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雲霧繚繞的秦巴山區
霧靄在腳下奔湧
大巴車忽見隧道盡頭的光芒
如海的白雲在藍天飛翔
坪婭藏族鄉俄兒村
頭披白紗,端莊而優雅的呈現在眼前
在甘肅隴南,有一個藏在雲霧山海間的藏族村落,俄兒村。這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山色空濛。然而,俄兒村所在位置山高坡陡,石多土薄,上山下山的路常年塌方,阻礙了村子與外界的聯絡。這裡年降雨量稀少,為了喝水,村民們往返需要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所住房屋也是破舊不堪。2013年底,俄兒村還有79戶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達48.6%。要想摘掉貧困帽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易地搬遷。
位於山脊上俄兒村,平均海拔2000多米,交通異常不便,幾乎與世隔絕
為了解決根本問題,國家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為坪埡藏族鄉統一規劃了新住宅點——白龍江畔一片平坦的河谷地帶。為此,2017年7月,張立冬被選派到坪埡藏族鄉俄兒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來幫助當地村民展開異地搬遷工作。
「雖說幾畝山地收成不算太好,但至少吃飽飯還是不愁的。搬走了沒地怎麼辦?」許多村民抱著這樣想法,不願意搬遷。張立冬採逐戶逐人開展動員工作,把政策講透,把易地搬遷的好處向村民們講足。2018年10月,俄兒村全村144戶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家園。
位於白龍江畔的新俄兒村,可以清晰的看到高鐵和公路
從大山上走下來的村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使用家用電器。在山上的老房子,家裡都是土炕、灶臺不分離,非常危險,很容易引起事故。新家園不僅房屋寬敞明顯,還有各式現代化的家電,比如電飯煲、微波爐、熱水器。在張立冬書記的悉心指導下,村民們也很快的融入現代化的生活,新家園讓脫貧的希望之光照進每一個村民的生活裡。
村民們搬到新家後,在漂亮的小樓前愉快地交談
俄兒村的異地搬遷脫貧攻堅戰也深深的打動了來自遠方的客人,元氣森林為村子捐贈了150臺洗衣機,以幫助他們更好更便捷的生活。「以前只能用昏暗的油燈,現在有了明亮的電燈;以前只能在刺骨的冰水中手洗衣物,現在用上了全自動洗衣機;廚房裡也有了燃氣廚灶」,村民們說,日子越來越好了。
元氣森林為村子捐贈150臺洗衣機,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住進新家園,只是易地搬遷的第一步,讓村民在新家園住得下來,關鍵還要發展產業,讓村民有事做。
如今的隴南俄兒村已經因地制宜、形成了「地下有藥、樹上有果、空中有蜂、林中有雞」山地立體農業新格局:在張立冬書記的推動下,俄兒村成立了農民合作社,種了800畝大紅袍花椒、20畝黃芪、90畝辣椒和50畝板藍根;組織致富帶頭人參觀學習「滿天紅」、「美人椒」辣椒種植技術;幫助村裡的農民開展養殖業,如今村裡的養殖大戶蘭多蘭兄弟靠著養蜂、養雞、養豬年收入有20多萬元。
俄兒村還引進企業興辦扶貧車間,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在武都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坪埡藏族鄉建成了一個可供500多人就業的酒店用品生產加工廠。張立冬組織村民舉辦勞務技能培訓,動員村裡剩餘勞動力在家門口上班。從大山深處搬出來,在家門口上班,是村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扶貧車間的開辦讓村民過上了「有飯吃,有班上,有錢賺」的實惠生活。
在扶貧車間工作的以周邊村鎮的女性為主
在新村莊的廣場上,俄兒村舉辦了第一屆豐收節,藏族村民們載歌載舞,圍在一起喝著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元氣森林的捐贈,也將現代化生活搬進每一位村民的家中,進一步助力脫貧,讓村民們搬出深山村後,過上了更幸福的新生活。
俄兒村熱鬧的豐收節上,村民載歌載舞
豐收節上,孩子們喝著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幸福滿滿。
白龍江畔,一棟棟錯落有致的藏式小樓,一套套寬敞明亮的住房,一張張喜笑顏開的臉龐,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馬路,一列列疾馳掠過的高鐵,正是因為有許多像張立冬一樣的扶貧幹部,讓無數大山深處的家庭圓了「脫貧夢」。如今,深居坪埡高山之巔的俄兒藏族群眾,實現了從雲端到江畔,從農民到工人的跨越,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來了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