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許多釣魚人非常喜歡垂釣的魚種,不僅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釣到,而且鯽魚對餌料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不管是商品餌還是自製餌料,都非常容易的可以釣獲鯽魚。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雖然鯽魚的咬鉤動作非常標準嗎,但是因為季節、水溫以及魚的大小不同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出現的漂相上面也是有所差異,下面我給大家列出釣鯽魚最常見的四種漂像,如果大家在釣鯽魚的時候發現這種漂相,馬上提竿,幾乎100%的可以中魚!
1、小送漂
浮漂在經過一段點動以後,突然在水中上升1-2目左右以後就不再上升,此時就是很明顯的鯽魚在水底已經吞鉤在抬頭遊走,我們在浮漂上升由快轉慢的時刻及時揚竿就可以確保中魚!
2、大送漂
有的時候,浮漂可能突然在水中要上升3-5目左右才不在上升,有些可能還會出現浮漂在水面傾斜甚至橫臥在水面上,這時候在浮漂上升由快轉慢的時候提竿,也是可以確保中魚,而且比一般小送漂釣到的魚咬大得多,多是大板鯽之類的!
3、顫漂
這是釣鯽魚時一個很常見的漂相,我們會發現浮漂的漂尖比較慢的輕微的上下抖動,此時是大鯽魚將鉤餌吞入口中以後,因為呼吸而產生的顫動漂相,此時我們只要及時提竿的話,鯽魚肯定上鉤,但是如果晚了的話,魚就會將魚鉤吐掉了!
4、悶漂
也被稱為黑漂,鯽魚在咬鉤以後可能沒有抬頭吃餌,而是在吞鉤以後向深水區遊動,就會拉動浮漂下沉,產生悶漂的現象,還有就是當我們用雙鉤作釣,上鉤懸浮的時候,如果鯽魚咬的就是上鉤,那麼也會很容易產生黑漂的現象。當出現黑漂的漂相時,只要沒有馬上彈上來,就可以排除魚蹭線的幹擾,抓住機會迅速提竿,中魚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