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鉤跑的魚還會不會吃餌,隔多長時間會再次咬鉤?

2020-12-24 小飛的釣魚閣

有人說『魚只有7秒鐘記憶』,意思是七秒過後看這個世界又是嶄新的,之前受過的傷痛也會一併忘記。雖然聽起來很美好,但咱釣魚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魚不但有記憶而且記憶很好

不過類似「記憶只有七秒」的故事到底有沒有呢?還真有

我記得前幾年去一個野生水庫,該水庫地方非常偏僻,知道的人不多。水質非常清澈,對魚來說沒有什麼吃的東西,所以下竿沒過多久就連杆了,真正的爆連。

野釣大家也都知道,魚的品種多樣個體不一,開始用2+1的線組切了3副鉤子,改用3+2才穩住

後來中了一條五六斤的鯉魚,取鉤的時候竟發現魚嘴上竟掛了4個鉤子,其中三個是新關東另一個是伊豆,經過子線線徑的對比發現就是我斷的那三幅

也就是說在同一天,這條鯉魚四次來咬鉤,看起來好像真的只有七秒記憶。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實際上是極度的飢餓才導致它不顧危險

釣友們還真別不信,其實這種情況我遇見過不止一次。

小時候釣魚商品餌哪有這麼流行,一般都是有錢人、懂釣魚的人才會這麼做,大多還是以蚯蚓、麵食為主。

何況人都吃的不好,哪有多餘的錢買餌料給魚吃

現在釣魚釣不釣得到不管,下竿先打個幾斤窩料再說,也不看魚情、水情,走的時候還把剩餘的餌料扔下去,這樣魚還缺吃的嗎

正常來說,被鉤跑的魚要隔多長時間才會再次咬鉤

前面我的經歷寫了那條鯉魚是因為飢餓才不顧危險,還有一個原因是生口魚,他並不知道被嘴裡的異物拉扯是因為岸上的人拿魚線在拽他

生口魚被鉤跑後只要肚子餓了還是會馬上覓食咬鉤,當然被鉤的次數越多對味道濃重的東西會變得警惕

食物會繼續吃(因為要生存)但對味道重的商品餌、霧化的物體產生抗拒。這也是為什麼釣滑魚要清淡、控住霧化的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是把釣上來的魚再次放回去,這樣會比脫鉤、斷線跑掉的魚更狡猾,因為他們和人直接接觸過。

比如競技池裡的魚,吃東西會涮餌,但一但被鉤中反而不掙扎,因為他知道反正會被放,還不如省點力氣配合一些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相關焦點

  • 釣魚時遇到切線跑魚,大魚還會不會進食,多久會回來咬鉤?
    我們在出門釣魚的時候,尤其是在野釣的情況下,很容易遇到脫鉤跑魚,有時候是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的,有時候則是因為細線搏大魚切線跑魚,那麼大魚在逃跑之後,還會不會進食,或者說還會不會回來咬鉤,想必這是很多釣魚人心裡都有的疑問吧。
  • 為什麼魚看到魚鉤還會咬?深度分析魚吞鉤和吐鉤的原理
    也許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魚咬鉤主要是因為魚看不清魚鉤,不否認這種因素的存在,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視覺太差並不是魚咬鉤的主要因素。野生魚的吞鉤行為生長在自然水域中的魚幾乎不會被魚鉤傷害到,一旦被釣走再次回到水中的可能性也不大。這樣一來魚完全無法認識到魚鉤所存在的危險性,也就是說魚並不知道魚鉤會對它們造成傷害,僅僅只是把魚鉤當作雜物,所以在覓食的過程中就會毫無警惕地將魚鉤吞進嘴。
  • 不會通過浮標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掌握這5種魚咬鉤特點就夠了!
    釣魚的時候通過浮漂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判斷失誤提竿提早了,魚兒還沒上鉤,如果提竿晚了魚餌已經被魚吃了。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幾種常見魚類咬鉤漂相的判斷方法。鯽魚:鯽魚是底雜食魚,動物餌、糧食餌都吃 。鯽魚咬鉤的漂相就是先點幾下,之後漂身接著勻速慢慢升起,如果不揚竿, 浮漂會上 升至側倒橫臥於水面。在漂相從升漂開始至平漂之間揚竿都是可以上魚的。草魚:草魚以水草或陸草為食,也會吃青蟲、蚯蚓等。
  • 魚為何愛咬集團鉤,用集團鉤釣魚時應注意什麼?
    二、鉤具隱蔽性好集團鉤是單線鉤具腦線,這與其他組鉤又一不同環節。當將集團鉤上完麵食餌後,只有一根較細的(常用紅、綠、黃色)單絲尼龍線露在餌體外邊,即使遇到水質清澈如鏡的釣點,魚類感覺器官還是難以發現,如若發現對此並無反感。如果露在餌體外的是粗線、白色或多根線,魚便會警覺起來而退避三舍。
  • 夏季這樣釣黃顙魚,一旦咬鉤就不會再吐出來!
    若釣到一條後一定要堅持繼續作釣,往往都會接連中魚。不過黃顙和鯽魚是不合群的,通常釣到黃顙的地方很難釣到鯽魚,當然若是能釣到黃顙可要比釣鯽魚更有成就感。作為一個兇猛的魚種想要垂釣黃顙可是不能硬碰硬的,俗話說柔能克剛即使它再兇悍也無濟於事。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穿蚯蚓時把鉤尖露出來會影響魚吃餌嗎?老釣友是這樣解釋的
    今天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有釣友問:野釣穿蚯蚓時把鉤尖露出來會影響魚吃餌嗎?魚會不會看到鉤子後感到害怕從而影響上鉤率?首先蚯蚓不能拍死,這樣就失去了活性,蚯蚓在水下不斷的扭動、掙扎能更好的誘魚其次蚯蚓最好別掐斷,掐斷就和拍死沒區別了,有人會怕小魚鬧窩,小魚多的時候即使掐斷也沒用最後蚯蚓穿鉤時露出鉤尖是否影響魚吃餌?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裝鉤的餌粒一般都以黃豆大小最為合適,化散速度快的可搓花生米大小。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
  • 魚有咬鉤卻釣不上來?多半是你犯了4個錯,釣友:後悔才知道
    雖然野釣中最讓人發愁的就是雜魚鬧鉤,但除了這一煩惱,有時還會遇到有口不中魚,儘管漂相居多,魚咬鉤的頻率也很高,可就是每次揚竿都釣不上來魚。另外就是在垂釣輕口魚時,如果餌料的比重過大或太硬,也會導致入口性比較差,魚不喜歡直接吞食,最後才導致魚有吃口而不中魚的現象。
  • 東北「老魚鷹」展棚釣必殺技:魚不咬鉤也能釣上來
    「我的這個魚塘是地熱的,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大棚內溫度也不會低於20℃,這樣的溫度裡,不僅釣友感覺很溫暖,就連水裡的魚也很容易咬鉤。瀋陽地區的「冬釣大棚」與戶外的垂釣園場一樣,投放的多是鯉魚、草魚、鏡鯉、鯽魚等魚種。放魚日當天去釣稱之為正釣,不放魚的日子去釣一般就叫偷驢(也被稱為刷鍋)。當日,老陳的魚塘投放了1000斤鏡鯉。
  • 管子餌的防掛鉛頭鉤掛法
    不過有些時候,管子餌也是非常好用的精細餌,配合細線輕小的鉛頭鉤,可以很好地發揮觸鬚的細微動作刺激鱸魚咬口。另一方面,管子餌因為身體比較粗胖,在曲柄鉤釣組中留給刺魚的空間不大,遇到一些肉厚的管子餌,用曲柄鉤釣組往往造成著鉤率低下。此時,用一般的鉛頭鉤露鉤尖可以提高著鉤率,但是沒有擋刷的鉛頭鉤則容易掛底。
  • 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 池塘有魚但不咬鉤的原因分析
    線組過粗,用鉤過大。俗話說:釣小魚用小鉤細線,釣大魚用大鉤粗線。如半斤鯽魚子線0.4配5號袖鉤,你用子線1.0配10號鉤,魚想吃都吃不進口,怎麼可能釣得到。2、調釣不當。臺釣正常的釣組是調4釣2或調6釣3。
  • 釣魚10多年,未必知道這些假餌釣法,「騙」魚咬鉤,輕鬆釣大魚!
    假餌又叫擬餌,是路亞釣法最大的特色,不過假餌的時候並非只有路亞才有,民間傳統釣法中就有很多關於使用假餌的釣法。我們知道民間的傳統釣,追求的是休閒、簡便、快捷,成本低,投入少,這樣的釣法自然是難以推廣的,這個大家都懂得。普及率不行,不代表某些釣法不好玩,最大的原因是沒利潤。
  • 別看它個頭小,咬鉤卻很兇猛,淺談太陽魚的釣法及用餌
    但需要注意的是「可存活」不代表「會進食」,像鯉魚草魚這類魚種適應水溫能力也挺強,一二度一樣死不了,但水溫低它活性就差了,活性差就不會進食。太陽魚也是這個道理,一般是天氣熱會比較好釣,氣溫高、水溫高覓食的積極性就越強。2、太陽魚是中上層魚類,食性較雜主要以浮遊生物以及水生昆蟲為食,也會吃小魚小蝦和一些軟體動物。
  • 如何做到不跑魚?「量化」鉤尖和鉤柄的長度,選鉤更直接
    此時選用鉤尖相對較短、鉤柄相對較長的魚鉤,會明顯在上述魚情下具有實用性,摘鉤或磕魚都會快一點,節約時間,提高釣魚效率,這就等於不容易跑魚。這類典型的魚鉤就是新關東類、飛磕袖類的鉤型了。魚情慢,鉤尖長一些,鉤柄短一些「慢」不僅說的是上魚速度,釣一條算一條、釣大魚等魚情,也可以算為此類。
  • 半水調漂時空鉤,無鉤,帶餌這三種調漂形式的鉤餌水下狀態及應用
    如果是在野釣中,大多數是會雙鉤躺在水底。」問:「無鉤調漂的狀態下,雙鉤還會因為釣目的不同而變化嗎?」答:「根據小跑鉛和野釣調漂的概念來說,採用無鉤調漂後,是很難通過釣目的變化而影響雙鉤在水下的狀態的。」概述:實現小跑鉛釣法和避免野釣時雙鉤不到底現象,是無鉤調漂的主要目的,其在水下的狀態大多以雙鉤躺底為主,並且這樣的雙鉤狀態,不會因為釣目的變化而改變。
  • 初秋垂釣:這5種情況魚不會咬鉤,你知道幾種?
    初秋垂釣:這5種情況魚不會咬鉤,你知道幾種?秋天是最適合釣魚的季節了,溫度開始下降,所以很多魚的胃口會很好,很多魚會開始咬鉤,釣魚也比較容易。但是現在是初秋時節,天氣溫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熱的。所以釣魚的時候如果出現了這5種情況,魚是比較少會出現咬鉤的情況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這5種情況下魚是很少會咬鉤的,來看看是哪5種情況吧。5種情況下魚很少會咬鉤情況一:連續多天出現晴天初秋的溫度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溫度也並不低。
  • 窩子裡的大魚不肯咬鉤?試試「反底釣」,只需兩顆泡沫
    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窩子裡有魚但不咬鉤」的情況,魚明明就在眼前可就是釣不起來,這種事擱誰都著急有泡沒口、有魚不咬鉤的原因有很多,我寫過不少文章,比如自然水域中水底情況比較複雜,經常會有一些枯樹枝、水草等障礙物,如果我們的釣餌掉入其中就不能很好地被魚發現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性也比較大,釣大型魚的時候往往需要打重窩,若此時你的窩料和釣餌完全相同
  • 應根據所釣的魚種選鉤,依據魚的大小而使用不同型號的鉤
    現將常用的幾種魚鉤的形狀及各自特點介紹如下:短柄寬門鉤(圖1B)這種鉤鉤條較粗,鉤柄較短,用得較廣泛,什麼魚都可以釣,由於鉤條粗,較結實耐用。適合穿麵團類餌料,但不宜用來釣兇猛類的魚,如:鯰魚、黑魚、淡水白鯧、黃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