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可惜的城市,鄰居都是一線二線城市,可它比揚州還要窮

2021-01-21 騰訊網

作為國內龍頭經濟大省,廣東省和江蘇省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江蘇省,不像廣東省有背靠沿海地區優勢。江蘇省作為國內的內陸城市,卻能發展到全國經濟領先的地步,可見江蘇省的發展不一般了。特別是江蘇省還是我國最獨特的一個省份,因為當地人很少會選擇外出打工。或許這正是為何江蘇省每座城市名字提起來都如雷貫耳的原因之一了。據說江蘇省人在外介紹自己時,從不介紹是來自於哪個省份的,大多都說自己是來自於哪座城市地區的。也是全國獨一份了。

倒不是江蘇省人有多麼自大狂妄,實在是江蘇省的蘇州,南京,揚州,無錫,連雲港,南通等幾乎每一座城市都享有非常大的名氣。可即便如此,江蘇省依舊存在著一些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城市地區,比如揚州市,雖然名氣大,但是經濟卻排在江蘇省墊底的位置。但好歹大名已經走出了省內外。但接下來提到的這座被稱為江蘇省最可惜的一座城市,周邊的鄰居都是一線二線城市。而它卻窮到差點被外地人除名不屬於江蘇省,這座城市便是泰州市了。

泰州的鄰居有蘇州和無錫常州鎮江。其中蘇州每年創造的GDP收入之高已經排在全國僅次於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等城市地區。更是遙遙江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南京甩在身後,而另一座無錫市也已經突破了1萬億的GDP收入大關。但這兩座城市的發展卻依舊沒有帶動泰州的發展,所以才說泰州市江蘇省最可惜的城市。那泰州真如此落後貧窮沒有後續發展力嗎?顯然並不是!帶你了解一個最真實的泰州。

泰州的取名有國泰民安之意,所以可見泰州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氣的文化古城,而且還地處於長三角洲地帶,是江蘇和上海以及浙江,安徽等地區的重要經濟組成之一。

只是即便如此,泰州的全年經濟GDP收入卻只有2500億元。排在江蘇墊底的位置,或許也是因為蘇州和無錫的發展勢頭太猛,以至於泰州一直被忽略了。泰州作為一個旅遊文化城市,卻是相當值得去一遊的。因為泰州並不重視工業發展,反而泰州的植被覆蓋率達到了70%以上。是我國一級園林城市。並且多次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看完不知道大家對於泰州有沒有一個新的了解了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江蘇最憋屈的城市,和蘇州、無錫市是鄰居,卻比揚州還要窮
    江蘇最憋屈的城市,和蘇州、無錫市是鄰居,卻比揚州還要窮江蘇作為我們國家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雖然今年在經濟總量上依然輸廣東一籌,但未來可期,五年之內江蘇一定可以逆襲超越廣東,擺脫萬年老二的稱號。身處江蘇,蘇南比蘇北更有自豪感,地域之間的競爭無處不在,但也正是相互鄙視的競爭狀態,促進著江蘇經濟的繁榮。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堪稱江蘇最憋屈的城市,無論是城市格局、排名,還是地理位置,都要輸附近城市一籌。身處其中,那種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 揚州、淮安、鎮江、連雲港,四大三線城市,只有它才能上二線
    江蘇作為我們國家經濟最發達的一個省份之一,實力絕對能堪比歐洲部分發達城市,八萬多億的GDP總量直逼義大利、英國等老牌發達國家。對於目前的江蘇來說,總共有兩個新一線城市,分別為南京和蘇州;三個二線城市,分別為常州、徐州、南通;而三線城市則數量最多,分別為揚州、淮安、鹽城、連雲港、鎮江和宿遷。城市劃線的出現,是為了區分不同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所以控制一、二線城市的增長是必然措施。在一二線城市的劃線上,即使是江蘇,也難進寸步。
  • 揚州:請叫我「二線城市」!
    該榜單共涵蓋39個中國一流城市 包括一線城市4個,準一線城市15個 二線城市20個2020中國城市發展水平排行榜 1、一線城市(4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其中北京上海為強一線,深圳杭州為弱一線。
  • 常州、南通、徐州,江蘇3大二線城市,僅它無望新一線
    常州、南通、徐州,江蘇3大二線城市,僅它無望新一線說到江蘇的城市發展,那絕對是在全國都名列前茅的,首先3大新一線城市,蘇州、南京和無錫;3大二線城市,常州、南通和徐州。如此龐大的一二線城市數量,無論是內陸,還是沿海,都沒有一個省份能複製江蘇的成就。
  • 江蘇的這座城市,本該與無錫一樣,如今是二線末端
    城市綜合實力已經顯著提高,但不同城市的發展道路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交通狀況也不同,因此,中國很多城市中經濟發展的狀況也大不相同,在境內根據城市的綜合實力將城市分為不同的水平,像「北上廣深」這樣強悍的城市已經是國際一線城市,但依然有很多城市在我國的三四線行列中。
  • 江蘇「最有可能」升為二線的城市,鎮江、鹽城落榜,也不是宿遷
    江蘇省現在的發展當然不是小編而是我說的, 這個省在國內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發展勢頭非常激烈,發展潛力也非常巨大, 現在江蘇省內城市的發展也越來越快, 那個省會城市南京和副省級城市蘇州都是新的一線城市,無錫也晉升為新的一線城市, 江蘇省的二線城市也有常州、南通、徐州三個。
  • 江蘇3個二線城市,未來晉升新一線它最有可能,不是常州不是徐州
    我們國家按照城市的規模、人口的數量、經濟的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多個指標將一些東部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中部地區出省會城市以外的大多數城市、以及西部地區包含省會城市在內的絕大多數城市一起劃為三線城市行列。
  • 揚州是二線城市,為何鎮江、泰州是三線城市?
    在二線城市名單中,無錫、常州、揚州、南通、徐州在列。三線城市名單中,鹽城、泰州、鎮江、淮安、連雲港、宿遷在列。按照經濟排名,鎮江、泰州都是江蘇發達城市。揚州還不如鎮江,為何揚州是二線,鎮江、泰州是三線?
  • 作為浙江二線城市的嘉興,經濟卻被江蘇三線小城超越
    作為浙江二線城市的嘉興,經濟卻被江蘇三線小城超越中國一共有23個省,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說江蘇省,它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均衡的省,是全國唯一一個全省各地級市GDP總值都超過3000億元的省,十三太保中墊底的是宿遷,2019年,GDP總值大約為3099.23億元。
  • 經濟比部分一線城市還要強的江蘇無錫,為何多次被評為二線
    在世界上,所有城市之間實際上都有等級,我國當然也不例外,但在我國城市等級中,經濟指標在城市等級中是重要的,但不能完全左右一個城市的等級。因此,有些三線城市的經濟比一些二線強,有些二線城市又比一些新一線強,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城市是後者,就是江蘇經濟第三城,無錫。
  • 江蘇最適合定居的城市,不是蘇州南京,而是一座二線城市
    最近突然發生的事件,讓全國人們都在家裡待在家過了幾個月,這個期間出現了很多詼諧的段子,比如江蘇這個內鬥大省就給我們創造了「散裝江蘇」的梗。一般大家一般提到江蘇、浙江、上海都是說的江浙滬,雖然江蘇放第一個說,但是它其實是發展最慢的。
  • 江蘇繼揚州之後,未來有望再添一座二線城市,不是鹽城也不是泰州
    在國內各大城市不斷發展進步中,改革開放給各大城市提供了非常穩定的發展環境,給各大城市帶來了很多發展機會,所以各大城市的綜合實力已經大大提高,雖說城市在不斷進步,但城市間的發展狀況明顯不同,在我國根據城市間的發展狀況將城市劃分為不同的「水平」,所謂這個水平是人們經常提到的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等
  • 江蘇最「硬氣」城市,雖為二線城市卻與新一線比經濟,常州落榜
    目前來說,我國發展很好的省份中,江蘇肯定是上榜的,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從古至今,這裡的經濟發展始終保持前茅,如今這裡的很多城市也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飯桌上,成為人們提起最多的話題
  • 江蘇的揚州,為什麼能成為二線城市?看了這裡你應該會知道了
    江蘇是一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方,江蘇的經濟在我國也是排行第二的,而且江蘇的每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都差不多,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這裡的人生活水平也不低,俗話說一個地方的經濟提高了,這個地方的旅遊業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江蘇有很多的花園城市,既然是花園城市,那氣候就是比較好的。
  • 江蘇「有底氣」的城市,雖位列二線,經濟卻超過不少新一線
    導讀:江蘇「有底氣」的城市,雖位列二線,經濟卻超過不少新一線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我今天說的這個流程是是非常特殊了,雖然目前這裡還是二線,但是在GDP方面卻超過多少線,一線城市很多人都說這裡是最有底氣的二線城市,小夥伴們能夠猜到這個城市到底是哪裡嗎?
  • 江蘇「有底氣」的城市,雖身處二線,經濟卻超過不少新一線
    不同城市的發展速度有所不同,是一件十分正常的現象,例如有些城市的旅遊資源豐富,另一些城市的工業發達,又或是交通完善等多方面,都與一座城市的發展速度有著密切的關聯。,在我國眾多城市之中,除「北上廣深」外,發展最好的就要數15座新一線城市了,這其中每一座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江蘇「最牛」的城市,與鎮江角逐二線位置,成功擠掉鎮江「晉升」
    江蘇可以說是中國發展最平衡的城市, 連省內最「貧窮」的地方市經濟實力都名列全國中等水平, 最近,江蘇省最「牛」的城市不是蘇州南京,因此,壓力鎮江升為二線,這是中國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歷史文化名城,在「煙花三月下揚州」開了知名度很高的揚州,位於省內中部,江蘇陸地地理幾何中心,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美味的小吃
  • 湖北最膽大的城市,沒有襄陽強,卻衝擊二線城市,挑戰海口 揚州
    湖北最膽大的城市,沒有襄陽強,卻衝擊二線城市,挑戰海口 揚州湖北,目前共有13個地級行政區。此次,我們主要從經濟實力與城市等級入手,仔細盤點各大城市。武漢是湖北第一強市,其地區生產總值為13410億。這是湖北最強的兩個城市,而除了它們,宜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其地區生產總值高達3857億。當然,宜昌的實力相較襄陽而言,要顯得遜色許多。不過,在全國城市等級劃分中。武漢是湖北唯一的新一線城市,襄陽和宜昌雖都為三線城市,但宜昌的排名要更前一些。眾所周知,每當三線城市的實力足夠強時,必定會衝擊二線城市,宜昌也不例外。
  • 江蘇最強的3個非新一線城市,常州第1,徐州第3,竟沒有揚州
    新一線城市,依託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綜合得出次於一線城市的城市群,江蘇共有蘇州、南京、無錫3個城市上榜。而我們此次,主要盤點江蘇最強的3個非一線城市,即江蘇的3個二線城市,其中,常州排名第1,徐州排名第3。
  • 惠州、中山,廣東兩大二線城市,就它最有希望躋身新一線
    廣東是我們國家經濟實力最為強勁的一個省份,它的強大之處不僅僅在於GDP年年位居全國第一,還在於經濟發展的均衡上也做得十分到位。但是通過這兩年江蘇釋放出來的信號,我們不難看出這個「萬年老二」正在迎頭趕上,經濟連年攀升,大有取代廣東帶頭大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