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百家號歷史光輝,今天和大家聊聊重慶火鍋。說到火鍋,吃貨朋友們是不是有些蠢蠢欲動了?其實,火鍋的美食文化在我國早已流傳已久,關於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在三國時期或者是隋煬帝時代,當時的銅鼎就是如今火鍋的前身,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它最初出現在東漢,出土的「鬥」就是火鍋。
火鍋在我國有將近1900年的歷史,而重慶火鍋要屬這其中最正宗,歷史最悠久的了。在著名的《三都賦》中有記錄,距今有1700年的歷史。據說重慶的火鍋店已有40000多家。我國火鍋文化最強代表作應該就是重慶火鍋了,不少人認為重慶火鍋的魅力都在於鍋底,其實不僅於此,它的涮食也是非常講究的。
最初的重慶火鍋,最主力的涮物其實是毛肚,又稱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明末清初,嘉陵江畔或朝天門的碼頭工人,最喜歡一群人圍坐在一起,在樓上分格的大鐵盆裡,分食肝子和肚子,重慶火鍋的雛形,便這樣誕生了。直到民國時期,有些飯店老闆將粗放的飲食方式逐步細化提升,分隔大鐵盆變成了赤銅小鍋,蘸汁調料可以另配,火鍋文化也變得高檔起來。
重慶火鍋的鍋底用了89種香料,關於鍋底紅湯的熬製,也有多種方法,可以說重慶人把牛油和辣椒的搭配玩轉的非常完美,湯底味道濃鬱,辣而不燥,回味悠長。最早的重慶火鍋,主要涮的是毛肚,或者是牛身上的一些其他部位,隨著火鍋文化的發展和豐富,如今的火鍋幾乎可以囊括世間所有美味食物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如果說火鍋湯底是火鍋的靈魂,那麼它的涮食代表著重慶火鍋的品格。第一,毛肚也俗稱牛百葉,來到四川的朋友,如果沒有來嘗過毛肚火鍋,將是人生一大憾事。第二,涮鴨血,正宗的真鴨血,沒有血腥味兒,反而帶著一股鴨肉香,而假的鴨血,韌性比較好,掰開內呈蜂窩狀,吃起來口感也不佳。重慶火鍋必不可少的便是鴨血,入口滑嫩,久煮不散,不僅能補血,還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第三便是鴨腸,必須清洗乾淨,保持無異味,鮮脆的鴨腸包裹著噴香的牛油,入口爽脆鮮香,讓食客體會嘎嘣脆的暢快享受。鴨腸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對人體也很有好處。第四還有腰子,也就是動物的腎臟,我們都知道腰子的腥味特別重,稍微處理不慎就特別難吃,而重慶火鍋的湯底和烹飪方式,能夠有效去除腰子的羶腥味兒,激發出食材本身的香味。
第五還有黃喉,其實就是牛豬等家畜的主動脈,也稱為心管,它的口感非常爽脆,但和鴨腸又有所不同。這第六,還有必不可少的老肉片,鍋底剛沸騰的時候就要下鍋,老肉片兒瘦中帶肥,加上煮的時間較長,在和其他食物撈起來時,肉質變得非常鬆軟,肥肉的鮮香和瘦肉的鬆軟搭配起來,讓人齒間留香,吃到停不下來。這第七還有一道眾多食客必點美食,那就是鮮嫩的蝦滑。蝦滑的鮮美,配合牛油湯底的濃鬱味道,出鍋入口時q彈的口感,讓人久久回味。
除了這些涮物之外,重慶火鍋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這道經典特色小吃,那便是現炸小酥肉。以五花肉作為原料,配合姜沫、澱粉和雞蛋、花椒,鹽、食用油等製成,同時配合多種蘸料,外酥裡嫩,回味無窮。食客們往往在開鍋前會先點上一盤小酥肉,權當開胃助興了。
所以說這重慶火鍋裡大有乾坤,我們介紹的也只是這其中的一小部分,有幸品嘗過正宗重慶火鍋的朋友,您還喜歡點一些什麼樣的涮食呢?哪一道美味最讓您難以忘懷呢?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本文為歷史光輝原創,轉載請註明歷史光輝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