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前夕,多國部隊大兵壓境,雖然伊拉克海空軍與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差距甚大,但薩達姆已然堅信能在陸地上擊垮多國部隊,因為,90年代的伊拉克陸軍,實力要遠超60年代的越南,在他眼中,美國陸軍就是經不起傷亡的少爺兵,而自己精銳的共和國衛隊能夠為自己赴湯蹈火。事實上,除了薩達姆本人,世界上許多軍事權威也認定,一旦多國部隊和伊拉克陸軍在地面交戰,很大可能重蹈越南戰爭的覆轍。
為了應對潛在的戰爭,薩達姆可謂費盡心思,首先,他進行了總動員,將正規軍從65萬增加至120萬,還動員了超過800萬的所謂支援人員,這些理論上的戰鬥人員,佔伊拉克1700萬人口的半數以上。針對美軍在巷戰方面的弱勢,薩達姆號召所有伊軍部隊,在所佔領的科威特,準備好巷戰。薩達姆還對軍隊進行了一番清洗,有超過200名持反對意見的軍官被逮捕。到了戰爭爆發前夕,伊拉克已經集結了120萬部隊,770架作戰飛機,5800輛主戰坦克,5100輛裝甲車,3.8萬門火炮,800枚地地飛彈,以及大量的防空飛彈等等。
為了遲滯多國部隊進攻,薩達姆還在邊境地區修築了3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沿著科威特沙特,伊拉克沙特邊境設置,兵力超過30萬,任務是依靠防禦工事正面阻擊;第二條防線在科威特中部,由15萬精銳的輕型突擊隊組成,主要負責機動作戰;第三道防線在巴斯拉到伊拉克南部邊境一帶,由王牌共和國衛隊擔任預備隊,負責阻止多國部隊進入伊拉克。這些防線陣地上,布置了大量的反坦克壕溝、地雷場、鐵絲網、單兵掩體、火炮陣地等,值得一提的是,薩達姆還命令在各種壕溝內倒滿石油,一旦多國部隊靠近,就點燃,構成火牆。
應持久作戰需求,保存自己實力,薩達姆在國內修築了大量地下工事,據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地下的防空工事,可掩護200萬人,儲備的物資可提供2年使用,這些工事可頂得住大型地震和核飛彈攻擊。薩達姆還修建了50多處地下指揮堡壘,其中最著名,最耗錢的一個位於總統府地下12米,這個堡壘除了擁有超強的防禦能力,各類生活物資一應俱全。至於現代化機場,地下兵營就更多了。薩達姆是做好了,持久戰,遊擊戰的準備。這點和越南戰爭期間,北越的地道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為了應對空襲,伊拉克還對重要的軍事目標進行偽裝,並設置了大量假的武器。薩達姆還效仿二戰時日本的神風敢死隊,組織了1.4萬名執行自殺攻擊任務的突擊隊。至於各種演習就更多了。
除了擴軍備戰外,薩達姆還做好了非軍事上的準備,掠奪科威特經濟、緊縮國內經濟物資需求、擴大農業生產、通過各種途徑從外部獲得物資、將醫院民轉軍、高速公路實施燈火管制等等。
然而,讓薩達姆以及全球絕大多數軍事權威大跌眼鏡的是,此時的美軍已經不是60年代的美軍,信息化作戰成功登上世界舞臺,僅42天,伊拉克軍隊就一敗塗地,而多國部隊的損失只有三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