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

2020-12-12 楚予微茫

一花一人一世界,一樹一葉一知秋。

日子總是在不經意中悄然離去,季節的變換,白晝的交替,都無聲無息的成為過去。

春去秋又來!

秋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那麼害羞,也不像夏天如此的暴露,也不似冬天如此的內向。

秋——

在王勃的筆下,是「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在徐再思的筆下,是「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在張繼的筆下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在李煜的筆下是「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而蘇東坡筆下的秋,寫盡了人生百味!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達觀的。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

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

樓船遠。白雪飛亂。空有年年雁。

——《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

東坡就是東坡,即使在蕭瑟的秋日 ,他依然高昂,你看他怎麼說:不用悲愁,我身強體健,能吃能喝。發那悲秋的哀嘆作甚。

生命有太多種可能,有時候出發的角度變了一毫一釐,都會讓我們的結局變得不同。但終其一生,我們只能選擇,當下看起來最合適的選項。

所以,請不必悲秋,也無需介懷。 擁有從來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孤獨的。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西江月》

無奈啊! 天涯同一月,相思兩地情。

在這熱鬧的中秋月明之時,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無奈遠貶黃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遙寄相思。

現實中太多的痛苦與無奈,他也因此而陷入更為深沉的悲涼之中。

每個人都有太多的無奈和身不由己,我們要學會捨棄無謂的執著,懂得自己不能掌握所有世間事,才能安然接受生命中的來來去去。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苦悶的。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

渾無處、迴避衰容。

問公何事,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

似無言、有意傷儂。

都將萬事,付與千鍾。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行香子·秋與》

東坡一生多舛,幾遭貶謫。晚年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 回望這一生漂泊,秋風中過往的淡然、堅定、灑脫似一一看穿。於是寫下了 這首悲秋之作。

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歷。汲汲營營,走過半生,才發現——人生不過只是一陣風,一場雨,一次經歷!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愁思的。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

佳人千點淚。灑向長河水。

不用斂雙蛾。路人啼更多。

——《菩薩蠻·西湖》

年紀越大越發現,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告別,沒有人能陪我們從起點走到終點。我們不斷開始,又不斷告別;不斷銘記卻又不斷忘卻。

那麼我們該為此悲傷嗎?

記得作家張潔有一段話: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穫的微少,我卻瘋了一樣地大笑。 在這笑聲裡,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穀物只量感受。 我的鄰人不知和穀物同時收穫的還有人生。 我已經愛過,恨過,笑過,哭過,體味過,徹悟過……

經歷就是最好的紀念。

如果離別不可避免,請讓我們互道珍重。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矛盾的。

昨夜秋風來萬裡。

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羈舍留連歸計未。

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

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裡》

能自由選擇的人,是幸福的,這種幸福往往與生俱來,也往往最容易失去;

能適當放棄的人,是灑脫的,這種灑脫往往是一種心境,也往往最令人糾結;

能選擇又能放棄的人,是沉靜的,這種沉靜往往讓人嘆服,也往往最難以把握。

但這些是人生的意義—— 一邊失去,一邊擁有,一邊得到,一邊放棄。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懷念的。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這與蘇軾別的詞中所發出的「人間如夢」、「世事一場大夢」、「未轉頭時皆夢」、「古今如夢,何曾夢覺」等慨嘆異曲同工,表現了蘇軾後半生的生活態度。

在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

很多事先天註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決定怎麼面對,那是「運」。

所有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的線索。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喜歡花的人是會去摘花,然而愛花的人則會去澆水。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遺憾的。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這一夜,東坡又在夢中與弟弟蘇澈重逢,並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愜意。可是好夢不長,三更時分,雨打梧桐,那淅淅瀝瀝的雨聲驚醒了他的好夢。

現實中的他,依然與親人天各一方。懷著無限惆悵想再找夢境,已經「無覓處」了。

人生短暫,緣分未必時時可見,人海茫茫,相伴未必可以久長, 要感謝生命中的緣分,要珍惜你身邊的陪伴。

緣在,人便在;人在,情便在。

蘇軾筆下的秋天,是綿長的。

山色橫侵蘸暈霞, 湘 川風靜吐寒花。

遠林屋散尚啼鴉。夢到故園多少路,

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裡照平沙。

——《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蘇軾從故鄉四川眉山沿長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荊州之前,見長江兩岸深秋季節的景色寫下該詞。

心裡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心裡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

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你的,遲早會散,是你的,永遠都在。

讀蘇軾的詩詞後,很難不愛他。

他的詞裡,有生活的美,更有人生的豁達。

當我們想起蘇軾,嘴角總會露出微笑,你會覺得,生活美好,人生可期。

正如那句:人生緣何少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今天放不下的煩惱,明天終會放下。說到底,人間萬事,不過如此。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恰如秋: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道盡人生境遇
    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愛秋,為秋天寫下了不少詩詞,若是我們最喜歡誰寫的秋天,我最喜歡的是蘇軾筆下的秋天,從蘇軾的筆下我們可以學習到他對人生的那種豁達與樂觀,為我們的人生指引了前進的方向。蘇軾的一生充滿了磨難,雖然大部分時間是樂觀的,但也有一部分的詩詞是讀人生悲涼的感慨,對自己命運的無可奈何,這首《行香子·秋與》正是蘇軾一首寫盡人生百味、道盡人生境遇的詩詞。
  • 蘇軾詩詞裡的冬天,有喜悅、有悲涼,寫盡人生百味
    都說時光匆匆,此刻,桂花落了,紅葉落了,縱然再是不舍,秋天還是帶著寂靜走了。迎來冬日,我們或說寒,或說美,當蘇軾遇上冬天,會留下怎樣的感慨?我們就從蘇軾的冬日詩作裡,來尋找答案吧!蘇軾筆下的冬天,是樂觀的《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蘇軾十首秋詞,寫出秋天10種不同味道,寫盡人生百態
    秋天,不免會有一股肅殺之氣,蕭條的景象,帶給人無限的惆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往往是詩人眼中,那一抹最濃鬱的深情感傷。身為唐宋八大家,精通詩詞歌賦、音樂繪畫的蘇軾,他眼中的秋天又是怎樣一幅情景呢?一千個讀者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蘇軾僅憑一人,用十首描寫秋天的詩詞,卻寫出秋天10種不通過的味道,寫盡人生百態。
  • 蘇軾詩詞裡的冬天,有喜有悲,寫盡人生百味
    迎來冬日,我們或說寒,或說美,當蘇軾遇上冬天,會留下怎樣的感慨?我們就從蘇軾的冬日詩作裡,來尋找答案吧!    蘇軾對朋友有情有義。  好友劉景文年邁不遇,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並以詩歌唱酬往來。  蘇軾在杭州見劉景文時,劉景文已58歲。  這首詩寫初冬景色,卻色彩鮮麗,充滿了希望。  他說:荷花凋謝,連那荷葉也枯萎了,開敗了的菊花還在傲鬥寒霜。
  • 「薦讀」蘇軾詩詞裡的冬天,有喜有悲,寫盡人生百味
    蘇軾的朋友梅庭老,要到上黨(今山西長治)任學官,詞人寫詩相送,充滿激昂。門外的雪,灑落在你的衣襟上,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蘇軾只說「雪灑裾」,不說「淚沾衣」,頗有豪爽氣質。蘇軾在下片將豪爽體現得淋漓盡致,先生您志向遠大,即使是被派去上黨那樣地勢顯要的地方,也應無所畏懼。
  • 蘇軾筆下的春天,詩情畫意,呈現人生百味!
    李白眼中的春天是:「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白居易描摹的春天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而韓愈筆下的春天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那麼在蘇軾的眼中,春天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當蘇軾為了一件事傷心不快時,他轉念一想:「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
  • 蘇軾經典10首詩詞,句句觸動心扉,寫盡人生各種滋味!
    蘇軾(1037—1101年),北宋著名詩人、詞人、散文家、書畫家,他學識淵博,才情卓絕,乃文學巨匠,善文,工詩詞,書畫亦佳,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有著作《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蘇軾經典10首詩詞,句句觸動心扉,寫盡人生各種滋味。1.
  • 十句蘇軾詩詞:句句經典,寫盡人生百態
    蘇軾是一位詩人,一位文學家,更是一位哲人。他的許多詩句,包含著人生的哲理,讀來,讓人撫掌嘆息,回味不絕。這十句蘇軾經典詩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蘇軾《西江月》世間萬事都宛如一場虛無縹緲的幻夢,人生到底經歷了幾度這涼意的秋?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肯定也像蘇軾這樣感慨過,不論是對時光,還是對人生。其實,在感慨之外,好好生活,努力過好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浣溪沙》人間最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呀。
  • 詩詞裡的冬天,有閒適、有悲涼,寫盡人生百味
    詩詞裡的冬天,是閒適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試想冬夜,戶外萬物蕭索,天寒地凍;屋內爐火微紅,略有暖意。身上公私事兼已終了,心中喜悲情都俱平復。正此時,舊友踏雪尋來,也想和你談些艱難年歲,順暢時月,蒼生大事,家長裡短。無柑無橘,冷茶冷菜。人生快哉,莫過於此!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今天來讀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清代·納蘭性德《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這個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的"逆旅"的含義是?然而答案卻是令人意外的C,當時百人團也有53人答錯。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旅館"這個選項是最不可能的,人生如旅館,這比喻怎麼讀怎麼覺得怪。這也恰恰是蘇軾的高明之處,從意境上來看,寫景清麗淡雅,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愁"字,卻寫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對方的不舍。
  • 蘇軾送友人寫下「人生如逆旅」,詩詞大會53位選手不知「逆旅」何意
    他就說「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 總之,蘇軾就是和變法過不去,氣得宋神宗直接將他扔進了御史臺後院,這地方經常有烏鴉棲息於此,因此也被稱之為「烏臺」。
  • 蘇軾 | 寫盡人生一百種滋味
    【點擊下方收聽】蘇賢良的雪泥鴻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蘇軾這一首詩詞大大超過蘇轍的原作,成為七律的名篇,尤其是雪泥鴻爪一喻,至今膾炙人口。這一聯依七律的規則應該對仗,蘇軾卻用單行之句,正見其豪放的本色。然而,這雪泥鴻爪的喻義究竟為何,卻費人尋思。
  • 舌尖上的詩詞:蘇軾美食地圖指南
    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不但有各行各業深藏不露的詩詞達人和博學風趣的評委老師,更有很多有趣有料有新意的詩詞知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蘇軾的美食地圖!
  • 九首經典詩詞,古人筆下的人間百味,哪一句最觸動你?
    有的人只是隨著時間的大流,糊裡糊塗的過完此生;而有些人卻從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賦之於詩詞中,最後成就了優美的詩篇。今天,與大家分享九首經典詩詞,一同欣賞詩人筆下的人間百味。今朝有酒今朝醉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年輕的時候喜歡華麗的詞藻,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慢慢的就會很喜歡詩詞。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外出,忽然下起了暴雨,兩人被淋得甚是狼狽,朋友一肚子的怨氣,而蘇軾卻非常的樂觀,看著這大雨,突然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定風波》,這首《定風波》也一直被人所熟知,這首詩詞體現的曠達精神一直為人所稱道。
  • 蘇軾的這10首詞,寫盡人生各種滋味,值得反覆品味
    在每天一首古詩詞的序列文章裡,我推薦過很多蘇軾的詞,因為蘇軾,是我最喜歡的文人,他的詞,讓人百讀不厭。下面,我輯錄十首蘇軾寫人生感悟的詞,與大家分享,這十首詞,寫盡了人生中的各種滋味,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 看《中國詩詞大會》感受「吃貨」蘇軾「課本外」的人生哲學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大家都看了嗎?在第五季第二期中讓小編看到了一個「課本外」的蘇東坡、蘇軾不僅在文學、書法、繪畫上具有很高的造詣,生活上的他 還是一位「美食達人」蘇軾 走到哪吃到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張蘇軾版的美食地圖黃州家喻戶曉的東坡肉,是在蘇軾走了一遭「鬼門關」後,被貶黃州時所發明的
  • 人間有味是清歡:10首經典詩詞,走近多情的蘇軾
    蘇軾蘇軾一生坎坷,屢遭波折,可謂百味人生。今天通過蘇軾的10首詩詞,來體會一下他的複雜人生情感與人生觀。他與蘇軾赴京應試路經澠池,同住縣中僧舍,同於壁上題詩。詩中以雪泥鴻爪比喻人生,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徵途,感慨世事無常,人生顛沛流離。但也表達了一種看淡波折的樂觀精神,意境恣逸、明快。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