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2020-12-24 騰訊網

臨近歲末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通過空間重塑、治理重塑、能級重塑,進而成為生活品質、產業發展、城市治理的「標杆」和閃亮「金名片」。

蘇州河普陀段昌平路橋夜晚流光溢彩,被稱為「蘇河之眼」(上海建工機施集團供圖)

普陀段

親水岸線,生活氣息濃

普陀段承擔了蘇州河貫通的「半壁江山」,約21公裡岸線改造圍繞長壽路、曹家渡、長風生態商務區、長徵鎮4個主題區段,實現了沿河居民小區、文創產業園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特別是把岸線貫通與居民小區品質提升、臨河地塊功能轉型結合,重塑了生活親水岸線,也打造出活力空間示範區。

亮點一:「沿河瓷磚道」大變身

河濱香景園是蘇州河(普陀段)北岸西段的一處小區。小區邊的一段岸線位於雲嶺西路與上海菸草儲運倉庫之間,長340米。2004年小區剛建成時,所謂「河濱」二字,僅僅是一條圈在小區內、寬不足兩米、長不過300米的「沿河瓷磚道」。

此次蘇州河北岸貫通及防汛牆改建中,該小區濱河綠帶打通了原有兩側圍牆,釋放了閒置的綠地,惠及周邊更多小區。建設公共綠地時,以「海洋」為主題構建了一系列景觀設施,提升改造了沿河步道及欄杆。融入雨水自然積存等措施,實現生態循環利用。

這一段岸線,院校央企多,對於涉及院校、央企、開發地塊等岸線貫通的項目,在普陀區積極溝通協商下,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上海市貿易學校及上海印鈔廠、鹽業、菸草儲運等沿線企業對各自圍牆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退讓。

亮點二:「十八灣」串起絕美口袋公園

蘇州河流經普陀區域共有18個較大的河灣,素有「蘇河十八灣」美譽。其中「寶成灣」是第九灣,灣內有蘇州河上唯一一座雙曲拱梁人行橋——寶成橋。

在長壽路街道牽頭下,寶成灣直面痛點、堵點,打破了三道圍牆,整治了存在近30年的居改非和違建,貫通了沿岸空間,連接了位於寶成灣區域內的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上海景源時尚產業園、創享塔3個獨立園區,濱水腹地縱深拓展。

如今,沿著1.6公裡藍色濱河步道行走,寶成橋一側的口袋花園美不勝收。晶瑩閃爍的蒲公英、粉蘭粉紅的繡球花、幾何不規則的涼亭雨棚,讓市民盡享「春日賞花夏撲螢,秋日散步冬聽雪」。

亮點三:網紅景點「彈眼落睛」

天安·千樹位於蘇州河昌化路橋東側,集建築藝術、文化傳承、歷史遺產與自然風貌為一體,囊括了精品購物、餐飲休閒、文創娛樂和酒店辦公等功能,將成為地標性的創意城市休閒綜合體。

項目開發者表示,千樹可以改變蘇州河流域的地貌,展示一個多層次的人性化空間,重塑蘇州河沿岸工作與生活著的人們的日常。

別具風格的露臺花園,綠意盎然的河濱步道,該項目讓遊客仿佛置身都市中的世外桃源。不同樓層每家店面的露臺上高低錯落地種植了2萬多棵不同的綠色植物,整個建築融合在一片綠色之中。

蘇州河靜安段岸線有四行倉庫等歷史文化地標

靜安段

詩意的慢行系統

蘇州河岸線靜安段約6.3公裡。北岸西起遠景路,東至河南北路;南岸西起安遠路,東至成都北路。這段岸線,有著上海總商會舊址、四行倉庫等歷史文化地標,也有著蝴蝶灣公園等休閒空間。相較於其他濱水岸線,這裡同時擁有南岸、北岸兩面風光,共規劃橋梁十餘座,形成機動車和慢行交通的全面對接,構築起一個舒適、高品質且層次豐富的運動環線,真正實現:詩意棲居。

亮點一:宜樂宜遊的慢行空間

蘇州河靜安段濱河岸線交通以慢行、公交優先為主,整合現有道路,將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進行分流,架構起慢行道路系統。特別是新建的濱河慢跑道,作為流暢的線性運動空間,串聯沿線多座跨蘇州河橋梁,無縫銜接形成一個個環通的慢跑線路,兼顧各類人群的健身休閒需求。沿線也布設了各具特色的公共空間,增加便民設施,提升景觀品質和遊憩功能,加強了濱河與腹地的聯動。

結合慢行線路的打造,還同步激活起珍貴的城市記憶,讓分布沿線的老建築不再「沉睡」,通過在公共空間疊加歷史、文化等多種元素,讓城市空間、自然與人文融合互動,讓市民和遊客在慢行中隨手觸摸感知歷史文脈,帶來獨特體驗。

亮點二:以史為脈,以民生福祉為本

四行倉庫、上海總商會舊址、上海福新麵粉廠舊址……蘇州河靜安段最大的亮點在於串起了沿線的紅色地標、歷史文化地標等,同時注重改善沿岸居民的獲得感,以提升民生福祉為根本。

沿岸的福新麵粉廠舊址,曾是中國最大的麵粉廠,該建築列入市優秀歷史建築。此次改造,在濱河景觀設計中融入麵粉廠的歷史文化元素,演繹了民族工業記憶。而四行倉庫舊址,既保護了原有建築界面,也將改造道路斷面,在建築前庭留有人行空間,充分尊重紅色歷史文化同時,營造出一種舒適懷舊的慢行感受。

針對岸線上僅存的斷點——長壽路橋以北至遠景路長約700米的空間,經多方協調,最終以「棧道+地面步道」方式打通,同步實施沿線建築外立面整治,增強居民獲得感。而岸線腹地蘇河灣區域已成為靜安區「一軸三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以「產城融合,人性尺度,文化傳承,生態低碳」為理念,帶動產業發展,打造「人文休閒創業集聚帶」。

外白渡橋邊上的蘇州河綠道黃浦段

黃浦段

上海辰光,風情長卷

蘇州河南岸黃浦段東起外白渡橋,西至成都路橋,北臨蘇州河,南至南蘇州路,是全市蘇州河岸線的重要門戶,具有展示形象、承載文化信息、容納公共活動的特質,岸線總長約3公裡。

這裡的顯著特點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沿線景觀以抽象化藝術化的形式展現海派文化的精緻和典雅,使蘇州河黃浦區段真正展現:上海辰光,風情長卷。

亮點一:歷史文化標識的演繹

蘇州河黃浦段中,每一段都有特定主題:西段(烏鎮路橋—成都路橋),設計主題為「蘇河之驛」;東段(外白渡橋—河南路橋),主題為「蘇河之門」;中段(烏鎮路橋—河南路橋)主題為「蘇河之眸」。每一段在放大人文景觀同時,注重提高城市整體形象和綜合服務功能。

比如,位於乍浦路橋與外白渡橋之間,南岸的划船俱樂部,以現代鋼構架演繹原有木屋架的形制,更加輕盈通透,以恢復生態的方式讓建築更加柔和生動,恢復泳池遺留加以修葺,轉為具有新功能的「泳池咖啡廳」。

同時將城市運轉所需的基礎設施加以設計,在藝術化、開放化的同時,高效複合地利用土地。比如將第一加油站打造成最美加油站;對原先封閉的半地下綠化環衛用房進行拆除改造,依據保留結構搭建底層步道與二層觀景平臺,重塑地形、鋪設植被,打造一個全新公共空間——櫻花谷。

亮點二:濱水空間如何近些、更近些

原吳淞路閘橋拆除後遺留一處橋墩,這裡靠近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處,是「蘇河之門」的標誌之一。結合此次改造,這裡成了一處新的親水空間。富有現代感的不鏽鋼亭子,造型簡潔明快,透著濃濃工業風。遊人的視線因亭子而「抬高」,也解決了親水的問題。

又如,在九子公園外的濱水區域,建造二級擋牆,既保證防洪高度,又將一級防汛牆降低,形成一個完整的親水平臺,抬升牆內人行通道,局部新建玻璃防汛牆,讓市民可以真正親近蘇州河,在市中心獲得親水空間,也讓蘇州河的景觀更為立體。

目前蘇州河黃浦段從西藏路到成都北路禁止機動車通行,其餘路段因涉及多個沿岸線小區主入口,允許車輛通行,相關路段正精雕細琢,提升景觀的同時注重各類交通工具通行的「友好度」。同時全段布設視頻監控,做強精細化治理。

蘇州河虹口段有著陸家嘴天際線和外灘旖旎風光的獨特視角

虹口段

處處看得見河坐得下人

蘇州河虹口段東起外白渡橋,西至河南北路,全長約900米。這裡位於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是黃浦江貫通空間與環蘇州河貫通空間的重要轉換節點,同時有著陸家嘴天際線和外灘旖旎風光的獨特視角,沿線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林立。

結合貫通提升工程,虹口區以「共享街道+河畔客廳」的方式還江於民,打造「最上海的觀景平臺」。相關工程總設計師王林說,不僅要「處處看得見河」,而且能「處處坐得下人」。

亮點一:站在「城市陽臺」看百年上海「世紀同框」

上海大廈、外白渡橋、黃浦公園,是上世紀流行的「上海牌行李袋」標識上的「城市風情三件套」。如今,站在蘇州河虹口區段北蘇州路取景,這「三件套」與陸家嘴上海新景觀實現「世紀同框」。

吳淞路的盡端有一片46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王林喜歡將其稱為「城市陽臺」。這裡原本是一處橋墩,經設計師們反覆論證,決定「就地取材」,與地面形成高低錯落的觀景平臺。站在這裡望向東西兩岸,百年上海最著名的建築地標一覽無餘。負責虹口段設計的上海安墨吉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薛鳴華說,虹口段正符合當下「全域旅遊」概念,這裡有歷史、有現在,更能望見未來。

亮點二:打造獨一無二的「共享街道」

虹口段的另一亮點,全程禁止機動車通行,打造獨一無二的「共享街道」。釋放豐富的休憩休閒空間,讓人們舒適地一邊「喝喝茶、喝喝咖啡」一邊感受一江一河交匯處的濱水魅力。虹口區建管委市政管理科科長彭佳斌介紹,貫通工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點是900米岸線上存在「斷點」。經區及相關單位協調,通過疏導車輛、置換辦公場地、拆除電站和違建、搬遷水質監測設施等徹底打通「斷點」,把沿線所有的濱河空間都騰退出來。同時拓寬天潼路,將過境北蘇州路的機動車轉移一街之隔的天潼路通行,緩解交通壓力。

如今,北蘇州路將打造成「步行化、休閒態、全時段的共享街道」。全面禁止機動車後,沿河步廊被拓展為3-5米,街道空間拓寬為6-8米,地面上的扇形彈格石拼花與兩側歷史建築自然銜接,街景綠化也打造成有意境、易親近、可停留的客廳花園,為後續整合商業、旅遊資源,更好滿足市民需求創造了條件。

作者:顧一瓊、張曉鳴、單穎文

編輯:葉松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側記:連結水與城市,融合人與歷史
    城因水而靈動,人因城而安適。2020年歲末,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迎來基本貫通開放。還河於民,還岸線於民,這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蘇州河,像一條紐帶,連接過去與現在,連接平淡與精彩,連接愁苦與愉快,連接城市與胸懷,連接往昔與未來……」一位上海市民在談及蘇州河時,這樣說道。
  •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一是加快推進長江岸線整治。開展港口碼頭水汙染長效治理,推進江北水上洗艙站建設,完成江北新材料科技園 31家企業廢水預處理設施及6家港口企業(計劃拆除碼頭除外)水汙染防治設施建設。完成長江岸線一期保護和整治修復,建成新化、大廠等生態防護林溼地公園,深入開展「百項提升工程」行動,推動生產岸線向生態岸線轉變,努力將江北濱江打造成國際一流水準的「城市客廳」。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上「通」與「讓」的學問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通氣會,宣布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實現基本貫通。
  • 今年,蘇州河又要變樣了?兩岸42公裡岸線年內全部貫通,內有「劇透」→
    留在很多上海小囡記憶中的蘇州河形象並不好,因為它過去「又黑又臭」中心城區蘇州河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快來這幅手繪長卷上打卡美景~
    記者從今天(28日)舉行的蘇州河貫通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截至目前除個別區段和點位外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外白渡橋-外環線)蘇州河兩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裡,63處斷點分布在沿線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六個區。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市「一江一河」辦常務副主任朱劍豪今天介紹到,截至目前,除個別區段和點位外(三小區兩斷點),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開放。
  • 42公裡蘇河岸線歡迎打卡!
    溯流而上,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途徑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6個區,2020年12月28日,中心城區42公裡蘇州河岸線迎來了重要的節點,實現基本貫通。沿線有哪些亮點,下一步又會有哪些新期待,來看報導。
  • 普陀這條21公裡岸線改造後「網紅景點」一籮筐,等你來打卡→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打通最後斷點 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濱水空間基本貫通
    : 看看新聞Knews 舉報   今天(12月27日)下午,隨著嘉定西浜人行橋架設完畢,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打通最後一個斷點
  • 蘇州河42公裡岸線年底貫通!沿線居民如何從疑慮重重到一起配合?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夏日傍晚,許多市民喜歡到蘇州河邊散步,但有些路段不通,帶來不便。貫通蘇州河,需要沿線居民打開小區「後花園」。蘇堤春曉、河濱香景園、半島花園等蘇州河沿岸住宅小區,在貫通工程啟動初期,反對聲一片,有堅決不讓的,有要求賠償的,不少熱心市民也因擔心貫通後小區不安全而投了反對票。
  • 上海:蘇州河打造42公裡濱水岸線,三段演繹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
    2020年7月30日,上海,上海蘇州河普陀區段濱水岸線風景秀美。根據計劃,上海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將爭取在今年年內實現基本貫通開放。蘇州河(普陀段)沿線貫通及景觀提升工程自2018年10月全面啟動以來至2019年底,19處斷點基本貫通。
  • 上海推進高品質城市空間塑造 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
    人們發現,臨南蘇州路的圍牆不見了,置身園內,便能清楚看到路旁流淌的蘇州河。這樣的驚喜,今年在蘇州河沿線越來越密集。「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年內基本貫通目標不變。」上海市「一江一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驚喜,不只發生在蘇州河畔。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自打通以後,遊客紛至沓來,知名機構加速進駐。
  • 蘇州河42公裡年內貫通,普陀段變這樣→
    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熱門話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項目的情況吧~↓↓↓中心城區蘇州河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總長約21公裡、兩側岸線計42公裡,涉及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六個區。
  • 42公裡岸線年底貫通 蘇州河如何演繹上海新故事新傳奇?
    劉海粟油畫作品《蘇州河》藝術中的蘇州河如此「吃香」,現實裡的蘇州河岸線貫通更受矚目。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中心城區段流經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6個區,已經實現近36公裡岸線的貫通開放。
  • 蘇州河34公裡岸線被生生截成43段
    令人沮喪的是,全國政協委員丁金宏近日沿著蘇州河口一路向西,卻不斷遭遇「高牆壁壘」,他一路走,一路數牆,北岸16堵,南岸25堵。就這樣,兩岸全長近34公裡的蘇州河中心城區段,岸線生生被割成了43段區域。一路向西數出41堵牆丁金宏是全國政協委員,他領銜的上海市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分中心課題組,近日完成了一項對蘇州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公共岸線利用情況的實地調研。結果顯示,多頭規劃、各自為政的布局對沿岸公共空間設置影響最大,蘇州河兩岸總長約34公裡的岸線中,其中有8公裡的岸線被單位或居民小區佔領。
  • 玩轉蘇州河42公裡,高登公園、樂高探索中心、九子公園、臨空滑板...
    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變遷。  如今,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  快來這幅手繪長卷上打卡美景~  蘇州河普陀段    每一處濱水風景都值得去看看,普陀段約21公裡的岸線周邊,就有不少值得打卡的地方:  長風大悅城高登公園
  • 蘇州河兩岸42公裡年內全部貫通,這些小區會開放!華政濱河段也將...
    《2020上海民生訪談》節目中市住建委主任黃永平帶來了最新消息今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基本貫通開放去年,蘇州河已新增約12公裡貫通岸線目前累積貫通近36公裡佔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的85%下半年的主要任務是貫通3個區段、打通3個斷點開放3個小區半年後,蘇州河會經歷怎樣的華麗轉身?
  • 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他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繫,推進長江上中下遊、江河湖庫、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治理,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要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深入研究長江文化內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玩轉蘇州河42公裡,高登公園、樂高探索中心、九子公園、臨空滑板公園.....
    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變遷。如今,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快來這幅手繪長卷上打卡美景~蘇州河流經普陀區域共有18個較大的河灣,素有「蘇河十八灣」美譽。普陀段承擔了蘇州河貫通的「半壁江山」。地址:大渡河路196號長風大悅城二層交通:地鐵13號線,大渡河站夢清園依偎著蘇州河,分為大魚島、人工溼地和夢清館三部分,夢清館為上海啤酒廠舊址,第一層介紹蘇州河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海的水利系統。第二層介紹古代和近代蘇州河的汙染和對人類的危害;第三層介紹蘇州河的治理過程以及目前的狀況,這裡展示了蘇州河的人文脈絡和治理成就,講述著蘇州河的動人千面。
  • 上海:曾經「有股味」的那條河,如今咋樣了
    新華社記者陳飛攝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12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蘇州河:水清了,42公裡岸線也「親」了——上海曾經「有股味道」的那條河告別「黑臭」之後,濱水岸線又貫通,成為市民親水樂園》的報導。2020年,人民城市的長卷在上海「一江一河」兩岸徐徐展開。
  • 守護綠水青山 積蓄綠色動力 ——徐州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守護綠水青山 積蓄綠色動力 ——徐州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2020-12-2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