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這些鯽魚的浮漂信號,提竿上魚的機率能達到9成!

2020-12-11 HD大眼魚

初春或水溫較低的時節,為了適應魚口,餌料的重量一般都較比輕,所以有沒有掛餌對浮漂拉力的影響較小,為了達到靈敏的效果,初春還是選用浮力小一點的浮漂為好,細尾漂就要比粗尾漂好用。一般情況下,細尾漂的漂身不是空的,所以產生的浮力不大。且細尾漂能很清晰地傳達上魚訊號。

帶餌找底,底鉤掛重餌,在釣點附近反覆拋竿,找到四目位置,確定水底情況,順便打窩。這時如遇水底不平,浮漂會表現為比四目低或比四目高,無論高低與否,我們儘量調整到偏離四目的上下一目之內為宜。實釣中,我們只要記清浮漂偏離四目時的位置就行了,不需要刻意追求四目。

鯽魚吸食餌料,釣尖在魚嘴張合力的作用下瞬間刺穿它的上顎或下顎,達到「死口」。如果能夠第一時間抓住它的吃口再好不過了,比如標誌性動作,緩慢的「下鈍口」,即鯽魚吸食餌料時,嘴唇合併下壓子線,通過主線帶動浮漂緩慢下降半目或一目。

浮標微微顫動後,略沉半目至一目,標動即停止。 提竿時機:為浮標剛剛下沉。其過程很短,垂釣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遲緩即痛失良機。

鯽魚吞餌後抬頭向外遊走,拖動線組,將線組,鉛墜和浮漂的平衡打破,造成大頂漂。鯽魚吞餌後在抬頭遊走的過程中感覺到了嘴裡的異物,造成頂漂現象,不過這時候的頂漂提竿就已經晚了。

黑漂在釣任何魚中都是中魚率非常高的一種漂相。產生的原理是鉛墜被大距離向下或者向左右的拉動,從而出現浮漂快速下沉的情況,區別與頓口,黑漂比頓口更有力度,浮漂動作幅度更大。原理是魚吃餌以後繼續往前走,甚至是搶食後快速離開窩點,所以黑漂可以保證魚餌肯定在魚嘴中,此時提竿中魚率非常有保障。根據魚的動作迅速程度,可能形成黑漂,也可能形成斜漂。

接口在釣鯽魚時出現的比較多,由於釣窩已經聚集了大群的鯽魚,由於拋竿的頻率導致釣點附近的魚已經適應和喜歡這種味道的魚餌,並且對你的拋竿沒有了恐懼,甚至形成了一定的條件反射,都前去吃食,而形成了魚兒爭食的現象。

逗漂的主要表現就在於它會上下的浮動,上下的幅度大致是在1釐米這樣,這時是鯽魚在試探釣餌,此時不是提竿的好時機,需要穩住,等待時機在提竿,否則的話會很容易空鉤的。

浮漂一點一點,連續點動,動作很小是魚兒吃穩的跡象可提竿;浮漂點動後,接著慢慢上送時,動作越慢魚越大,動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魚。浮漂輕輕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時、可提竿。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鯽魚,出現浮漂持續抖動,一般都是大鯽魚,出現了趕緊提竿
    介紹下冬釣鯽魚的漂相問題,把握住提竿時機才會有比較高的中魚率。一、漂相是實口的基礎冬季魚開口幅度小,進食動作輕微,就算吃不進去餌料浮漂也會出現輕微的動作,如果頻繁提竿不中魚,對窩點肯定是有影響的,甚至會出現窩點中停口的顯現。所以如何讓反映出來的不管何種漂相都是實口,這個就需要很多方面的內容了。
  • 冬季釣鯽魚,浮漂有動作,提竿空槍多,從這5點中找原因!
    冬季釣鯽魚是魚鉤一定要小,因為這時候鯽魚開口幅度比較小,如果魚鉤過大會吃不進去,但是魚啄餌料的時候漂相還是會有,這就讓抓小動作為常態的冬季不得不提竿。釣鯽魚,在冬季來說2、3號袖鉤就足夠,畢竟野釣中太大的鯽魚還是非常少的,就算碰上大鯽魚,這個魚鉤大小也完全足夠。使用小鉤,多數釣友都會認識到,但是往往會忽略了魚鉤本身的重量,所以為了魚順利進食,最好使用細條魚鉤,這樣的魚鉤才比較輕。
  • 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 釣魚只會抓黑漂可不行,了解這些浮漂信號規律,中魚機會更多
    特別是在垂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種時,浮漂出現有力的下頓信號說明魚已經吞餌,應該及時抬竿刺魚,千萬不要只等黑漂信號。魚的體型大小對浮漂信號的影響浮漂出現的信號幅度和魚的體型大小是成正比的,這是每一個釣魚人都清楚的常識。例如鯉魚、草魚、青魚等大體型魚種在吞餌時浮漂出現的信號幅度就非常大,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調釣方法都經常出現黑漂信號。但是鯽魚等小體型魚種在吞餌時浮漂信號幅度就更小,這是因為小魚在吞餌時的力度更輕。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口輕,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哪種更好用?
    如果最低氣溫穩定,或者穩定中有小幅度上升,那魚就是比較好釣的。水溫低魚口自然就會比較輕,鯽魚在寒冬時節進食好像沒有力度可言,如何讓進食信號傳遞出來,並且更加明顯,選擇合適的浮漂就是一個比較關鍵的要素。浮漂的種類較多,包括材質、造型等多種多樣,但是從漂尾的角度來說只有軟硬尾之分。浮漂的漂尾甚至可以理解為浮漂的靈敏度來源。
  • 浮漂有動作,揚竿不中魚的三個原因
    浮漂的晃動通常而言是魚兒上鉤的信息,因此很多釣友都會在魚漂晃動後提竿上魚,但是很多釣手都會遇到一提竿,什麼都沒有情況。
  •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這些材質的浮漂信號及特點你懂嗎?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是釣魚人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各種類型,琳琅滿目的浮漂,繁雜,多樣蘆葦、納米、孔雀羽、巴爾沙木、桐木、豪豬刺等等,那麼這些常用的浮漂,信號和特點你知道嗎?下面我們介紹下各種浮漂的信號反應以及特點!
  • 春釣這樣調漂,浮漂信號清晰,釣上的魚都是正口!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確保鉤餌的落點處於浮漂的正下方,線組與水面垂直,避免信號在傳遞至浮漂的過程中出現丟失。      很多初學者都會遇到這樣情況:浮漂明明沒有出現明顯的信號,但抬竿換餌時卻發現有魚中鉤,並且魚鉤正中魚的上嘴唇,如果這樣的情況屢次發生,就說明魚已經咬鉤但浮漂未出現信號,需要立即在調釣上做出調整。
  • 冬至過後釣鯽魚,給你6個建議,大板鯽連竿上,天冷也能好收穫!!
    冬至過後釣鯽魚,給你6個建議,大板鯽連竿上,天冷也能好收穫!!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自冬至起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一,這是漁獲比較穩定的一,基本都不會好到哪裡去。而且出門要忍受較長的低溫,所以每年到了這時候封杆的釣友就開始變多了。
  • 野釣鯽魚,要如何選擇浮漂?
    釣鯽魚是門技術活,在野生的自然水域裡釣鯽魚,要想浮漂動作清楚一點,魚獲多一點,選擇好一支合適的浮漂很重要,而且要調釣合適,浮漂的信號才會表現得很明顯。根據水深來選擇不同的浮漂春釣灘,夏釣潭。說得正是不同的季節需要選擇不同的水深釣鯽魚,春季釣淺灘處,夏季釣深水,冬天也需要釣深水,秋季釣不深不淺的深淺交界處。在淺水釣鯽魚和深水釣鯽魚,浮漂的選擇應該是不同的。
  • 冬天釣鯽魚的方法和技巧(強烈推薦)
    建議掛鈎方法:上鉤掛商品餌(餌料霧化後,能起很好的誘魚作用,尤其是在冬季,更是有明顯的效果),下鉤掛紅蟲或細紅蚯蚓。冬季在大水面釣鯽魚,掌握有效的浮漂信息是關鍵,而野鯽的特點就是大小不均勻,送漂拉漂也有大小之分,不過,大多數鯽魚咬鉤時、送漂前,都會多少有點預備信號,浮漂出現輕微的一兩次點動後,才向上升起,大鯽魚送漂沉穩,小鯽魚送漂快,只是因天寒水涼,鯽魚開口又小,預備信號比較小,只有高度集中精力
  • 冬釣鯽魚,漂相很少「大動作」,留意這些「小動作」,一抓一個準
    小雪之後氣溫越來越低,鯽魚的進食動作會越來越輕微,浮漂的反映自然是比較輕微。輕微的漂相到寒冬時節是常態,所以在冬季釣魚時要注意魚竿不離手,眼睛不理漂,不然很容易錯過了提竿時機。就算輕微的漂相也是在浮漂選擇正確,調漂方法正確的基礎上的。
  • 冬釣輕口鯽魚,使用細尾浮漂的幾大原因,漂尾是浮漂靈敏度的關鍵
    說起冬季釣魚,魚口輕基本是冬季的常態,改變不了只能去適應,需要使用靈敏度更高的釣組來適應魚的輕口。釣組的靈敏度跟釣組上的多個配件都有關係,比如魚鉤的大小輕重,子線的粗細長短等等,浮漂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餌料,所以不要把浮漂自身的靈敏度高低當成了釣組本身的靈敏度。
  • 冬季釣鯽魚,浮漂應該怎麼調?調幾釣幾最好使?
    冬季釣鯽魚,應該怎麼調漂?需要從冬釣的特點說起,如果脫離了魚情和用餌,那也沒辦法把調漂說清楚。其實其他季節也是如此,調漂首先要準確,其次就是適應當前魚情情況,魚口是好還是輕。還要考慮到用餌情況,用餌是重還是輕,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調漂方法。冬季釣鯽魚浮漂怎麼調,慢慢分析著說。
  • 魚口很弱浮漂出不來頓口?只要有魚吃餌,這5招就不會讓你失望
    馬上就要十月份了,很多北方地區都會迎來幅度比較大的降溫,溫差也越來越大(有的地區晝夜溫差甚至達到14度),遇到這些情況魚口會變得特別輕,經常是半目半目的動作。在夏季和初秋習慣了大頓口,大黑漂的釣友一時間都適應不過來,所以不出意外地很多釣友都空手回家了。
  • 鯽魚春季淺灘釣法,掌握了讓你一天多釣10斤魚!
    每年清明節過後的三四月間,在池塘的避風處水溫就會開始上升,如果天氣晴朗,氣溫將進一步上升,這時的魚兒就逐漸進入活躍時期了,此時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量,魚兒食慾轉旺,再加上在整個冬天裡鯽魚都處在饑寒交迫的困境中,比較需要食物,這時是垂釣的較好時機
  • 鯽魚行程釣法 從這四個方面 了解如何針對鯽魚半水截口做釣
    3.魚餌到位後的階段,這也是底截的一種,出現在到位瞬間的給口,有時是因為餌料到位過快,魚從半水追至水底吃餌出現的一種鯽魚吃口,容易與底口混淆,如能判斷及時,可以通過向上移動鉛皮位置,增大二次擺幅範圍,讓魚餌到位稍慢,這樣就能夠提高鯽魚吃餌的機率,同時增加上魚的速度。
  • 臺釣遇上浮漂停頂走時,該不該提竿?照我這樣做,中魚率輕鬆翻倍
    照我這樣做,中魚率輕鬆翻倍,錯過這些「小動作」,至少有一半的大魚會跑掉了第一、浮漂進入水裡後,常常會造成水面抖動的情況。一般來說浮漂的擺動幅度不會太大不過頻率很快,在水面上會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白條這一類表層魚,在水裡吃下落的魚餌導致的。不過因為這個時候浮漂還沒有翻身,線組還不是成一條直線的。
  • 魚口輕要怎麼放大信號?把這4個細節改改,包你一個頓口一條魚
    冬天的魚難釣這是釣魚人的共識,很多人都認為魚難釣是因為天冷魚不開口,其實除了一些不耐寒的魚已經停止覓食以外鯽魚鯉魚這些魚還是吃東西的,只不過活躍度比以往降低了很多吃口很輕
  • 這些老方法要常用,保證你連竿上魚!
    不過在大家真正的去釣魚時,往往就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收穫,造成這種結果出現的原因,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春天氣候多變,而導致水體溫度不斷的發生變化,而水裡的魚兒對溫度是十分敏感的,只要水溫變化太大,魚口也就變得不好,春季釣了半天都沒魚咬鉤?想要上魚快這些老方法要常用,保證你連竿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