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鮮有人知的屈辱:當年,臺灣差點被日本以1.5億法郎賣給法國

2020-12-12 怒江潮

1896年10月14日,日軍中將乃木希典繼樺山資紀和桂太郎之後成為第三任臺灣總督。

乃木希典不僅是個擅長寫中國古體詩的中國通,而且是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魔鬼般的劊子手,他是1894年旅順大屠殺的指揮者,也是1895年侵佔臺灣戰爭的參與者。

乃木希典——日本駐臺灣第三任總督

乃木希典對臺灣的風土人情地理風貌相當了解。他上任後,為鎮壓臺灣人民的反抗,大力推行"以臺治臺"政策,頒布了《臺灣紳章規則》《土匪歸順政策》等法規,但由於臺灣各界人士的抵制,乃木的陰謀未能得逞。

更令乃木希典頭痛的是,臺灣各地的抗日鬥爭此起彼伏方興未艾,使他顧此失彼疲於應付。他上任兩個多月後,臺灣就爆發了"太魯閣鬥爭",日軍死傷數百,士氣嚴重受挫。

由於臺灣人民的反抗日益激烈,日本佔領軍士兵和官員經常受到老百姓的襲擊,一天到晚提心弔膽,恐懼不安,晚上日本人根本不敢單獨一個人出門。這讓乃木希典對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前景感到灰心失望,萌生了趁早甩掉這個包袱回國的念頭。

在乃木希典看來,日本統治臺灣得不償失,軍費開支每年高達700萬日元,除了臺灣的稅收之外,日本還從甲午戰爭中國的賠款中拿出1千2百萬對臺灣進行軍費補助。龐大的經費開支使日本不但沒有從臺灣的割讓中得到實際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

他曾經抱怨日本統治臺灣一事:"就像一個叫乞丐討到一匹馬,既不會騎,又會被馬踢",認為臺灣是塊燙手山芋,在他的鼓動下日本國會一度出現以一億日元的價格將臺灣掉的想法,稱為"臺灣賣卻論"。

1897年春,乃木希典利用回國之機,再次向當時的日本首相松方正義及軍界、政界的少數要人談了日本在臺灣的處境及自己的想法。他建議將臺灣賣給英國,這樣既可甩掉一個包袱,又可獲得一大筆錢,一舉兩得。

當時的日本政府正處於財政危機當中,乃木的建議引起了首相松方的興趣,但卻遭到了日本內閣中強硬派的反對,但乃木希典對出售臺灣這件事一直沒有死心。為達到甩賣臺灣的目的,乃木私下與英法官員進行了多輪秘密接觸。當時英國佔領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殖民地的管理已使英國當局頭痛不已,對購買臺灣興趣不大。

法國則不同,1884年法國曾兩次侵犯臺灣,均未能得逞。得知日本想出售臺灣的消息後,法國人十分感興趣。雙方的外交官員經過討價還價,初步確定臺灣的售價為1.5億法郎。

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在他主持召開的軍政要員會議上,乃木希典再次提出將臺灣賣給法國的建議,支持他的日本外務省的官員也在會上匯報了與法方會談的情況。

伊藤博文——時任日本首相

乃木希典還在會上慷慨激昂地說:"臺灣併入日本之後,日本分文未賺到不說,反而犧牲了許多人的生命。日本無力改變臺灣人的中國情結,也難以在臺灣取得經濟上的收益,更無力治好臺灣,這個賠本的事情不能再做了,不如將臺灣賣給法國「。幾位日本軍政大員也在會上發言贊同乃木的主張。

幾個人發言之後,曾任日軍第三師團長的兒玉源太郎怒不可遏,他拍案而起說道:"我認為,臺灣系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絕不能賣給法國!當初為了得到臺灣,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死了那麼多的人,出賣臺灣是鼠目寸光的混蛋邏輯!至於乃木總督提到臺灣不好治理的問題,我覺得不是臺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的官員太無能了。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治理臺灣的總督,我願前往就任臺灣總督「。

聽了兒玉源太郎的一番話,伊藤博文當即表態:"那好,臺灣不賣給法國了。我任命你為第四任臺灣總督,臺灣的事情,全權委託給你處理。"

兒玉源太郎——日本第四任駐臺灣總督

由於兒玉源太郎等人的堅決反對,日本將臺灣售給法國的計劃落空了。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兒玉源太郎雖仍兼任臺灣總督,但已回軍部任職,與他同時上任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成為臺灣實際的統治者。日本政界評價兒玉和後藤開創了一個時代,奠定了臺灣殖民統治的基礎。

寶島臺灣

1895年,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大清國,被迫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以刀架在清廷脖子上的方式,強行攫取了覬覦已久的臺灣。到1945年臺灣光復,日本對臺灣進行了50年的獨裁殖民統治。在掠奪資源的同時,強力推行奴化教育。

儘管目前島內臺獨勢力猖獗,但我們相信寶島早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END

相關焦點

  • 1500萬法郎:日本人曾想將臺灣「白菜價」賣給法國
    焦頭爛額的乃木,覺得日本在臺灣的統治沒有前途可言,產生了賣掉這個燙手山芋的念頭。他算了一筆帳:日軍軍費開支每年高達700萬日元,還要從甲午戰爭中國的賠款中拿出1千2百萬,對臺灣進行軍費補助。如此下來,臺灣不但沒從日本獲得實際利益,反而成了一個沉重包袱。
  • 一億日元賣掉臺灣?侵佔臺灣三年後,日本為何又想賣給法國?
    甲午戰爭最大的惡果,就是把臺灣割讓給日本,忍受半個多世紀後的苦難後,直到1945年寶島臺灣才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的屈辱歷史。令人驚奇的是,日本佔領臺灣後僅三年,卻打算把臺灣「出售」給法國,當時連價格都談好了,只要1億日元,相當於2.7億法郎。
  • 甲午戰敗後臺灣的反抗甚至差點讓日本將其賣給法國
    沙俄向來將中國的東北作為其勢力範圍,不想讓日本佔領,而德國和法國也想在中國的東北分一杯羹,英國人則傾向於日本。為了自身利益,沙俄、德國、法國等國勸誡日本不要佔領遼東半島。迫於壓力,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由清政府贖回。 當時清政府的湖廣總督張之洞和臺灣巡撫唐景崧堅持寧肯賠償銀兩也不能割讓臺灣,並準備以臺灣島為抵押向英國貸款賠償日本,慈禧、李鴻章拒絕了這個提議。
  • 臺灣在甲午戰爭後的抵抗,幾乎讓日本把它賣給了法國
    俄羅斯一直把中國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希望日本佔領,而德國、法國也想在中國東北分一杯羹,英國則更傾向於日本。俄、德、法等國為了自身利益,勸日本不要佔領遼東半島。迫於壓力,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被清政府贖回。湖廣總督張之洞和臺灣巡撫唐景崧堅持割讓臺灣而不是由銀行賠償,並以臺灣島為抵押向英國借錢賠償日本。
  • 日本在佔領我國臺灣期間,差點將臺灣賣給法國
    大家都知道臺灣在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日本在後來差點將臺灣轉賣給法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他曾經利用回國之際,向日本當局建議將臺灣賣給英國,這樣既可甩掉一個包袱,又可獲得一大筆錢,豈不是一舉兩得,當時的日本政府正處於財政危機當中,乃木的建議可以說引起了首相的興趣,但卻遭到了日本內閣中強硬派的反對,最後他的建議也就被否決了。
  • 臺灣在甲午戰爭後的抵抗,幾乎讓日本把它賣給了法國
    俄羅斯一直把中國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希望日本佔領,而德國、法國也想在中國東北分一杯羹,英國則更傾向於日本。俄、德、法等國為了自身利益,勸日本不要佔領遼東半島。迫於壓力,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被清政府贖回。湖廣總督張之洞和臺灣巡撫唐景崧堅持割讓臺灣而不是由銀行賠償,並以臺灣島為抵押向英國借錢賠償日本。
  • 法國100法郎--拿破崙
    這張法郎是製作最為精緻的法國法郎之一,背面的色彩和正面相差無幾,和其他法郎被稱為「詬病」的背面相比差別甚大。     法郎雖然不注重雕刻,但這張紙幣的人像著實使我非常驚豔。拿破崙眼睛的雕刻黑白分明,富有陽剛之氣,和大副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 法郎已經在法國本土被廢除了,為何還在非洲盛行?
    從2002年元旦起,法國人逐步廢除法郎,到了2005年,歐元完全取代了法郎,成為法國本土的唯一官方貨幣。然而,在遙遠的非洲,法郎經久不衰,至今還在非洲15個國家、1.55億非洲人口中流通,為非洲經濟保駕護航。那麼為什麼法郎已經在法國本土被廢除了,卻還在非洲盛行無比呢?
  • 蔡英文一片口罩都不賣給大陸?日本發生災難,卻主動捐2.5億美金
    在武漢新型肺炎爆發之後,醫療物資緊缺,尤其缺乏口罩,蔡英文在了解到這一事實之後,便下令禁止臺灣將口罩賣給大陸。不管蔡英文如何宣傳,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片領土,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的共識,蔡英文在此前任職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時候就一直在挑撥兩岸關係,而獲得連任資格之後,她的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囂張。
  • 法郎已經在法國本土被廢除了,為何還在非洲盛行?
    從2002年元旦起,法國人逐步廢除法郎,到了2005年,歐元完全取代了法郎,成為法國本土的唯一官方貨幣。然而,在遙遠的非洲,法郎經久不衰,至今還在非洲15個國家、1.55億非洲人口中流通,為非洲經濟保駕護航。那麼為什麼法郎已經在法國本土被廢除了,卻還在非洲盛行無比呢?
  • 法國法郎兌換人民幣匯率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法國法郎兌換人民幣匯率
  • 法國法郎兌換人民幣匯率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法國法郎兌換人民幣匯率
  • 法國法郎
    法國法郎以鮮豔的色彩和精緻的印刷受到很多收藏者的追捧,但是各個時期的法郎也有很大的差異,我覺得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二戰以前
  • 法國貨幣為啥叫法郎?全是被英國人的假鈔給逼的
    裡弗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查理曼大帝時代,裡弗爾也叫法鎊,最初等於550克白銀,是法國中世紀到近代最重要的貨幣單位。和裡弗爾比起來,法郎只是小字輩。而法郎能後來居上取代裡弗爾,英國軍人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法國政府。
  • 怕公司砸在手裡,他將公司100億賣給法國人,14年後法國人賺400億
    比如雀巢收購徐福記和銀鷺,樂百氏被法國達能收購。而這些老闆把公司賣給國外之後,雖然能夠拿到大量的現金,但是這些老外真的能把國內的企業經營好嗎?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企業到外國人手裡都能被妥善經營,比如銀鷺被雀巢收購後,並沒有給雀巢帶來實質性的經濟增長。
  • 11.6億一列,是復興號5倍!臺灣高鐵用日本技術增購被天價勒索
    (來源:鐵路快訊)  根據臺媒報導,有知情人士指出,當年高鐵列車採用日歐混血的方案,種下了今日的苦果,因「行控、號誌系統」專利掌握在日本廠商手中,不只令歐洲廠商難以涉足標案,日方更是漫天要價  50億新臺幣是什麼價格?大約是11.6億元人民幣。臺灣高鐵採用的12輛編組,大陸復興號高速動車組多數採用8輛編組與16輛編組。與大陸8輛編組復興號動車組相比較的話,日本給臺灣的報價,可以購買時速350公裡「復興號」動車組7列左右。  如果折合成8輛編組,臺灣高速動車組7.7億人民幣一列。差不多相當於復興號價格5倍。
  • 法國法郎「倒二版」賞析(下)
    (新博文 2020.4.30)當年法國倒二版從20法郎開始,一張一張收集,集齊用了幾年時間。
  • 法國中央銀行:法郎兌換歐元僅剩三個月時間(圖)
    仍在流通中的法郎(圖片來源:法新社)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1日訊 (實習記者 楊軍)據法國《解放報》11月18日援引法新社(AFP)報導:法國中央銀行於11月18日宣布,法郎兌換歐元的最後期限是2012年2月17日,距離現在只剩三個月時間。
  • 紙幣欣賞——法國法郎系列 伏爾泰
    法國紙幣色彩絢麗,設計獨特,正是法蘭西性格的體現。其紙幣如油畫般的色彩,也為後市收藏者所青睞,市場價格常年居高不下正面本人自藏一副評級法郎pmg66反面10法郎是這版倒數第二小的法郎紙幣30日),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ois-Marie Arouet),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
  • 法國中央銀行:法郎兌換歐元僅剩三個月時間(圖)
    仍在流通中的法郎(圖片來源:法新社)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1日訊 (實習記者 楊軍)據法國《解放報》11月18日援引法新社(AFP)報導:法國中央銀行於11月18日宣布,法郎兌換歐元的最後期限是2012年2月17日,距離現在只剩三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