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航空救援體系?有什麼用?

2020-12-25 陸航航空

航空應急救援是指在應對緊急情況時,將對被救援人員的傷害降至最低的非常規措施。陳平說:「在中國,航空應急救援是一個新事物,一個新的朝陽產業,是一件造福國家和人民的好事。」

民政部應急救援促進中心主任陳平表示,在發達國家,覆蓋全國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已經有效運行了半個多世紀,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社會航空救援體系和網絡,形成了巨大的航空救援產業鏈,有效拉動了整個通用航空市場,促進了經濟發展。

航空救援的優勢。

航空應急救援在各國防災救災行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有以下優點:救援範圍廣。理論上來說,航空救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實施,不受地形和海況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偏遠複雜的地形地區和遙遠的島嶼。其次,響應速度快。現代固定翼運輸機的速度一般在500-800km左右,直升機也是200-3000km

對於應急救援來說,顯然越快越好,被救援對象的生存概率越大,高科技含量。現代救援飛機一般都配有通訊、光電吊艙等先進的救援設備,可以快速搜索預定區域,確定目標位置,從而有效提高搜救效率,降低搜救成本,縮短搜索時間,使更多的人在單位時間內獲救。

建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影響和作用。

一是有利於加快整體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整合和發展。

二是有利於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

最後是有利於增強政府的影響力。

對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思考。

根據航空應急救援的優勢和作用,初步認為航空應急救援應具備四大功能。

一、緊急(醫療)救援。

二.事故勘察。

三.投放物資。

四.滅火。

相關焦點

  •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如何建?來看北京的探索實踐!
    謀在先、幹在前,著眼「全災種、大應急」任務要求,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統籌全市航空救援資源,探索合署辦公、統一管理及戰略共建的模式,做好部門間、地區間協同,以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確保高效響應,完善「四類專業人員」培養和管理模式……填補了北京航空應急救援力量的空白,初步構建了北京市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如何建隊伍?
  • 網易航空特稿——直升機與中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發展
    中國多次自然災害,俄羅斯緊急狀態部的航空救援力量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俄羅斯緊急狀態部是國人熟悉的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在中國多次自然災害之中,俄羅斯緊急狀態部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緊急狀態部成立1990年,是俄羅斯強力部門之一,擁有成員近40萬人,它成立專門的航空應急救援部門,配備伊爾
  • 首批H135直升機交付使用,我省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建設啟動
    9月28日,山東省空客H135直升機應急救援首飛暨籤約儀式在雪野通用機場舉行,兩架空客H135直升機正式交付使用,這標誌著我省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建設正式啟動。首飛儀式上,進行了直升機應急救援演練,展示航空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和實施流程。
  • 國外直升機救援體系及裝備的發展
    美國海岸警備隊負責沿海海域的航空救援,分為兩個航空救援區:大西洋航空救援區和太平洋航空救援區,每區又分若干個分區,每個分區下轄一個航空救援分隊。海軍的航空救援由各艦隊負責,海軍艦隊都編有航空救援中隊,每個中隊裝備直升機約10架。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空中醫療救護服務逐步走向民用。
  •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請看這裡
    「航空應急救援六大體系,說簡單點兒,就是建設『三張網』(天網、地網、指揮網)。」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局長李顯明說,「天網」,就是低空空域的開放和管理,確保飛機飛得起來;「地網」就是整合現有機場資源,完善起降點和臨時駐防點建設,讓飛機降得下去;「指揮網」,就是能夠對空監視和指揮調度,實現飛機「看得見、叫得到、控得住」。
  • 滬多家醫療單位與通航企業打造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軟硬體
    直升機醫療急救要「飛得更高」,離不開最重要的「兩翼」支持——航空醫療救援人才隊伍和「空中ICU」急救設備。  全國萬餘人次接受航空醫療急救培訓  直升機駕駛員、空中醫療救護師、航空醫生等是直升機醫療急救人才隊伍的關鍵組成。
  • 讓航空應急救援事業在中國起飛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成員單位,航空工業建投致力於打造國家級民用航空產業投資建設運營領軍企業,藉助公司在民航通航工程諮詢領域的傳統優勢,航空工業建投在體系建設、機場建設、工程諮詢等多個領域,參與了國家及各地方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在我國,航空應急救援的現實需求如何?未來它的發展趨勢如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還有哪些亟需完善?
  • 航空應急救援面臨三大難題:法規費用人才
    自汶川地震以來,這些通航企業的負責人多次呼籲:將通用航空飛機納入我國的應急救援體系中,並建立更加廣泛的社會化通用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通航在災前計劃、災後援助、災情偵查、安保與救援中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自然災害發生往往導致交通設施損毀,此時,通用航空是最好、有時甚至是唯一的救助工具。」某業內人士這樣說。
  • 全省航空應急救援培訓班開班
    全省航空應急救援培訓班開班 楊旭東周賽保陽衛國參加相關活動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10-15 08:35:07  作者:羅欣  【字體大小:大中小】  10月14日,2020年湖南省航空應急救援理論與實務培訓班在我市開班。
  • 劉世江:通用航空在應急救援中作用很重要
    從世界範圍內,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善的航空救援體系,德國建立覆蓋全國的體系,任何位置發生事故、災難15分鐘內就可以得到航空救援服務。巴西、韓國等國也建立了專業航空救援隊。我們的近鄰日本近幾年通過多部法案推動航空救援,以各大城市為起點,在高速公路沿線及事故多發地帶建立航空救援基地。
  • 泰安完成10個直升機停機坪建設 加快構建航空應急救援保障體系
    1月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泰安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泰安於2019年12月20日圓滿完成全市10個停機坪建設項目,為開展事故災害應急救援,加快構建航空救援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通過科學規劃布局,織起了全市航空應急救援保障網。明確標準,試點先行。採取「試點先行、引領示範」的方式,將新泰市確立為停機坪建設試點城市,考察先進地市經驗做法,高質量完成試點建設任務。10月份,在新泰市組織召開了全市停機坪建設現場推進會,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介紹、召開調度會,為加快推動各縣市區停機坪建設確立了標準,達到了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的目的。
  • 西湖區成功舉辦首次航空救援培訓
    為進一步落實浙江省應急管理廳關於航空應急救援工作規範化和標準化要求,建立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常備不懈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近日,西湖區依託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直升機保障,成功舉辦為期五天的航空救援培訓,區應急管理局直屬救援大隊的骨幹成員參加了培訓。
  • 未雨綢繆補齊短板 發展航空應急救援
    航空應急救援涵蓋航空搜救、現場救援、醫療救護、人員運輸、運送藥品及物質,特殊作業(吊掛、噴灑、巡查、宣傳、通信)。目前我國專業化航空救援力量基本分為三種,分別是醫療救護、海上搜救、航空護林。目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日本、挪威、芬蘭、澳大利亞發達等國家都已建立較為成熟的航空應急醫療救援體系。如德國已擁有80個航空醫療救護站,專業救援用直升機數量已超過300架;美國可供用於執行救援任務的直升機超過1萬架。英國、瑞士等國均設立了國家航空應急救援中心;巴西、韓國等國也成立了專職的航空應急救援隊。
  • 深圳啟動「空中120」航空醫療救援網絡
    深圳22日啟動「空中120」航空醫療救援網絡,打造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體系,以提升緊急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據悉,航空醫療救援是地面120急救的有效延伸,在搶險救災、危重患者遠途轉運、重大事故醫療救援快速反應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 湖北2020年航空應急救援備勤開航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城)1月2日,湖北2020年度航空應急救援備勤開航儀式在武漢市漢南機場舉行。此次開航,標誌著航空救援力量作為一支常態化的應急救援力量,正式進入湖北應急救援隊伍。據悉,為做好今年的航空應急救援備勤,省應急管理廳分別從上海、青島及湖北的三家公司租賃了飛行器,以漢南機場為依託開展任務,確保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出動。湖北2020年度航空應急救援備勤開航儀式在漢南機場舉行。
  • 全國人大代表張金華:推動航空應急救援與通航產業比翼齊飛
    他表示:「雖然重大急需裝備的研發已經初顯成效,但航空救援能力、體系建設還存在不足。」新形勢下,面對多種急難險重的救援任務,張金華從建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的思路出發,尋求補齊現有短板、發揮航空救援優勢、構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合理路徑。
  • 全市航空緊急醫學救援培訓班在巴彥淖爾市醫院圓滿結束
    、卒中中心、創傷中心等相關專業學科協同協調發展;在社會效益方面,考慮到巴彥淖爾市居民消費生活水平以及消費習慣,為讓老百姓真正用得起用得上空中救援這項利民的服務,市醫院直升機救援是按照120救護車收費標準進行收費,而且烏拉特後旗整個境內的急診急救患者,直升機救援是免費的。
  • 「空中ICU」著陸東營 東營市航空應急救援服務起航
    此次演練模擬一起交通意外事故,交通嚴重受阻,現場有人員受傷急需救治,120救護車短時間內無法順利到達。東營市應急管理局接到事故報告後,立即啟動航空應急救援響應機制,向山東高速通用航空公司下達直升機出動指令,不到半小時,一架H135醫療專業直升機按照預定方案搭載醫護人員趕到了現場救治傷員,直升機接上患者迅速返航,平穩降落在醫院急診科門前停機坪上。
  •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與民航湖北監管局打造「空地一體」救援體系
    人民網武漢3月26日電 (張沛)3月25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與民航湖北監管局籤署航空應急救援聯動工作機制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航空應急救援人才培養、物資運輸、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及處置地質災害等方面的合作,完善應急救援空域保障機制,建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
  • 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進步不小,但與發達國家比差距仍明顯
    其中開展航空噴灑作業3325次,執行空中巡查任務926次。「通用航空企業的突出表現,得到了民航局領導的認可和表揚。」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取得了不少的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存在的不足,也正是未來通用航空服務應急救援要面對和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