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逸茶具|陶瓷釉下、釉中、釉上的區別

2020-12-21 佳逸茶具

全文共1090字,圖片11張,閱讀需3分鐘。

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這三者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非常難以分辨,今天茶小逸就一次性給大家講清楚了。

一、產生的年代不同

釉上彩:在明代從釉下青花彩繪的基礎上所創造出來的。

釉中彩: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瓷器裝飾材料和技法。

釉下彩:最早雛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續至今。

從時間上來說,釉下彩的年代更為久遠,從傳承上來講,可以說釉上彩源於釉下彩。

二、燒制工藝不同

釉上彩(胎——釉——彩)

又叫「爐彩」,指先把瓷坯燒成白釉或單色釉瓷,再對它們進行彩繪,最後再入窯低溫燒制(入窯低溫600—900℃),主要是為了固化彩料,保持成品的穩定性。

釉中彩(胎——釉——彩——釉)

指先在素坯上施了一層釉料,然後在表面進行彩繪完成後又覆蓋一層玻璃體釉衣,高溫快燒(通過1100—1330℃),在1330°的高溫下顏色在釉料中間會滲透,呈現一種暈染的感覺。

▲ 釉中彩荷花杯

釉下彩(胎——彩——釉)

又叫「窯彩」,指在成型的素坯上繪製,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淺色釉,一次燒成(入窯高溫1200—1400℃)。燒成後的圖案被釉衣覆蓋在下面,表面光滑柔和、平滑細膩,永不褪色。

三、表現特點不同

釉上彩(有凹凸感,色彩鮮豔,價格較低)

顏色鮮豔,紋樣突出於釉面,用手觸之,有凸起感覺。由於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損,易受酸鹼等腐蝕,易褪色,但因燒成溫度低,著彩選料廣,因而品種豐富而藝術性強,以用於陳設器皿為佳。如釉上紅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琺瑯彩、墨彩等。

釉中彩(工藝複雜,色彩晶瑩,價格高)

釉面細膩光滑,色彩玉潤柔和,滋潤恍目,有玻璃光澤,抗腐蝕、耐磨損。

釉下彩(光亮、色彩柔和,價格高)

表面平滑不凸出,色彩瑩潤、光亮柔和,滲透感強,永不褪色。釉下彩主要有青花、釉裡紅、玲瓏、及釉下三彩、五彩瓷等。

四、如何區分釉上彩、釉中彩與釉下彩?

釉上彩不必說,因為在表層有明顯的突起,肉眼能夠看出來。那麼釉中彩和釉下彩有什麼區別呢?

這是工藝上的區別,導致效果的不同,雖說釉中彩的第一層上的釉流動性差,但也不能和完全不流動的坯相比,因為底釉有那麼一點的流動性,所以釉中彩在燒制中會暈染開,有國畫的筆墨韻味,可以畫出類似宣紙的效果,可謂之國畫的大寫意畫,而釉下彩則完全不會流動,當然也不排除釉下彩也有大寫意,但明顯能看出筆痕 釉中彩基本看不到筆痕。

▲ 釉中彩荷花蓋碗

這種效果也就導致釉中彩很難畫的很細緻,一般只畫寫意,內容多是花鳥,而釉下彩可選擇餘地就非常多。 另外有的釉下彩的青花也有類似的暈染,但仔細觀察,這種暈染方向是主要向下的,而不是均勻的向四周,這其實是因為燒制溫度過高或釉與青花料不耐高溫而導致的,俗稱燒糊了。

這些精美的瓷器,總是讓人滿心歡喜、憐愛,或鮮豔或柔和,或熱烈或纏綿,都散發出淡淡的的芳菲~

好茶,豈止於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只做好茶具,讓喝茶更快樂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釉?讓你分清到底什麼是「釉上」、「釉中」、「釉下」
    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此時的圖案是被覆蓋於陶瓷釉藥之下的,因此被稱為「釉下裝飾」,簡稱「釉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花。那麼,釉中,則是一個比較新的叫法,釉中彩瓷器有兩種生產方法:一是將色料加點或彩繪於釉面上,然後經高溫一次燒成。由於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結合緻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
  • 漲知識|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漢字中的釉,本意是指有油狀的光澤,對於瓷器來說就是指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並且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們聰明的祖先就已經學會用巖石和泥巴製成釉來裝飾陶瓷了。搞清楚了釉之後,我們就來分別認識一下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 色釉和釉下彩區別 色釉瓷如何分辨優劣
    其實選擇材質的過程中,有很多種要考慮的,包括不同材料配置以及不同材料的品質、風格等等。如果對這些內容不太了解,可以看看色釉和釉下彩區別以及色釉瓷如何分辨優劣,分析一下到底有哪些材料類型能夠滿足自己的要求,然後調整出適合的材料方案,有助於減少各種使用的問題。
  • 中國陶瓷之釉下彩
    釉下彩是在成型的素胚上用陶瓷顏料進行彩繪、貼花等進行裝飾,又在這圖案上施上一層釉水,入窯經1200攝氏度至1400攝氏度的溫度燒制,燒制出來的圖案被釉層包裹著,在釉的下面,稱為釉下彩。釉下彩陶瓷表面平滑光亮、陶瓷晶瑩透亮。釉下彩是傳統陶瓷的主要裝飾手法之一。
  • 氧化鋅在釉中的作用與用途,含鋅釉料在陶瓷製品上的應用
    氧化鋅是一種重要的陶瓷化工熔劑原料,在陶瓷業中氧化鋅被廣泛用於牆磚釉、熔塊、地磚全拋釉、仿古釉、衛浴釉、日用瓷釉及粗陶的半透明釉和工藝餐具的透明釉水裡面,還用於生產棕色陶瓷色料。特別在建築陶瓷牆地磚釉料與低溫瓷釉料用量較多。
  • 教你怎麼區分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朋友到廣東佛山出差,回來給我帶了件瓷器,說是什麼釉中彩的。因為她知道我最近正對陶瓷有著濃厚的興趣,不僅研究瓷器的製作工藝,還開始收藏瓷器,於是就惦記著給我帶了一件。就是下面這個盤子,我看了半天只知道這肯定不是釉上彩,但是對於釉中彩和釉下彩的感覺不是很明顯。
  • 佳逸茶具|給眼花繚亂的中國瓷器分分類!
    佳逸茶具 | 給眼花繚亂的中國瓷器分分我要分類了,您請坐好!看看你的瓷器是屬於哪個範圍,不在範圍的,嗯…再看一遍就可以分出來。按工藝劃分有青瓷、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祭紅、絞胎、玲瓏瓷、釉下彩、釉上彩、唐三彩、金加彩、金絲鐵線、冰裂紋、浮雕、刻畫、素麵、單色釉等等,但是很多瓷器都會選擇多種的工藝融合在一起,所以用工藝來劃分瓷器種類是一種不常用的方法。
  • 什麼是釉上彩?什麼是釉中彩?什麼是釉下彩?
    什麼是釉上彩?釉上彩是在明代從釉下青花彩繪的基礎上所創造出來的,在1200℃至1300℃左右的窯火燒成白瓷坯或生坯上,用色料繪飾各種紋飾後,最後在700℃—900℃左右的低溫窯爐中二次燒造,低溫固化彩料而成。
  • [它上的什麼釉]陶瓷的釉色分類介紹
    釉的產生可能是古代壘石烹食時所用含鈣石頭與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貝殼表面美觀質感的啟發,有意識地用貝殼粉作為原料製成。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用巖石和泥巴製成釉來裝飾陶瓷了。後來陶瓷藝人利用窯灰自然降落在坯體上能化合成釉的現象,進而用草木灰作為制釉的一種原料。現代陶瓷日用品生產所用的釉分為石灰釉和長石釉。
  • 佳逸茶具|鬥彩,無疑是精彩的
    」,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瓷爭奇鬥豔而得名。佳逸茶具 | 鬥彩,無疑是最精彩的。傳世的成化鬥彩瓷中大多數有「差紫」。成化鬥彩器型多為小件,如杯、碗、小蓋罐、盤、長頸瓶等。佳逸茶具 | 鬥彩,無疑是最精彩的。佳逸茶具 | 鬥彩,無疑是最精彩的。鬥彩在我國瓷器的工藝歷史上,是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卓著之筆。
  • 陶瓷史上第一抹「釉下彩妝」
    關於這一問題,國內外陶瓷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是公元九世紀的唐代中晚期,以長沙窯為代表。然而,上世紀80年代,南京南郊出土的一件陪葬品,顛覆了這一論斷,並將釉下彩繪瓷器出現的時間提前了近1000年。這件在陶瓷研究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珍貴文物,就是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的青釉褐彩羽人紋盤口壺(如圖)。
  • 冰裂釉茶具真偽的辨別方法!
    冰裂釉茶具自然冰裂現象讓人嘆為觀止,形成立體浮雕感。冰裂釉茶具較適合喝伏磚,青磚,六堡茶等黑茶使用。
  • 經常聽的釉上彩和釉下彩,到底是什麼?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的過程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彩瓷主要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 釉中彩和釉下彩哪個更安全 如何挑選釉下彩餐具
    首先我們在挑選陶瓷製品時一定要了解它屬於什麼材料製作而成,這樣才可以選擇環保安全優質好產品,所以說產品安全性是特別重要的有一點。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釉中彩和釉下彩哪個更安全?如何挑選釉下彩餐具?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盤點一下什麼叫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大家快來學習一下!
    有很多朋友選購瓷器的新手朋友都不知道什麼叫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那麼小編今天就一次性來告訴你,大家一定要認真好好學習下面的知識!1:釉上彩:釉上彩就是在燒成的釉面上彩繪,經過700℃--800℃的燒成完成,那麼釉上彩,它摸起來它是有凹凸感的叫釉上彩,我們常見的釉上彩的有從最早的這個宋金時期的這個紅綠彩,然後再到五彩,到成化的鬥彩,然後再到粉彩,然後最後到我們當代的新彩。2:釉中彩:釉中彩可以分為2種,第一種就是在胚體上吹釉,然後在繪畫,在吹釉。
  • 釉上彩陶瓷盤盛月餅好看但有毒?專家這樣說……
    送我釉上彩的盤子,怎麼能用來裝吃的呢?」釉上彩的瓷器,不能用來當餐具嗎?超市裡賣的陶瓷餐具,都是釉下彩嗎?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南京新街口的幾家大型商超。在賣餐具的櫃檯,遠遠望去,各式各樣的杯盤碗盞排列在一起,琳琅滿目。走近仔細看,儘管都上了釉彩,但還是能看出明顯的不同。
  • 考古研究成果證實:唐代長沙窯彩瓷主流工藝是高溫釉上彩而非釉下彩
    早年的研究者認為長沙窯彩瓷以釉下彩工藝為主。近日,記者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通過科學技術的檢測,證實高溫釉上彩是唐代長沙窯彩瓷的主流工藝,而釉下彩工藝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物證和科技支撐。為明確長沙窯彩瓷的工藝屬性,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此次石渚片區出土彩瓷標本為主,同時在長沙銅官窯遺址不同區域選取有代表性的彩瓷標本共100餘件,又從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4件彩瓷片送至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科技考古實驗室。研究人員對其成分與顯微結構進行深入全面的檢測分析,發現這些彩瓷都屬於高溫釉上彩,與「長沙窯以釉下彩工藝為主」的主流認識相悖。
  • 陶星陶瓷首批釉下彩工藝「茶葉罐」出爐
    陶星陶瓷公司首批釉下彩工藝「茶葉罐」經過一天一夜的高溫燒制後出窯,順利完成了1000個釉下彩「茶葉罐」的交貨訂單,標誌著陶星陶瓷公司的釉下彩生產工藝進入了批量化生產階段。此次陶星陶瓷公司生產出的釉下彩「茶葉罐」,採用傳統貼花技藝與現代化陶瓷製作工藝相結合,生產的產品具有獨特的韻味,茶罐畫面清晰、水靈通透,配合著精緻巧妙的裝飾手法讓整個產品更具清晰雅麗、恬靜素美之感。陶星陶瓷公司總經理杜修全介紹說,公司已現後獲準組建了「宜昌市日用陶瓷工程(技術)中心」和「遠安縣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中心」,生產的日用產品更環保,對健康更有保障。
  • 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明清兩代的瓷器生產總體上看是一個世俗的時代,無論是在御窯還是在民窯產品中,青花、釉裡紅、青花五彩、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等佔比最大,它們因為裝飾手法和圖案都更貼近生活而盛行。然而,單色釉瓷卻反世俗而動,在釉色品種、仿古與創新、器物類別和器物造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成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瓷器生產清新、質樸的亮點。
  • 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單色釉的美,美得純真,美得清澈,美得亮麗,美得沁人肺腑。單色釉是中華瓷藝最高藝術成就的表現。是歷史最悠久的,最受人歡迎的瓷器。在國際收藏市場上,單色釉符合極簡主義和色塊理論等西方現代美學對形狀和顏色的純粹追求,在海外收藏家中廣受迎。 簡述 單色釉的歷史其實就是是中陶瓷藝術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