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山巔的俄兒村 元氣森林「搬」來現代化生活

2020-12-24 中國甘肅網

  翻過雲霧繚繞的秦巴山區

  霧靄在腳下奔湧

  大巴車忽見隧道盡頭的光芒

  如海的白雲在藍天飛翔

  坪婭藏族鄉俄兒村

  頭披白紗,端莊而優雅的呈現在眼前

  在甘肅隴南,有一個藏在雲霧山海間的藏族村落,俄兒村。這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山色空濛。然而,俄兒村所在位置山高坡陡,石多土薄,上山下山的路常年塌方,阻礙了村子與外界的聯絡。這裡年降雨量稀少,為了喝水,村民們往返需要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所住房屋也是破舊不堪。2013年底,俄兒村還有79戶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達48.6%。要想摘掉貧困帽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易地搬遷。

  位於山脊上俄兒村,平均海拔2000多米,交通異常不便,幾乎與世隔絕

  為了解決根本問題,國家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為坪埡藏族鄉統一規劃了新住宅點——白龍江畔一片平坦的河谷地帶。為此,2017年7月,張立冬被選派到坪埡藏族鄉俄兒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來幫助當地村民展開異地搬遷工作。

  「雖說幾畝山地收成不算太好,但至少吃飽飯還是不愁的。搬走了沒地怎麼辦?」許多村民抱著這樣想法,不願意搬遷。張立冬採逐戶逐人開展動員工作,把政策講透,把易地搬遷的好處向村民們講足。2018年10月,俄兒村全村144戶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家園。

  位於白龍江畔的新俄兒村,可以清晰的看到高鐵和公路

  從大山上走下來的村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使用家用電器。在山上的老房子,家裡都是土炕、灶臺不分離,非常危險,很容易引起事故。新家園不僅房屋寬敞明顯,還有各式現代化的家電,比如電飯煲、微波爐、熱水器。在張立冬書記的悉心指導下,村民們也很快的融入現代化的生活,新家園讓脫貧的希望之光照進每一個村民的生活裡。

  村民們搬到新家後,在漂亮的小樓前愉快地交談

  俄兒村的異地搬遷脫貧攻堅戰也深深的打動了來自遠方的客人,元氣森林為村子捐贈了150臺洗衣機,以幫助他們更好更便捷的生活。「以前只能用昏暗的油燈,現在有了明亮的電燈;以前只能在刺骨的冰水中手洗衣物,現在用上了全自動洗衣機;廚房裡也有了燃氣廚灶」,村民們說,日子越來越好了。

  元氣森林為村子捐贈150臺洗衣機,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住進新家園,只是易地搬遷的第一步,讓村民在新家園住得下來,關鍵還要發展產業,讓村民有事做。

  如今的隴南俄兒村已經因地制宜、形成了「地下有藥、樹上有果、空中有蜂、林中有雞」山地立體農業新格局:在張立冬書記的推動下,俄兒村成立了農民合作社,種了800畝大紅袍花椒、20畝黃芪、90畝辣椒和50畝板藍根;組織致富帶頭人參觀學習「滿天紅」、「美人椒」辣椒種植技術;幫助村裡的農民開展養殖業,如今村裡的養殖大戶蘭多蘭兄弟靠著養蜂、養雞、養豬年收入有20多萬元。

  俄兒村還引進企業興辦扶貧車間,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在武都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坪埡藏族鄉建成了一個可供500多人就業的酒店用品生產加工廠。張立冬組織村民舉辦勞務技能培訓,動員村裡剩餘勞動力在家門口上班。從大山深處搬出來,在家門口上班,是村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扶貧車間的開辦讓村民過上了「有飯吃,有班上,有錢賺」的實惠生活。

  在扶貧車間工作的以周邊村鎮的女性為主

  在新村莊的廣場上,俄兒村舉辦了第一屆豐收節,藏族村民們載歌載舞,圍在一起喝著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元氣森林的捐贈,也將現代化生活搬進每一位村民的家中,進一步助力脫貧,讓村民們搬出深山村後,過上了更幸福的新生活。

  俄兒村熱鬧的豐收節上,村民載歌載舞

  豐收節上,孩子們喝著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幸福滿滿。

  白龍江畔,一棟棟錯落有致的藏式小樓,一套套寬敞明亮的住房,一張張喜笑顏開的臉龐,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馬路,一列列疾馳掠過的高鐵,正是因為有許多像張立冬一樣的扶貧幹部,讓無數大山深處的家庭圓了「脫貧夢」。如今,深居坪埡高山之巔的俄兒藏族群眾,實現了從雲端到江畔,從農民到工人的跨越,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來了幸福的新生活。

相關焦點

  • 緊鄰鬥南花市,呈貢這三個村要拆除,住戶已陸續搬離
    2020年12月4日,鬥南街道辦事處在昆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了練朋尾大村、小梅子村、殷家村拆除工程的招標公告,顯示三個村的拆除工程計劃於2020年12月30日開工。練朋尾村與鬥南盆花木苗市場相鄰,離鬥南地鐵站不過幾百米,也是這次拆除中面積最大的村子,而相鄰的殷家村面積就要小很多。記者 鄭茜嘉:「可以看到這兩個村子中間僅一街之隔,在村子裡面走了幾百米,發現部分住戶家門上貼有封條,而在這個封條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印有呈貢區鬥南街道辦事處和呈貢區城市更新改造局的公章。在兩個村子裡面走尋了一遍,發現並沒有開始拆遷的痕跡。」
  • 還島南洞庭|沅江:為何要搬離洲島
    陳杰 汪衡/攝紅網時刻記者 劉志雄 通訊員 黃擁軍 益陽報導今年11月末,洞庭湖區的最後3個洲島村村民開始搬離,沅江市管竹山村、澎湖村和蓮花島村的1248戶3344人,自此逐漸離開祖祖輩輩生活過的南洞庭。為什麼要搬離洲島?搬遷的漁民有哪些保障?
  • 湖北恩施:搬離窮窩窩 遷來幸福感
    聽民聲,順民意,自2016年,恩施市開始全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而經過幾年來努力,取得較好成效,許多貧困群眾實現了「搬離窮窩窩,遷來幸福感」。改善住房條件,實現貧困群眾「安居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伊始,聚焦「搬遷誰」「怎麼搬」「誰來搬」的問題,恩施市共召開村民小組會、屋場會、入戶座談會1000餘場次,收集《搬遷群眾意願調查表》近3萬餘份,探索建立「一調查兩評議三公示一審核一鎖定」的搬遷對象精準識別程序。
  • 獅頭嶺近千住戶搬離老村
    繼去年龍華街道共和老村成功實施「空屋」後,近期,該街道啟動獅頭嶺老村「空屋」行動,預計本月中旬老村近千住戶可全部搬離,遠離安全隱患。    挨家挨戶做通住戶思想工作    獅頭嶺老村地處龍觀路與東環一路交會處臨河地帶,佔地面積萬餘平方米,村內房屋340間、住戶800多人。因老村房屋年久失修,已不適合居住。
  • 懸崖村已「舉村搬遷」,全村百戶人搬入縣城,但卻引來唏噓?
    懸崖村原名阿土列爾村,是一個位於四川大涼山上的一個小村落,和別的村子不同的是,懸崖村可以說是完全的與世隔絕,村民要想走向外面的世界,需要攀爬落差將近800米的懸崖,前段時間還好,因為政府斥了巨資為當地修建了一個鋼梯,但是在以前沒有鋼梯的時候人們能夠通過攀爬藤梯來出入村子,且不說這快不快,就是在安全這一塊都有些差強人意,幾乎每年都會有小孩子因為失足而掉落下懸崖。
  • 北太平村:搬離「窮漢子市」 入駐幸福家園
    7月11日,是義和鎮北太平村集中拆遷的日子,全村107戶276口人將告別當年的「窮漢子市」,整村搬遷到位於鎮駐地的頤正家園,闊步踏上新農村建設的新徵程。  在集中拆遷這一天,隨著一臺挖崛機和一臺破碎機的轟鳴聲,北太平村幾代人生活了94年的村莊開始逐步被拆除。街道上只有少數上了年紀的村民在向生活了多年的老屋、精心栽種的果園和小菜園做最後的道別,年輕一些的只是每家派個代表在搬遷補償表上籤完字、摁上手印就匆匆離去,似乎年輕一代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迫切和期待。
  • 北京大柵欄觀音寺公房騰退來了,搬還是不搬?
    首先說這雖然是公房,沒有自己的產權,但過去老家兒一人工作掙幾十塊錢養活一大家子,單位分給間十幾平的平房,這屬於貨幣工資的一部分,雖說名義上是公租房,但實際上就和自己的是一樣的,正因為這樣國家才會給予騰退補貼(過去就是拆遷安置),說公家房白住幾十年的你們恐怕不知道你的祖輩父輩是幹嘛的?
  • 青海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  中國西藏網訊 「現在我們住上了新房子,家裡的電器等生活設施也一應俱全。  據興海縣扶貧局局長梁宗孝介紹,為切實改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狀,確保貧困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興海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重頭戲」,通過整合各類資源、籌措各項資金,齊心合力打造了「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記者在村口看到,乾淨的道路、豐富多彩的文化牆、整齊劃一的新居,到處都是新生活的氣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離極高海拔 迎來幸福生活
    2018年6月,為保護極高海拔地區生態環境,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西藏自治區開始實施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涉及20個縣居住在海拔4800米以上地區的13萬多人。2019年底,森布日安置區一期工程建成投用,來自那曲市雙湖縣、安多縣、尼瑪縣極高海拔地區的957戶4058人,像羅達瓦一樣入住森布日安置區,由此過上新生活。二期工程建成後,還將有6306戶26304人搬遷入住。
  • 廈門「落魄」城中村,電線雜亂,握手樓隨處可見,外鄉人不願搬離
    這裡幾乎與北上廣深這樣的大都市是相同的,外鄉人來到這裡的時候,也是會在城中村居住生活。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一下,廈門最落魄的城中村:前鋪村。在廈門的前埔村旁邊就是軟體園,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到前埔村生活對於這樣的城中村,相信是沒有異鄉人想要去搬離的。
  • ofo搬離中關村,為了活下去,只能節省運營成本
    據網際網路金融中心有關人士稱,「ofo剛交完鑰匙」,ofo搬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已成事實,不過ofo搬去哪裡了,誰也說不清。這是ofo的悲哀,搬家這麼大的事,一點消息也沒有,甚至搬到哪裡也不敢說。ofo的情況不容樂觀,從悄悄搬家這件事就知道,由於ofo牽扯到1600多萬排號用戶的押金問題,ofo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大家的注意。
  • 搬離鹽化工基地 周圍群眾喜開顏
    本報樟樹訊 (記者鄭穎)這段時間,樟樹市閣山鎮關坊村梅湖村民小組和上陽村新居村民小組的112戶群眾特別高興,他們終於搬離了近在咫尺的樟樹鹽化工基地,遠離了汙染源。記者1月3日獲悉,樟樹市加大對鹽化工業基地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的搬遷力度,涉及的4個村民小組254戶居民已全部籤訂搬遷協議,目前已有168戶居民完成了搬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1-1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聯大上,各國對美的一肚子不滿終發洩,俄伊帶頭要求總部搬離紐約
    而同樣作為被限制籤證的俄羅斯和伊朗則提出了一個相同的呼籲:既然美國不願意履行聯合國職責,那麼是否應該將聯合國總部搬離紐約,以消除美國作為東道國對聯合國施加的各種不利影響。雖然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訴求幾乎無法實現,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各國對於美國霸權主義的行徑已經忍耐到了極點。
  • 甘肅武都區坪埡藏鄉:搬「身」又搬「心」
    久困於山 搬離大山「阿爸,下面跑得很快的那個白點是什麼?」「不知道!聽說是可以拉人的!」32年前,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一對父子靜靜遙望著山下,依稀能看到河水、川壩地,還有一閃而逝的白色汽車。藏鄉特有的彩色經幡迎風搖曳,颯颯作響,逐漸掩去父子兩人未盡的話語,只留下小孩的好奇和不曾察覺的渴望。
  • 假如安陽鋼鐵搬離安陽市,安陽經濟會怎樣?
    假如安陽鋼鐵搬離安陽市,安陽經濟會怎樣?我覺得不會怎樣的,但是肯定會不利於稅收和就業。搬不搬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牽動大家的注意力。我覺得即使未來安陽鋼鐵真的會搬離,也不會崩潰雖然短時間會不利安陽稅收,帶來失業,但是安陽已做好承接準備工作。
  • 河北融媒頭條|「搬」出窮窩窩 「遷」來好生活
    河北日報記者張晶 王木者攝製「搬」出窮窩窩 「遷」來好生活——易地扶貧搬遷的河北答卷努力讓搬遷群眾就業有著落、生活有奔頭。易地扶貧搬遷的河北答卷,寫滿了搬遷群眾的幸福笑臉。30.2萬人為什麼要搬離故土?——搬出窮窩窩才能拔掉窮根子,不讓一名貧困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都說窮家難捨、故土難離,30.2萬人為什麼要搬離故土?
  • 樸槿惠搬離青瓦臺回到私邸 下車與支持者握手(圖)
    樸槿惠搬離青瓦臺返回私宅,其發言人表明立場:沒有盡到職責深表歉意,但相信真相總有大白的一天。樸槿惠搬離青瓦臺前往首爾三成洞私邸路上。樸槿惠搬離青瓦臺前往首爾三成洞私邸。樸槿惠搬離青瓦臺前往首爾三成洞私邸。
  • 【玉樹州】「搬」來安居好生活
    然而,在易地搬遷的政策關懷下,昔日的牧民放下牧鞭,發展特色產業,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正從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轉變,草原新城在脫貧之路上走得更加穩健……  自2005年開始,曲麻萊縣便將國家三江源生態移民作為一項大的民生工程提上工作日程,紮實落實國家關於做好退牧還草工程重大決策部署,切實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和牧民的人居條件。
  • 世界上一座「土豪」機場,把森林和瀑布搬進來,乘客來了就不想走
    現在雖然網友們很喜歡土槽機場的建築風格,但其實這幾個機場都差不多,優秀的建築設計很少,但是,新加坡有一個機場,可以說是世界上非常「土豪」的機場,把森林和瀑布搬進來,乘客來了就不想走,你知道是哪嗎?大部分機場都是現代設計,非常適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在新加坡的樟宜國際機場,就像置身於一個童話世界,與其說是飛去機場,不如說是來這裡遊玩,這個機場有各種各樣的植物,這些植物不僅來自新加坡,而且來自世界各地,它們從世界各地被運到這裡,但是運輸這些植物需要很多錢,機場最終耗資85億元人民幣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