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溫手繪讀紅樓|第一章|大觀園|作者|君箋雅侃紅樓|百家號獨家
《紅樓夢》作為一部小說,千人千面,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認識不同。作為《紅樓夢》中重中之重,大觀園更是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大觀園。那麼,大觀園在曹雪芹的筆下究竟能還原成什麼樣子?清朝有個畫家,用三十二年的時間,一筆一筆畫出了《紅樓夢》,而大觀園也得以第一次以完整的鳥瞰視角,用圖畫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堪稱美輪美奐。
孫溫是最忠實的《紅樓夢》鐵粉,他用三十二年時間,一筆筆描畫出他心中的《紅樓夢》故事,生動地展示了與紅樓夢相同朝代的人對《紅樓夢》的理解,並對建築、園林、裝飾、禮儀、風俗、服飾、妝容……等等做了非常完美的呈現。可以說孫溫手繪《紅樓夢》,是最接近《紅樓夢》時代背景的巨著。曹雪芹修撰《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孫溫用三倍的時間,用另一種更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紅樓夢》同樣偉大。
「大觀園」作為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重中之重,所呈現的是完全符合中國人審美的園林藝術,孫溫用鳥瞰的方式呈現出的大觀園全貌。所謂鳥瞰,就是鳥類的天空視角,孫溫繪畫的工筆紅樓夢大觀園,就是這樣一幅全方位的巨作。一山一石,一樹一花,一屋一瓦,一橋一水,無不展現出《紅樓夢》文字背後的精彩,令人得以一窺大觀園全貌,堪稱美輪美奐。
大觀園是賈家為了慶祝賈元春晉升賢德妃,迎接貴妃省親而修建的皇家園林,屬於賈元春私邸。元春臨幸後認為荒廢了可惜,將寡嫂侄兒、幾個姐妹與弟弟賈寶玉一起遷入大觀園。由此,大觀園也成了賈寶玉人生最重要的一處場景。他在其中無拘無束,真正志得意滿。
作為《紅樓夢》最重要的場景,大觀園在孫溫筆下,呈現出一派世外風光。除了正門與正殿外,所有建築都依形倚勢而建。本人對園林建築並不熟悉,也不敢班門弄斧。但孫溫的畫,確實很容易就能令人辨別出各處房舍的歸屬。比方正殿右是瀟湘館遍植竹子、而右側距離大門最近的是怡紅院無疑。對此本人保留意見,因為進門臨幸的第一處場所應該是有鳳來儀,可見畫家自由構思。蘆雪廣(有版本作庵)、沁芳閘、秋爽齋、暖香塢,紫菱洲、稻香村都一目了然,蘅蕪苑應該是最左的一片院落。遠離怡紅院和瀟湘館,皆因院中有一塊插天大石,也很容易辨認。最後方的那個角門,是薛家日常來往之門。與榮國府正房相距很遠了。
大觀園的修建,每個人的住所都有其意義,曹雪芹在字裡行間早都設計好每個人的居所。比如瀟湘妃子林黛玉住的瀟湘館,「瀟湘妃子」明明是兩人,為何林黛玉一人得名?賈政在第十七回遊覽大觀園時,對瀟湘館讚不絕口,認為若能月下在此讀書,不枉虛此一生。賈政評瀟湘館,也就是變相評林黛玉。而林黛玉居所匾額叫「有鳳來儀」。處處都有暗示林黛玉最終遠嫁為王妃,與賈寶玉的感情近在咫尺卻遠隔天涯的結局。
怡紅院的牌匾本叫「紅香綠玉」,「香玉」二字暗指林黛玉(第十九回),卻被賈元春將「香玉」二字去掉,換成了「怡紅快綠」。顯然,這也是暗示林黛玉外嫁,與賈元春代表的皇權插手有關。
稻香村最有意思,不但茅簷瓦舍,阡陌交通,更遍植數百株杏花,開的烈火蒸霞一般絢爛。杏花本就預示幸運,註定李紈晚年會母憑子貴最終得封誥命。望子成龍是所有母親的最大期望,賈蘭越好,李紈越幸運。
李紈選擇稻香村,也是她自小受到的良好教育有關。出身國子監祭酒之家,李家可是真正的「書香門第」,甚至李紈父親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是典型的摸到了「道德傳家」的門檻。李紈選擇稻香村,賈蘭能夠金榜題名,與李紈的出身和教育方式直接相關。正是李紈洗盡鉛華,不讓賈蘭過度接觸賈家的富貴繁華,才使得賈家抄家後,賈蘭受影響最小,具備能力科舉高中。
蘅蕪苑是薛寶釵的居所,其中沒有花樹,都是藤蘿香料。特點是不能樹立自強,必須攀附強支撐才會顯得可愛。賈政對蘅蕪苑的評價先「無味」再「有趣」,說的也是對薛家攀附賈家的心思不認同卻對寶釵為人氣度表達認可。
不過,賈母眼中的薛寶釵的蘅蕪苑臥房,卻是雪洞一般,潔素到了極致,賈母當即認為年輕女孩子居住如此素雅不吉利,所以替她布置了房間。但「雪洞」一般的房間也預示薛寶釵餘生將要守寡,孤寂無依。
其他如藕香榭暖香塢寓意惜春被父親拋棄的悲慘童年,綴錦樓紫菱洲寓意迎春無依無靠。而藕與菱都算蓮花一類。從林黛玉到香菱再到迎春、惜春,這些與菱、蓮、芙蓉相關的孩子都是苦命人。
最後是秋爽齋,一個爽字,突出探春與眾不同的人生。秋爽齋遍植梧桐,寓意鳳棲梧桐。指名她最終晉升王妃的人生。
孫溫筆下的大觀園鳥瞰圖,是清代人對大觀園的直接體現。由於本人於繪畫上沒有任何知識,本系列不對繪畫作點評,只根據圖畫,為大家講述關於《紅樓夢》中的那些故事。
關於《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小記,據百度百科記載:
旅順博物館收藏的工筆重彩清代孫溫《紅樓夢》全圖為推篷裝,共有24冊,其中一冊是空白,其餘每冊各有畫面10開,現存畫面總計230開。畫心絹本,縱43.3釐米,橫76.5釐米。絹包木板封面底,無題籤,無題跋。畫作繪製年代為清同治至光緒年間。全圖以石頭記大觀園全景為開篇,畫面鳥瞰構圖,將大觀園諸多景致悉數入畫,一覽無遺。從第二開畫面開始,依次描繪出全本《紅樓夢》的故事情節。每個章回情節所用畫幅數量不盡相同(其中103至108回缺失)。其八十一回後的畫風與前迥異,應該是後人補畫,也許現行「通行本」類似。周汝昌先生將其譽為「紅樓瑰寶」,於2004年在北京展出,引起轟動。
以上觀點為君箋雅侃紅樓主觀理解,線索都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見仁見智,多歧為貴。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文/君箋雅侃紅樓」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