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旅遊雜誌《悅遊》近日發布由讀者票選的「世界最有魅力城市」排行榜顯示,日本京都超越裡昂、新加坡、雪梨、維也納等熱門旅遊城市,高居榜首。此前連續4年排名第一的日本東京則退居第六位。
投票是在今年4至6月期間實施的,《悅遊》雜誌分析稱,京都登上榜首是因為它既是一座可以體驗到古寺、藝妓等日本傳統文化的古都,又隨時代變化而發生改變。此外,京都的日本酒和近百家米其林餐廳也很受外國遊客歡迎。
疫情期間的京都
在美國另一家知名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中,京都也經常高居榜首。這顯示,儘管當前跨國旅遊受新冠疫情影響陷入停頓,但是外國遊客對前往日本旅遊的嚮往並未減少。這也意味著,一旦跨國旅遊得以恢復,日本仍有成為熱門旅遊地的潛力。
不過,對於日本旅遊業者來說,比起等待跨國旅遊重啟,當務之急還是怎樣通過國內旅遊來度過當前的難關。
旅遊業是疫情中受打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還是以京都為例,該市63家主要酒店今年8月份接待的日本旅客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8.2%,與7月相比只增加了1.9個百分點。同期,接待的外國旅客人數只有少得可憐的610人,同比減少99.8%,並且類似的狀況已經持續了5個月。
對於住宿設施來說,接待旅客的減少就意味著收入減少,旅遊熱點城市京都尚且如此,日本其他地區的旅遊業者承受的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日本政策金融公庫在今年6月中旬實施的大規模調查顯示,98.9%的酒店和旅館表示「銷售額出現減少」,半數以上的業者表示「銷售額減幅超過80%」,90%的業者表示「銷售額減幅超過50%」,78.6%的業者表示已經休業。61.5%的業者稱需要通過借貸款來補充運營經費。除了酒店等住宿設施以外,面向遊客的特產店、餐廳、觀光設施等也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為了鼓勵民眾外出消費,以扶持酒店等旅遊產業,日本政府還計劃從7月22日開始實施一項名為「Go To Campaign」、財政預算約1.7萬億日元的大規模補貼活動。這一補貼活動的核心是Go To Travel,通過這一活動,民眾出遊時的住宿等費用的一半由政府負擔。可以說日本政府為拉動消費下了血本。
那麼Go To Travel的實施效果如何呢?
日本觀光廳9月30日公布的住宿旅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日本各類住宿設施接待的遊客人數為2628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8.4%。這其中,接待日本遊客2605萬人次,同比減少51.5%,接待外國遊客(包括在日外國人)23萬人次,同比減少97.6%。僅僅對比日本遊客人數,今年7月份為2135萬人次,8月份增加了470萬人次。8月份住宿設施客房入住率與今年7月相比增加了2.5個百分點,達到32.1%,但依然處於低水準。日本輿論認為,雖然Go To Travel對於民眾來說是很大的實惠,但是其效果還是有限,一方面日本人出遊意願還是比較低,另一方面少了外國遊客這一重要遊客來源。
疫情後日本旅遊業的復興還是離不開訪日外國人。原本日本實施「觀光立國」這一戰略就是因為日本人口減少,消費增長乏力,所以希望通過外國遊客拉拉動消費,疫情壓力下,外國遊客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疫情前的東京淺草寺
疫情期間的東京淺草寺
主管入境遊的日本政府觀光局理事長代理吉田晶子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必將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吉田晶子稱,多個全球旅遊市場調查顯示,即使在疫情期間,日本在外國人「將來想去的國家」排行榜上都位居前列,這非常難得,一旦全球疫情出現緩和、新冠疫苗也得以普及的話,全球旅遊市場將快速打響遊客爭奪戰。
她認為,在爭奪國際市場方面,日本現在能做的就是繼續在網絡上推廣日本的旅遊資源,對於可以開展業務的日本駐外機構,要繼續做好宣傳工作。不過吉田晶子同時也強調,宣傳推廣要結合入境限制政策實施,吸引外國遊客的同時一定要防止疫情再次擴大,在外國遊客可以入境的時候,一定要向遊客清楚傳達「來日本後應該遵守哪些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