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榴: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2020-12-16 藝術中國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外灘壹號美術館

文/顏榴

1872年深秋的一天凌晨,莫奈被酒店外港口的汽笛聲喚醒,他從窗口望去,曙色浮現,霧氣朦朧,勒布瓦碼頭和庫爾貝碼頭上已開工,煙囪冒出輕煙,起重機移動長臂,幾艘張著桅杆的大船集結在大西洋船閘入口。海水、天空、船舶、建築,以及近處小船上的人,在影影綽綽地晃動。

莫奈《月光下的航海圖》1864

莫奈《退潮後的勒阿弗爾海角》1865

這港口的景象,莫奈早已熟悉。他4歲起就生活在這座海濱城市勒阿弗爾,在懸崖邊和海水裡玩耍的時間比在藝術學校課堂裡的時間多得多,直到他的漫畫才能被小城的海景畫家歐仁·布丹欣賞,並引導他去海邊寫生。

莫奈 《勒阿弗爾魯埃風光》1858

布丹《多維爾的潮落》 1863

19歲時,莫奈初到巴黎,本能地不喜歡沙龍那些名重一時的學院派畫家,而被巴比松畫派和柯羅的風景畫所吸引。

柯羅 《諾曼第草屋》

隨後莫奈在北非服兵役期間,為阿爾及利亞耀眼的光線和色彩著迷而畫起了速寫,及至患病後被父親「贖」回來,他仍在家鄉的海灘作畫。姑媽看到侄兒的速寫潦草得像塗鴉,便要求他去巴黎跟一位正規的(也就是學院派)老師學畫。在格萊爾畫室的兩年裡,莫奈根本待不住,因為他要忠實記錄所見事物的想法不被導師認可,倒是收穫了與同學雷諾瓦、西斯萊和巴齊依的友誼。莫奈一眾在楓丹白露森林邊的舍依小村子畫樹和研究森林,有閒遊的人取笑他們。

巴齊依《楓丹白露森林》1865

彼時莫奈的榜樣是雖入選了沙龍卻屢遭抨擊的巴比松前輩杜比尼,他被指責是「滿足於印象、忽略了局部」,卻正合莫奈心意。

杜比尼《落日與漁夫》1857

接著讓莫奈服氣的是同在翁弗勒爾港作水彩畫寫生的瓊康,莫奈跟他學會了表現同一地點的自然在環境變化下的不同景象,並使自己的海景畫入選了1865年的沙龍。

瓊康《L'entrée du Port de Honfleur》1864

莫奈早期《風暴海景》-約?1865

這一年莫奈25歲,初嘗成功的滋味,畫「外光」的欲望更加強烈。他在羅浮宮的陽臺上畫巴黎的城市風景,又雄心勃勃的琢磨著怎麼在森林的自然光線下畫一群野餐者和穿著漂亮裙子的女人,而且是兩米見方以上的大畫。

那時他已明確地認為,戶外作畫必須要在同一種光的條件下完成,才能保證畫面的統一,並且用大號筆迅速的筆觸塗厚顏色,顯出粗的紋路。他用不透明色來描繪光,將它們與明亮而純粹的藍色、紅色或黃色放到一起,並不混合,畫面頓時顯出生氣。同樣的調色法換了短小的筆觸來畫樹,則表現出光的顫動。有了這些經驗,莫奈在巴黎蓋爾波瓦咖啡館關於陰影問題的爭論中,就顯出說服力。風景畫家紛紛反對用單一的瀝青色來畫陰影,主張用與固有色相關的補色就能使陰影有顏色。

1869年,莫奈與雷諾瓦結伴在青蛙塘,研究怎麼畫水。他們發現,表現水的生動團塊必須依靠色彩的細微差別,不要用線,而是用活潑的筆觸,通過不同調子的顏色小片來構成各個面,就能保留住光與水的顫動,這種畫法切實可行。

莫奈 《蛙塘》 1869

雷諾瓦 《蛙塘》 1869

就在莫奈苦嘆著自己沒有麵包、沒有顏料甚至沒有希望的日子裡,他的作畫技法漸漸成熟。他還缺少最後的一道推動力——1870年的普法戰爭。莫奈在倫敦遇到他的貴人,畫商保羅·丟朗-呂厄,擺脫了窮困。

畢沙羅 The Forest 1870

莫奈《鄉村火車》1870

他與畢沙羅同時畫倫敦的風景,在美術館裡觀看透納和康斯太勃爾,驚喜地發現英國先輩已在研究外光和瞬間效果。莫奈一邊批評著透納的浪漫主義,一邊不自覺地接受了他的影響(直到晚年才承認)。

透納《布雷斯特港之碼頭與堡壘》 約1826

1826約翰·康斯太勃爾(1776-1837)布面油畫《布萊頓鏈條碼頭》

之後莫奈又去了荷蘭寫生,從極多變化的灰調子裡發展出層次。

莫奈《贊丹附近的風車》1871

重回法國的莫奈不再受財務困窘,有嬌妻愛子相伴,三十而立的他事業開掛。觀念、技法、題材,所有的問題都在之前解決了,只等待一次爆發。

莫奈《特魯維爾海濱》1870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莫奈《海灘上的卡米耶》 1870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莫奈《沃勒贊港風光》 1871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莫奈-?多帆船

莫奈《阿讓特伊的帆船比賽》1872

莫奈《在翁弗勒爾拉船》

11月回到家鄉的這個早晨,莫奈照例地支起畫架,眼前的景象令他莫名的興奮。他似乎未意識到此時的海港已經與兒時大不相同,從前勒阿弗爾沒有開著起重機的碼頭,船沒這麼大,煙囪沒這麼高,也不會吐出這麼縹緲的煙。莫奈畫著這一切時,不覺得工業革命其實為海上日出的光影增加了現代性,他只是急迫地追逐著光線,因為光一變,色彩也隨之變化。之前所有對家鄉及外地海水和天空的觀察,對先輩和同輩畫家的崇敬,對色彩和筆觸的掌控,都集結在半小時內噴發。他清楚必須要畫得十分簡練,用的顏色也稀釋得很薄,才能最大強度地保留看到日出時的瞬間效果,並且不可因戀筆而破壞新鮮感。

莫奈《日出·印象》1872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11月13日上午7:35分(據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2014年的研究成果),莫奈停筆,他將這幅畫命名為《日出·印象》。此後他不斷地畫家鄉港口同樣的景致,但沒有哪幅畫像這幅一樣著名。

莫奈《日出下的海景》1873

莫奈《勒阿弗爾港》1874

「印象」這個詞不是莫奈的發明,至少在1867年左右,有評論家用它來形容杜比尼和瓊康的風景畫,莫奈心儀二人,意向已定。他在1874年堅持舉辦獨立於沙龍的藝術家聯展,並拋出了惹來記者不滿而攻擊的《日出·印象》,這幅畫凝聚了所有後來被稱為「印象派」的畫家在19世紀末繪畫變革的歷史關頭所經歷的探索、挫折與驚豔,使莫奈坐上印象派的頭把交椅,可謂實至名歸。

莫奈《倫敦查令十字橋》 1899-1901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1885年前後,莫奈定居于吉維尼小鎮,沉迷於建造秘密花園和畫睡蓮。他常常思念海港、帆船和橋,儘管因年事漸高、視力下降而不便出門,依然可以憑記憶畫出《帆船,夜晚印象》《亞蒙岬口,清晨印象》《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和《翁費勒爾港的船隻》等各種「印象」,一切都已存在勒阿弗爾的這個追光少年心裡。

莫奈 《帆船,夜晚印象》1885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莫奈《亞蒙岬口,清晨印象》 1885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莫奈,《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1902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莫奈《翁費勒爾港的船隻》 1917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

2020年《日出·印象》來到中國,像是新冠疫情玩的一個魔術。當我們有機會站在這幅小小的傑作前,你可以想像,自己就是畫中那個撐著小船的划槳人,正在迎著日出開啟生命下一段光明的航程。

現代科技投影打造的光影互動體驗帶來360度的看畫體驗

(原文發表於2020/11/04《北京日報》鑑賞版。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中國國家話劇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莫奈:為何是《日出·印象》
    克勞德·莫奈《日出·印象》1872年深秋的一天凌晨,法國藝術家克勞德·莫奈被酒店外港口的汽笛聲喚醒,他從窗口望去,曙色浮現,霧氣朦朧,勒布瓦碼頭和庫爾貝碼頭上已開工,煙囪冒出輕煙,起重機移動長臂,幾艘張著桅杆的大船集結在大西洋船閘入口。
  • 莫奈的《日出印象》
    在莫奈的畫上,受光面經常是明亮的暖黃、暖綠,陰影處則是透明的青藍色調,不僅使人感受到陽光的耀眼,而且察覺到空氣的清澈;他粗率點染的樹頭,似乎使人感到葉片在沙沙作響。畫面不僅完整,而且氣氛尤為自然。莫奈的一生都在追逐光影,他捕捉光色的瞬變,令人敬仰和驚嘆。
  • 印象的日出——莫奈
    畢沙羅、莫奈、塞尚、馬奈、雷諾瓦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幾個名字。印象派從不臆造所謂領導者,但是莫奈是真真正正的印象主義之父。而是集中在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所產生的效果上,是景物沐浴著光那一瞬間的印象。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意義。近日,隨著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在上海的開幕,由於是這一印象派開山之作首次在華展出,這也成為國內藝術界的熱門話題之一。《日出·印象》的意義有哪些?與當下又著怎麼樣的關聯?
  • 莫奈名作《日出·印象》亮相上海
    9月16日拍攝的莫奈名作《日出·印象》。 當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位於外灘的上海久事國際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47件展品,其中名作《日出·印象》是首次在中國展出。據介紹,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3日。
  • 西班牙塗鴉藝術家「完美再現」莫奈之《日出·印象》 幾分神似
    來源:99藝術網國際頻道 孫源編譯     館藏於法國巴黎馬蒙丹-莫奈博物館(Musée Marmottan-Monet)的印象派傑作、克勞德·莫奈之《日出·印象》(Sunrise如今,另一版本《日出·印象》悄然而生,滿足了部分藝術愛好者的胃口。     據外媒報導,西班牙籍街頭藝術家Pejac近日在泊靠在西班牙北部港市桑坦德港口內的一艘廢棄貨輪船頭處完成了對莫奈名篇《日出·印象》的「完美再現」。據悉,為完成相關藝術創作,藝術家Pejac不得不藉助一艘小型遊艇做支撐。如今創作已大功告成,還真的與原作莫奈之《日出·印象》幾分神似。
  • 莫奈《日出 印象》特展開幕,印象派開山之作謎團一一揭曉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於2020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在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展出。特展以《日出·印象》為主題,展出了包括莫奈9幅油畫原作在內的47件作品。
  • 莫奈:日出印象,給2020的我們帶來了什麼?
    再次回到上海,從一位搞藝術的友人那裡得到了莫奈展覽的消息,筆者平時對藝術領域關注不多,但也是從小就知道梵谷莫奈,大名鼎鼎的日出印象也是早有耳聞。當時就決定十一假期一定要抽空去看看,也提高一下自己的品味。
  • 莫奈《日出·印象》真跡即將首次空降上海
    克勞德·莫奈就是印象派的旗手,他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至今仍引得無數人傾倒。9月17日,這件作品的真跡就將空降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這是《日出·印象》原作首次在中國亮相。圖說:《日出·印象》 官方圖與《日出·印象》一同來到中國舉辦首展的,還有9件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鎮館之寶,他們分別是《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經典之作,將全面重現莫奈的創作故事。
  • 在莫奈《日出·印象》的樓下,看上海印象
    一場名為「印象·上海2020」的設計師、藝術家聯展正在位於中山東一路1號的亞細亞大樓一樓呈現。正逢「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同址三樓Bund One Art Museum開展,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新華文創」牽頭,旗下新型文創品牌孵化中心n次方策劃,攜手明珠美術館、光的空間書店、城市動漫等合作夥伴及合作設計師、藝術家,講述設計與上海、傳統與時尚融匯的故事。
  • 莫奈《日出·印象》真跡首次亮相中國 就在上海外灘!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16日報導:法國藝術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印象主義的開山之作,也是最著名的繪畫作品之一。如今,這件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來到中國。今天下午,「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開幕。展覽共展出47件作品,包括《日出·印象》等9幅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這也是《日出·印象》史無前例的中國首展。
  • 伴著外灘的日出看《日出·印象》為148歲的莫奈慶生
    11月14日是印象派大師莫奈148誕辰紀念日,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正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美術館展出。11月13日,在外灘日出時刻,莫奈《日出·印象》生日慶典在此舉辦。
  • 伴著外灘的日出看《日出·印象》 為148歲的莫奈慶生
    11月14日是印象派大師莫奈148誕辰紀念日,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正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美術館展出。11月13日,在外灘日出時刻,莫奈《日出·印象》生日慶典在此舉辦。
  • 印象主義開山之作,莫奈《日出·印象》9月來滬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法國藝術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則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藝術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澎湃新聞獲悉,這幅作品9月將來到上海,呈現在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莫奈《日出·印象》」展中。展覽將於9月17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3樓展出至2021年1月3日。
  • ...光明乳業邀您一起走進「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的世界
    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更是承載了人們對繪畫世界的嚮往與追求,這一幅用光影與色彩交織描繪的傑作打破了傳統學院派,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顛覆了寫實語言的藝術變革。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於9月17日在魔都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展出,這是《日出?
  • 看莫奈日出·印象畫展,看什麼
    2020年9月18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正式在上海外灘展出。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跡首次亮相中國。此次展覽共有47件作品,其中有9幅是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許多書畫愛好者和畫家紛紛投入到參觀大軍之中,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看莫奈的畫,看什麼。
  • 《日出 印象》來了,想看懂莫奈,請後退幾步
    來自法國巴黎馬蒙丹·莫奈博物館的世界美術史巨作《日出·印象》,將於2020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3樓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多幅莫奈名作以及其他向莫奈致敬的一批現當代作品。
  • 莫奈《日出·印象》終於來了,印象派開山之作首次來華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法國藝術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則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藝術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今天,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開幕,將展出47件印象派和當代作品,其中包括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鎮館之寶《日出·印象》等9件莫奈畫作。
  • 莫奈曠世真跡 「《日出·印象》」150年來首次登陸魔都
    《日出·印象》來滬!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 共同主辦的"莫奈《日出·印象》"展 將於9月17日空降魔都 這是《日出·印象》首展在中國亮相
  • 莫奈《日出·印象》原作上海展出,150年來首次登陸中國
    撰文 | 肖舒妍9月17日,上海莫奈《日出·印象》展於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正式開幕。這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油畫原作150年來首次登陸中國。此次展覽除《日出·印象》之外,還匯聚了莫奈多幅重要作品的原作,包括《特魯維爾海濱》、《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海灘上的卡米耶》、《亞蒙岬口,清晨印象》、《翁費勒爾港的船隻》等經典油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