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調合油含多少花生油 油料配比涉商業秘密?

2020-12-18 中國網財經

  你吃到的花生油可能在配比上根本沒有花生油的成分,而只是一些花生味的香精,用的橄欖調合油可能只含有微量的橄欖成分……從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再到深海魚油調和油等,目前市場上的食用油名目繁多,您在買食用調和油時,注意過配料按照什麼比例配比的嗎?記者走訪海口的多家超市發現,食用調和油成分不透明,油料配比大多沒有公開,本地食用油企業表示「油料配比涉及商業秘密」。

  油料配比涉及商業秘密?

  怎麼樣的油才能稱為調和油?調和油怎麼命名?為什麼各類生產食用油企業都沒有標明構成調和油的油料佔比?對此,記者聯繫到了定安一家食品有限公司。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回答了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他介紹說,該公司生產的壓榨花生油之所以沒有營養成分表是因為該產品是舊款,明年,全國會統一對營養成分表做出更加詳細的標準。

  為什麼標籤上沒有標明調和油各油料的配比呢?他解釋說,各家公司生產配比的標準都不一樣,而且花生油不需要什麼配比,這涉及商業秘密。行業內的人員對照配料表能大致判斷出調和油各油料的佔比,因此不宜對外公開。而在專家眼裡,這些商業機密其實就是一個生產成本的問題。

  「現在市場上各種品牌的食用調和油琳琅滿目,可調和油裡的各種配料油各佔多少比例,卻鮮有廠家標識。」對此,省民營企業家協會秘書長熊林表示,由於國家尚未制定出統一的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更沒有對調和油配料比例作出統一要求,目前各個企業採用和執行的都是企業標準。另外,一些商家僅從自身經濟利益著想,使用一些模糊概念進行宣傳;存在以次充好、冠名不夠規範等問題;甚至還有些商家只加入少許花生香精,也說成是花生調和油。記者從網上查詢獲悉,2008年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就曾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但時至今日還沒有出臺標準。另有消息稱,最快今年年底,將出臺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

  熊林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食用調和油時,儘量要選擇一些市場信譽度比較好的產品,所選商品的外觀應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標誌標註應全面,譬如:調和油的原料油名稱、以及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廠址、廠名、電話等都要在包裝上進行標示。

  油品未標明各油料含量

  近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和中國糧油學會發布聲明:目前市場上的食用調和油不公開產品配比,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生產企業往往將營養價值高的油品放很少比例,用價格低的食用油做主要成分,但命名調和油成品時卻以前者來命名。4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家樂福、大潤發、旺佳匯等多家超市,發現多個品牌調和油都存在配方比例不標明現象。這些品牌的調和油中,以「花生」冠名的居多,其次還有以「橄欖」、「堅果」冠名的。這些調和油少則由兩三種、多則八九種油料組成,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芝麻油等,雖然成分標註比較詳細,但是每種油的具體含量和所佔比例,卻沒有一個品牌在標籤上進行明示。各類調和油的價格差異很大,同等包裝規格五十元到八九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

  在大潤發國興店食用油專區,記者看到,一款900毫升金龍魚第二代食用調和油配料表一欄裡標註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紅花籽油等油料種類,但是沒有標註各油料的佔比。另一款900毫升廚幫100%純花生油配料表一欄裡標註菜籽油、花生油等油料種類,依舊沒有各油料的佔比。而在產品的營養成分表一欄裡能量、蛋白質、脂肪等都以百分比來作為參考值。記者又走訪了文明東路、青年路等多條路段的幾家超市,發現這種只標明配料表卻沒有配料佔比的做法是一種普遍現象。在文明東路旺佳匯超市食用油專區,定安福禧旺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福禧旺品牌壓榨花生油產品外包裝無營養成分表,更無食用油配料表。

  面對市場上目不暇接的食用調和油,儘是帶「花生」字樣或以單價較高的油來命名,讓消費者猶如「霧裡看花」。正在購買花生調和油的一消費者在接受詢問時說:「包裝上寫著是花生調和油,感覺花生油應該佔大部分吧?」調查發現,消費者選購調和油大都是「跟著感覺走」,或「跟著商家的宣傳走」,呼籲儘快出臺食用油國標。

  多換幾個品牌口味食用

  記者從網上查找到的有關中糧儲的數據,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配方比例分別為47.50%、41.40%、6.00%……這些名稱和數據不僅僅是配方和配比,它的另外一頭牽繫的是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

  省中醫院保健科主任符光雄表示,人體每天所需的70%的脂肪來自食用油,油品的攝入量每天不宜過高,消費者應當注意平衡膳食,均衡營養,才會更健康。市民在選擇食用油品種時,一定要自主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跟風。「比如橄欖油,現在很受消費者青睞,價格也很高,但其實橄欖油更多的是從國外進口的,它可能更適合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因此中國人要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選擇合適的油品。」符光雄說道。另外,由於營養成分和配比成分的不透明,在購買食用調合油時,也不要一下子買一大桶,建議消費者買小包裝的,經常換不同的品牌來食用,這樣更有益於營養搭配和補充。

相關焦點

  • 花生調和油裡究竟有多少花生油 檢測無門
    原標題:花生調和油裡究竟有多少花生油 檢測無門  市場  調和油只標名稱不見比例  在各大超市食用油貨架上,食用調和油品種越來越豐富,而配料表上各種油料的具體成分和比例不透明,令消費者缺乏基本的知情權。
  • 調和油配比標準亟待制定
    昨日,記者在徐東一家大型超市發現,一桶5升裝的花生調和油的標識上,標註其配料依次是:大豆油、玉米油、菜子油、花生油、芝麻油。按照國家《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要求,食品中各種配料應按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那麼這款花生調和油中含量最高的應該是大豆油,花生油位列倒數第二,可它卻命名為「花生調和油」。
  • 山東品牌花生油不用花生就能產 李金鬥代言(圖)
    特別是老百姓生活品質提高了都喜歡吃花生油。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花生原料的增長幅度是有限的,但市場對花生油的需求及花生油的銷量一直在增長,油原料和油成品增長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原料不足油產量怎麼會一直在增長呢?  不用花生就能產出花生油。  胡光宇曾在淄博做生意,主要經營糧油,近日他向中國質量萬裡行披露了棉籽油、大豆油、花生油香精勾兌,冒充花生油的內幕。
  • 花生基本知識(二):國內花生消費及貿易狀況
    花生油消費主要集中在華北黃淮地區、華東和華南地區。花生的壓榨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等主產省,花生壓榨量的80%集中在花生產量前5的省份。  花生主要用途有壓榨、食用和飼用。花生仁含油率及出油率均高於大豆、菜籽及葵花籽等油料作物。
  • 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哪種油比較好呢?
    我國地大物博,生產了各種油脂類作物,比如南方地區的油菜、北方地區的花生、玉米、大豆,以及內蒙古地區的葵花籽油等。而正是這種油類作物,自然讓我們消費者在油類上多了一份選擇。那麼問題來了,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這四中油類中,哪種油是最好的呢?李子來回答。
  • 花生油好吃美味,那農村是怎樣榨油的,100斤花生米能出多少油
    在我們膠東農村, 我們農民自家一般每年都會種一些花生,在花生收穫以後,用自家花生榨花生油也是我們每年都要做的事。花生油炒菜特別香,但花生油是怎麼榨出來的,100斤花生米能出多少油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期貨|花生調研報告
    3、食品替代在食用方面,花生與榛子、核桃、腰果、杏仁等含高蛋白的堅果互為競爭替代品。(二)我國花生加工產業1、花生油加工花生仁經過壓榨提煉油料後得到花生粕。通常花生粕分為一次粕,二次粕。花生粕的產量可以達到44%以上,也就是說花生的出油率最高可達55%,花生粕富含植物蛋白,比較適用於禽畜水產飼料中使用。
  • 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哪種油好?
    如果按價格來區分,這幾種食用油當中,花生油價格最高,那麼花生油應該是最好的。我目前用的是菜籽油,上一瓶是花生油,每種油我會不時地換動著用,總覺得這樣,營養各方面才能協調。但不管用哪種,都得有個前提,那就是——得是非轉基因油。
  • 升級換代 高油酸花生新品種獲青睞
    為了解掌握花生品種情況,近日,市農機中心技術委員會油料組走訪了有關科研育種單位和花生加工企業,就高油酸花生新品種選育進展及市場需求情況開展調研,為高油酸花生新品種推廣打好基礎。    12月4日,油料組一行3人走訪了山東省花生研究所,與張建成所長和病害室遲玉成主任進行了座談。
  • 什麼是山東濃香花生油、山東高油酸花生油?聽聽專家怎麼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穎穎7月25日,「新零售+好糧油——『齊魯糧油』入駐青島盒馬暨山東花生油團體標準發布儀式在青島舉辦。儀式上,《山東濃香花油》、《山東高油酸花生油》2項團體標準發布,山東省糧油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任凌雲現場做了解讀。
  • 暗訪廣東花生油市場:惡臭作坊榨出濃香油(圖)
    據稱這樣是為了去掉花生中的水分。花生油正從榨油機中流出,經過烏黑的「過濾布」過濾,最後從類似水龍頭的裝置裡流到鐵桶中,榨油機上多處沉積了長久以來的灰塵和穢物,已經看不出金屬的本來顏色了。接下來,土製花生油便可裝在原先裝礦泉水、可樂的塑料瓶中。剛喝完水空瓶裝油記者在購油時要求現場灌裝,但作坊中恰好用光了塑料瓶。
  • 中國花生油巨頭:賣油一年180億,曾打敗金龍魚、福臨門穩居第一
    商悟社4月29日魯花花生油的創始人孫孟全被大家稱為「隨和的老頭」,但是這個長相憨厚的人也會有發火的時候,多半是為了質量的問題發火。孫孟全承諾絕不讓消費者食用一滴不健康的油,魯花也是在國家抽檢中從未被檢測出過問題,被評為「國家級放心油」。一家偏僻小地方的民營企業能走到如今的地位,孫孟全在其中付出的心血與堅守的底線都值得好好說一說。魯花的前身是山東姜疃鎮上的物資站,在前一任站長管理不當還留下了15萬的負債後,孫孟全臨危受命成了站長。
  • 濃香花生油的由來——花生在山東的種植
    無論是油炒花生米還是水煮花生,可以說是酒友的標配。花生調和油風光不再,濃香花生油市場競爭越來越烈,自1966年香味花生油研製成功後,國內濃香花生油、濃香菜籽油、濃香茶籽油等的生產工藝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油脂商家大多是同質化競爭,各種營銷手段、概念炒作、專家站臺等噱頭五花八門,有關花生油的神話層出不窮,有的商家對加工工藝故弄玄虛、有的偷梁換柱進行概念炒作,甚至有商家將花生榨油的歷史追溯到3000年以前。
  • 各地花生產量出現不等量的減產,直接導致花生價格上漲
    近日,記者走訪廣州線上、線下多家商超了解到,今年花生價格普遍有所上漲,帶動花生油價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僅2020年10月上旬與9月下旬相比,花生(油料花生米)漲幅達2%。業內人士表示,受到天氣及農戶耕植面積減少影響,各地花生產量出現不等量的減產,直接導致花生價格上漲,進而對花生製品產生影響。
  • 河北高油酸花生高質量發展,路在何方?
    日前,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河北省產業技術體系油料創新團隊主辦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產業推進暨現場觀摩會在河北灤州召開。參會人員來到古馬鎮高油酸花生示範基地和楊家院村西百信合作社進行現場觀摩。百信合作社所採用的高油酸花生品種產量高、品質優、效益好吸引了觀摩人員的目光。
  • 10款花生油對比測評:魯花最香,鷹嘜、刀嘜無「花生味」
    3、在某大型電商採購平臺,多家批發商有銷售花生油香精,並表示有部分小型油脂企業會採購它們的香精。 一般而言,壓榨5升花生油至少需要22.5斤花生。按照目前的花生收購價(3元/斤),5升裝花生油僅原料成本一項就大約為67.5元。
  • 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哪種油最好?
    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哪種油最好?要我說,應該是花生油的價格更高一些,而且口感也更好一些。一般來說烹調油可以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而這也是提供人們所需脂肪的重要來源之一,其大約佔總脂肪的53%左右。第一、不同的植物豆各具營養特點。
  •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如今的金龍魚更是成為最大糧油品牌之一,但也許你不知道,金龍魚竟然是個外國品牌,而它的背後的集團,更是新加坡的一個商業帝國。金龍魚從中國市場一年就賺走1600億,一直認為是中國貨,沒想到背後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而中國花生產業第一人,魯花集團創始人孫孟全。他用34年,把鄉鎮小廠做成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
  •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這6種油哪個好?請收下這份選油攻略
    選油吃油,是關乎所有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的大事情,可每次逛超市,面對琳琅滿目的食用油,讓人無從下手。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欖油……食用油的種類越來越多,消費者卻越來越不知道該買哪種。食用油到底哪種更健康?有什麼區別?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花生價格上漲,花生油榨油精煉設備持續受油脂市場青睞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國農作物的一種;產量豐富、功能廣泛,營養價值高,主要用油脂行業(壓榨用油等),化工行業(制皂等)以及其他食品加工行業;以中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產區河南省正陽縣為例,今年花生的質量產量同比去年增長,但是花生的價格持續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