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魚的正式名字是綠鰭馬面魨,硬骨魚綱,單角魨科。俗名橡皮魚,剝皮魚,豬魚,皮匠魚,叫迪仔魚。體較側扁,呈長橢圓形,與馬面相象,一般體長,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於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並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於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鰭形狀與第二背鰭相似,始於肛門後附近;尾柄長,尾鰭截形,墨綠色。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扒皮魚是一種營養相當豐富的魚類,無毒,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根據現代營養科學研究分析,它的蛋白質含量特別高,每100克魚肉,富含有蛋白質19.2克、脂肪0.5克、鈣9.0毫克、磷174毫克、鐵3.6毫克,肝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D。其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扒皮魚味甘、性平。具有解毒、止血、健胃消食的功效。適合用於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扒皮魚的魚骨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鈣,平時人們把它收取以後會把它製成罐頭供人類食用,能起到明顯的補鈣作用,可以促進骨骼發育,也能增加骨密度,平時經常食用對維持人類骨骼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平時多吃一些扒皮魚能有效緩解體虛,因為扒皮魚的魚內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這些物質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能緩解體虛,也能預防一些常見疾病發生,同時它還能用於人類病後身體的調理,能讓人體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扒皮魚中還含有多種天然美容成分,特別是維生素A和魚肝油以及與微量元素磷與硒等物質的含量都比較高,這些物質可以促進人體皮膚細胞再生與代謝,也能減少色素沉積,可以讓人們的皮膚變得白嫩細滑而有彈性,同時它也能減少痤瘡和青春痘等不良症狀發生。扒皮魚不但營養價值高,它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它含有的一些天然藥用成分,而且入藥以後藥性溫和,能消炎止痛也能修復受損的胃黏膜,平時它可以用於人類胃炎、腸炎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另外扒皮魚還有出色的止血的作用,平時人們出現消化道出血或者吐血咳血等不良症狀時,也可以用扒皮魚來治療,能讓出血的症狀很快減輕或消失。
扒皮魚的名儘管難聽,可是扒皮魚的味兒但是很美味的,並且其所含的營養元素也是十分的豐富多彩,在淡水魚中,扒皮魚的營養成分也是很高的。非常是在其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針對這些需要補充蛋白的群體來講,扒皮魚就是說很非常好的一種挑選。並且,在其中除開身體需要的蛋白以外,還帶有豐富多彩的膠原蛋白粉,這種生物大分子的膠原蛋白粉針對女士來講是十分有誘惑力的,可以具有很非常好的護膚美容作用。此外,扒皮魚中還帶有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營養元素,像大伙兒較為了解的鈣、鐵、磷這些,全是針對身體健康來講十分關鍵的微量元素。
扒皮魚的食物禁忌
扒皮魚十分的營養成分美味可口,有關扒皮魚的烹飪方式也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在秋冬季之季,這一季節扒皮魚其味更加的肥嫩。扒皮魚除開吃的季節有一定的注重以外,其也有許多的食物禁忌,終究大伙兒還是要在意本身的安全健康問題。扒皮魚是一種性涼的食物,因此期待大伙兒可以儘量減少和一些寒性的食材一起同食,日常生活較為普遍的就會有絲瓜、芥藍菜這些。針對皮膚過敏及其痛風病人來講,海魚則是一種針對病況很不好的食材,因此建議這種症狀病人禁口扒皮魚。
潮汕有三寶,鹹菜,菜脯,豆醬。以前潮汕家家戶戶每天吃粥必備的雜鹹,基本家裡從未斷貨。潮汕家庭的主婦都會醃製各種各樣的雜鹹,素以金黃晶瑩,酸甜酥脆,香醇爽口,風味獨特而令人饞涎欲滴。豆醬是廣東潮汕地區傳統豆製品,潮汕豆醬是選用鮮黃豆、麵粉、食鹽等原料,經過發酵、曬制等生產流程精工製作而成。豆醬呈金黃色,內含蛋白質、胺基酸、還原糖,味香質醇,營養豐富,適口衛生,是居家烹調之調味佳品。白切雞蘸豆醬,香甜可口,為筵席上有地方特色名菜。
說起魚肉料理,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海吃海的潮汕人有話語權。大自然的眷顧與海洋的饋贈,使得潮汕地區漁產豐富,各種各樣的生猛海鮮在這裡都可以吃得到。而潮汕人就好像天生的廚師一樣,能將各種食材巧妙加工,特別是與當地特產的一些調料或食材互相結合,讓美食迸發出新鮮感。當地吃魚有兩種吃法,一種講求新鮮,多會用清蒸和煮的方式處理魚,另一種吃法則是將魚曬成魚乾,用來燜豬肉或者做早餐送粥喝。
今天就做一道正宗潮汕家常菜,扒皮魚煮潮汕豆醬。潮汕地區最經典的做法就是,煮魚的時候用豆醬來煮,潮汕人特別喜歡加這樣一種調料,這種豆醬跟北方的黃豆醬不同,雖然都是用黃豆做的,但做法不一樣,成品色澤和味道也不一樣。潮汕豆醬的味道鹹鮮帶甘,可用於佐餐蘸料以及烹煮海鮮、肉類,當然也包括蔬菜,比如潮汕豆醬炒通心菜,尤其以烹煮魚類最為美味。用豆醬來煮扒皮魚,佐以薑絲芹菜,能很好地闢除魚的腥味,最大限度釋放魚的鮮美。
主料
新鮮扒皮魚750克,潮汕豆醬40克。
輔料
食用油10克,食鹽5克,芹菜5克,蒜頭瓣5克,姜5克,蔥5克,幹辣椒一個,料酒5克,辣椒醬5克,花椒10粒,醬油5克,糖1小匙,醋1克。
扒皮魚煮潮汕豆醬的詳細做法
在市場購買新鮮的扒皮魚,剪去頭頂不尖刺,剪去肚部分,扒去外皮,剪去扒皮魚的魚尾,魚翅,清水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
將生薑清水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絲備用。香蔥清水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蔥花備用。芹菜清水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細段備用。蒜頭瓣去皮,清水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片備用。紅椒清水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辣椒圈備用。
洗乾淨扒皮魚,加入鹽,糖,芹菜,姜,生抽,料酒,醃製20分鐘後,清水洗乾淨,瀝乾水份備用。
鍋裡熱油,放入薑片,蒜片爆香後,加入紅辣椒。
然後加入醃製好的扒皮魚。
翻炒幾下,加入適量的水。
加入豆醬,蠔油,辣椒醬,加入醋去腥。
蓋上鍋蓋,大火煮開轉小火煮8分鐘。
至湯汁煮開變白,加入下芹菜和蔥絲。
最後大火收汁,即可出鍋,裝盤。
一道簡單,美味的潮汕家常菜,扒皮魚煮潮汕豆醬,就製作完成啦,這樣做出來,扒皮魚特別鮮美可口。可以和朋友小聚的佳餚,搭配著小酒更有一番風味,值得一試。
小貼士
煮魚湯時用大火燒至湯汁沸騰,轉為小火慢燉至湯汁變白。想魚肉好吃就加熱水煮,想湯更美味就加冷水煮,依據個人喜歡來吧。煮魚最好不要老是去翻動,以免散開影響美觀。注意醃魚時細鹽的用量,少許即可。黃豆醬很鹹,所以魚抹鹽時一定要少量,並加少許糖中和。黃豆醬有鹹味,下的鹽不宜過多。大家可以依自己口味選擇加不加鹽,要加少許即可。時間和做法供參考,根據大家喜歡的程度來定。輔料根據個人喜好,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