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紅楓驚豔海南的秋

2020-12-12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趙優

  時下的北國,已是寒風瑟瑟,草木凋零,那些筆挺的樺樹和楊樹,還有一度風姿婀娜的柳樹,褪去了一身繁華,在風雪中接受冬的考驗。而地處我國南端的海南,展現在你眼前的多半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深深淺淺的綠。

  但在海南島腹地的五指山,卻在秋風的吹拂下悄悄地變了顏色:這裡的三角楓像北方的楓葉一樣,慢慢變紅,漸漸掉落,成就一道別樣的精緻景觀。

  連綿不斷的山巒,熱帶雨林濃濃的綠,層層疊疊的火紅楓葉,散落一地的楓葉的黃……奪目的色彩盛宴,也讓海南的秋天驚豔無比。

  五指山楓葉別樣紅

  隨著冷空氣一次次來襲,香山紅葉已褪去,嶽麓紅葉也無影蹤,國內其他著名景區的紅葉已經凋落,而在五指山,楓葉正漸漸變換著顏色,渲染著屬於海南的秋天。

  五指山的紅葉並不像內地一些紅葉那樣齊刷刷地變紅,而是從山腳到山頂,像是打翻森林的調色盤,斑駁多彩:亭亭玉立的樟樹和橡膠樹頂著一蓬蓬黃燦燦的葉子,高大的楓樹披上紅豔豔的楓葉,只有椰子樹、山榕樹在林間依舊保持著盎然的綠意……山路蜿蜒而去,兩旁的樹木因位置高低、水分多少,樹葉顏色的變化也不一樣,有的依然翠綠,有的泛黃,有的發紫,層林盡染,五彩繽紛,為秋天裝飾上了童話般的浪漫。

  楓葉景觀主要集中在五指山市水滿鄉一帶,而且越往深山裡走,景色就越迷人。小路旁、溪水邊、叢林裡、山谷間,那紅彤彤的林子裡,隨著欣賞角度的不斷變化,楓葉的美更為豐富,泉水中漂浮的楓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晶瑩剔透,背光賞楓,瑪瑙花紋又是楓葉一絕。

  與自然融為一體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紅葉經霜久,依然戀故枝」。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楓葉都情有獨鍾,贊楓、惜楓、賞楓的詩句廣為傳頌。其實看紅葉,更多是感懷。

  五指山地處海南省中南部,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這裡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多達幾萬個,有「天然氧吧」、「海南肺葉」之美譽,遠離空氣混濁的鋼筋水泥的城市,在欣賞楓葉的同時,來五指山也是一段吸氧之旅。這裡沒有圍牆,沒有欄杆,沒有門票,一切都是敞開懷抱。趁著快意江湖的瀟灑,一路驅車直奔水滿鄉而去,這裡是五指山紅楓最佳觀賞地。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人更渴望與自然融為一體。累了,可以隨地躺下,這裡有落葉鋪床;渴了,可以掬一捧清泉,絕對甘甜。

  根據往年經驗,觀賞紅葉的最佳時間是11月底至12月,主要依據天氣而定,天氣愈冷,紅葉愈紅。所以,不要懼怕微涼的天氣,去五指山盡情感受紅色的秋天吧!

  紅葉知多少?

  海南島包括五指山地區生長的楓樹,其學名為「楓香樹」,與我國內陸其他地方的楓樹不同。因葉片分裂為三角的葉形,俗稱「三角楓」「三角楓葉」或「三角楓樹」。楓香樹,分布於海南島中南部地區,尤其是在五指山縱橫山脈區域,廣袤的熱帶雨林中分布最多,是較為典型的樹種之一。

  根據《海南植物志》的載錄,海南島包括五指山地區生長的楓樹,屬於金縷梅科楓香樹屬,其學名為「楓香樹」,北京香山的紅葉和加拿大的楓樹,則屬於械樹科植物。金縷梅科植物與械樹科植物是兩種不同的植物,楓香樹葉和楓樹葉也截然不同。

  明《正德瓊臺志》中,這樣記載海南的楓樹:「楓,樹似白楊,葉三角,有脂香,今之香楓是也。」由於海南楓樹的葉子味青澀,有淡淡的清香,其樹幹因能分泌奇特的香楓脂,當地人把三角楓樹叫做「香楓」或「香楓樹」。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到五指山 不算遊海南
    ■ 海南日報記者 張靖超    五指山是中國的著名山嶽,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主峰坐落在五指山市境內,海拔1867米,是海南最高山峰,被譽為「海南屋脊」。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早春茶今「開採」
    本報五指山1月10日電 (記者林曉君 特約記者劉釗)好山好水出好茶。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早春茶今日開採
    本報五指山1月7日電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李金波)1月8日上午,以「海南春早茶先知」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十大名菜」介紹
    五指山小河鮮  五指山地處海南島中部,是海南幾大河流的源頭,水質清澈,水生物較豐富,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河魚,由於活動範圍廣,無汙染,自由覓食,使得其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極佳。當地人在村邊小河裡隨意撈回一些不知名的小魚小蝦,一同或煎炒、或燉湯、或油炸,時間長了也成了當地餐飲業的一道常見菜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魅力五指山一流棲居地
    4月3日上午,2014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節日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推介會,在五指山市的福德萊大酒店舉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自行車綠色「騎跡」逶迤
    並非僅是業餘驢友,一些自行車賽事,也將五指山作為最理想的賽道之一。1月5日,2014海南國際旅遊島自行車聯賽第一站就在此舉行。  「無論從地形地貌還是政府扶持力度,還是車手們的認可度,五指山發展自行車運動有潛力。」五指山市自行車運動協會會長馬威這樣感嘆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旅資源展引來八方客
    >   ■ 本報記者 習霽鴻  聽海口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的故事,賞三亞海天一色的海島美景,試來自五指山的純手工黎錦旗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盛夏「表情」
    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紛紛利用相機、手機等記錄這些美景,並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手段發布,在網絡上引起網友們的陣陣讚美與豔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心擦亮五指山紅茶品牌
    近年來,五指山從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用心呵護五指山紅茶品牌。「五指山紅茶是小眾茶,與鐵觀音、普洱等茶葉相比,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偏小。我們必須要走高端精品路線,目前五指山紅茶還處於賣原料階段,產品附加值還不高,品牌效應還沒有凸顯出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旅遊:今客更勝往日
    但隨著海南東線高速的開通,旅行社旅遊路線的調整,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五指山市的旅遊變得有些冷清。近幾年來,五指山市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豐富旅遊產品內容,加大旅遊宣傳營銷,五指山市的旅遊展現出新的活力。  近日,記者來到五指山市太平風景區內的南國夏宮酒店,只見酒店門口,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海南第一村」的字樣,十分醒目。  「這裡曾經非常火爆,不提前預定,根本要不到房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貓屎咖啡」亮相冬交會
    「我們今年參展的農產品主打五指山紅茶,除此之外,還有憂遁草、五腳豬、野山雞蛋、百花蜜、靈芝、高山蔬菜、花卉等。」五指山市農業局局長陳懷妍透露,今年冬交會上,五指山「貓屎咖啡」將首次亮相。  好山好水出好農產品  五指山海拔高,緯度低,熱帶雨林密布,森林覆蓋率達86.44%,這裡光、熱、水資源豐富,是海南多條河流發源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秋之語
    ■ 周靜(海南)  海南的秋無聲無息,拽著夏長長的裙尾,靦腆輕柔地踏著無聲的碎步走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吳乾亮:玩出綠泥陶土海南風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三亞臨春河路,有一間不太起眼的三層小樓——61號海南土陶館,走進館內,你才感覺到進入了真正的藝術空間,造型獨樹一幟的茶壺,形狀新穎獨特的茶杯,大大小小的陶罐,還有造型各異的陶製藝術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秋冬,五指山上賞紅葉
    進入冬季,香山紅葉已褪去,嶽麓紅葉也無影蹤,國內其他著名景區的紅葉已經凋落,隨著北風遁入泥土,而在海南的五指山,這裡片片紅葉枝頭掛,正如鮮花般,紅得多姿多彩。五指山紅葉,使海南除了「藍色遊」、「綠色遊」之外,又增添了「紅色遊」。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原生態綠色農產品受熱捧
    五指山紅茶、五指山五腳豬、憂遁草等特色農產品受熱捧,市民客商紛紛下單購買。  五指山海拔高、緯度低,熱帶雨林密布,森林覆蓋率達86.44%,這裡光、熱、水資源豐富,是海南多條河流發源地。五指山年平均氣溫22.4℃,年平均降雨量1690毫米,年平均日照2000小時左右。這裡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素有「天然氧吧」「南國夏宮」「海南綠肺」等美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春風拂百花 嶺上生萬物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於偉慧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編者的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添一抹繽紛色彩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你在海南看到了什麼?」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黃五美天趣香
    清代張嶲在《崖州志》中說:「海南多陽,一木五香。」海南全年高溫,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因處於低緯度地區,太陽投射角大。年日照為1750至2760小時,年平均日照多在2000小時以上。全島年平均溫度在22至26℃,所以,北宋大學士蘇東坡讚美說:「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海南雖然日照充沛,但氣候卻並不酷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情事 獨家記憶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54歲的黃善強收藏了上千張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如同他的老友,伴他走過歲月塵煙。
  • 海南日報數字報-黎族民歌掀起的「海南狂熱」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那個時候,誰都以能夠『搶』到一盒名為《五指山之歌》的卡帶為炫耀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