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行勇 通訊員張靜)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海原縣、隆德縣、吳忠市紅寺堡區和銀川市西夏區等5個縣(區)通過了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試點項目驗收。驗收組表示,5個試點項目總體實施情況良好,在促進縣(區)經濟發展、提升縣(區)科技工作能力、促進農民致富和財政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全社會科技投入的增長。其間,試點縣(區)投入經費總額達5810萬元,科技經費的投入有力增強了各試點縣(區)的科技創新能力。
同時,項目實施過程中引進優新品種73個,篩選推廣優良品種24個,引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48項,研究開發新產品3個,申請發明專利2項,制定地方標準2項、技術規程22項,取得有機(無公害)產品或原產地認證3項,支撐了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
該專項行動還加快了科技創新基地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創新了科技管理和技術推廣機制,培訓農民和技術骨幹10.1萬人次,培養了一批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幹和農村鄉土技術人員,農民應用新技術的能力和科技意識明顯得到提升。
此外,項目的實施帶動了農民增收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增加。據統計,實施期內累計實現產值約18.5億元,所支持發展的產業對地方財政的貢獻額累計達1.3億元,項目直接參與及輻射帶動農民就業人數超過24.8萬人,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國科學報》 (2012-04-17 A4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