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太原這家火鍋店十三味中藥熬製鍋底 鴨血免費供應 最適合帶父母去
新年打卡一家來自寶島臺灣的十三香火鍋店,純正寶島風味。顧名思義十三香即十三種調料配比而成。比起市面上那些幾十種川渝火鍋的廣告語來說,如此簡易原始的配方卻吸引了很多人駐足。據說製作「十三香」時原料必須充分曬乾或烘乾,粉碎過篩,而且越細越好。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膠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光是這種儀式感就覺老闆製作火鍋底料時的講究。69歲的主理人親自調配真真切切地臺灣味道。這份從心而發的製作讓我的胃免於了「災難」。臺式火鍋,不單單是一清二白,味道清淡哦。極品臺式麻辣鍋,推薦一定早點!十三種香料融合入味,精心熬製而成,搭配秘制滷豆腐,還有新鮮鴨血,鮮麻香辣,是可以喝的火鍋湯料。老闆說,太原沒有臺灣啤酒的代理,他們這裡是專門從臺灣帶來的。臺灣火鍋一定要搭配沙茶醬來蘸才最正宗。
2、太原鐵路局師傅們的春運故事(一)
2019年春運已經開始步入尾聲,春運大潮中的人們也陸續歸位,又開啟了一年的忙碌。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春運當中必然少不了無數工作人員的艱苦付出。太原鐵路局的劉大姐,作為K7807次列車的乘務員,2019年春運與往年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劉大姐再過幾個月就要退休了;劉大姐待旅客非常熱情,尤其是遇有重點旅客的時候,她都會盡心照顧,噓寒問暖,扶助旅客。最後一個春運,站好最後一班崗,服務好旅客,為年輕同事做好榜樣。聶衛鋒是太原鐵路局太原北車輛段的一名熔接工。2017年他在鐵路總公司的火車運用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了熔接工組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績,被命名為高級技師,獲得火車頭獎章。線路檢修必須利用天窗點進行施工,張滿旺帶領工班同事冒著嚴寒和黑暗認真檢修,保障行車安全。平凡的崗位孕育著偉大的事業,鐵路春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這些默默奮鬥拼搏的鐵路工人。當我們坐在舒適運行的列車上奔向祖國各地的時候,也應該心懷一絲感激,為這些鐵路人點讚。
3、太原新更換的電動公交車:配置的新投幣機體驗咋樣
太原舊公交車上的投幣機,只有一個孔,硬幣和紙幣都從這個孔投放,方便快捷,投幣時,用不了一秒就可以完成支付,對硬幣和紙幣的新舊程度沒有要求。太原新更換的電動公交車,配置的投幣機外形美觀,新投幣機有兩個投幣孔,硬幣和紙幣各一個孔,將硬幣和紙幣的投放進行了分離。
4、說說看你認為太原和西安哪個可以算是美食之都?
太原我去過,總的來說西安比太原大,人比太原多,民風比較淳樸,和太原差不多。城市比太原繁華,雖然不算太乾淨,但比太原乾淨,住宿比太原便宜,吃飯差不多,西安和太原相比,西安更能稱為美食之都,因為西安作為六朝古都,歷史悠久,傳承著許多的宮廷美食,同時西安更富有北方地區的特色,如羊肉泡饃,胡辣湯皆是享譽全國的美食。我認為太遠是美食之都,因為他有許多小吃。這些小吃都很美味,我記得小時候去過太原吃了貓耳朵就很留戀。我覺得太原和西安兩個都可以算作是美食之都,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小吃美食,美食是不分好壞和地界的,他們的日常吃食就是美食。西安啊,各種美食吃都吃不完,冰淇淋,炒酸奶,手抓餅,火鍋,灌湯包,糖葫蘆,糖人,羊肉串,羊肉泡饃,餛燉,腸粉啊好餓。我認為西安才是美食之都,因為你在西安可以吃到很多,各色各樣的美食,然後她還有很多景點能讓你流連忘返。我覺得是太原,北大街的冰激淋火鍋很有特色,尖草坪民族幼兒園附近,有一家頭腦,黃酒味比較大,算是比較正宗。府東街有一個北京炸醬麵館,是非常正宗的炸醬麵。我喜歡西安。
5、太原市重汙染天氣預警調整至紅色
未來2天我市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擴散,汙染物濃度將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為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根據《太原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有關規定,經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批准,決定將重汙染天氣預警級別由橙色調整至紅色,同時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紅色響應。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包括健康防護引導措施、倡議性減排措施和強制性減排措施。倡議性減排措施包括:公眾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加強道路清掃保潔,減少交通揚塵汙染。同時,大氣汙染物排放單位在確保達標排放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大氣汙染治理設施的使用效率。減少塗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使用。企事業單位可根據空氣汙染情況採取錯峰上下班、調休和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方式。公交備用車輛全部上路,增加運營班次,延長公交營運時間,市區主幹線路早晚各增加60分鐘,邊遠線路延時收車30分鐘。對納入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期間製造業企業停產限產名單的企業,實施停產限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