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慰安婦"人權影展臺北啟動
新華社臺北8月3日電(記者 潘麗君 何自力)2017國際「慰安婦」人權影展4日起在臺北舉行,多部「慰安婦」紀錄片將展映,聚焦「慰安婦」倖存者最真實的生命故事。 該影展由臺灣首座「慰安婦」人權教育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主辦。
-
臺北影像展講述慰安婦生命故事:要揭歷史真面目
8月3日,為期兩個月的「月光——慰安婦生命故事影像展」在位於臺北市寧夏路89號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圖為受害倖存者黃吳秀妹(左一)、盧滿妹(右二)與臺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右一)等一同表達願望,建立「慰安婦與女性人權館」,讓世人更了解這段歷史。 中新社發 劉舒凌 攝中新社臺北八月三日電 題:臺北影像展講述慰安婦生命故事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董會峰一九九二年慰安婦申訴專線確認臺灣有五十八名受害倖存者,至二00九年,人數已減至十八位,平均年齡達八十六歲。
-
洪秀柱諷民進黨當局喊人權卻不管慰安婦:諷刺、可笑
@銳看臺灣報導 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臉書發文指出,世界各地的華人團體都在紀念南京大屠殺、為83年前的慘痛歷史致哀、悼念83年前不幸殉難的前人,遺憾的是,我們的執政當局因意識形態不同,而選擇對這樣的暴行視若無睹,執政五年來未曾紀念、甚至試圖透過竄改教科書,卻在日前大張旗鼓辦了一場「世界人權日
-
前臺北縣長率眾向日本抗議:要天皇為慰安婦下跪道歉
(觀察者網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13日報導,前臺北縣長周錫瑋與正在參加國民黨新北「立委」初選的徐正文13日率眾到臺「日本交流協會」踢館(抗議),抗議日本「侵佔」釣魚島,還要日本天皇為慰安婦事件下跪道歉。
-
臺灣首部「慰安婦」紀錄片將重新整理修復
新華社臺北12月10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拍攝於1998年的臺灣首部「慰安婦」紀錄片《阿媽的秘密》原始膠片10日由臺北婦女救援基金會捐贈給公共機構臺灣電影中心,尋求更專業的存儲、修復和進一步推廣。
-
臺灣首部慰安婦紀錄片原始膠捲獲典藏保存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社臺北12月10日電 (記者 史元豐 路梅)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10日在臺北將臺灣首部慰安婦紀錄片《阿媽的秘密》膠捲捐贈給臺灣電影中心收藏。
-
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11月關閉!明年或在新地點重新開張
冠病疫情導致臺灣第一座慰安婦博物館的參觀人數與收入大受影響,博物館為此將在11月10日關閉,並將搬遷到其他地點重新開張。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位於臺北大稻埕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2016年12月開幕。由婦女救援基金會成立的這座博物館,展出慰安婦相關影音、書籍等相關資料。
-
臺灣首座「慰安婦」 主題博物館揭牌---深圳特區報
據新華社臺北3月8日電 國際婦女節當日,臺灣首座「慰安婦」主題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行揭牌儀式,博物館紀念了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博物館位於臺北大稻埕,由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援會」)籌建、運營。
-
因入不敷出貸款千萬,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將遺憾閉館
2016年3月,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創辦「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時,引起了海峽兩岸社會各方關注。 二戰結束後,許多國家和地區陸續創辦以「慰安婦」為主題的史料館。紅船編輯部注意到,長期協助臺灣「慰安婦」的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援會)在2016年跟進效法,希望為臺灣「慰安婦」的歷史留下紀錄,為此創立了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
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開館 92歲蓮花阿嬤走過「她們的時光」
圖為92歲的臺籍慰安婦陳蓮花阿嬤(右一)被人攙扶著參觀紀念館的「她們的時光」照片走廊。臺灣目前已知仍健在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三位,陳蓮花是其中之一。中新社記者 劉賢 攝 中新社臺北12月10日電 題: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開館 92歲蓮花阿嬤走過「她們的時光」 中新社記者 劉賢 路梅 一段十來步的照片走廊,92歲的陳蓮花阿嬤被人攙扶著,一步一停,目光流連著照片上那些熟悉的臉龐,時而微笑,時而沉默,用了10多分鐘,顫顫巍巍地走過「她們的時光」。
-
韓國官員:將在首爾建立慰安婦博物館
2017年7月5日 中韓專家聯合發布日軍「慰安婦」名簿,一位參觀者在觀看《金華雞林會會則及名簿》檔案圖片。 新華社記者 蔣芳 攝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信蓮) 被日軍強徵為慰安婦的亞洲婦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慰安婦問題也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韓國新任女性家庭部長官鄭鉉栢7月10日表示,韓國政府將在首爾建立慰安婦博物館。
-
馬英九:踢踹慰安婦銅像的日本人嚴重傷害臺灣人情感 蔡當局應捍衛...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遭日本右翼團體代表腳踢侮辱。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以下簡稱馬辦)表示,這嚴重傷害臺灣人民的情感,蔡當局應拿出該有的態度,捍衛慰安婦及臺灣的尊嚴。據臺灣《聯合報》9月11日報導,臺灣民間團體8月14日前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設置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馬英九當時親自出席銅像揭幕。
-
美媒: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周折終建成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媒稱,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周折,2016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成立。臺灣目前只有三位前慰安婦仍然在世,她們繼續要求日本政府能在她們有生之年賠償和道歉。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3月8日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的正式名稱為「阿嬤家」。
-
臺首座「慰安婦」雕像臺南揭幕,馬英九:她們都在等日本的道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付國豪】8月14日是韓國、中國、日本等國民間團體一同確立的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臺南舉行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落成典禮。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到場為銅像揭幕。他批評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太軟弱,呼籲臺當局向日本政府要求道歉賠償,並稱「這才是對慰安婦的轉型正義」。
-
韓國城南市設慰安婦像 呼籲國際關注慰安婦問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16日報導,韓國首爾近郊的京畿道城南市15日在該市政府廣場上設立了慰安婦少女像,一名原慰安婦及相關女性團體約300人參加揭幕儀式。據報導,2011年12月,韓國曾在首爾的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設置相同的慰安婦像。日本政府稱事關大使館名譽,曾要求韓方撤去,但是韓國方面並未理會。
-
臺灣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臺北首映
銘刻創痛與堅強——臺灣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臺北首映 繼1998年一部控訴日本軍國主義殘害臺灣籍「慰安婦」的紀錄片《阿嬤的秘密》之後,又一部聚焦臺籍「慰安婦」的紀實影像作品《蘆葦之歌》11日晚在臺北首映。 該片聚焦6位飽受創傷的老人晚年的心靈療愈過程。「如果不知道過去,你不會有未來。」
-
「慰安婦」受害者現狀如何
▌韓日電影共同揭露「慰安婦」歷史1996年和1998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先後發布報告指出,「慰安婦」,是戰時作為侵略者的日本強加在亞太許多國家女性身上的「性奴隸制度」。時間流逝,記憶猶存。而電影,則成為不同國家揭露這段歷史不約而同使用的方式。
-
首屆「慰安婦」博物館會議在日本舉行
新華社東京4月1日電(記者王可佳嚴蕾)首屆「慰安婦」博物館會議1日在東京舉行,來自日本、韓國、中國、美國等多國的「慰安婦」博物館、資料館和市民團體代表共200餘人參會。
-
臺南慰安婦銅像被日本人踢踹 新黨王炳忠欲發起「公投」在臺北豎立...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右翼團體代表日前在臺南腳踢慰安婦銅像,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謝龍介對這一粗暴行為發起抗議。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人也進行聲援,並宣布會發起臺北市民「公投」提案,要求臺北市政府永久豎立慰安婦銅像。
-
臺灣第一座慰安婦銅像設置於臺南 馬英九到場揭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8月14日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臺灣第一座慰安婦像14日上午設置在臺南市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空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到場揭幕。馬英九說,遺憾的是,民進黨執政後從沒提過慰安婦的事,民進黨當局致力「轉型正義」,應該要為這個議題發聲,讓歷史傷痛得到平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