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運營的MH370客機與地面失去聯繫, 227名乘客(包括中國內地153人)和機組人員12名迄今杳無蹤跡,成為世界航空史上最大的未解謎團之一。
12月28日,飛機失聯事件再次重演,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印尼子公司運營的QZ8501在從印度尼西亞泗水前往新加坡的途中,於早上7點24分左右與地面失去聯繫,機上共有162人,包括7名機組人員和155名乘客,截至目前仍未發現飛機下落,搜索工作仍在進行。
一年來東南亞連發兩起飛機失聯事件,都和馬來西亞有關,而失聯前二者都沒有發出緊急求救信號,不禁令人浮想聯翩。由於具體原因未明,兩起事故是否有所聯繫尚不可知,但應該看到,除了相似點,兩起事故也有諸多差異。
馬航事件中失聯飛機機型為波音777-200飛機,是一輛製造於2002年的寬體客機。
而亞航事件中失聯飛機機型為空中巴士單通道窄體機A320-200 。空中巴士表示,失聯客機採用的發動機為CFM 56-5B,該客機於2008年交由航空公司,並在1.36萬次飛行中累計了2.3萬小時的飛行時間。該架飛機最新一次的保養是在2014年11月16日。
首架A320於1988年3月投入服務,截止2014年11月,全球共有超過300家航空公司運營著6000餘架A320系列客機。迄今為止, 所有A320系列飛機共在8500萬次飛行中累計了1.54億小時的飛行時間。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是一家國有航空公司,一直在糟糕的財務狀況中苦苦掙扎。而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亞航則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在東南亞擁有多家子公司,其中就包括運營此次失聯航班QZ8501的印尼亞航。印尼亞航成立於2004年12月。
亞航運營的80輛飛機都相對年輕,平均年齡不超過5年。根據航空安全網絡數據,亞航作為該地區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在其超過十年的運行歷史中,還未發生過致死事故。
亞航現任執行長Tony Fernandes 2001年從一家與政府相關的大型企業DRB-Hicom手中買下亞航。成立之初,亞航僅僅擁有兩輛波音737-300飛機,僅有唯一一個飛行目的地——馬來西亞朗卡維海島 (Pulau Langkawi) 。
馬航MH370失聯時,天空晴朗,並沒有出現反常的天氣狀況。而亞航事件發生時,據紐約時報報導,空中出現積雨雲,氣象局也稱在飛機飛行路線上有多次雷擊。
印尼交通部官員稱,亞航QZ8501失聯前曾請求一條「不同尋常的線路」。且失聯前飛機一直在3.2萬英尺的高度飛行,而為了躲避雲層,飛行員曾要求在3.8萬英尺的高空飛行。「
飛機要求飛向左側的這一請求得到了批准,但他們要求從3.2萬英尺上升至3.8萬英尺的請求未能獲得同意,因為當時上方同時有一架飛機在飛行。五分鐘後,QZ8501航班就從雷達上消失了。」印尼交通部空中運輸局代理局長Djoko Murjatmodjo表示。
很多專家認為糟糕的天氣狀況是飛機失聯的主要潛在原因。
馬航事件中,調查人員認為飛機失事前,飛機數據通信系統等等被人為關閉。飛行人員向地面最後的信息是「晚安」,並沒出現任何異常。隨後,飛機由於不明原因便偏離了預定航線。
而亞航事件中,QZ8501失聯前飛行員曾由於天氣原因主動請求偏離航線,以及提高飛行高度。
印尼官方還未公布自動向地面傳輸飛行數據的ACARS(飛機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所傳送出的信息。但目前還沒有任何線索顯示飛機系統被人為關閉。
美聯社報導稱,根據MH370傳回的數據,當局認為飛機墜入了南印度洋,該海洋區域為廣闊的深海地區,且很偏遠,遠離飛機失聯前最後顯示的位置。
而假設亞航客機在失去雷達信號後不久便墜落,搜尋範圍將更小更精準,而且爪哇海較淺,飛機和輪船穿行其中,尋找起來比MH370更加容易。CNN的報導稱,飛機墜落之地很可能離交通繁忙的海域不過幾百英尺。而正常情況下,就算飛機大部分完整無損地墜入海中也會留下殘骸。當然,也仍有可能需要花上許多天的時間找到殘骸。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事故調查辦公室的前董事表示,此次事件極不可能會出現和馬航事件類似的情況。「就算在接下來的12小時內找到飛機也不會讓我驚訝,因為他們對於飛機在哪兒有較大的把握,該水域僅有150英尺(約45.72米),而印度洋水域深達1-2萬英尺(約3048-6096米)。」
馬航在飛機失聯後多次給出前後矛盾以及模糊的信息,而亞航事件中,卻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政府與航空公司都作出了合適的應對。
亞航CEO Tony Fernandes在Twitter上發帖發布事件以及公司行動相關信息,表示他現在唯一關心的就是乘客的機組人員,並承諾會盡己所能。馬來西亞國防部長Hishammuddin Hussein也在Twitter上表示支持。
另外,搜尋工作也有效地展開。事發後,印尼官員很快便公布了搜尋計劃,表示已向海軍船隻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