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鐵路快運大格局架構成形亞歐走廊全面貫通力促東北振興

2020-12-25 環球網

面對東北經濟傳統資源輸出減少、運量急劇下滑、增收扭虧壓力加大等倒逼考驗,中國鐵路總公司哈爾濱鐵路局(哈鐵局)深化國企改革推進物流業態創新,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張網、一盤棋」的東北快速物流大格局,在打開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同時,也為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亞歐走廊」國際物流大通道已全面貫通,應加快我國沿邊地區鐵路基礎設施改造,挖潛鐵路系統內部管理空間,提檔我對外經貿升級帶動東北區域轉型。

「四原」集中負向拉動

「鐵老大」也做「小生意」

哈鐵局的前身是中東鐵路,已有百年運營歷史,所轄線路覆蓋黑龍江全境和內蒙古東部地區,運輸商品以原煤、原油、原糧、原材等「四原」為主,現有員工近19萬人。

2012年以來,隨著區域經濟低迷,大宗物資運輸需求持續下滑。哈鐵局局長張海濤說,市場倒逼國企必須加快轉變觀念、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及商貿物流需要,強化零散快運和貨櫃運輸等貨運產品供給改革。

「『鐵老大』放下架子才有活路,過去十多公斤的小件包裹『看不上眼』,如今,成本核算平衡後甚至可以提供上門取貨服務『化零為整』裝箱。」在哈鐵局國際貨櫃中心站內,站長秦曉東正向前來取貨的企業「打廣告」。他說,過去企業要繳的租庫等費用如今全免,去年站裡共研究貨運「一口價」477次,跟企業談了400多次。

產品供給結構調整背後是企業經營理念和效能的變革,哈爾濱東站站長董延春說,過去把公路物流企業當「對手」,如今是尋找產品的差異化共贏點,尤其與新型物流企業合作,真正面向市場做生意。

為了變「管理」為「服務」、變「限制」為「開放」,哈鐵局還組織「互換暗訪」,讓幹部當貨主改進產品和服務短板。在哈鐵局社會服務中心一樓辦事大廳,記者遇到了正在辦理業務的中國通號公司技術人員潘安邦,他說:「過去來來回回跑幾天,現在一次性幾分鐘就搞定了。」

成本和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哈鐵局通過建設「數字哈局」等舉措,實現了「摸清家底」減員增效,所有場站的運營等情況都被實時監控,每個單位資產總額、當日物資及人工使用等,都在資料庫中留存。

「大數據模型公開透明便於監督,今年一筆3500萬元的重複投入預算被及時糾正,外僱用工也減少1000多人。」哈鐵局統計處處長姜輝說,改革倒逼物流成本下降、刺激了市場需求,今年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全局日均發送零散貨物同比增加324%,批量快運發送量同比增加93%,貨櫃日均同比增加61%。

「堵頭局」變「大通道」

東北快速物流網提速增效明顯

哈鐵局地處我國鐵路網最北末端,因傳統區位劣勢被稱為「堵頭局」。對此,企業積極「走出去」整合行業內資源,與瀋陽鐵路局聯合構建東北快速物流網。去年8月,哈鐵局所屬「龍江?蒙東貨物快運」更名,與沈鐵局所屬「東北貨物快運」品牌合併,實現「統一品牌標識、統一運營模式、統一資源運用」。

「名稱變化背後,是鐵路服務打破管理界限的提質增效,速度加快、物流費用大幅降低。」哈鐵局貨運處處長李殿彬說,以往兩個局在獨自管內的零散貨物快運網絡中各打算盤,制約較多。合併後作業及營業網點覆蓋東北全境及內蒙東部,每日固定開行蒙東及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等方向10趟「點對點」貨物快運列車和5趟環形列車,最高時速120公裡,採取固定車次、固定時間、固定停站等客車化模式開行。

「早上從大連捕的鮮蝦、活蟹搭乘貨運快車,當晚即可運抵哈爾濱,過去要2天以上。」哈爾濱順鑫物流公司經理楊文燕說,鐵路快運安全準時快捷、裝載量大、運費低、不受天氣影響等優勢,讓物流企業有了信譽保證,送貨上門等延伸服務也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哈鐵局副書記江海波分析說,以直通運輸的方式實現貨來貨去,東北地區間零散貨物快運至少可減少中轉1次以上,壓縮運輸時限24小時以上。運行圖的統一鋪畫提高了運輸效率、壓縮了生產成本,實現了業務擴張和集約化經營,提高了鐵路物流競爭力,同時也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這種資源和業務上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拉動了服務理念改善、覆蓋地域延伸,完善了東北地區快運網絡,形成了入關、抵港、出國的東北快速物流大格局,在打開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同時,也為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亞歐走廊」全面貫通

「一帶一路」助力東北振興

作為我國與俄遠東鐵路、後貝加爾鐵路毗鄰聯通的「大通道」,哈鐵局承擔著兩國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到達哈爾濱的貨物通過綏芬河、滿洲裡口岸,可向北陸路出口至俄、德等歐洲國家,也可借俄遠東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口實現陸海聯運,運抵我國東南沿海港口或第三國,實現「中俄中」「中俄外」的運輸模式。同時,運往吉林、遼寧方向的貨物,也可通過鐵路快運網絡,經由大連、鮁魚圈等港口向南出境至日本、韓國等地。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及「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推進,哈鐵局常態化開通了哈爾濱至俄葉卡捷琳堡、德國漢堡的貨運班列,以及中俄韓「哈綏符釜」陸海聯運貨櫃運輸線路,對接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等政策,也契合中韓自貿協定、韓國「歐亞倡議」等國際合作,橫跨亞歐的鐵路快速運輸「走廊通道」已貫通。

「大通道距離近、成本低、時間短、運力足,具有充分優勢。」 黑龍江省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剛、海鐵聯捷運輸集團總經理樊繼忠等業內人士認為,「亞歐走廊」在新一輪東北振興中發揮著對沿線地區人氣匯聚、產業集聚的催化作用,東北區域多邊多向經貿樞紐的產業動能不斷集聚。

他們表示,「亞歐走廊」目前仍有挖潛空間,一方面,陸海聯運通道方面尚未規模化、便捷化運行,尤其目前物流多為單程,尚未形成常態化、規模化對流。另一方面,我國鐵路系統內部管理仍可挖潛,部分運輸產品距離客戶多元化、高質化需求有差距,24小時服務、門對門服務成本高等問題亟待解決。

此外,應加速同江中俄鐵路大橋等中俄重大節點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打通連接黑龍江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的便利化通道,同時加快我「沿邊快速鐵路網」改造,對綏芬河、黑河等口岸沿線鐵路升級,形成口岸城市群,發揮集群效應。

一些中俄經貿人士建議,強化中俄合作提高大通道貨源集結和規模通過效率,搭建雙語公共信息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口岸站互設辦事處,專門負責中俄跨境運輸工作,包括物流代理、通報價格、設計方案、跨國合作等業務。還有,鐵路總公司可針對客戶多元需求,對接市場嘗試創新更多產品,提速物流效率優化。(李鳳雙 鄒大鵬)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條高寒高鐵運營8周年:安全運輸為東北地區振興注入動力
    中新網哈爾濱12月1日電(周曉舟 記者 史軼夫)1日,中國首條投入運營的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哈爾濱至大連高速鐵路,迎來開通運營8周年的紀念日,運輸安全持續穩定,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注入了動力。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論述,是指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改革作為東北振興首要任務,持之以恆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 哈大高鐵為東北振興注入新動力
    今年「十一」期間,通過觀看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的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走訪哈大高鐵,內心非常激動,看到近年來哈大高鐵的安全運營,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所注入的生機與活力,作為東北人內心非常自豪、倍感榮光。
  • 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議政建言)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深入推進東北振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三省,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為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擘畫藍圖。總書記指出:「要切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體現新擔當,在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徵程上展現新作為。」
  • 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
    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區位、空間和潛力巨大,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我國對東北地區發展歷來高度重視,從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角度探尋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暢通雙循環中的東北振興與製造業轉型升級。
  • 蒙東地區融入東北振興
    從空中到地下,從經濟到文化,蒙東地區全方位對接國家振興東北戰略。2007年,內蒙古東部地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和滿洲裡、二連浩特市被正式納入國家振興東北戰略序列。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的專家認為,經歷近半個多世紀的開發建設,東北三省的能源與原材料資源日趨減少,資源瓶頸制約顯現。蒙東地區礦產資源富集,與東北三省經濟互補性強,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要的能源原材料接續地。實際上,內蒙古東部地區歷來與東北三省經濟往來密切,不少地方與東北三省地緣相接、水系相通、人緣相親、資源互補、市場互通。
  • 東北四市共話東北振興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訊 (記者 丁寧電自長春)8月19日,「破題發力:東北全面振興的新進展、新機遇、新挑戰——2017東北振興論壇」在長春市舉行。來自國家發改委、東北四市及內蒙古四盟市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千餘人共話東北振興。
  • 探索「十四五」東北全面振興新路徑
    本報瀋陽訊(記者段樹軍 張徵 趙潤汐)主題為「『十四五』東北振興戰略實施路徑探索」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12月19日在遼寧省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召開。張軍擴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新形勢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完成好兩大核心任務。一是要進一步加大擴內需力度,更加充分地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使內需在支撐今後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加快補齊我國發展中的諸多弱項短板和「卡脖子」環節,進一步夯實我國產業發展的基礎,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
  • 東北三省副省級城市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共話振興大計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東北將如何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如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日前,東北三省副省級城市政協召開主席聯席會議,錨定中心任務,匯聚四市智慧,圍繞「積極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通道」,共商振興大計,共謀發展良策,為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通道、新高地把脈開方。
  • 李凱:全面釋放東北地區向東北亞的開放潛能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暢通雙循環中的東北振興與製造業轉型升級,10月24日,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的
  • 振興東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誰能最先實現?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東北: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四大區域再定位,影響有多大?01西部地區的關鍵是「新格局」。今年5月,《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印發,再次賦予西部地區一系列政策利好: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
  • 振興東北萬億元投資再出發
    ■閻 嶽  「振興東北」的提法始於2004年8月份。經過了12年的發展,東北三省經濟雖有所發展但仍是困難重重。於是國家發改委日前正式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攜127個重點項目或涉投資1.6萬億元(據《證券日報》報導)開始再次邁上振興之路。據筆者觀察,此次出臺的東北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可以看作是東北三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先鋒」。  對於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的經濟,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的說法是,「出現向好勢頭和積極變化」。
  • 京哈高鐵,帶領東北地區快速發展
    京哈高鐵,帶領東北地區快速發展時間:2021-01-16 23:05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京哈高鐵現已進入全線開通倒計時,屆時濃鬱北京元素的北京朝陽站、順義西站、懷柔南站、密雲站4大火車站將新裝迎客.
  • 東北振興的優勢在哪裡?
    東北振興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從本世紀初,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到現在的東北振興。可是,如果從效果上看,東北振興可以說卻是越想振興,越是萎靡不振。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筆者認為,東北振興不能夠抄作業。不能夠抄襲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模式。
  • 東北製藥:深化混改 加速發展助力東北振興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東北製藥而言,「混改」二字必居首位。一年前,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黨中央振興東北政策指引下,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和瀋陽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參與東北製藥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法依規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新的體制機制讓東北製藥「混」出了增長動力,「改」出了發展活力,開啟了完全市場化加速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 坐著高鐵看中國:哈大高鐵看東北
    這就是哈大高鐵,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高寒地區高鐵的速度和廣度。早晨在哈爾濱吃紅腸大列巴,中午到大連看海吃海鮮,下午到瀋陽逛街,晚上在長春聽二人轉,午夜在回到哈爾濱賞冰雪,東北三省之間城市 5小時暢行,高鐵速度跑出了生活的便捷和美好……哈大高鐵開通距今已有近8年的時間,這8年,是東北經濟快速增長的8年,是東北百姓出行愈發快捷便利的8年,是東北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的8年。
  • 東北四省區:在四大領域先行推進一體化發展格局
    新華社瀋陽4月16日電(記者 王炳坤、石慶偉)16日上午,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省(區)行政負責人,在瀋陽籤署了《東北四省區合作框架協議》和一系列重大合作項目,正式建立區域合作行政首長協商機制,重點在大生態、大交通、大電網、大開放等四大領域開展合作,力推東北區域形成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 高國力:十四五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四個著力點
    我想利用今天線上難得的15分鐘,圍繞《十四五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著力點》這個題目,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大家都知道現在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編制十四五規劃。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十四五規劃編制提出重要要求。
  • 這次,鐵路還能改變東北的命運麼?
    俄國人將西伯利亞鐵路進入中國的首站—霍勒津布拉格定名為滿洲裡站,形成了西起滿洲裡市,東到綏芬河,南到旅順的全長2500公裡左右的T字形架構,貫穿了整個東北。這個所謂黃羅斯不僅僅指代東北,而是從K2到海參崴的長城以北廣大區域。 這是個相當大的範圍,沙俄是意圖把新疆、外蒙、東北都奪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