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三句口訣,浮漂一動就提竿,竿竿都有口

2021-02-16 漁講堂

釣魚人是很善於總結的,比如浮漂的訊號,釣友們將常見的咬鉤漂相,總結出三句口訣,只要一一對應,漂一動就提竿,竿竿都有口。

這三句口訣,分別對應了鯽魚、鯉魚、草魚三種常見淡水魚,雖然沒有包含這三種魚的所有咬鉤漂相,但都屬於這三種淡水魚的典型中鉤漂相。

草魚喜帶浮漂走,漂移提竿就有口,鯉魚咬鉤起起伏,硬拉猛拽不脫鉤,鯽魚提竿不要急,浮漂升停必有口,那麼這三句口訣,分別怎麼理解呢?                                                        

第一句、草魚喜帶浮漂走,漂移提竿就有口

草魚體型大,在水中移動速度快,但是在咬鉤的時候,就算感覺到口中異物感強烈,也不能馬上轉身逃竄。

所以會依照慣性,慢慢前衝,漂相則表現為浮漂打斜,緩緩移動,這種漂相,釣魚人稱之為移漂。

浮漂打斜,移動的幅度越小,說明咬鉤的草魚體型越大,只要浮漂在移動,及時提竿,多半都能刺魚成功。

草魚的移漂,和小魚鬧窩的移漂,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草魚給口的移漂,幅度很小,仿佛中鉤魚沒什麼氣力逃離,但是浮漂移動的距離很長,甚至能繃緊風線。

小魚鬧窩造成的移漂,浮漂移動的距離很短,更像是浮漂在打圈,而且伴隨著移漂,浮漂還在水中上下起伏,非常容易區分。

第二句、鯉魚咬鉤起起伏,硬拉猛拽不脫鉤

鯉魚是底棲、底食、底遊魚種,通俗的理解,就是吃喝拉撒都在水底,除非水底溶氧發生濱化,一般不輕易游離水底。

所以鯉魚的吻骨發達,所有能吸入魚唇的食物,都會嘗試一二,所以鯉魚養成了涮餌、試餌的習慣。

鯉魚進窩吞食鉤餌,並不會馬上就大力吸食、快速吞咽,而是會吸食入唇,又馬上吐出,所以浮漂會出現輕微的上下點動。

從水面上看,浮漂出現輕微的上下起伏,但是,這種起伏,幅度很小,不像小魚鬧窩,浮漂的起伏僅僅只有半目到一目之間的幅度。

而判斷鯉魚給死口的漂相,要麼黑漂,要麼大頓口,漂相比較簡單,只要出現這兩種漂相,馬上提竿,生拉硬拽即可,不用擔心拉裂魚唇、鯉魚脫鉤。

第三句、鯽魚提竿不要急,浮漂升停必有口

鯽魚是底棲、全水層進食的魚種,又因為體型不大,所以釣鯽魚,最常見的漂相,則是頂漂。

這是因為鯽魚吞食,有抬頭遊走的習慣,當然,不是鯽魚所有的吃口動作,都是如此,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鯽魚吞食之後,感到有異物感時,確實會抬頭遊走。

表現到漂相,就會導致浮漂上頂,但是,不是說浮漂上升就一定會能抓口成功,而是要等到浮漂上升,出現停頓,也就是浮漂升停。

浮漂的上升過程中出現停頓,則說明至少有一枚魚鉤被吞食到魚唇中,此時提竿,抓口成功率是最高的。

對老鳥來說,鯽魚、草魚、鯉魚咬鉤後的漂相,肯定不止以上三種,但是,以上這三種漂相,則對應鯽魚、草魚、鯉魚這三種淡水魚最常見的咬鉤漂相,對新手來說,只要能抓準這三種漂相,提竿必有魚口。

點擊↓↓↓下方藍字「閱讀原文」獲取「秘制餌料」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鯽魚,出現浮漂持續抖動,一般都是大鯽魚,出現了趕緊提竿
    冬季氣溫低,魚口比較輕,漂相一般都不會太明顯,這是冬釣的常態,所以冬季釣魚是一定要注意竿不離手,眼不離漂,仔細留意浮漂的小動作。冬季釣鯽魚跟其他季節在漂相上有比較大的區別,原因在於水溫低,魚的活性差,漂相輕微而且好像沒有那麼標準。
  • 野釣鯽魚,學會這兩種七星漂調漂方法,只要漂動提竿就是正口
    七星漂,顧名思義,一般有七顆棗核型顆粒,也是沿用非常久遠的一種浮漂;進入春季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七星漂由於靈敏度高,使用方便,不易驚擾到魚,特別適合野釣鯽魚,尤其在春季和冬季受到廣大釣友的推崇,下面我結合圖片從兩個方面來分享七星漂的調漂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
  • 抓住這些鯽魚的浮漂信號,提竿上魚的機率能達到9成!
    如果能夠第一時間抓住它的吃口再好不過了,比如標誌性動作,緩慢的「下鈍口」,即鯽魚吸食餌料時,嘴唇合併下壓子線,通過主線帶動浮漂緩慢下降半目或一目。浮標微微顫動後,略沉半目至一目,標動即停止。 提竿時機:為浮標剛剛下沉。其過程很短,垂釣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遲緩即痛失良機。
  • 臺釣遇上浮漂停頂走時,該不該提竿?照我這樣做,中魚率輕鬆翻倍
    相信大家對臺釣這一種釣法不會陌生,在使用臺釣時,漂相從浮漂進入水裡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在這裡大家必須準確的知道這時候漂相的含義,快速的作出與之對應的方法。臺釣遇上浮漂停頂走時,該不該提竿?在這段距離裡,浮漂到位有速度快的,也有速度慢的,這跟浮漂形狀有著很大關係。不過下沉的速度可以看作為勻速的(其實是加快下沉,不過浮漂漂尾的目數間隔會越來越大。漂尾越接近一目的距離就會越快,因此大家看到下沉一目所用的時間基本是一樣的。
  • 釣行程遇到浮漂停、頂、走時,是提竿還是不提?老釣手說得很明確
    上期我們為釣友們講了「釣行程」的兩種漂相,一種是下頓,一種是快速下降,這兩種算是比較常見的釣行程漂相,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提竿中魚機率比較大的漂相,在本期《漁課堂》我們繼續為大家講解。第一種漂相。在浮漂下落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停頓,這種停頓不是魚線拉直了後的停頓,而是在入水後不久就出現的,那很可能是魚在吃接口時,有一個向上的力,拖住了鉛墜使之不下降了,這樣的漂相不多見,提竿中魚率也不是很大,需要極度恰好的時機,但遇到後建議還是儘量提竿試一試。第二種漂相。
  • 風浪大看不清浮漂,老釣手用這個辦法,一提竿就中魚
    有些釣友在垂釣時很怕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太陽大、迎著光作釣,此時水面的反光會很刺眼,對於看漂抓口有很大影響。第二種情況就是颳大風起大浪,不但看不清漂,時間久了可能還會頭昏眼花。在風浪中觀漂有兩種辦法,我說完以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或者兩者都試一試,然後看哪個更有效就用哪個。第一種是看局部,即觀察漂目和水面相交的那個位置。
  • 浮漂有動作,揚竿不中魚的三個原因
    浮漂的晃動通常而言是魚兒上鉤的信息,因此很多釣友都會在魚漂晃動後提竿上魚,但是很多釣手都會遇到一提竿,什麼都沒有情況。
  • 冬季釣鯽魚,浮漂有動作,提竿空槍多,從這5點中找原因!
    冬季比任何季節都要追求中魚率,這是因為魚進窩需要較長,發窩實在不容易,頻繁空槍不中魚會對窩點造成很大的影響,窩點中好不容易聚起來的魚可能會一鬨而散,冬季魚離窩之後基本是不會再回來了,這個窩點基本也就算了廢掉了。另一個方面來說,冬季釣魚不容易,爭取把每條咬鉤的魚都釣上來,這樣才能保證有不錯的收穫。
  • 冬季野釣浮漂有信號,為什麼卻一直不中魚?學會這三點上魚不再難
    冬季在野釣過程中,浮漂有明顯的魚口信號,但釣魚人始終不中魚,你是否有遇到過嗎,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由於自然水域的水底複雜,而垂釣的魚情相當複雜,釣魚人要是選擇釣鈍的調漂方式,當然也會浮漂信號遲鈍,也會有空竿不中魚的時候。冬季有輕口魚情,這釣魚人都知道,那為什麼傳統釣依然能釣獲滿滿。傳統釣通常是採用的朝天鉤搭配七星漂,傳統釣中的朝天鉤一定是重鉤餌到底,這就是明顯釣鈍方式,而朝天鉤依然能釣到小奶鯽,再小的魚同樣能釣起,這好像和臺釣中的調釣有所衝突。
  • 鈴鐺響,提竿卻沒魚?這幾種原因最常見,玩海杆必備知識
    錯了,這其實是長期玩海竿積累的經驗,知道哪些口不用管哪些該提竿。不像有些剛玩海竿的釣友,一聽鈴鐺響就激動的不得了,馬上起竿刺魚,結果拉一次空一次,釣到懷疑人生。海竿釣魚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不是鈴鐺響就該起竿,起竿就能中魚的咱們玩臺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假口,就是那種浮漂出現頓口、拉黑,提竿卻不中魚的現象,可能是小魚在鬧,也有可能是大魚蹭線。海竿相對於臺釣來說要鈍很多,所以可以幫助我們過濾很多假信號,但這並不代表每次鈴鐺響都是大魚咬鉤了。
  • 職業釣手最狠的提竿遛魚技巧,讓你輕鬆把苦等一天的大魚完美入護
    關於提竿,今天也有一些乾貨跟大家做一個分享。所謂的提竿,是指魚吃口的那一刻,迅速將竿子揚起刺魚,魚鉤勾住魚嘴,然後將魚釣上的動作。提竿就像足球比賽的臨門一腳,在整個釣魚環節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何時提竿?針對不同魚種,不同天氣,不同的浮漂信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 鯉魚索餌漂相與提竿時機
    野生鯉魚因其狡猾、力大、味美,深受釣魚愛好者的青睞。春末夏初至中秋,是江河、水庫、湖泊的鯉魚的攝氏旺季,也是垂釣野生鯉魚的良辰吉日。鯉魚攝食很雜,動植物餌料都吃,喜歡貼底逆水遊弋覓食,很少在一處逗留,而是反覆洄遊索餌。
  • 還想著一支浮漂走天下?老釣友提醒你,選不對浮漂漁獲會大打折扣
    但實際上這樣做是要吃大虧的,今天這篇文章咱們來聊聊野釣選擇浮漂的事兒,希望能對新手釣友有所幫助。說起選浮漂,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個概念,自然水域的魚都是生口魚,吃口都很猛,就是再便宜的浮漂都可以勝任。這個意見路人甲同意一半,野生魚確實吃口比較乾脆,動作會相對大一些,但魚情千變萬化不可能一支浮漂就能勝任所有魚情。
  • 春釣這樣調漂,浮漂信號清晰,釣上的魚都是正口!
    做出上述調整後,繼續觀察浮漂信號清晰度,如依然出現浮漂沒信號,但能夠中魚,就能夠排除調釣方面原因,說明浮漂吃鉛量過大,應更換吃鉛量更小的浮漂。       有經驗的釣魚人每釣上來一條魚,摘鉤時都會注意觀察中鉤位置。如魚鉤在多數時候都是鉤在魚嘴上嘴唇內側的位置,釣魚人管這種現象叫做「正口」,魚鉤中正口多,說明調釣沒有太大問題。
  • 冬季魚口輕輕的,什麼時候該提竿呢?教你1招,看準了基本都中魚
    關於冬季釣魚的方法技巧,小漁都記不得說過多少次了,但是還有不少釣友問我,說為什麼我冬季就是不上魚呢?說有了魚咬鉤提竿為啥不中魚呢?等等,其實呀,這些問題只是表面現象,其根本原因還在於不會釣冬季輕口魚,我們本期《漁課堂》,就再教大家一遍。
  • 「釣魚技巧」鯉魚索餌漂相與提竿時機
    鯉魚攝食很雜,動植物餌料都吃,喜歡貼底逆水遊弋覓食,很少在一處逗留,而是反覆洄遊索餌。    其吃餌特點為試探性地用觸鬚碰餌、吻觸或御吐,反覆二、三次,確認無疑後才吞下,在浮漂信號的反映為左右搖晃,然後浮漂眨(頓)一下沉沒水中或臥漂(平漂)。這表現出野生鯉魚的聰明機警與狡猾。根據多年垂釣鯉魚的實踐,談談鯉魚攝食方式與提竿時機,靈活應對,防止或減少跑魚的體會。
  • 「釣魚技巧」用海竿釣魚時的提竿技巧
    下面就給大家敘述一下用海釣竿釣魚如何提竿的小技巧!  海竿的提竿時機同手竿的提竿時機不同:手竿提竿時機,主要是看浮漂的動態;而海竿的提竿時機,主要看竿梢的動態情況來確定。  海釣竿釣魚的提竿技巧一:對竿梢一次性抖動要具體分折   如果抖動一次,竿梢又沒有恢復原狀,而是動作很大,拉動竿梢成弓形,說明魚已被鉤住,這時釣者就不要等待連續抖動的情況出現了,應立即提竿。這種情況多數是大魚所為。
  • 請切記釣底沒口,該調整的是浮漂調目,不是釣目!
    平時釣魚,很多釣友在釣底沒口的時候去調整釣目!其實這樣做是錯的,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先說說在平時釣底的時候,什麼時候才應該去調整釣目呢?調整釣目的原則是,有口提竿不中魚!浮漂下頓不明顯,浮漂下頓誇張但空竿較多。
  • [頓口+黑漂] 都不中魚?
    如同人們做飯味精鹹鹽加多了一樣、沒法吃、不進食,這些造成了垂釣中一種現象,那都是蹭線。蹭線是有口空竿的,尤其是垂釣鯽魚。我們常常一有口一提竿,帶勁兒跑魚,這基本上都是錨的。魚聞著餌的味道來了,在窩裡遊動身子常常會碰到魚線,造成浮漂下頓或黑漂、空竿。
  • 野釣鯽魚怪事,經常頂漂2目卻沒有頓口,提竿又沒魚怎麼破?
    釣魚人在做釣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自己看不懂的問題,比如說為啥沒口,為啥口那麼輕,為啥總是這個漂相,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很多釣友總是習慣性的朝餌料方面去想,是不是我的餌料不合魚的胃口還是我的魚餌太便宜了。其實有時候改變調釣就可能有令人驚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