。

在都陽湖中央有很多美麗的小島,特別是瓢裡山, 雖山不大,但年四季鬱鬱蔥蔥,山中有各種珍禽在棲息與覓食,站在此山迎湖風吹來,格外沁新。趕上明盛朗月之夜,你就會情不自禁地,把美麗的鄱陽與那陽湖去返歌、賦詩、寄語,實是人生有身以來一大愜意之感。

沈義漢敬題

相關焦點

  • 鄱陽樓徵聯揭曉,看看有你喜歡的作品嗎?
    鄱陽樓徵聯揭曉鄱陽樓是江西鄱陽縣為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地標性建築,位於鄱陽縣城市核心,國家級森林公園——芝山公園內。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當地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充分展示鄱陽兩千多年厚重人文底蘊,鄱陽樓維修改造工程項目指揮部與江西省楹聯學會聯合舉辦鄱陽樓主題海內外楹聯有獎徵集活動,共收到 551 名作者,3222 副作品。活動旨在挖掘鄱陽歷史文化元素,彰顯鄱陽文化內涵,使楹聯文化、城市文化和旅遊品位提質升級有機融合。
  • 鄱陽樓徵聯正式揭曉,你寫的掛了嗎?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當地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充分展示鄱陽兩千多年厚重人文底蘊,鄱陽樓維修改造工程項目指揮部與江西省楹聯學會聯合舉辦鄱陽樓主題海內外楹聯有獎徵集活動,共收到 551 名作者,3222 副作品。活動旨在挖掘鄱陽歷史文化元素,彰顯鄱陽文化內涵,使楹聯文化、城市文化和旅遊品位提質升級有機融合。
  • 上饒鄱陽將投資347萬修繕鄱陽樓!
    近日 鄱陽縣人民政府網公布 將投資347萬元 對鄱陽樓進行修繕 從石階往上,一座雄偉的閣樓在山頂若隱若現,這就是鄱陽新建的標誌性建築——鄱陽樓。鄱陽樓聳立在芝山之巔,共七層,底層為白色的大理石牆面,沿著大理石鋪就的臺階,可以走到第二層,從第二層往上是朱色重簷閣樓,每層都有走廊供遊人停留賞景。最頂層的四面屋簷下都有黑底金字的牌匾,上書「鄱陽樓」三個金色大字。
  • 上饒鄱陽將投資347萬修繕鄱陽樓
    近日鄱陽縣人民政府網公布將投資347萬元對鄱陽樓進行修繕鄱陽這個地標性景觀建築鄱陽樓從石階往上,一座雄偉的閣樓在山頂若隱若現,這就是鄱陽新建的標誌性建築——鄱陽樓。鄱陽樓聳立在芝山之巔,共七層,底層為白色的大理石牆面,沿著大理石鋪就的臺階,可以走到第二層,從第二層往上是朱色重簷閣樓,每層都有走廊供遊人停留賞景。最頂層的四面屋簷下都有黑底金字的牌匾,上書「鄱陽樓」三個金色大字。
  • 王恭的詩詞全集17首
    明代詩人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
  • 永康首個「中國楹聯文化村」落戶夏溪村
    永康經濟開發區夏溪村則以楹聯文化作為留住「鄉愁」基因的載體,致力打造一個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富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宜居、富民、和諧美麗鄉村,走出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19日上午,夏溪村黨支部書記胡小玲從中國楹聯學會會長蔣有泉手中接過「中國楹聯文化村」授牌,意味著該村成為了永康首個獲得「中國楹聯文化村」殊榮的村。
  • 【散文百家】王景瑞:楹聯趣談
    高老先生總是面無表情,不言一語,一派高深莫測神態,獨自靜靜地裁紙、倒墨、折格、提筆……楹聯的字體大家知道橫平豎直,工整飽滿,楹聯的內容無非就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貼在灶王爺兩邊的都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之類,近乎白丁的鄉親倒也看得明白。春聯,本身就是古老華夏文化孕育出的語言瑰寶。
  • 《當代楹聯家大觀》收錄果光法師楹聯作品
    佛教在線訊 日前,由中國楹聯學會策劃、藍天出版社出版的《當代楹聯家大觀》(又名《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大典2013版》)收錄了全國6000多名會員近6萬副精品聯作,其中,果光法師楹聯作品被收錄入《當代楹聯家大觀》。
  • 廣東省良溪古村首屆羅貴獎楹聯書法大賽徵稿啟事
    為更好的打造歷史文化名村,現舉辦良溪古村首屆「羅貴獎」楹聯書法大賽。(二)作品內容:組委會選輯良溪古建築楹聯60處74副(內容見附件)作為創作內容,非此內容作品不予評選。作品落款應寫上楹聯的標題,有明顯脫文或筆誤者不予評選。3、每人限投1-3副,一次寄出,不接收第二次寄出的作品。4、凡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創作的作品,憑本人會員證複印件免初評。
  • 翰墨楹聯 · 和美沙頭—楹聯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
    翰墨楹聯·和美沙頭——楹聯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前言楹聯是中華優良傳統文化之一。一個區域的楹聯,體現了當地的人文傳統以及歷史沉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沙頭街道歷史文化,讓楹聯成為沙頭文化標籤之一,特舉辦翰墨楹聯 · 和美沙頭——楹聯書法作品展。
  • 北京首家產權居家養老社區恭和家園
    2017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國內首個產權式居家養老試點項目——恭和家園。樂成養老——全國首批市場化直營連鎖健康養老服務品牌;雙井恭和苑——全國第一家由省(市)級認定的醫養結合試點養老機構,北京市五星級養老服務機構;海口恭和苑——全國第一個獲得魯班獎的養老機構,海口市首個醫養結合試點單位;慈谿恭和苑——全國第一家親情養老社區,寧波市首個醫養結合試點單位;
  • 趙藩:他寫有武侯祠中最著名的楹聯,書過大觀樓上天下第一長聯
    寫這楹聯的起因是當時岑春煊血腥地鎮壓了四川白蓮教和紅燈照起義,而只是四川鹽茶道的趙藩對自己的這位學生兼上司,不便直言規勸,遂寫下這幅楹聯,並邀請其遊玩武侯祠,自然這位岑大人便看見了這幅楹聯。此聯被後世稱作「攻心聯」,對仗工整、富有哲思,它假借吟詠先賢諸葛亮,實則是行勸諫之實。
  • 中國楹聯學會命名運城市黃金水岸小區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社區」
    中國楹聯學會經研究同意命名運城市黃金水岸小區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社區」新年伊始,從北京傳來喜訊,中國楹聯學會經研究同意命名運城市黃金水岸小區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社區」。元月10日,在運城市楹聯學會「五代會」上,黃金水岸代表從中國楹聯學會顧問嶽民立手中接過熠熠閃光的獎牌……「最佳楹聯文化」的牌子能授予一個社區,這在全國尚屬首家,的確值得可喜可賀!這不僅是對黃金水岸楹聯文化建設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獎,更為中國楹聯文化強市——運城再添殊榮。
  • 福州閩侯建了一座「楹聯公園」
    楹聯一直深受中國老百姓喜愛,楹聯的內容包羅萬象,例如社會生活、城市建設、風光風貌、民俗文化等方面,千百年來誕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清代是楹聯興盛之時,清代書法大家,皆楹聯大家,而楹聯中又以春聯為盛。有學者甚至認為,「清代的主流文體是楹聯」。此時福州出了一位「楹聯大家」梁章鉅。
  • 重慶「把楹聯寫在黨旗上」獲獎名單出爐 這麼多給力的楹聯你捨得...
    華龍網2月15日14時20分訊(記者 周夢瑩)今(15)日,重慶市2015年「把楹聯寫在黨旗上」「詩詞飛揚黨旗飄」楹聯詩詞徵集活動獲獎名單出爐,共評出33件獲獎作品。還不趕緊來一睹為快?據悉,重慶市2015年「把楹聯寫在黨旗上」「詩詞飛揚黨旗飄」楹聯詩詞徵集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市楹聯學會、市詩詞學會、華龍網承辦,共徵集到3630條(首)作品。
  • 字字珠璣藏於民間 溫州楹聯文化風光旖旎
    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屬於楹聯中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楹聯,言簡意賅,凝結詩的韻律,楹聯的文化內涵展現漢字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不僅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而且背後蘊含的名人故事和文化遺存也頗富趣味,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楹聯不但能看出作者的文化素養,也可以體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涵。
  • 望江樓楹聯賞析——崇麗閣楹聯
    歷代文人墨客在崇麗閣留下眾多楹聯,這些楹聯不僅紀念薛濤,更詠嘆蜀中萬裡山川、千古人物。樓成後,馬長卿遂為崇麗閣題寫了一副楹聯:斯樓為蜀國關鍵,慨兵燹傾頹,人物凋謝,數十年滿目荒涼,遺風頓竭;溯淵雲墨妙、李杜才奇、軾轍名高,久經宇宙山川,滄桑千古。此地是錦江要會,愛舟檣上下,煙浪縈迴,幾多士同心結構,勝地重開;想石室英儲、岷峨秀毓、江漢靈炳,且看棟梁楨幹,砥柱中流。
  • 芝罘島陽主廟中的楹聯大氣磅礴,很有文化韻味,歷來為人稱道
    但陽主廟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很值得人們品讀,其中,廟中的4副楹聯大氣磅礴,很有文化韻味,歷來為人稱道。陽主廟的4副楹聯中有3副提到了「之山」,其他兩副中的「之山」,很明顯指的是芝罘山,而本副楹聯中的「之山」與上聯中的「寰海」相對應,應該不僅僅指芝罘山,而是指包括芝罘山在內的廣大地域。整副楹聯的意思是:陽主護佑著天下山川及生靈。陽主廟正殿正中供臺上端坐著陽主塑像,四大天王分站陽主兩旁,四面牆壁上畫著神仙畫。
  • 恭和家園電臺|恭和家園李淑芝:踱步雪梨歌劇院,感悟美學靈感
    本期恭和電臺,我們特別邀請恭和家園李淑芝女士,與恭和家人們分享,她在赴澳洲旅行中的見聞與感悟。建築之美意蘊隨心— 正文 —樂成恭和大家庭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恭和家園的入住業主李淑芝,是本期恭和電臺的主播。
  • 從老邱鐵道兵楹聯中試析其鐵兵情懷與藝術特點
    楹聯,是一種對偶文學,又稱對聯、門對、春貼、春聯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楹聯起源於桃符。古時在桃木板上畫上神靈的符號,如圖像、名字的被稱為桃符。現在人們以桃符代指春聯。楹聯是漢字上的對偶語句。對偶句,見於駢文,寫得好的有南北朝文學家庾信的《哀江南賦序》。駢文,起於漢代盛於南北朝。駢文與律詩是楹聯的兩大源頭。楹聯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