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募基金長期業績排名榜單(24個分類)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中國公募基金長期業績排名榜單

(24個代表性分類榜單)

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2020年4月1

基金評價業務說明:

2019年12月18日,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各基金評價機構共同籤署了《堅持長期評價發揮專業價值——基金評價機構倡議書》。倡議書提議,全面踐行基金評價的長期性原則,自2020年起,基金評價主要考察三年及其以上期限的業績。杜絕短期業績排名,不對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的基金進行排名,不對不足一年期的基金單一指標進行排名,不進行管理規模排名。在提供一年期業績的基礎上,突出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十年期與十五年期的長期業績與年化業績。引導投資者認識長期投資、定期定額投資的作用,培育投資者關注長期收益的科學投資理念。

從2020年1月1日開始,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作為基金評價機構,根據《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自律管理細則(暫行)》規定的時間頻率,定期發布《中國公募基金產品長期業績排名榜單》,從強化長期業績排名的角度,堅持長期評價,發揮專業價值,為基金投資者、基金行業與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

(請關注文章末尾的榜單規則說明與基金分類體系規則文檔連結

基金分類說明:

我們優化基金分類標準,對不同類別的基金產品採用與其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堅持基金分類是基金評價的前提與基礎的思路,注重基金的可比性,堅持同類型基金進行長期業績排名的規範。我們執行《中國銀河證券公募基金分類體系(2019版)》的標準。發布的長期業績榜單按照三級分類體系,旨在對基金做科學細緻的分類,提高可比性。詳細可見《中國銀河證券公募基金分類體系規則文檔(2019版)》《中國銀河證券公募基金分類體系的理論依據與規則基礎》兩份文件的連結。

數據採集與系統計算說明:

我們建立了一套獨立自主的基金基礎資料庫與基金業務規則體系,從證監會基金信息披露XBRL體系接入基礎數據並進行一系列的校驗和覆核,進而由系統自動生成一系列的數據報告與評價報告。我們的基金評價業務規則體系包括交易份額基金與主基金的區別;基金份額轉型、終止、折算比例與折算金額、異常業績認定、淨值增長率計算、排名規則等。

同類型排名業務規則說明:

每個分類內參評基金需滿3個月基本建倉期後。以過去十五年(2005.4.1-2020.3.31)為例,參評基金需要在2005年1月1日之前成立,經歷了1月、2月、3月三個月建倉期。根據行業慣例,我們展示同類型排名前20名基金,不滿20隻基金的就全部展示。

展示代表性分類:

截止2020年3月31日,正式運作基金數量如下:6374隻主基金,9453隻交易份額基金。包括A類與非A類我們的三級分類數量是168個,只展示基金業績代表性的A類份額。根據每個分類內基金數量、基金規模、基金類型代表性等因素,我們選擇發布其中24個三級分類進行長期業績排名榜單.

相關焦點

  • 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原標題: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摘要 【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
  • 2019公募基金業績排名終局之戰:激烈廝殺懸念迭起 廣發勝局已定?
    雖然僅剩三個交易日,但從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依然懸念迭起。譬如多隻基金在12月以來暴漲開始發力,排名迅速上升;更有業績排名擁擠之處兩隻基金的收益率相差不過百分之零點零幾的激烈戰況。還有三個交易日,公募基金2019年的業績排名戰就將迎來最終結果。
  • 李迅雷:公募基金超高業績能否持續
    公募基金最近兩年業績特別好,年初以來,所有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收益率中位數是36.8%,這是2010年至今的最高收益率水平,從超額收益(相對滬深300)來看,今年至今公募基金收益中位數跑贏滬深300指數15.2%,排名歷史第四,而其餘幾次分別是2008年、2013年和2015年,均是股票市場表現不好的階段。
  • 公募基金2019業績排名出爐,劉格菘接替任澤松晉級新一哥
    (廣發基金劉格菘,來源:中國日報網) 備受矚目的公募基金業績排名戰迎來最終結果。 廣發基金旗下有3隻基金進入業績排名的前十位,且包攬前三名。而這3隻基金的基金經理同為劉格菘。 3隻基金重倉股也高度相似。
  • 銀河證券:2018年公募基金規模榜單(完整版)
    摘要 【銀河證券:2018年公募基金規模榜單(完整版)】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共計1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計管理主代碼基金數量5147隻,管理基金資產淨值130045.37億元,份額規模128681.1億份
  • 十年長跑 公募「老十家」長盛基金掉隊
    然而,「聚光燈」之下的長盛基金近年來卻過得並不十分如意:火熱的市場行情下,管理規模增長緩慢、長期業績分化明顯,以及由此導致管理費收入縮水、營收淨利持續低迷,「同級生」中掉隊超過十年等,無不制約著這位公募「元老」的未來發展。管理規模掉隊隨著近期公募三季報的披露完畢,各家基金公司最新一期的管理規模正式出爐。
  • 最牛公募基金長什麼樣?業績至少賺10倍
    最牛公募基金長什麼樣?業績至少賺10倍! 拆解50隻10倍基,最高已賺39倍  2020年「瘋狂的基金」終於告一段落。110隻基金淨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賺近60%,收益最高的冠軍基金年回報超過166%,每個數字單拎出來都相當炸。  乘著2020年業績的東風,「十倍基」(Ten bagger)的隊伍也進一步完成了擴容。
  • 前三季度基金業績大比拼 請看富國基金
    不限於權益類來看的話,富國旗下1-9月業績出色的產品不勝枚舉,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能進行同類排名的140隻產品裡,富國有56隻的成績在同類前1/4。在細分的基金類別上,大多數時候,富國都躋身行業的前20名。比如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幾大熱門分類。銀河證券公募基金分類體系相對詳細,按此排名作為評價依據會更為精準。
  • 公募基金年度排名的「核武器」
    關於這點有最新例證:由截至12月19日包攬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前三的劉格崧擬任基金經理的「廣發科技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12月20日正式發售,一天內認購規模就超過百億元。公募基金排名也是資本市場熱門話題,如果有產品能夠成功上榜,基金公司可以藉此增加曝光度,提升美譽度,廣告效應不容小覷。
  • 後王亞偉時代 朱少醒等公募基金「常青樹」全景掃描
    不過,若聚焦任職時限超過10年的6人,《紅周刊》記者發現,實際上他們在最近幾年的單一自然年度的年度業績並不出色,但累計的任職回報則基本無人能及。例如掌舵富國天惠精選的朱少醒,他管理該基金的A類份額已經達到了約13年,最新的任職回報高達806.76%,而年化收益也接近20%。但是從2016年以來的三個自然年度看,其收益率和同類排名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在中國公募基金行業20年並不算長的歷史中,基金經理和績優基金始終是行業和投資者討論和關注的焦點,他們所代表的基金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成為驅動單一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穩步前行的核心力量。20年來,基金業湧現出一批能夠把握住市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大幅戰勝市場,為投資者帶來可觀超額回報的績優基金經理,他們構成了公募基金星空中閃閃的明星。
  • 公募基金年末爭奪戰:「冠軍魔咒」能否逃離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1個交易日,公募基金的冠軍爭奪戰也逐漸白熱化。截至12月15日,農銀匯理工業4.0靈活配置混合以高達131.22%的年內收益率暫居業績榜首位,而農銀匯理基金旗下2隻產品以及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也以超120%的收益率緊隨其後。但與此同時,有關公募「冠軍魔咒」也再度被提起。
  • 2019年海通分類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榜出爐 富國基金位列大公司第四
    來源:證券日報2019年的A股市場穩中有進,是賺錢效應良好的豐收之年,不少優質公募機構表現突出,為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回報。海通證券近日發布的榜單顯示,2019年富國基金主動權益整體業績高達49.15%,在海通分類的主動權益類規模最大的1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位。作為我國成立最早、發展最快的基金公司之一,富國基金眾多權益類產品在2019年表現搶眼,反映了富國基金「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個性、長期回報」的投資理念,鑄就其強勁的品牌投資實力。
  • 打造標準化人才建設梯隊 成就中歐基金長期業績
    當前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而作為知識密集型行業,公募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作為一家倡導長期業績的基金公司,中歐基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與公司對於人才的高度重視密不可分,即便在主動
  • 明星基金經理再戰江湖:東證元老陳光明發起公募獲批 任澤松籌備私募
    離職6個月後,睿遠基金成功獲批,這一次,陳光明將攜手前興全基金副總經理傅鵬博再戰公募。工商資料顯示,睿遠基金註冊資本1億元,陳光明出資5500萬元,持股比例為55%,為第一大股東;傅鵬博出資3251萬元,持股比例為32.51%;劉桂芳出資750萬元,持股比例為7.5%;林敏出資499萬元,持股比例為4.99%。陳光明的影響力自不必說。
  • 監管鼓勵長期投資,招商證券卻辦起了評月冠軍、日冠軍的基金實盤...
    不過,也有少數機構對於如何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存在誤讀,甚至與長期投資和長期業績評價的理念背道而馳,正在舉辦的「招財杯」公募基金實盤大賽就是典型案例之一。評月冠軍、日冠軍的基金實盤大賽近期,招商證券「招財杯」公募基金實盤組合賽正在進行中。該比賽要求所有參與者以公募基金實盤組合參賽(日均資產至少5萬元,認購公募基金兩隻以上),並拿出了最高5萬元的豐厚獎勵。
  • 公募基金「自購」大比拼,這類基金最受青睞,員工買的才是最...
    從分析來看,業績長期表現優異的基金更受到自家員工的青睞,「買得放心、拿得安心」是這類基金的鮮明特徵。榜單中前五的基金,其近3年回報在同類產品中均排名前10%。不過,也有4隻規模小於10億的小盤基金一樣受到了自家員工的偏愛。 員工自購看重長期業績 以榜單中的基金為參考,可以發現,員工自購時更為偏好長期業績表現優異的基金,「買的放心、拿的安心」是這類基金的鮮明特徵。下文將對部分基金進行介紹。
  • 公募決戰「翻倍基」 明星基金限購衝刺年末排名
    「今年業績表現還不錯,主要是把握了光伏、軍工、電子等板塊的機會。二季度前後,著重加大了光伏的配置比例。」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經理鄭澄然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鄭澄然當時把握住上述板塊的投資機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是光伏產業發生變化,行業增長的確定性比較高。」
  • 偏股基金業績分化驚人 資金湧向真正「長跑健將」
    在資深公募基金經理看來,A股市場國際化、機構化特徵已越發明顯。隨著外資逐步進入A股,他們有著更為成熟的理念和更長遠的視角,未來的投資也將是長期甚至是超長期的,這意味著,未來的投資不僅僅是境內機構投資者間的比拼,同時也將在這一領域同境外機構進行更深度的較量,會有更多的基金跑不過業績比較基準。
  • 10隻基金業績翻倍 年度排名懸念迭起
    原標題:10隻基金業績翻倍 年度排名懸念迭起  來源:FUND部落 /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燕北  2020年還剩最後兩周多,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戰進入收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