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個國家雖然只有兩百年的歷史,但經歷的戰爭都超過了兩百多年,甚至在二戰結束後,也在不斷找機會引發戰爭,成為現代戰爭史最豐富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美國,它也是當代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最喜歡的幹的事就是介入他國內戰,比如抗美援朝和越南戰爭,不過在上世紀末期,美國倒是難得作為一個正面選手,帶著聯盟軍發動了海灣戰爭,美國通過這場戰爭現身教學了如何運用現代化體系作戰。
當時的伊拉克還是中東的小霸王,軍事實力就算放到國際上也有排名,光是兵力就近百萬,可惜在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時,簡直就是被壓著打,讓薩達姆整個人都驚掉了大牙。但是在海灣戰爭爆發時,薩達姆將大量石油倒入了海中,他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這可是一個高招。
石油對於人們來說有什麼意義?我們只需要舉一個例子,二戰末期的日本,就是因為被美國切斷了石油路線,才有了後面偷襲珍珠港的故事,不然也不會遭受到美國的原子彈,總的來說就是軍事和人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石油。
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那就是用一點少一點,所以各國都在世界上哄搶,但薩達姆不僅不珍惜就算了,還將大約五百萬桶石油給倒到海裡,估計很多人都不懂他的用意。
我們需要回看一下當時伊拉克面臨的境地,薩達姆根本就擋不出美軍的攻擊,只能想一些損招轉移美國注意力,那麼汙染波斯灣就是很好的方式,波斯灣作為極具戰略意義的一個港外,美國可不想這裡淪為一灘廢水。
還有波斯灣是美國依賴的交通路線,這些在海裡面點燃的石油,會大大影響到美國海軍的推進,如果美國少了強大的海軍支援,在戰場上就會降低很大作戰力,這也是薩達姆給自己創造的反擊機會。
最後一點就很無奈但也真實了,那就是薩達姆不想這些石油最後便宜美國,因為當兩軍一交戰,薩達姆心裡其實都已經有數,這麼多石油根本也沒有地方藏,那還不如乾脆全部摧毀,反正美國只會比薩達姆肉疼,這樣做也能讓薩達姆在心理上贏了美國一盤。
事實證明薩達姆的做法雖然在戰爭時期算是個高招,但薩達姆一開始在伊拉克當政,靠的就是往外輸送石油等資源將國力提了上來,這一下燒掉那麼多發財錢,伊拉克經濟跟不上來,只能慢慢開始走下坡路。
美國也靠著海灣戰爭的勝利,在中東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逐漸成為主宰中東的幕後推手。不過也要感謝美國的這場戰爭,讓中國驚醒了,改變了軍事建設的模式,成就了今天的地位,這點估計連美國都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