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泡方便麵一樣吃牛排 杭城超市掀起牛排大戰

2020-12-21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8月25日訊去西餐廳吃牛排,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消費習慣。有人說,為何不在家裡自己煎牛排呢?你是否覺得這需要很高水準的廚藝?

  事實並非如此,在杭州的不少超市,你會發現有一種牛排,包裝得跟方便麵似的,買回去後只需要在鍋裡煎個三五分鐘,倒上配好的調料包,即可食用。

  有銷售商告訴記者,在兩年前,這種牛排剛進入杭州市場,一個月賣不到500包,而如今每天的銷售量在3000包以上。杭州人吃牛排的消費習慣,正在從西餐廳向家庭轉移。

  牛排=方便麵?

  溫州人王宏亮以前是廚師,後來給一些西餐廳提供牛排等原材料。「有一些顧客上門來買一些半成品的牛排回家烹飪,可總是做不出西餐廳的味道來。我那時候想,是不是可以給顧客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牛排,像泡方便麵一樣簡單?」採訪中,王宏亮在電話裡和記者聊著。

  於是,有一種叫多味坊的家庭牛排出現在了溫州,並在2008年進入杭州市場。

  記者在長慶街找到了這家牛排專賣店。這種家庭牛排一共有7種口味,如菲利、兒童、西冷等,包裝袋和方便麵幾乎差不多,上面註明有調料包,每個袋內有兩塊牛排,價格在22元至27元之間。賈店長說,只需要在平底鍋內倒上油,放上冰凍的牛排,翻煎三五分鐘,澆上調料即可食用。

  習慣去西餐廳吃牛排的杭州人,能接受這種方便麵式的家庭牛排嗎?

  多味坊家庭牛排杭州市場負責人何賽豔向記者講述了「辛酸史」。「家庭牛排剛開始只在溫州才有,我們收到杭州某超市的邀請,所以走進了杭州市場,當時派過來的只有我一個人。雖然超市給我們的門檻很低,但賣得並不是很好,因為顧客從來都沒有見過這種牛排,到底好不好吃,自己能不能燒得好,都很懷疑。後來,我們在超市現場給大家煎,這類推廣行為我們嘗試了很多。」

  何賽豔說,在2008年,一個月的銷售額只能在1萬元左右,也就是500包牛排。

  多種家庭牛排搶杭州生意

  2009年是杭州家庭牛排市場發展最快的一年,光多味坊一個品牌,就從何賽豔一個光杆司令發展到了40多號員工和兩家品牌專賣店,還進駐到了幾十多家超市。

  何賽豔總結說,家庭牛排能賣得出去,關鍵是杭州人對牛排消費習慣的改變。

  在世紀聯華慶春店內,記者發現還有另外一些品牌的家庭牛排。有一種名家廚房牛排,採取的是專櫃展銷的宣傳方式,為自己找了一排顯眼的冰櫃,專門放置牛排,從包裝來看,跟多味坊差不多。邊上一位姓金的銷售姑娘說,名家廚房的牌子比多味坊要響一些,價格稍低,但只有4個品種。

  記者聯繫上了名家廚房牛排的銷售負責人傅曉燕,被告知,此名家廚房牛排屬於櫻之夢食品有限公司,而非大家經常去吃飯的那家名家廚房。「名家廚房是我們的品牌,而名人名家餐飲集團旗下的名家廚房只是商號,我們兩者並不衝突。」傅曉燕解釋說。

  據傅曉燕介紹,他們的牛排是在去年開始做的,主要在超市內銷售。「我們的顧客群主要以年輕人為主,小年輕沒有好的廚藝,但也想在家裡搞點小情調,於是買點牛排回去,翻炒一下,3分鐘成大廚,這種牛排可以滿足他們廚藝的成就感。」

  另外,溫州還有一個頂諾家庭牛排,也在搶佔杭州家庭市場。頂諾溫州總店的工作人員在電話裡說,他們也是從去年進入杭州的,目前在部分超市裡有賣,但銷售量不大。

  除了這3家外,記者在一些小區的菜市場,也看到類似的家庭牛排在賣,但這種簡易包裝的牛排並沒有調味包。勞動路農貿市場的黃師傅說,他的牛排主要賣給小飯館和家庭燒烤之用,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幾百斤。

  杭州人一天至少吃3000包家庭牛排

  商家們拼著命來搶佔家庭牛排市場,那麼,杭州人真的這麼喜歡這種方便麵式的牛排嗎?

  記者隨機走訪了一些超市,在解放路的家樂福,分管新鮮肉製品銷售的劉主管說,這類牛排賣得最好的是周末,一天能有二三十包的銷量,但平時幾乎無人問津。在世紀聯華慶春店,銷售員說周末一天可以賣出100多包,平時日銷量在10—20包。

  何賽豔說,他們是最早進駐杭州家庭牛排市場的,在銷量上多於其他品牌。「目前,多味坊平均每天可以賣出3000包左右牛排,這是包含超市、外送、專賣店在內的。」記者又向其他幾個家庭牛排商了解日銷售量,但他們都不願透露。

  從一個月500包到一天至少3000包的銷量跳躍,何賽豔覺得他們改變了杭州人吃牛排的習慣,而且家庭牛排的消費人群會越來越龐大。「我們每年會有15%的銷售量遞增。」何賽豔說。

  究竟誰愛上了家庭牛排?

  家住桂花城的俞女士,平時喜歡和老公去西餐廳浪漫一下。她說:「最早是朋友送了兩張家庭牛排票子,後來拿回來吃吃看,發現自己燒得跟西餐廳差不多。以前一直覺得煎牛排很難,可現在發現很簡單。這種牛排比西餐廳裡的牛排要薄一些,家裡自己燒容易熟。」俞女士後來又在超市買了200多元的牛排,一直放在冰箱裡儲備著。

  名家廚房的傅曉燕說,家庭牛排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多味坊的何賽豔說,有兩大消費主流人群,一類是25—40歲的女性,另一類是老年人,因為後者喜歡買牛排回去燒給孫子吃,孩子是家庭牛排的潛力消費群體。

  豪尚豪掌門人:不怕西餐廳生意被搶

  家庭牛排銷量上升,會影響以牛排為主打的西餐廳嗎?

  記者採訪了豪尚豪的掌門人陳繼芳,她在全國開出了50多家豪尚豪牛排店。豪尚豪在杭州市區有著9家分店,因為價格比較實惠,所以消費人群非常龐大。一般來說,去豪尚豪吃牛排的人群消費為三四十元,與家庭牛排的價位相對接近。

  「我聽說過家庭牛排,是這兩年才有的。豪尚豪的牛排從配方上和家庭牛排不同,所以有著不同的口味,因此很難比較誰的更加好吃,因為每個人的口味愛好都不同。」

  陳繼芳說,「在我們這裡吃牛排,享受的是在餐廳用餐的愉快感覺,而吃家庭牛排是享受家庭用餐的方便,這是完全不同的體驗。杭州人不會因為有了家庭牛排,就改變去西餐廳吃牛排的習慣,因此我一點都不擔心生意會受影響。」

相關焦點

  • 臺式牛排「登鷺」:像泡方便麵那樣吃牛排
    臺式牛排「登鷺」:像泡方便麵那樣吃牛排 2012年01月17日 10:3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式牛排"登鷺":像泡方便麵那樣吃牛排
    臺式牛排"登鷺":像泡方便麵那樣吃牛排   說起吃牛排,很多人馬上會聯想到  不出家門,在自家餐桌上就能吃到美味又廉價的牛排?當下,牛排半成品在臺灣流行開來——— 不用上街買肉、調製醬料、揮舞著鍋鏟和油煙較勁。短短三分鐘,就可以享用正宗的臺式牛排了。  「就像從臺灣傳入大陸的唱卡拉OK、喝咖啡一樣,我相信臺式半成品牛排也會成功『虜獲』大陸顧客的心!」臺南商人吳先生說,因為他們的牛排做起來,像泡方便麵一樣簡單。
  • 還在吃自助餐廳的牛排?冷盤牛排一樣驚豔
    牛排是很多情侶和家庭,在外吃飯聚餐的優質選擇之一,自助牛排店以低廉的價格,豐富的品種,吸引了很多食客。讓人慢慢忘記了,或者根本就沒體驗過正宗的牛排。我和老婆也是近期才發現,本地開了一個這樣的牛排店。免費的麵包麵包也是一樣,免費的,不是那種超市買的,吃了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的。
  • 開新店 忙擴張 杭城平價牛排「牛」大了
    提到牛排館,就不能不說「豪客來」,它曾經是杭城餐飲市場的一朵奇葩,憑藉著低價牛排籠絡無數消費者的心,並在杭城開出多家連鎖店,「豪客來」在杭州的鼎盛時期距今已逾15年。後來,隨著餐飲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越來越多價格親民的餐飲業態萌生,「豪客來」更名「豪尚豪」,但還是漸漸淡出消費者的視野。
  • 牛排只會煎著吃?試試牛排這3種創意吃法,做法簡單,好吃解饞
    經過一段悠長的宅家的日子,算起來已經快8個月沒出去好好下個館子了,說不饞是假的,每天泡在廚房裡的日子從一開始的煩躁到現在已經完全習慣了,偶爾還會跟家吃出個儀式感什麼的,比如煎個牛排吃吃。
  • 如何像行家一樣在西餐廳點牛排?
    曾經的牛排,只出現在貴族的餐桌上2.什麼樣的肉才能用來做牛排?牛肉跟葡萄酒一樣,也有著分級制度3.哪些因素會影響牛排的品質?▍什麼樣的肉才能用來做牛排?不是牛身上隨便切下一塊肉就能做牛排的,必須要達到一定等級才行。牛肉跟葡萄酒一樣,也有著分級制度,這種分級制度就是把牛肉按照品質來分化等級。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美式切割可以簡單地分成八大部分,比如以肩胛骨、胸腹部這些部位來區分,像美國的T骨牛排,這種切割在法式切割裡面是沒有的,而法式切割則像是切成介於肉眼和胸腹之間的切割方式,而法式切割則像是切成介於肉眼和胸腹之間的切割方式。除了切割的方法之上隱藏的,其實是不同的國家,對於牛肉處理態度的不同。
  • 超市裡的兒童水餃、兒童牛排能給娃吃嗎?
    它們一般常見於超市的冰凍食品區,主要分為生製品和熟製品,就是加工上的不同。例如,產品凍結前未經加熱成熟的製品就是生製品,像咱們今天會說到的速凍水餃,速凍牛排等等。熟製品就是一些在產品結凍前已經經過加工成熟的食品了。
  • 你在超市裡買的牛排,可能是用膠水粘的!
    超市裡各種牛排琳琅滿目,常常看的人眼花繚亂,價格昂貴的有,而平價的也不少。   了解了假牛排的製作過程,記者來到了超市,找到了一個懂行的人。   這人說超市裡的牛排種類很多,拼接牛排不少。
  • 超市的醃牛排新鮮又便宜,還不趕緊買?超市員工:傻子才買
    超市的醃牛排新鮮又便宜,還不趕緊買?超市員工:傻子才買去年因為豬瘟的原因,豬肉的價格飆升,連帶著牛肉羊肉還有雞肉的價格也是大幅度上漲,好多朋友都大呼買不起了,但是我們在去超市或者在網上購買生鮮的時候,總能看到同樣克數的牛排,新鮮的和醃製好的價格不一樣,包裝更精美的醃製牛排反而比新鮮牛肉更便宜,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就趁這種時候趕緊買,但是超市的員工卻透露,傻子才買這種牛排。
  • 暗訪鄭州各大超市牛排專櫃 拼接牛排加膠水比比皆是
    12月11日,記者走訪各大超市,果然發現比比皆是……那麼,這種「膠水」安全嗎?大部分牛排真的是拼接而成?調查現象1:各大商超的「拼接牛排」都有「膠水」「拼接肉」的消息傳出不到一天,就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恐慌,有的人急忙去自家冰箱裡翻看之前所購買的牛排裡是否含有卡拉膠。
  • 【震驚】暗訪鄭州各大超市牛排專櫃 拼接牛排加膠水比比皆是
    12月11日,記者走訪各大超市,果然發現比比皆是……那麼,這種「膠水」安全嗎?大部分牛排真的是拼接而成?調查現象1:各大商超的「拼接牛排」都有「膠水」「拼接肉」的消息傳出不到一天,就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恐慌,有的人急忙去自家冰箱裡翻看之前所購買的牛排裡是否含有卡拉膠。
  • 超市VS網購「牛排」,同樣只要「11元」,這差距懸殊也太大了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特別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呢?但是小編覺得,去西餐廳吃牛排消費有點高,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關於牛排的對比了。昨天小編在刷視頻的時候看到同是十一元的牛排,一塊是來自超市,一塊是來自網上。小編給你們分析一下這,兩塊牛排有什麼區別?
  • 三招教你去吃西餐的時候,像行家一樣挑選牛排
    三招教你去吃西餐的時候,像行家一樣挑選牛排。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約會選在了咖啡廳或者西餐廳,這種比較高雅的地方,一方面因為這種地方比較僻靜,更重要的是比較有情調。可以很好的發展感情。但是前提是你要知道在西餐廳怎樣點牛排。
  • 去超市買牛排,結果買了合成牛肉,牛排品種這麼多怎麼分辨
    我老婆居然帶著兒子去必勝客吃牛排;」他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我也一臉茫然地看著他,我在想的是必勝客不是披薩麼?還賣牛排?帶你的孩子認識真的的牛排如果需要花60、70元吃牛排,那我希望去超市購買同一價位的牛排回家去做,加上醬汁配料,人均80元或許能讓你吃一頓真正的牛排,而不是去吃經過處理的牛排…他說道是啊,為什麼要去吃一頓合成牛肉,為什麼要去吃一頓經過各種調料處理過的牛肉,如果同等價格我們去超市原切牛肉是不是更好
  • 富二代帶留學回來的女友吃牛排的故事:一塊牛排引發的梗王大戰
    這事還得從吃牛排說起。前日一條富二代帶留過學的女朋友吃牛排的梗火了。概括一下內容就是:富人可以通過觀察對方吃牛排的配料判斷家庭條件。如果蘸黑胡椒汁,說明在國外更多吃快餐,家境一般。如果蘸鹽和黑胡椒粉,說明老鐵沒毛病。
  • 春天和牛排更配哦丨百福樂超市牛排免費試吃
    牛排,西餐中最經典的食物之一,在初春的傍晚,和心愛的他吃一份牛排,品一杯紅酒,是不是很有調調。 下面小編就告訴你怎麼在家自己做牛排!菲力牛排取自長長一條的「腰內肉」,相當於豬的裡肌肉部位,是整頭牛身上最嫩,纖維和脂肪最少的一塊,做得好了幾乎入口即化,但這塊肉少汁和牛肉的香味,因此只要吃五分熟(median)即可。
  • 都是牛排,30塊錢的牛排和2千多的神戶牛排,差距到底在哪裡
    通常煎一塊完美的牛排,就是在柔嫩多汁和蕉香四溢兩大要素之間,根據個人喜好尋找平衡點。全生的牛排軟嫩而有彈性,帶有淡淡的鹹味和微微的酸味,牛排加熱到三分熟之後,肉汁溢出,達到高峰,牛排開始脫水,隨著溫度不斷升高,仿佛給牛排裹上一層鮮亮油潤的焦糖色外殼,同時散發出迷人的肉香。
  • 超市牛排是合成的嗎?包裝有「這行字」是肉膠做成的「合成牛排」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朋友聚會或者是家庭聚會的時候,很多場合都會選擇去西餐廳吃牛排。但牛排這個東西還是比較貴的,尤其是在西餐廳,因此很多人平時在家中,就喜歡自己煎牛排。但問題也就來了,我們很多人買的牛排質量參差不齊,因為根本不會選牛排。
  • 9塊9一片的牛排能不能買給孩子吃?業內人士揭廉價牛排真相!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吃得健康營養,都會在食材的挑選上更加精細。像是市面上的鱈魚、牛排等,都是備受家長青睞的好東西。不僅如此,一些自助餐廳也常常打出廣告:每人69元,牛排隨便吃!印象中,那些西餐廳裡的牛排,一塊就賣到上百元甚至幾百元,為啥到了超市和自助餐廳就這麼便宜了呢?說到這裡,不少人都會不屑地說,那能一樣麼,西餐廳裡的是原切牛排,而超市裡9塊9的是合成肉,完全兩回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