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法國可麗餅和中國煎餅,沒錯就是孿生兄妹!

2021-02-16 新歐洲

法式可麗餅(crêpe)對時下愛好在外吃吃喝喝的都市人已不陌生,但擁有這麼「萌萌噠」名字的法式甜點,其實做法和「糙漢子」山東雜糧煎餅的做法,簡直一模一樣。。

來自 旅法華人戰報


不得不說,「可麗餅」真是一個兼顧信達雅的絕妙翻譯,事實上這個譯名最初來自於臺灣逢甲夜市的一家餅店,而「可麗餅」三字還是他家版權所有違者必究呢。

可麗餅源自於法國布列塔尼半島(Bretagne),這個直插入大西洋的半島地區直到16世紀才併入法國,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激進的民族主義者致力於布列塔尼獨立運動,可見這是一片與傳統法蘭西文化差異較大的特殊地帶。儘管如今法國統治著布列塔尼,布列塔尼人卻成功地將自己的特色食物可麗餅輸出到了全法、乃至全球,如今在巴黎隨處可見可麗餅店(crêperie),尤以Rue du Montparnasse這「可麗餅一條街」最為著名。


若瑟蘭可麗餅店  


在這條接連開有十餘家可麗餅店的小路上,最炙手可熱的店叫若瑟蘭可麗餅店(La Creperie de Josselin),若瑟蘭(Josselin)是布列塔尼半島中部的一座小城,不知老闆是否來自這裡。Josselin是一家標準的家庭式小店,店內格局狹小擁擠,顧客嘈雜喧囂,僅有的數名服務員大媽也僅是迅捷地完成點菜、上菜而已,不過這都不影響這裡長盛不衰的生意,真心令隔壁的同行們眼紅。

世間無巧不成書,在飲食文化南轅北轍的中國和法國,竟在烙餅這件事上達成了驚人的一致。常給世人以小清新形象的法國可麗餅,做法居然同簡單粗放的山東雜糧煎餅是一樣一樣的!

只見烙餅師傅將適量麵糊倒在燒得熾熱的圓形鐵板上,而後用專用的刮刀輕巧地將麵糊塗抹平整,待麵糊凝固並呈現焦黃之色時,便可將成型的可麗餅取下,配以多種多樣的餡料呈現給顧客。當烙餅師傅將一張張薄如蟬翼的可麗餅堆疊碼放成一摞,就更像山東煎餅攤了!


可麗餅和煎餅有啥不同

除餡料不同之外,可麗餅和山東雜糧煎餅的最大區別或許就是調製麵糊的穀物種類。雜糧煎餅通常以麵粉和玉米粉製作,而可麗餅的原料則是小麥麵粉或蕎麥粉。小麥麵粉能帶給可麗餅以柔順平滑的質感,蕎麥粉則能添加韌度和嚼勁,二者各有所長。


法國人習慣以柔軟細膩的小麥麵粉來製作甜可麗餅(crêpes sucrées),鹹可麗餅(galette/crêpes salées)則選用更耐嚼更頂飽的蕎麥粉——這種組合方式就好似男女之別,鹹味點心通常用來果腹,而怡情的甜點理應更柔軟一點嘛。


(甜可麗餅)

在中國,可麗餅由於其法式背景所帶來的小清新氣質,以及優雅而俏皮的譯名,通常被作為甜點來呈現,即使做成鹹味也至多是加入在西餐中常作為甜點的奶酪而已。但事實上,在法國,鹹味與甜味的可麗餅可說是各擅勝場,各有擁躉。


鹹可麗餅

鹹可麗餅的最大特點是用法國西北部廣泛種植的蕎麥為原料。蕎麥易於種植、富含營養、別有風味,但缺點是質感粗糲,不如小麥麵粉來得細膩,所以始終沒能成為主流穀物。以蕎麥粉製成的麵食雖不算常見,不過每種都是別具一格的特色食物,如法國可麗餅、日本蕎麥麵、韓國冷麵、乃至四川苦蕎茶等。


(鹹可麗餅)

由於蕎麥粉的質感較為粗糙,且難以捏合成型,所以通常需和入其他材料以起到柔順、黏合的作用:例如蕎麥麵通常是將蕎麥粉和小麥麵粉以一定比例調和而成,鹹可麗餅的麵糊中則加入了雞蛋,等等。

在這款以店名Josselin命名的招牌可麗餅中,加入了雞蛋、火腿、奶酪、蘑菇、番茄等餡料——是的,除了以可麗餅包裹之外,這根本就是一個煎蛋卷(omelette)嘛!奶酪經加熱後融化,將所有葷素食材盡皆融為一體,每一口都是滿滿的蛋白質、維生素、胺基酸,兼具美味與營養,帶給人以無窮活力。


火焰可麗餅

當可麗餅被做成甜口時,往往能夠呈現出比鹹味餡兒更巧妙的變化,其中最為轟烈壯觀的一種做法就是火焰可麗餅(Flamée)。

當包裹著各色水果、奶油或甜食的甜可麗餅被澆上烈酒或利口酒並點燃,尚在熊熊燃燒著便被迅速端到顧客面前,閃爍躍動的紅藍色火光絢麗奪目,蒸騰而起的醇烈酒香猛竄入鼻腔,火熄之後可麗餅尚存餘溫與酒味,人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皆被充分調動,可說是最動人心魄的美食體驗了。

最經典的火焰可麗餅是crêpe Suzette,以香橙片和柑曼怡酒(Grand Manier)調味;事實上,火焰可麗餅遠可以更為多變,不同餡料與酒類的組合能帶來截然不同的風味。僅在Josselin,就有香橙和柑曼怡酒;巧克力、葡萄乾和朗姆酒;香蕉和朗姆酒;香草冰淇淋和君度酒(Cointreau);以及我們本次品嘗的蘋果和蘋果白蘭地(Calvados)。


蘋果+可麗餅

可麗餅來自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與之毗鄰的便是諾曼第地區(Normandie),而說到諾曼第的味道,首先想起的必然是遍布的果園,以及那醉人的蘋果香。可麗餅與蘋果酒的組合,可說是最能代表法國西北部的甜點品種了吧。


(蘋果可麗餅)

諾曼第人不僅愛吃蘋果,更愛充分拓展蘋果的一切衍伸功能,例如蘋果醬、蘋果撻、以及用蘋果釀造的酒精飲料等。諾曼第地區的AOC名酒蘋果白蘭地(Calvados)是以低度的蘋果酒(cider)進一步蒸餾而成的高度烈酒,酒香醇濃,果香濃鬱,頗具地方特色,無論單喝或做甜點都堪稱絕妙。

將在蜜糖中燉煮至酥軟的蘋果片包入可麗餅中,淋上蘋果白蘭地點燃,當酒精蒸發殆盡之後,留下的是純粹的馥鬱蘋果香氣。質感柔軟的甜可麗餅與蜜糖煮蘋果內餡融為一體,外部則浸潤了燃燒過的蘋果白蘭地,兩種統一又微有不同的蘋果芳香在可麗餅內外相映成趣,這才意識到原來平日裡不甚討巧的蘋果還能有如此美味啊!

可麗餅節


可麗餅本是法國宗教節日聖燭節(Candlemas,2月2日)的傳統節慶食物,如今這一天卻演變成了法國民間的「可麗餅節」,和中國的「粽子節」、「月餅節」可謂異曲同工。法國人堅信,如果左手捏著金幣,並用右手拿著平底鍋接住拋起落下的可麗餅,就能發家致富——致不致富不知道,不過若能練會攤可麗餅的技術,至少吃穿不愁了~

(來源:Enjoy雅趣)

旅法華人戰報,微信公眾號DailyFR

相關焦點

  • 可麗餅:法國的「煎餅果子」
    世間無巧不成書,在飲食文化南轅北轍的中國和法國,竟在烙餅這件事上達成了驚人的一致。常給世人以小清新形象的法國可麗餅,做法居然同簡單粗放的山東雜糧煎餅是一樣一樣的!除餡料不同之外,可麗餅和山東雜糧煎餅的最大區別或許就是調製麵糊的穀物種類了。雜糧煎餅通常以麵粉和玉米粉製作,而可麗餅的原料則是小麥麵粉或蕎麥粉。小麥麵粉能帶給可麗餅以柔順平滑的質感,蕎麥粉則能添加韌度和嚼勁,二者各有所長。
  • 法國人為可麗餅設節日
    但法國甜品界裡有一朵「奇葩」,它有著高貴的「血統」,卻不以精緻取勝,它源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它是地地道道的法式點心,但它無論是做法還是吃法,都跟中國的煎餅果子很像,所以也有中國人稱之為法國版「煎餅果子」,這就是可麗餅。在法國,無論是米其林餐廳,還是街邊小店,都能找到可麗餅的身影。「在巴黎不吃可麗餅,就好像去義大利不吃冰淇淋,去香港不吃雞蛋仔。」
  • 法國可麗餅,從雜糧煎餅到黃金薄餅,它驚人的蛻變是如何發生的?
    導讀:法國可麗餅,從雜糧煎餅到黃金薄餅,它驚人的蛻變是如何發生的?口感柔軟香甜的可麗餅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早餐拍檔,其簡易的製作方法和多種配料的選擇得到了上至專業大廚下至普通百姓的青睞。那麼,美味的黃金可麗餅背後又會有怎樣一段歷史趣事呢?若時光能倒流至公元前七千年,你便會發現當時的可麗餅還是一種厚厚的煎餅。通常,人們會將製作煎餅的麵糊與一些穀物碎粒相混合,後在熱石板上完成烹製。顯而易見,厚煎餅僅是古代社會人們用來填飽肚子的食物。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可麗餅內含的主要原料在公元前的時代就已初現雛形。
  • 法國人為可麗餅設節日
    但法國甜品界裡有一朵「奇葩」,它有著高貴的「血統」,卻不以精緻取勝,它源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它是地地道道的法式點心,但它無論是做法還是吃法,都跟中國的煎餅果子很像,所以也有中國人稱之為法國版「煎餅果子」,這就是可麗餅。在法國,無論是米其林餐廳,還是街邊小店,都能找到可麗餅的身影。「在巴黎不吃可麗餅,就好像去義大利不吃冰淇淋,去香港不吃雞蛋仔。」
  • 西式甜點——可麗餅
    可麗餅(Crepes)是一種比薄烤餅更薄的煎餅,以小麥粉製作而成並且很流行的一種美食。 布列塔尼仍保有傳統的習俗和慶典,法國人把2月2日定為"可麗餅日"。
  • 可麗餅和煎餅你更喜歡吃哪一個?我喜歡第二個!
    可麗餅和煎餅你更喜歡吃哪一個?我喜歡第二個!可麗餅可麗餅(Crepes)是一種比薄烤餅更薄的煎餅,以小麥粉製作而成並且很流行的一種美食。現在的布列塔尼仍保有傳統的習俗和慶典,法國人把2月2日定為"可麗餅日"。可麗餅(Crepes)是源起於法國布列塔尼省,布列塔尼是海島型城市,除了因地利之便出產美味的海鮮外,布列塔尼最具特色的就是風靡海內外的可麗餅囉!
  • 和臺灣的可麗餅不同,法國的可麗餅不浪漫,而是很慢很慢
    提到法國美食,除了紅酒起司法棍麵包,最知名的大概就是可麗餅(Les Crêpes)了。 話說我去臺灣玩的時候,可麗餅剛剛在臺灣流行起來,可麗餅攤多半位於夜市與百貨公司美食街,有時也會出現在電影院的飲食部。
  • 蜜食法國:早餐來一份法式可麗餅
    法國聖蠟節The 「Chandeleur」 festival聖蠟節是每年的2月2號,這是一個宗教及美食的雙重節日。法國的母親們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陽一樣金光燦燦的可麗餅。當她們抖動煎鍋,將餅拋向空中時,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餅直接掉到自己嘴裡。
  • 日本的煎餅,法國的煎餅,中國的煎餅,有啥不同?網友:看餓了
    街頭巷尾的小吃數不勝數,不過許多人獨愛街頭的煎餅,其誘人的香味,獨特的口感,讓很多食客大為稱讚,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都有吃煎餅的習慣,但由於地域不同,煎餅的做法自然也有所差異了。日本的煎餅,法國的煎餅,中國的煎餅,有啥不同呢?網友:看餓了。
  • 法國的蘋果酒和可麗餅讓人慾罷不能
    世界上最早的蒸餾酒就是由凱爾特人在公元前發明的,凱爾特人給它取名為「生命之水」,即我們熟知的威士忌。酒自發明後就成為凱爾特人生命的一部分,幾千年後的現在,威士忌仍然是愛爾蘭和蘇格蘭最受歡迎的酒之一。在法國,波爾多以紅酒聞名,香檳省以香檳聞名,布列塔尼則以飲酒聞名。
  • 甜點大比拼,日本曬和果子,法國曬可麗餅,都被中國低調的它打敗
    日本,和果子首先第一個我們要說的就是日本,日本有很多的文化和食物其實都跟我們中國的有些淵源,甚至有很多根本就是從中國過去的。但是就算是這樣我們也必須要承認一個事情,那就是日本人在飲食方面確實不是一般的講究。那麼日本人最愛的甜點是什麼呢?
  • 可麗餅和處女冰淇淋,兩者傻傻分不清!
    可麗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處女冰淇淋是個什麼鬼?還有這麼汙的名字?是的,你沒想錯,也就只有島國人才會這麼直白地稱呼。不過由於二者長得實在是太像,很多人都會傻傻分不清。  可麗餅,起源自法國,原本只是單純的一張煎餅,後來漸漸在餅中夾上各種各樣的餡料,夾上蔬菜和肉類便是一道餐點,夾上水果和奶油,再淋上醬料,則成了一道甜點,花樣繁多。  處女冰淇淋,原名叫麵皮包水果冰淇淋,也叫優逸捲筒,是美國優逸雪品的產品。它和可麗餅最大的區別便是在於用料的不同,可麗餅很少會用到冰淇淋,而處女冰淇淋的原料通常是冰淇淋和水果,只是作為一道甜點而已。
  • 可麗餅:好吃到爆的薄烤餅
    可麗餅 可麗餅(Crepes)是一種比薄烤餅更薄的煎餅,以小麥粉製作而成並且很流行的一種美食。 現在的布列塔尼仍保有傳統的習俗和慶典,法國人把2月2日定為"可麗餅日"。
  • 中國粽子一年一度的「甜鹹之爭」又來了,法國可麗餅的「甜鹹鬥」你...
    法國的可麗餅在大家印象中都是甜的,居然也有鹹味的? 其實,可麗餅並不只是甜點,也可以是鹹味的,就在我們糾結甜粽好吃還是鹹粽好吃的時候,法國可麗餅也有著不可調和的甜鹹之爭!
  • 德國煎餅火了:我既不是煎餅果子,也不是可麗餅...
    >戳此免費領50集德語廣播劇資源<說到中國的煎餅,山東煎餅和天津煎餅果子最是名頭響亮。不過,你知道德國也有自己的傳統煎餅嗎?如果身在德國受困於條件吃不到自己想要的中式煎餅,不如趕快了解一下同樣色香味俱全、真·可鹽可甜的德式煎餅!
  • 法式可麗餅,法國聖心堂及蒙馬特愛之牆不可錯過的美食
    導語:法式可麗餅到聖心堂及蒙馬特愛之牆不可錯過的美食在我還沒來到法國前,對可麗餅的想像僅存於臺灣夜市裡常見的那種脆皮薄餅。餐點很快就來了,先上的為鹹可麗餅(Galette),我選的Parisienne主要內容是由三種材料--蘑菇、火腿和起司組成。深褐色的餅皮有著細密的氣孔,使得各種香氣爭先恐後的竄出,餡料被緊緊包裹在折成大三角形的餅皮之中,好似火山尚未爆發前的隱隱鼓譟,還沒開動,先讓人感到食指大動。
  • 中國粽子一年一度的「甜鹹之爭」又來了,法國可麗餅的「甜鹹鬥」你支持哪個?
    從豆腐腦、粽子、湯圓、到披薩、可麗餅,鹹甜之間的鬥爭不分種類,也不分國界。法國的可麗餅在大家印象中都是甜的,居然也有鹹味的?其實,可麗餅並不只是甜點,也可以是鹹味的,就在我們糾結甜粽好吃還是鹹粽好吃的時候,法國可麗餅也有著不可調和的甜鹹之爭!
  • 和臺灣的可麗餅不同,法國的可麗餅不浪漫,而是很慢很慢
    提到法國美食,除了紅酒起司法棍麵包,最知名的大概就是可麗餅(Les Crêpes)了。 話說我去臺灣玩的時候,可麗餅剛剛在臺灣流行起來,可麗餅攤多半位於夜市與百貨公司美食街,有時也會出現在電影院的飲食部。那時手拿一塊折成圓錐形、脆皮夾餡的可麗餅逛街看電影,覺得自己好時髦,根本是異國美食界的先鋒。但直到去了法國,我才真正見識到可麗餅在法國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 可麗餅是有多好吃,值得法國人為它設立一個節日
    2月2日是法國傳統的可麗餅日,可麗餅是有多吸引,讓甜品之都的法國人都專門為它設立節日?
  • 老外們開特色小店:法國帥哥街邊攤煎餅
    法國帥哥街邊攤煎餅。  柳治善精心打理他的小店。  雲中食品店的店主賀傑克。  俄式麵包賣得很火。  最近,一張「洋帥哥路邊攤煎餅」圖片在微博上轉發頗多。大家非常詫異:怎麼外國人也開始擺攤賣起早點了?其實,這是南京珠江路上一家專賣法國大眾美食「可麗餅」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