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大產業 」新疆和田傾力打造全國一流肉兔產業基地

2020-12-17 人民網

 

圖為第九屆(2019)中國兔業發展大會在新疆和田召開。

人民網和田10月14日電(許珠珠)10月11日,第九屆(2019)中國兔業發展大會在和田市召開。本次大會以「綠色養殖、科技創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舉辦展覽展示、商業接洽、美食比賽、主題報告、高端論壇等活動,企業代表和全國科研人員共商兔業振興之計,譜寫兔產業發展新篇章。

據了解,和田兔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特色畜牧養殖加工產業是和田重點投資領域之一,兔產業是其中的重點打造項目。現已有15家大型兔養殖企業落戶和田,預計到2020年達到4000萬隻養殖規模,將實現從育種、養殖、飼料加工、有機肥加工、微生物研究、屠宰、兔肉深加工等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致力把和田建成中國最大的兔產業發展基地。

 

圖為和田地區養殖廠內的兔子。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說:「和田地區把發展兔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依託產業,致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兔肉生產基地,兔產業在和田起點高,行動快,勢頭好。希望通過此次大會,能將小兔子大製作,小品種做出大文章。」

和田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艾則孜·木沙介紹,和田兔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兔業養殖、兔產品生產、兔產品加工蓬勃發展起來。「下一步,和田地區將積極引導兔產品加工營銷大發展,大力開拓兔產品市場,將和田打造成全國規模最大、種群最優、鏈條最長、銷路最暢的兔業之鄉。」

 

圖為兔業大會籤約儀式。

據了解,本次兔業大會開幕式上,共有19家公司成功籤約,協議金額達13億元。目前和田地區兔產業養殖規模為1500萬隻,現已有15家大型養殖企業落戶和田,農牧民養兔每戶可增收1.2-1.6萬元。兔產業已經成為和田農牧民群眾增收脫貧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會議還邀請了國內外在兔行業領域有影響力和豐富經驗的專家、教授、企業代表作專題報告,全面分析我國養兔業生產形勢、發展趨勢,以及針對兔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相應措施。

有關專家表示,和田地區氣候乾燥,能有效預防、減少兔子的病害死亡率,適合兔子生長。寬闊平坦的地理環境為大規模建設飼養區、降低企業投入成本提供了便利條件。和田牧草種植資源豐富,大農業經濟為兔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而優質的養殖飼料。和田地區富餘勞動力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了用工保障。

此外,和田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圍繞全地區兔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出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營造親商、富商、安商、惠商的良好環境。一年間,和田地區七縣一市已陸續有15家大型兔養殖企業落地,為下一步和田地區打造規模化兔特色養殖全產業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悉,作為兔業發展的展示平臺,10月10日至12日,本屆兔業大會在和田玉石廣場舉行農牧民產品展和美食大賽,集中展示兔業發展成果。

(責編:許珠珠、韓婷)

相關焦點

  • 小兔子大產業 助力脫貧增收
    新疆新聞在線網10月20日消息:近年來,和田地區兔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精準扶貧路上的特色產業之一。目前,和田地區已有15家大型兔養殖企業落戶,越來越多的村民靠著兔子實現了脫貧。在和田市吉亞鄉兔產業基地,技術人員木塔力甫·木拉艾合買提正在指導村民如何給兔子人工授精。
  • 新疆和田:產業引路 撐起農民錢袋子
    「我學會了如何保持兔舍溫度、分析兔子病情以及兔繁殖方面等專業技術,現在在這裡上班,一個月工資3000元。」近日,新疆和田墨玉縣吐外特鄉薩亞特村村民阿里亞·艾合買提尼亞孜說。2019年之前,阿里亞·艾合買提尼亞孜是一名圍著鍋臺轉的家庭婦女。
  • 全國工商聯第一聯繫調研組赴新疆和田調研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新疆的中小微企業感受如何,是否充分享受到國家和各地出臺的惠企政策?目前發展是否面臨困難問題,需要得到什麼樣的幫助?產業發展對於新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是否起到積極正向作用?新疆地區吸引產業發展的優劣勢以及對其更好發展產業有什麼意見建議?
  • 新疆和田:特色兔產業拓寬農牧民致富路
    來源:經濟日報近年來,新疆和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畜牧養殖,經過不斷的探索嘗試,兔產業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產業,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正在依靠兔子養殖,走上致富之路。3月3日,在和田縣布扎克鄉託乎拉村養殖戶吾爾尼薩·依明尼亞孜家裡,她正忙著抓兔子,準備把這批精心照顧了70天的兔二代拿到4公裡外的企業兌換成現錢。「有125隻兔子今天出欄,賣出後差不多有1000元,還有230隻20天以後也可以出欄了。」
  • 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新疆和田地區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和田地區是新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新疆10個未摘帽貧困縣中,和田地區佔了一半。目前,和田地區正緊抓產業脫貧「牛鼻子」,構建特色產業扶貧大格局,確保如期上交脫貧大考合格答卷。  咕咕,咕咕……在和田洛浦縣和佳新村種鴿繁育基地,一排排鴿舍、飛棚整齊排列,上萬隻肉鴿茁壯成長。
  • 新疆中泰集團助力精準扶貧引導和田紅棗產業發展
    中新網新疆和田12月7日電(勉徵)12月7日,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的婦女阿依努爾•迪明江正在紅棗加工流水線上忙碌,她的責任是將已經分級、清洗、哄幹後的紅棗進行最後的挑選分級。  這裡是新疆中泰集團在策勒縣開展的紅棗產業項目,改造升級的加工車間中,工人們正在忙碌。新的包裝車間正在建設中。
  • 星星坡村肉兔養殖有「錢」途
    在宜君縣五裡鎮星星坡村的現代化肉兔養殖基地裡,只見一排排兔籠內,一隻只兔子或覓食,或嬉戲,或迷離打盹……「這套設備很齊全,它可以讓兔子自行取水、覓食,我每天只需按時投放飼料,養兔子一點也不費事。」正在餵兔的養殖技術員王中安說道。
  •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跑步前進」 加速打造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
    這個被寄予再造一個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增長極厚望的產業大平臺項目,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新材料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石和先導,是面向未來的戰略必爭領域之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擁有國家重點建設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大亞灣石化區的原料供應和港口優勢,去年我市在直接距離大亞灣石化區不足10公裡的惠東縣白花鎮,大手筆規劃面積達30.2平方公裡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
  • 洛浦趁「棗」發財 小紅棗興起大產業
    科學的種植管理,配以當地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使得洛浦出產的紅棗品質超群,維生素C、蛋白質、礦物質含量均高於同類產品,在全國各大林果產品展銷會上倍受青睞,並獲得2018年首屆中國新疆特色產品博覽會產品金獎。
  • 打造「和合」家園 滋潤「田甜」事業——農發行新疆和田分行用真情...
    打造「和合」家園  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發行和田分行幹部員工發揚「沙海老兵」精神,譜寫了一曲曲脫貧攻堅的凱歌。  打造銀企融合團隊。分行黨委充分認識銀企融合的重要性,與開戶企業全面建立起了「脫貧攻堅促進就業」機制。
  • 新疆農發行助推華凌集團再造輝煌——打造全國最大的肉牛產業集團
    戚亞平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10日電 (記者 戚亞平)農發行新疆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杜彥坤9日下午表示,正在全力打造的「華凌牛業」,對新疆華凌集團而言是再造輝煌,對發展新疆現代農業、畜牧業而言是一個創新,而且對新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 紫雲新塘村:肉兔養殖助增收
    「來,慢慢抬上車,注意點,別晃著兔子了。」7月23日,紫雲自治縣板當鎮新塘村伊拉兔養殖基地,只見一輛貨車貨架上排放著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兔籠,籠內關滿的是肥壯的肉兔,上躥下跳,好不熱鬧。正在將兔子裝車發往四川。
  • 吉林省四平市傾力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
    四平市把加快汽車產業發展作為加快轉變、快速隆起、加快趕超和全面振興的戰略舉措,以園區為載體,發展特色經濟,以專用車、汽車零部件、大客車三大產業鏈為主體,專業化細分,促進產業集群集聚,傾力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 築巢引鳳,良鳥來栖 第九屆(2019)中國兔業發展大會在新疆和田召開
    未來應在深入做好兔產業調研的基礎上,著手制定產業的發展戰略,以創新型企業為主體,實施聯合育種、協同創新的發展之路,充分發揮大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提升兔產業防疫能力,大力開拓市場,積極做好市場營銷。和田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艾則孜·木沙表示,和田地委、行署高度重視兔產業發展,並將此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全力推進。
  • 小火鍋大產業 小米粉香飄全國—廣安致力打造川渝特色餐飲服務業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小黃花小木耳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那樣,廣安以小火鍋、小米粉為切口,致力打造川渝特色餐飲大產業,抓住用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發展火鍋全產業鏈,打造全國餐飲連鎖店,帶動就業、助農增收,為今年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夯基壘臺。
  • 小火鍋大產業 小米粉香飄全國——四川廣安致力打造川渝特色餐飲...
    新華網成都6月7日電(賈紫來、蘭宇、蔣師帥)如何把「小美食」做成「大產業」?近年來,四川省廣安市以小火鍋、小米粉為切口,致力打造川渝特色餐飲大產業,抓住用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發展火鍋全產業鏈,打造全國餐飲連鎖店,帶動就業、助農增收,為今年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夯基壘臺。
  • 新疆于田縣:萬壽菊成群眾增收新產業
    近年來,新疆于田縣英巴格鄉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大力發展市場前景好、優勢比較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萬壽菊產業,不斷提高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實效。 眼下,英巴格鄉阿亞格蘭帕村種植的萬壽菊陸續進入採摘期。
  • 新疆和田創新脫貧模式:產業帶動就業 就業促進產業
    日前,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英也爾鄉庫木亞依拉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麥熱姆·阿卜熱曼說:「獺兔繁育周期快,40至45天就能出欄銷售,企業統一收購,不愁銷。」位於新疆西南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過去因自然條件惡劣,人均耕地不足1畝,產業基礎較弱,在南疆三地州10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中,佔了5個。
  • 打造全國重要不鏽鋼產業基地
    本報訊(記者張建新通訊員張宏怡)4月23日,在平頂山不鏽鋼項目(廈門)籤約儀式上,寶豐縣人民政府分別與愛默生電梯(上海)有限公司、江蘇晨友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籤訂年產5萬臺電梯項目、600條不鏽鋼製管線及冷軋項目,標誌著該縣產業集聚區不鏽鋼產業在延鏈補鏈強鏈的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 築巢引鳳:西部一流國際化產業基地是怎樣煉成的
    城市應如何「築巢引鳳」培育智能產業生態?在支撐重慶打造國家重要智能產業基地中,智能製造創新集聚區將起到怎樣的助力?日前,人民網「一撇一捺看發展」主題採訪團走進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對這個智能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的國際化產業基地進行了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