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少產量低生薑翻倍漲價 鴨子便宜薑母鴨不會漲價

2020-12-20 廈門網

  姜價為何這麼高?

  此前姜價從高位下跌,致使姜農在今年減少了姜的種植面積。近期受降雨降雪等天氣的影響,全國多地的姜大量減產。

  目前姜價多少?

  老薑每公斤7.5—8.5元,嫩薑標價在每公斤3.5—4元。去年老薑三四元一公斤,嫩薑兩三元一公斤。

  薑母鴨為何能保價?

  近期鴨子的行情價降低,抵消了上漲的姜價,因此食材總成本不會偏差太多。還有部分經營者認為姜上漲後的價格在可接受範圍內,不能因此漲價而影響店鋪聲譽。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張玉榕 見習記者 蒙婧)氣溫驟降,想按閩南傳統燉肉補補,卻發現一種廚房調味品的價格悄然走高。日前,一些網友向本報反映,市場上姜的價格上漲。姜價上漲之後,廈門特色美食薑母鴨的價格會不會上漲?記者對此進行走訪。

  市場:

  庫存少產量低

  姜價幾乎翻倍漲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江頭菜市場,這裡老薑的標價在每公斤7.5—8.5元,嫩薑標價在每公斤3.5—4元。「今年可供給的老薑很少,進貨很難,老薑的批發價也漲了。」攤主肖女士告訴記者,幾個月前,她便開始以8元一公斤的價格出售老薑。前去買菜的何女士也稱,去年買的老薑三四元一公斤,嫩薑也就兩三元一公斤。現在老薑的單價都翻1倍多了,嫩薑單價也不低。「十多年都沒買過那麼貴的姜了。」何女士說道。

  記者走訪蓮花市場,發現嫩薑和老薑的定價與江頭菜市場基本相似。攤主王女士說,往年每到年底,老薑的價格一般都會上漲,她現在賣7.5元一公斤的老薑是貯存至少三年的老薑,之前售價在5.5元到6元一公斤。

  隨後,記者來到金尚小區的一家社區超市,發現嫩薑標價為每公斤5.25元。記者還查看了線上的一家生鮮超市,發現淨含量標註為300-350克的嫩薑被包裝出售,最高可達8.25元每公斤。

  近期姜價為何這麼高?業內人士分析,此前姜價從高位下跌,致使姜農在今年減少了姜的種植面積。此外,近期受降雨降雪等天氣的影響,全國多地的姜大量減產。同時,冬季人們對老薑的需求量也大為增加。庫存量少、產量低、市場供應量小等都是導致今年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商家:

  鴨價跌相抵消

  總成本偏差不大

  姜價上漲,廈門特色美食薑母鴨的價格是否會跟著上漲?薑母鴨售賣情況是否會受到影響?記者特意聯繫多家薑母鴨餐館了解情況。

  位於灌口的三德利飯店有售賣薑母鴨,老闆陳先生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店內的薑母鴨暫未漲價。雖然他們每天需進購百餘斤的老薑,但由於近期鴨子的行情價降低,抵消了上漲的姜價,因此食材總成本不會偏差太多。

  此外,位於集美的良友老字號鹽鴨店老闆林先生也認為,近期姜的價格確實有上漲的趨勢,他們購姜的成本也有所增加。不過他們依舊堅持以75元一隻的價格出售薑母鴨,不會漲價。隨後,記者還聯繫了位於同安的阿呆鹽鴨店及位於翔安新店鎮的福春薑母鴨飯店等,相關工作人員皆告訴記者,他們店鋪的薑母鴨價格並未上漲,持續一年多都是60多元一隻的價格。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姜的價格上漲,但大部分本土品牌的薑母鴨價格沒上漲。也有老闆稱,姜上漲後的價格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不能因此漲價從而影響店鋪聲譽。

相關焦點

  • 生薑價格每斤漲至20元 泉州薑母鴨快吃不到姜了
    生薑價格創新高 薑母鴨快吃不到姜了 這鍋薑母鴨只有四片姜>有市民爆料市區美食街一些薑母鴨店變摳了,不捨得放姜,只因生薑價格創新高,本地老薑每斤超過20元,江西生薑也要15元。從8月底開始生薑開始漲價,從6元漲到現在20元,令人咋舌。生薑作為佐料在家庭的用量是比較少的,但是牛肉店、薑母鴨店就不一樣了。美食街一家薑母鴨店的陳阿姨介紹,薑母鴨這時節生意開始好,一天幾十鍋在賣,以前店裡買生薑每次都是一買50公斤,最近在市區菜市場找不到這麼多貨,凌晨去批發市場才有。
  • 餐廳扇貝、鮑魚價格翻倍 供不應求是漲價主因
    餐廳扇貝、鮑魚價格翻倍 供不應求是漲價主因 記者昨日在採訪中發現,其中的養殖扇貝、鮑魚價格已經翻倍。  價格翻倍攤販卻無奈  「太貴了,可以說達到今年最高點。」皇姑區塔灣、北行市場銷售扇貝和鮑魚的商家說。果然,瀋陽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去年5元/只的鮑魚,現在漲為10-15元/只。養殖扇貝去年賣7.5元/斤的,現在漲到13元/斤;去年13元/斤的,現在賣18-20元/斤。
  • 姜比鴨貴 臺灣薑母鴨店改賣羊肉爐火鍋
    原標題:姜比鴨貴 臺灣薑母鴨店改賣羊肉爐火鍋  熱呼呼,喝一口好暖身,立冬之際就是要進補,尤其閩臺名餚薑母鴨裡面的老薑,能去寒防感冒。不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因為老薑漲價,現在得省著點吃了!   報導稱,走一趟菜市場,一提到老薑,就是「好貴」兩個字,其實很多婆婆媽媽,一聽到價格乾脆放下老薑,不買了。
  • 昆明生薑漲價你注意到了麼?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A11 民生_ 春城...
    生薑作為家庭生活必備的調料,近日因為價格上漲,被市民稱之為「姜你軍」。生薑漲價的同時,水果卻降價了,網友驚呼「水果自由來啦」。是什麼原因導致昆明生薑價格上漲?水果又為何降價?昨日,記者走訪了家樂福愛琴海店、篆新農貿市場、街邊水果店等地一探究竟。
  • 姜比鴨貴 臺灣薑母鴨店改賣羊肉爐火鍋(圖)
    薑母鴨。(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1月7日消息 熱呼呼,喝一口好暖身,立冬之際就是要進補,尤其閩臺名餚薑母鴨裡面的老薑,能去寒防感冒。不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因為老薑漲價,現在得省著點吃了!  價格會衝史上新高,老闆說因為產量實在太少,原來前年老薑批發價每公斤狂跌到25.6元(新臺幣,均同),姜農血本無歸,去年只好改種其他農作物,產量整體少了三成六。去年老薑的價格就已經漲到每公斤76.4元,今年繼續升到141.1元,漲幅將近2倍。  看看土番鴨,今年並不比去年貴,結果姜比鴨貴。
  • 米麵糧油庫存足 老字號保供不漲價
    原標題:米麵糧油庫存足 老字號保供不漲價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探訪多家北京首農食品集團老字號企業獲悉,各企業正24小時加緊生產,確保產品庫存充盈,市場價格穩定。   首農食品集團新聞發言人陳方俊介紹,為滿足首都市場需求,2月3日涉及百姓生活必需品的老字號企業復工,2月10日全面復工復產。截至2月13日,集團主要產品庫存超過30萬噸,日銷售產品超3000噸。
  • 勃艮第紅葡萄酒又漲價了!起因竟是白葡萄酒的產量|酒斛發現
    由於今年的紅酒產量低於往年水平,價格飆升的原因有兩個:1.酒商(negociants)不願放棄自己的葡萄酒,2.酒商需要滿足現有大客戶的需求。 他指出,勃艮第的白葡萄酒越來越多,加劇了紅葡萄酒庫存和供應方面的緊張。 儘管BIVB預計今年會有大豐收(約155萬升),但紅葡萄酒的份額卻直線下降。預計未來將有75%的白葡萄酒和25%的紅葡萄酒。對比往年,白葡萄酒與紅葡萄酒的比例為1:2,即整個勃艮第有1/3的葡萄酒和2/3的紅葡萄酒。
  • 由於運費翻倍增加 顯卡廠商無奈漲價
    2020年隨著大環境的變化,電腦硬體接二連三的漲價,首先從內存、SSD硬碟開始,然本來家庭不富裕的孩子雪上加霜。而最近又有一個慘痛的消息,顯卡也要漲了。據此就有多方位的報導,顯存協議價預計在明年一季度出現5%的增長,電容、電阻的漲價也有可能影響顯卡漲價。但是退隊顯卡漲價的核心因素就是顯卡的運費已經翻倍增長了,而且配送時間也變長了。
  • 「蔥忙漲價」後「姜你軍」「蒜你狠」也來了
    生薑零售價一年之間漲幅翻倍12月1日至2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位於太原市區的幾大商超及綜合市場發現,目前銷售的生薑很多都是去年的存貨,價格卻讓消費者直呼「高攀不起」,綜合市場上零售價超過了10元一斤,超市裡更是賣到了12.99元一斤。
  • 「蔥」忙漲價!大蔥小蔥價格翻倍,居民:以前按捆買,現在按棵買
    海口居民 李女士:蔥太貴了,5塊多錢一斤,今年的蒜還行,姜比每年都貴,哪裡都那樣,特別是蔥,天天炒菜的必需品,以前便宜的時候就一捆一捆的買,現在就是三棵兩棵的買。海口金貿文華農貿市場 攤販:大蔥每天都漲價,一天一個價,前兩天都是四塊四, 四塊三要貨,今天要五塊一要貨,今天要六塊七要貨,拿的價格高了我們不好賣啊。
  • 萬代高達持續漲價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說到高達二次元圈的小夥伴想必都不會陌生,畢竟高達屬於一個年代的經典作品,即使是近幾年也有著許多的大作《鐵血的奧爾芬斯》、《天元突破》等,由於高達太過于帥氣所以萬代廠從九幾年開始製作高達模型,高達模型可謂是陪伴了無數人的成長,然而就在近期發現了一個特別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萬代高達居然漲價了
  • 生薑價格漲至6年來最高水平,又被「姜一軍」,原因是啥?
    近來,大蔥、生薑等調味類蔬菜價格漲幅較大,甚至較往年走出翻倍行情。蔥花、薑絲吃不了多少,但也是百姓「菜籃子」裡必不可少的品種,量足價穩是民生所盼,不能總被「姜一軍」。 「目前,生薑價格達到近6年來最高水平。」
  • 輪胎企業又迎漲價潮 為何消費者感受不到?
    記者了解到,受氣候影響,今年國內割膠活動受阻,國外,東南亞天然橡膠主產區產量同比出現下滑情況,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1~8月期間天然橡膠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8.7%,預計2020年全年總產量較上年減少
  • 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
    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幾乎所有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了上漲,個別品種價格已經翻倍。中藥材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同時,成交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廣東董福行公司董事長 梁展:6月份、7月份,廣東的雨水比較多,排水不夠快的時候,很多藥材爛根導致產量不高、質量不好,所以從2019年到現在,價格翻了一倍多。
  • 貴陽早餐漲價引熱議 部分早餐店表示仍保持原價:「今年都不會漲價」
    甚至有的粉麵店老闆坦言:只要不賠,今年都不會漲價。當天中午12點過,記者在寶山北路師大門口走訪時,發現該路段的早餐店價格保持不變,漲價的店鋪幾乎沒有。同樣,談及最近早餐漲價的問題,店老闆陳先生表示,雖然最近原材料在漲價,但是他們家沒有僱傭小工,在人工成本上節約了一大筆。為此,他們家的價格表一直是去年的,今年從來沒有更改過價格。
  • 呼和浩特自助餐店漲價聲一片
    房租翻倍,讓好倫哥撐不住了。  「漲價是我們不願意選擇的方式,因為會影響到顧客對好倫哥的態度,我們更不願意將上漲的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作為好倫哥所屬的聚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勒孔很不願意看到這家店停業,但這就是市場。  「以前新亞太商廈二樓沒人能幹的住,現在不一樣了,房租一下子漲到120萬,我們撐不住了。」
  • 木材漲價或將影響價格 內循環之下的家居行業如何破局?
    今年以來,受到國際疫情影響,不少如木材、海綿、化工塗料原料、鐵、甚至紙箱等原料都受限於行情不斷漲價。一些原材料甚至已經價格翻倍,消費者到手的產品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漲價,整條產業鏈都遭遇了提價之傷。  特別是原木、實木等材料,是我國比較依賴的進口產品。
  • 花生油年內第二度漲價 金龍魚平均漲價8%
    記者莫偉濃 攝花生油要漲價了。記者昨日從小包裝食用油生產巨頭金龍魚處證實,該公司7月3日發出通知,花生油平均價格上調8%,原因是花生原料價格上漲。此次上調涉及的品牌還包括胡姬花。記者走訪了幾家超市,均見到現場各品牌花生油促銷如常,並沒有見到特別提前來購買花生油的消費者,而超市花生油的銷售量也和平時相差無幾。
  • 蠶絲被鵝絨被漲價兇猛 秋繭、鵝絨等原料產量驟減
    蠶絲被兩度漲價  昨天,記者來到崇文門附近的新世界百貨的四層,這裡有澳西奴、安睡寶等品牌的被子在銷售。記者走進恐龍紡織的店鋪,導購向記者推薦了「手感較好、體量較輕」的蠶絲被,「這床蠶絲被是兩米乘兩米三大小的,價格為2100多元一床,現在給現金的話可以打七折,不過得等到周末才能過來拿貨,因為那時候才會有活動。」當記者表示,價格有點貴的時候。
  • 便宜藥漲價調查:尿素軟膏為何消失
    目錄上的藥品,被老百姓親切稱作「便宜藥」。但是,記者調查顯示,由於藥商「變臉」等原因,一些「便宜藥」正在被利用,被最大幅度地推高「身價」,有的「便宜藥」甚至就此從市場上消失  去年下半年,不少深受冬季皮膚皸裂之苦的患者發現,治療該病的特效藥尿素軟膏突然從市面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