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水色旅遊文化節是一年一度慶賀國慶佳節的傳統民俗文化盛宴,更是番禺區最具代表性的節慶文化品牌之一。今年國慶期間(10月1日-7日),廣州番禺寶墨園主辦的2020年番禺水色旅遊文化節將在寶墨園舉行。
本次活動將遴選10板精彩絕倫的水上飄色與遊客見面,不僅有「天籟之音」和「水漫金山」兩板色仔數量多、觀賞性強、難度係數大的水色大放異彩,同時有「包公出巡」和「呂布與貂蟬」兩板獨具地方民俗特色的紫坭春色爭奇鬥豔,「嫦娥奔月」水色將驚豔登場,充分展現「水上飄色 鳳艇巡遊」的嶺南民間藝術奇葩。
據了解,10月1日-7日,寶墨園每天都有2場精彩絕倫的水上飄色文化演出,上午11:00-11:45,下午15:00-15:45。
番禺水色聞名遐邇
番禺水色約始創於清乾隆庚午年(1750年),是民間奉祀天后神的一種誕會文化。創始之時,用大船載天后神出遊水上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天后是女神,所乘大船改裝成鳳鳥形狀,又稱「鳳艇」。據史料記載,當時水色表演陣容龐大,鳳艇開道,引領十多張水色彼此相連,布景華麗,光豔奪目。寶墨園是典型的嶺南園林水鄉風光,水域寬闊、河湖眾多,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寶墨園成為舉辦「番禺水色旅遊文化節」獨一無二的風水寶地。
番禺水色將傳統沙灣飄色與寶墨園湖面半浮潛舢板相結合,以其難度高、觀賞性強而備受矚目、聞名遐邇,湖水的律動可將水色「巧、妙、奇」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年僅3-8歲的容貌靚麗、精明乖巧的色仔、色女們通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由隱藏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凌波微步、飄然欲飛的效果。番禺水色融戲劇、魔術、雜技、舞蹈於一體,歷來有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如意吉祥、幸福安康的美好寓意。歷史上每逢出色,都會形成「萬人空巷看水色」的盛況奇觀。
10板精彩絕倫的水上飄色亮相
本次活動將遴選10板精彩絕倫的水上飄色與遊客見面,不僅有「天籟之音」和「水漫金山」兩板色仔數量多、觀賞性強、難度係數大的水色大放異彩,同時有「包公出巡」和「呂布與貂蟬」兩板獨具地方民俗特色的紫坭春色爭奇鬥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寶墨園聯合沙灣飄色協會,歷時近3個月打造出一板全新的水色——「嫦娥奔月」,將民間神話傳說、傳統飄色藝術與現代科技創新完美融合,充分運用機械與力學原理,巧妙設置了軌道位移機械系統,使嫦娥奔月的整體造型按一定軌跡升降,搭配朦朧煙霧,仿佛衣袂飄飄的嫦娥仙子懸浮於夜空之中,正奔向寧靜飄渺的月宮。創新版的「嫦娥奔月」克服了穩定性、平衡性、動力學、視覺審美等各個難關,最終完美地化靜態為動態、融傳統與現代,完成了水色文化史上難度係數、藝術效果的又一次突破。這一板「嫦娥奔月」將在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同慶的黃金周驚豔登場。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陳曉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肖桂來 李波 通訊員 寶墨園 於婷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