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古人的話,原來這麼有道理

2020-12-14 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田野間的美食,肯定離不開兩種食物,一是黃鱔,二是田螺。在中國農村心裡,黃鱔最滋補,江南地區更是愛吃鱔絲。若是你處理過黃鱔,那麼你一定知道黃鱔只吃身體那一截部分,鱔魚頭是要斬斷丟掉的。而好食田螺的朋友也知道,撈回家的田螺一定要先用剪刀剪掉田螺尾部。為什麼老話告誡我們,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呢?

鱔魚鍋
爆炒田螺

首先我們來說黃鱔,黃鱔的身體肉質肥美,做成料理深受中國人喜愛。揚州人愛吃的響油鱔絲最考驗功夫,屬於精緻菜,更多的人則是將黃鱔處理後和豆腐一同燉湯,燉出來的湯色雪白,喝一口香醇入喉。黃鱔的營養價值極高,民間也有常吃黃鱔能增強體質的說法。

黃鱔

但黃鱔的頭部不適宜用來做菜,因為骨頭多肉少,將黃鱔頭拿來入菜,很容易讓一道本來美味的菜添加一筆敗筆。也有人認為,如今人們多吃養殖黃鱔,養殖黃鱔若是養殖不得當,很多髒東西都藏在頭部,所以人們在處理黃鱔的時候,總是會把黃鱔的頭部去掉,只用身體部分入菜。

鱔絲

接著我們再來說田螺,很多人吃田螺不吃尾巴,是認為田螺的尾巴都是排洩物。實際上不是的,田螺尾部那些黑黑黃黃的部分,其實是田螺的腸道、消化腺和生殖腺。通俗一點說,尾部含有的是田螺的內臟,且不說吃起來味道發苦,吃多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一般懂行的人在處理田螺的時候,都會拿剪刀或是鉗子把田螺尾巴剪掉。

剪掉尾巴

除了要把田螺的尾巴剪掉以外,田螺還需要多次清洗和浸泡,因為田螺是生活在泥沙裡的生物,體內含有很多雜質,只有經過多遍清洗和浸泡,才能讓田螺吐出泥沙。清理好田螺後,可以用高壓鍋壓制,或是直接下入油鍋中爆炒,雖然田螺吃起來就只有一小塊螺肉,但是爽脆的螺肉和香辣的調味,以及吃的時候吮吸螺殼將螺肉吸出來的快感,讓不少吃貨愛上田螺。

田螺
田螺

無論是黃鱔還是田螺,又或者是其他食材,你總是能聽到一些前人流傳下來的說法,或是跟著長輩學習的時候眼見耳聞,發現長輩們一代一代下來都是遵循這些老話。這些老話只要細細探究下去,就能明白其中的深意,現在你們明白了「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的意思了吧,以後要注意了,記得把這句話也教導下去。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天地資訊,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呢?農村的野生黃鱔和田螺。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野味。記得那時農村野生黃鱔和田螺是非常多的。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的頭為什麼不能吃?有道理嗎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的頭為什麼不能吃?有道理嗎夏天到了,也是各地大排檔喝酒擼串的季節。夏天夜市下酒有一道必備的美食,那就是田螺。一口扎啤,在撮一口田螺,是小毅最喜歡的吃法。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這句話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黃鱔的頭不能吃,田螺的尾部位置不能吃?為什麼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巴不能吃呢?其實,這句話並不是手黃鱔的頭真的不能吃。黃鱔的頭部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藥典》裡面顯示黃鱔具有滋陰、散瘀、治消渴、症瘕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民間的飲食禁忌,真有科學道理嗎?
    黃鱔和田螺是公認的美食,也是最鮮美的下酒菜,有關於黃鱔和田螺的做法,在中國就能找到很多食譜。不過,喜歡吃黃鱔和田螺的人,一定有聽說過老祖宗留下的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句話。但是,為什麼要留下這樣的飲食禁忌,大家都知道嗎?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普通的食材經過大廚精心烹飪花樣非常的多,吃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兩面性,沒事也不例外,既然有好吃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禁忌的一面,而且還非常的講究。比如大廚口中的俗語:吃黃鱔不吃黃鱔頭,吃田螺不吃田螺尾,這句話很顯然的就告訴了人們這些美食的禁忌,究竟這樣說有依有據嗎?在我們眼中其實黃鱔並不陌生,它是一道相當有名的菜餚,其中還含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在民間的這些飲食禁忌,你聽過嗎?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在民間的這些飲食禁忌,你聽過嗎?!生活中這些科學事件和這些奇怪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是非常的多啦,大多數的人會選擇一個敬而遠之,這樣的一個觀點,有這樣一個事情出現呢,我是半信半疑的,然後呢,對他保持一個敬畏的態度。
  • 農村俗語:鱔不吃頭,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
    現在農村很多青年人只知道吃黃鱔的時候不吃頭,吃田螺的時候要剪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都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在農村關於吃黃鱔頭和吃田螺尾,都存在很多的傳說。這些傳說雖然不可信,但說明了一點,黃鱔頭和田螺尾在過去古代都認為是不能吃的。
  • 為何說黃鱔不能吃頭?經常吃黃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為何會說吃黃鱔不吃頭?大家都知道黃鱔非常的軟,身上都是肉,但是它的頭是最堅硬的地方。之所以人們會說吃黃鱔不要吃頭,除了是因為黃鱔頭沒有什麼肉,還有就是黃鱔生活在淤泥裡,喜歡吃腐爛的植物。因此,人們才認為黃鱔的頭裡面會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而且在經過高溫處理後也不能除去,為了身體健康最好不要吃頭。
  • 為什麼農村老人會說:「三斤半的黃鱔不敢吃」?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為什麼農村老人會說:「三斤半的黃鱔不敢吃」?有道理嗎?農村是一個大寶藏,不少資源都尤為珍貴,雖然有很多東西在農村人眼中看來都十分常見,但是城市人卻望塵莫及,而農村人在閒暇之餘也特別喜歡捉魚摸蝦,喜歡到小河邊進行圍堵,從而在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不知道在農村生活的你們有沒有聽農村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三斤半的黃鱔不敢吃?
  •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但是淫邪並非好事,古人甚至把世界上的各種禍端的源頭歸結於淫邪,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淫邪確實有很多的壞處。一、破壞家庭在古代,青樓這樣的娛樂場所很常見,很多人因為貪念風塵,最終導致家庭關係不和諧。對於女主人來說,都不想讓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
  • 在農村,老人說「三斤半的黃鱔不能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說「三斤半的黃鱔不能吃」,啥意思,有道理嗎?黃鱔是一種魚,身體長得和蛇非常像,但是它們身上能夠分泌出一種黏液,是沒有鱗片的,可以鑽到泥土裡。相信有不少的小夥伴都有玩過黃鱔的經歷。抓到手裡的時候非常的滑,一不小心就會讓它們跑掉。
  • 農村人經常說:蛇吃黃鱔大家死,黃鱔真的有這麼厲害嘛?
    這句話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作為一個農村人,可以說是從小就聽過這句話,這黃鱔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呢?都說蛇的天敵是老鷹,但是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即使是在農村,老鷹也並不常見,所以這蛇幾乎是沒有天敵的,完全就是一個小霸王。小到青蛙雞蛋,大到老鼠,只要是蛇能吞下的,幾乎沒有不吃的,這樣一個小霸王怎麼就不能吃黃鱔了呢?
  • 農村清理池塘,挖出一條3斤重的黃鱔,老人說不能吃有劇毒,放了
    因為年頭久了,山水多,池塘裡的泥沙衝擊,池口越來越小,村裡安排一架挖土機來清理池塘,清理乾淨後好蓄水,這樣的話,遇到天氣乾旱的時候,可以多給田裡供應點水。 這不,挖機師傅幾挖下去,沒想到挖到一條大大的黃鱔,像蛇一樣,太大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黃鱔,村裡有人一稱,足有三斤多重。
  • 9月必吃的菜,又脆又嫩,和這食材一起燒,美味可口,賽過人參
    所有這些,價格還算地道,多吃蔬菜比吃肉划算多了。看到檔口鮮嫩的蔬菜中,有一種食材也悄然上市啦,它也是這個時候最該吃的蔬菜。我媽還用來當早餐吃,聽她說對老人更有營養。這蔬菜就是嫩薑,生薑的娕芽。雖說有夏吃薑的吃法,但現在秋季剛到不久,吃它也正是時候。姜是個好東西,老薑可當調味,嫩薑沒那麼辛辣,流行當菜吃。
  • 孕婦可以吃田螺嗎 孕婦可以吃田螺嗎對胎兒有影響嗎
    孕期的飲食關係到母親和胎寶寶的健康,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視,田螺棲息在水底,很容易攜帶寄生蟲、病菌,如果水體被汙染的話田螺也會受到汙染,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有的寄生蟲可以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造成胎兒畸形等問題,所以不讓孕婦吃田螺並非沒有道理。
  • 為何說「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古人的話,很有道理
    在農村有一句關於生活的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在你理解了它的意思後,你會發現農村生活,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有趣,而且還蘊藏著許多深刻的道理。為什麼不能追「上山兔子」呢?這是因為兔子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它上山時跑得很快。
  • 農村人在立秋後捉到黃鱔為啥會放掉不吃?老農:黃鱔血是熱滴!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吃一隻參,夏吃一條鱔」,意思是說冬天的時候,要吃人參補身體,那麼夏天的時候就要吃黃鱔補身體。這是因為黃鱔主要有強筋健骨的作用,夏天的時候人飲食不振,容易出現營養攝入不足的情況,因此吃黃鱔對身體好基本上在咱們農村人都知道。
  • 炒黃鱔時加冷水還是熱水?弄錯了的話,就不要怪黃鱔不好吃哦
    我有,我特別怕蛇,是那種骨子裡的害怕,小時候在農村可以說隨時都有見到蛇的可能。而我但凡什麼地方有蛇出現,我下一次絕對不敢從那個地方過了,哪怕要繞很遠的地方,我都不敢從那邊走。長大了之後依舊如此,家裡的小朋友不怕蛇,甚至對那種蛇的玩具很是喜歡。我真是欲哭無淚呀!炒黃鱔時這一步不能少,黃鱔又香又嫩還不腥 。所以,只要外形跟蛇差不多的東西我都從骨子裡的排斥和害怕。
  • 吃黃鱔有什麼好處?黃鱔營養豐富,食用禁忌也不少,吃錯或很傷身
    雖然黃鱔的營養豐富,但是也是有不少的食用禁忌的,希望大家了解,別吃錯了。吃黃鱔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吃黃鱔的禁忌首先是在製作黃鱔的過程中,黃鱔的血液一定要放乾淨而充分的清洗。黃鱔的血液中有一定的毒性,如果說沒有清洗乾淨而吃了下去,對於消化道會產生不小的刺激作用,還會傷害消化道的黏膜和口腔的黏膜,另外還會影響到神經系統,傷害我們的大腦。所以在做黃鱔的時候,血一定放乾淨,徹底煮熟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