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次探測到木衛二羽流噴出的水蒸氣

2020-12-21 中國科學技術館

木星的衛星木衛二被認為是太陽系最有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其冰殼之下潛藏著一個巨大的海洋。此前,探測器已經觀測到木衛二上存在羽流的間接證據。現在,美國科學家刊文稱,他們首次直接探測到了一個此類羽流噴出的水蒸氣。

最新研究主要作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科學家盧卡斯·帕加尼尼說:「科學家在整個太陽系內發現了生命必需的兩大要素:化學元素(碳、氫、氧、氮、磷、硫)和能源,但第三大要素液態水一直求之不得。雖然此次研究中,我們還沒有直接在木衛二上探測到液態水,但發現了水蒸氣。」

據美國太空網18日報導,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帕加尼尼及同事使用位於美國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對3100公裡寬的木衛二「歐羅巴」(Europa)進行了17次夜間觀測,並於2016年4月26日晚,發現了以強烈紅外光形式出現的水蒸氣信號。計算表明,水蒸氣約有2300噸。

他們認為,這些水蒸氣源自一個羽流,而這個羽流可能來自木衛二下潛藏的海洋或其地殼內融化的冰層,因為觀察到的水蒸氣的體積比「外源過程」可能產生的體積大很多。所謂外源過程包括木星強大的輻射帶從木衛二表面剝離水分子。

有多種證據表明木衛二上存在羽流,包括最新研究結果以及哈勃望遠鏡探測到的氫和氧原子(可能由於水分子被輻射分解而來)等。科學家也越來越確信,木衛二上的羽流並不那麼頻繁地出現,與從土衛二南極持續不斷飄出的羽流截然不同,後者由100多個持續不斷的強大間歇泉產生。

對天體生物學家來說,土衛二和木衛二噴出的羽流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將潛在宜居環境的「免費樣品」噴射到太空中,機器人或許可抓捕到它們,獲取更多關鍵信息,以發現外星生命的「蛛絲馬跡」。NASA即將升空的「歐羅巴快帆」或能做到這一點。

「歐羅巴快帆」擬於本世紀20年代中期發射,將對木衛二進行近距離研究,以描繪木衛二及其海洋的特徵,並尋找可供未來搜尋生命的著陸器降落的地點,它可能會穿越其中一個或多個羽流。

木衛二是太陽系內除了火星以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體,也是我們未來星際航行的充滿希望的基地。因為上面有水,而且很可能曾經有液態水甚至海洋。現在又顯示它擁有活躍的「噴泉」——地球生命起源就有賴於這類動力結構。如果我們能搞清楚木衛二的水文地理,資源分布,下一步就可以派遣機器人遠徵勘察,看看它是不是合適的落腳點。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日本藏王山或發生水蒸氣噴發 氣象廳發布周邊預警
    藏王山火山口(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4月14日報導,因地處日本宮城縣和山形縣交界處的藏王山(1841米)有可能發生小規模的水蒸氣噴發,日本氣象廳13日下午1點半發布預警,呼籲民眾不要進入火山口方圓1.2千米以內的區域。據悉這是首次發布藏王山火山口周邊警報。
  • NASA:流星「撞出」水蒸氣!有助解釋月球水源分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美國宇航局日前表示,一個月球探測器觀測到了流星撞擊月球表面後,月壤中的水蒸氣進入月球周圍稀薄空氣中的情形。該探測器項目科學家埃爾菲克說,月球周圍的稀薄空氣中含水量不高,因此在流星撞擊月球時,從月壤中撞出的水蒸氣哪怕只是在空中短暫存在,也能被探測到。分析顯示,只要流星能夠鑽到月球表面之下八釐米處,就能把那裡所含的水分子撞擊出來。由於月表物質比較疏鬆,直徑約5毫米的流星撞擊到月表,就足以把水蒸氣擊入空中。
  • 人類歷史首次! 嫦娥四號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粒子
    人類歷史首次!嫦娥四號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粒子 光明日報 | 2020-12-24 08:53:42 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黑洞噴出的反物質流,地球岌岌可危,國際空間站擔負重任
    ISS遭遇黑洞噴出反物質流,經太陽系邊緣的戴森球體內壁近百次反射,返回800年前…黑洞噴出的反物質流,地球的生命之火,國際空間站的使命。國際空間站「雅典娜號」在中美英、法德等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正式啟動。就在科學家們不知所措的時候,星系中的另一個雙星系統,也同時發生了大爆炸…由多國科學家聯合提出的一種令人恐懼的假說,就是另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出的反物質流…反物質流與恆星內部的正物質發生湮滅反應,一百公斤反物質的湮滅反應,足以打破恆星內部的平衡,使其在瞬間爆發。
  • 日本藏王山或發生水蒸氣噴發 上次噴發為75年前(圖)
    藏王山火山口(資料圖)  據日本《每日新聞》4月14日報導,因地處日本宮城縣和山形縣交界處的藏王山(1841米)有可能發生小規模的水蒸氣噴發,日本氣象廳13日下午1點半發布預警,呼籲民眾不要進入火山口方圓1.2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科技日報7月24日報導,7月23日,隨著火星探測器進入太空,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拉開帷幕,中國航天正式開啟「攬星九天」的行星探測計劃
  • 天文學家在木衛二上發現了羽流狀的「噴泉」,其成分主要是「水」
    天文學家首次對木衛二(木衛二)大氣中的水蒸氣進行直接測量,這是冰冷的衛星噴出水煙最好的證據。木星的衛星木衛二上的地下水是人類尋找生命的地方之一。 這幅畫畫的是從衛星表面噴出的大量地下水。現在,科學家們首次對木衛二大氣中的水蒸氣進行了直接測量。 這是迄今為止從衛星表面噴出水煙的最佳證據。
  • 松基三井噴出工業油流,標誌著大慶油田的發現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出工業油流,標誌著大慶油田的發現    大慶油田有很多值得人們懷念的地方,其中松基三井就是最好的地方。    到9月26日下午4時,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從此中國石油工業歷史上掀開了新的一頁。    松基三井作為大慶油田最早的出油井,幾十扯為受到很好的保護。最初在井側建了一座「松基三井完鑽噴油紀碑」。1986年該碑被定為黑龍江省重點保護單位,1999年重修後改稱為「松基三井紀念地」。
  • 首次!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輻射信號,距地球約51光年
    首次!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輻射信號,距地球約51光年  Evelyn Zhang • 2020-12-17 14:57:21 來源:前瞻網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起步雖晚,但起點高、跨越大,從立項伊始就瞄準當前世界先進水平確定任務目標,明確提出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表示,通過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實施,我國將驗證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為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基礎工程體系夯實基礎,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玉兔二號」在月球行駛裡程達600米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
    而且,嫦娥四號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粒子事件,這在人類探測器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介紹,科研人員對25個月晝所獲得的探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持續產出科學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的一篇科學成果表明,搭載在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的月球中子和輻射劑量儀,在月球背面探測到了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
  • 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對在太陽系尋找微生物生命有重要意義
    原標題: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對在太陽系尋找微生物生命有重要意義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4日發表一項行星科學最新發現,英國科學家團隊首次於金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在地球上,磷化氫被認為是由厭氧生物產生的氣體。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字揭曉!網友:好聽又霸氣!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宣布,今年我國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據介紹,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並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其實,這樣的命名是有講究的。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地球的青春痘,噴出全世界!
    它是地球釋放「火氣」的渠道,來自地球深部的高溫使巖石部分熔融產生巖漿,在壓力的作用下噴出地表,冷卻的巖漿與噴出的碎屑堆積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系統一般由儲存巖漿的巖漿房、巖漿通道、火山口、物質堆成的火山錐(即山體)等構成火山最令人恐懼的或許是那灼熱通紅的熔巖流,它溫度可高達1200℃,將流經之處吞噬殆盡。
  • 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著陸器TEREX-1原計劃2020年7月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與另一個有效載荷一起作為搭載物發射,後來被推遲到2022年。 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計劃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是日本「希望」號後第二次向火星發起衝擊。
  • 官方只給了一張圖,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到底要怎麼搞?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進行我國首次獨立的火星探測的探測器外觀圖片。 火星路漫漫 2011年,我國曾計劃於俄羅斯合作,利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探測器進行火星探測的機會,安排我國研製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進行搭載飛行,與福布斯-土壤號共同到達火星附近後再行分離,執行各自的探測任務。然而,由於福布斯-土壤號出師未捷身先死,在地球附近變軌失敗,我國的螢火一號也因此未能完成預定任務。
  • 像火山爆發一樣的噴泉,水蒸氣直衝藍天,場面更是美輪美奐!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像火山爆發一樣的噴泉,水蒸氣直衝藍天,夕陽下更是美輪美奐!這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飛噴泉,它位於美國內華達州黑巖沙漠中。據了解,這樣的噴泉並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一場意外噴發而成,就是在做地熱試驗井的時候。它在火山運動比較活躍的區域,也有人親切的把這裡比喻「地下的天然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