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2021-01-09 釣魚實驗室

鯽魚是許多釣魚人非常喜歡垂釣的魚種,不僅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釣到,而且鯽魚對餌料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不管是商品餌還是自製餌料,都非常容易的可以釣獲鯽魚。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雖然鯽魚的咬鉤動作非常標準嗎,但是因為季節、水溫以及魚的大小不同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出現的漂相上面也是有所差異,下面我給大家列出釣鯽魚最常見的四種漂像,如果大家在釣鯽魚的時候發現這種漂相,馬上提竿,幾乎100%的可以中魚!

1、小送漂

浮漂在經過一段點動以後,突然在水中上升1-2目左右以後就不再上升,此時就是很明顯的鯽魚在水底已經吞鉤在抬頭遊走,我們在浮漂上升由快轉慢的時刻及時揚竿就可以確保中魚!

2、大送漂

有的時候,浮漂可能突然在水中要上升3-5目左右才不在上升,有些可能還會出現浮漂在水面傾斜甚至橫臥在水面上,這時候在浮漂上升由快轉慢的時候提竿,也是可以確保中魚,而且比一般小送漂釣到的魚咬大得多,多是大板鯽之類的!

3、顫漂

這是釣鯽魚時一個很常見的漂相,我們會發現浮漂的漂尖比較慢的輕微的上下抖動,此時是大鯽魚將鉤餌吞入口中以後,因為呼吸而產生的顫動漂相,此時我們只要及時提竿的話,鯽魚肯定上鉤,但是如果晚了的話,魚就會將魚鉤吐掉了!

4、悶漂

也被稱為黑漂,鯽魚在咬鉤以後可能沒有抬頭吃餌,而是在吞鉤以後向深水區遊動,就會拉動浮漂下沉,產生悶漂的現象,還有就是當我們用雙鉤作釣,上鉤懸浮的時候,如果鯽魚咬的就是上鉤,那麼也會很容易產生黑漂的現象。當出現黑漂的漂相時,只要沒有馬上彈上來,就可以排除魚蹭線的幹擾,抓住機會迅速提竿,中魚率極高!

相關焦點

  • 不放過每個上魚的漂相,提高鯽魚中魚率!
    鯽魚的漂相受很多因素影響,就算同一天同一釣點同款餌同一釣組同一漂目,吃口有時都不相同,但還是有一些中魚率較高的常見漂相,我們來分享一下。 頓口:浮漂下頓一目到兩目,魚咬鉤的一瞬間,會突然加重配件的重量,反映到浮漂上就是有力的一頓,是很多老釣手喜歡抓頓口,但這對調釣的要求也比較高。 黑漂:比如在競技釣中,很多釣手選用長子線,鯽魚吃鉤後上抬,子線會彎曲成U型,託鉤的力量會變為拉力,所以常出現「黑漂」的漂相。
  • 冬季手竿釣鯽魚,這些調漂方法簡單快速,漂相輕微提竿也能中魚
    冬季釣鯽魚,中魚率的高低跟調漂有極大關係,正確的調漂方法會讓鯽魚更輕鬆的就餌,雖然此時魚口輕,但是漂相輕微也能極高的中魚率,這個也是冬釣鯽魚的樂趣所在。哪些調漂方法較為適合冬季的魚情,這裡盤點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冬季釣鯽魚不會看漂相,就別怨沒魚口,遇到這樣的漂相只管提竿吧
    但要小門說,冬季釣魚選好漁具,選準釣點,並且看準漂相,漁獲(主釣鯽魚)還是有保證的,那麼今天的《釣魚有門》,就來給大家說說看漂相的技巧。一,冬季較好的調漂法。既然魚輕,調漂自然要靈,一般的調法可以用空鉤半水調4目左右,然後可以釣1目或者2目,這樣較靈。
  • 冬季釣鯽魚,出現浮漂持續抖動,一般都是大鯽魚,出現了趕緊提竿
    介紹下冬釣鯽魚的漂相問題,把握住提竿時機才會有比較高的中魚率。一、漂相是實口的基礎冬季魚開口幅度小,進食動作輕微,就算吃不進去餌料浮漂也會出現輕微的動作,如果頻繁提竿不中魚,對窩點肯定是有影響的,甚至會出現窩點中停口的顯現。所以如何讓反映出來的不管何種漂相都是實口,這個就需要很多方面的內容了。
  • 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當窩子裡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你就要對接下來的漂相提高警惕了。1,大魚咬鉤的漂相很穩小魚的性子和大魚完全不一樣,小魚比較跳脫,而且是成群活動,平常看到吃的東西都是靠搶的(不然慢了就吃不到了),所以小魚咬鉤的時候我們的浮漂總是像跳舞一樣,各種黑漂,頂漂,大頓口之類的,簡直停不下來,但這種漂相雖然好看卻沒辦法中魚。
  • 不會通過浮標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掌握這5種魚咬鉤特點就夠了!
    釣魚的時候通過浮漂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判斷失誤提竿提早了,魚兒還沒上鉤,如果提竿晚了魚餌已經被魚吃了。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幾種常見魚類咬鉤漂相的判斷方法。鯽魚:鯽魚是底雜食魚,動物餌、糧食餌都吃 。鯽魚咬鉤的漂相就是先點幾下,之後漂身接著勻速慢慢升起,如果不揚竿, 浮漂會上 升至側倒橫臥於水面。在漂相從升漂開始至平漂之間揚竿都是可以上魚的。草魚:草魚以水草或陸草為食,也會吃青蟲、蚯蚓等。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冬釣鯽魚,漂相很少「大動作」,留意這些「小動作」,一抓一個準
    小雪之後氣溫越來越低,鯽魚的進食動作會越來越輕微,浮漂的反映自然是比較輕微。輕微的漂相到寒冬時節是常態,所以在冬季釣魚時要注意魚竿不離手,眼睛不理漂,不然很容易錯過了提竿時機。就算輕微的漂相也是在浮漂選擇正確,調漂方法正確的基礎上的。
  • 【釣魚技巧】兩類截口四種漂相,漂動就提,冬季釣大棚,想不上岸都難
    所謂截口,就是指鉤餌沒有落底之前,就被魚半途咬鉤,截口有兩種,一種是離底截口,另一種是半水截口。 被動漂相和主動漂相的區別,前者是守,後者是攻,代表著兩種釣法思路,不存在哪一種效果更好這種說法,只是代表著不同垂釣思路罷了,具體如何使用,還是要看實戰魚情和釣魚人的基本功了。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釣法思路,對釣魚人來說,只需要確定是截口,出現了頓、滑、頂、移這四種漂相,提竿必中魚,那麼,這四種截口漂相,分別是什麼表現呢?
  • 冬季魚口輕輕的,什麼時候該提竿呢?教你1招,看準了基本都中魚
    關於冬季釣魚的方法技巧,小漁都記不得說過多少次了,但是還有不少釣友問我,說為什麼我冬季就是不上魚呢?說有了魚咬鉤提竿為啥不中魚呢?等等,其實呀,這些問題只是表面現象,其根本原因還在於不會釣冬季輕口魚,我們本期《漁課堂》,就再教大家一遍。
  • 學會這三句口訣,浮漂一動就提竿,竿竿都有口
    這三句口訣,分別對應了鯽魚、鯉魚、草魚三種常見淡水魚,雖然沒有包含這三種魚的所有咬鉤漂相,但都屬於這三種淡水魚的典型中鉤漂相。草魚喜帶浮漂走,漂移提竿就有口,鯉魚咬鉤起起伏,硬拉猛拽不脫鉤,鯽魚提竿不要急,浮漂升停必有口,那麼這三句口訣,分別怎麼理解呢?
  • 冬季釣鯽魚,浮漂有動作,提竿空槍多,從這5點中找原因!
    冬季比任何季節都要追求中魚率,這是因為魚進窩需要較長,發窩實在不容易,頻繁空槍不中魚會對窩點造成很大的影響,窩點中好不容易聚起來的魚可能會一鬨而散,冬季魚離窩之後基本是不會再回來了,這個窩點基本也就算了廢掉了。另一個方面來說,冬季釣魚不容易,爭取把每條咬鉤的魚都釣上來,這樣才能保證有不錯的收穫。
  • 臺釣遇上浮漂停頂走時,該不該提竿?照我這樣做,中魚率輕鬆翻倍
    相信大家對臺釣這一種釣法不會陌生,在使用臺釣時,漂相從浮漂進入水裡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在這裡大家必須準確的知道這時候漂相的含義,快速的作出與之對應的方法。臺釣遇上浮漂停頂走時,該不該提竿?照我這樣做,中魚率輕鬆翻倍,錯過這些「小動作」,至少有一半的大魚會跑掉了第一、浮漂進入水裡後,常常會造成水面抖動的情況。一般來說浮漂的擺動幅度不會太大不過頻率很快,在水面上會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白條這一類表層魚,在水裡吃下落的魚餌導致的。不過因為這個時候浮漂還沒有翻身,線組還不是成一條直線的。
  • 抓住這些鯽魚的浮漂信號,提竿上魚的機率能達到9成!
    且細尾漂能很清晰地傳達上魚訊號。帶餌找底,底鉤掛重餌,在釣點附近反覆拋竿,找到四目位置,確定水底情況,順便打窩。這時如遇水底不平,浮漂會表現為比四目低或比四目高,無論高低與否,我們儘量調整到偏離四目的上下一目之內為宜。實釣中,我們只要記清浮漂偏離四目時的位置就行了,不需要刻意追求四目。
  • 野釣:走水的小河溝,七星漂加朝天鉤,會有怎麼樣的漂相?
    並且朝天鉤鉤尖朝上,魚吸食後常鉤刺魚的上顎,所以在結合正個鉤餌入水狀態,會出現不同的漂相。漂相1:鉤餌入水下落過程中,還未著底,中途被魚截口吞食,此時魚常拉動餌料下沉,所以浮漂七星漂也會順著主線的拉力,一顆顆的沒入水中,即緩緩的「黑漂」。
  • 【釣魚技巧】教你如何根據魚的吃鉤方式掌握提竿時機
    再有就是自己主釣的是什麼魚,根據作釣魚種的吃口習性來判斷提竿最佳時機。 那麼不同魚種,吃鉤有何習性?我們又該如何根據吃鉤習性,掌握最佳提竿時機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幾種常釣魚種的吃鉤習性和出口的漂相!
  • 朝天鉤釣鯽魚很鈍?不,並不鈍反而釣鯽魚十分靈活
    那是因為我們在使用朝天鉤釣鯽魚的時候,鯽魚躲在水草中,這時候我們使用長竿短線作釣的時候,會主動的去「逗釣」鯽魚,鯽魚對於活動的蚯蚓十分的敏感,這時候如果發現蚯蚓會上前搶食我們的釣餌。在鯽魚把蚯蚓吃進嘴中的那一刻,這時候線組會把力道通過竿尖傳達到我們的手上,從而提竿刺魚。雖然朝天鉤的錫鉈是焊接在魚鉤的鉤柄上的,拋竿入水的時候是沉入水底的,但並不阻礙我們在作釣中可以人為地讓其靈敏起來。
  • 鯉魚索餌漂相與提竿時機
    其吃餌特點為試探性地用觸鬚碰餌、吻觸或御吐,反覆二、三次,確認無疑後才吞下,在浮漂信號的反映為左右搖晃,然後浮漂眨(頓)一下沉沒水中或臥漂(平漂)。這表現出野生鯉魚的聰明機警與狡猾。根據多年垂釣鯉魚的實踐,談談鯉魚攝食方式與提竿時機,靈活應對,防止或減少跑魚的體會。
  • 野釣長江魚類,釣獲20條翹嘴魚,還有一筐黃辣丁和鯽魚
    下面介紹一下長江流域支流常見的一些魚類,以及野釣的反應在魚漂上的現象。長江的鯉魚在我們野釣活動中也算是一種大個體魚類了,所以你在長江流域釣魚過程中如果有鯉魚進窩了,那長江流域的小魚基本上就不鬧窩了。也就應驗了長江釣魚人的一句話,長江流域的大魚到小魚逃。但是目前長江流域的野生鯉魚它長到2斤以上就是一條經歷了身經百戰的老魚了。
  • 冬季釣鯽攻略,讓中魚率飆升!
    天氣逐漸變冷,由於冬季鯽魚的活性較其他魚種比較高,釣友們的目標逐漸變成了鯽魚,那麼冬天我們改如何釣鯽呢?冬釣鯽的時候,要想收穫好,有幾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