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日 總有溫暖在身邊
本報記者 尹 超 攝 影 魏志廣
「大雪」已至,寒冬撲面而來。一把糖果,一條圍巾,一張精心製作的明信片;一杯熱水,一個打氣筒,及時而至的充電器;一個口罩,一次幫扶,一句暖心的話語……這些冬日限定的小溫暖,有精心製造的,有不經意間的付出,滿滿感恩,又滿滿感動。
A 一條圍巾 雙向關愛
前幾天,張中法收到一條圍巾、一袋糖果和一張明信片,是學生們送的。大紅的圍巾帶著些許暖意,張中法吃了一顆糖果,咧嘴一笑:「甜!」
張中法是滄州師範學院的一名保安,工作十餘年,每天,看著學生們進進出出,雖然叫不上名字,卻也親切。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封校,出入不自由了,有的學生會鬧情緒。張中法尋思,學生們不會討厭自己吧?沒想到,今年冬天第一條圍巾,卻是這幫孩子送的。從驚訝到溫暖,張中法說:「孩子們還是理解我們的工作的。」
不僅張中法,學校裡,老師、後勤、學生甚至小賣部的阿姨等許多人,都收到了這份冬日「限定」溫暖。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大家都特別不容易,不管老師、同學,還是保安、宿管、食堂師傅、做清潔的叔叔阿姨,大家為了守護學校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比平時付出更多,每一個人都值得感恩。」鄭建麗說。鄭建麗是滄州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封校期間她雖然不能像往常那樣出入自由,但身邊人的默默付出,鄭建麗和同學們都看在眼裡,總想著做點兒什麼來表達謝意。這想法和師院宣傳部老師商雅楠不謀而合。大家湊在一起討論,既然「秋天第一杯奶茶」可以是閨蜜情、戀愛心,「我們就送上『冬天第一條圍巾』,來表達心意。」鄭建麗說。
製作明信片,準備糖果,摺疊圍巾……師院融媒體中心來自不同系別、不同年齡的學生,一下子忙碌起來。「鼓勵學生學會感恩,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其實,東西本身並沒多少錢,也不能讓學生們花錢,重要的是心意。」商雅楠說,圍巾是以前舉辦活動時的獎品,糖果和明信片也沒多少錢,明信片都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和景色,學生們自己拍照片、PS,由融媒體中心統一列印。
商務學院大一學生張金濤記得,給老師圍上圍巾時,老師笑得一臉燦爛的樣子。「每一個收到小禮物的人,事先並不知情,這都是他們最真實的反應,很暖心。」張金濤說。
活動持續了5天,數十名老師、後勤工作人員、學生收到了這份溫暖;表達心意的師生們,也收穫了滿滿感動。「我們在老師、同學、宿管阿姨心中也是懂事有禮貌的小太陽呢!」鄭建麗說。
B 小小心意 溫情久久
12月5日,劉新民給顧客送家具,一套組合鞋櫃。到了小區門口,他拿出手機,準備聯繫收貨人,卻發現手機沒電了。正著急時,抬頭看到小區門衛室外,掛有愛心驛站標識。他和執勤的保安人員說明情況後,保安馬上帶他去充電。充電過程中,劉新民發現,急救箱、打氣筒等應急設備這兒都有,「保安大哥還給我倒水喝,太暖心了。」劉新民說。
一些小區物業為方便業主,建有便民服務設施站,打氣筒、各種小工具一應俱全,有小區物業更是將這項服務對外開放,升級成愛心驛站,服務周邊或路過的戶外工作人員,解燃眉之急,送冬日溫暖,也引來業主點讚。「我自己能做的,就是遵守小區文明規則,為維護小區居住環境盡一份力,也是支持物業的工作。」市民張玉梅說。
不僅小區物業,一些商家也推出愛心服務,為需要幫助的人送上溫暖。「前段時間去同天購物中心附近吃米粉,有位顧客詢問店員附近哪裡可以買到口罩。當時店員把自己備的口罩給了他。後來又去了一次,發現店裡開始賣口罩了。」市民夏清說,因為是老顧客,就聊了幾句。原來,店主得知有顧客忘記戴口罩,附近又難買到口罩,所以準備了口罩為顧客應急。「店裡客流量大,收費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人少的時候,遇到急需的,也就免費送了。」店主說。「店主人很好,他家生意也不錯,好多回頭客。我落在店裡幾次東西,都幫我保管得好好的。」夏清說。
C 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
前幾天,市民閔俊清提著滿滿一箱檯曆,送到了滄州公交集團五公司。「我一定要把這份心意送給你們,感謝車長們為大家提供的溫馨乘車環境和周到服務。我是滄州公交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感恩者。」
從拿著鋼鏰乘車,到無人售票、全形態支付,再到免費乘車,閔俊清對滄州公交的發展如數家珍。閔俊清每天乘坐402路車上下班,是老乘客,也是「義務乘務員」。客流高峰時,她幫忙疏導,還把所有支付方式熟記於心,遇到乘客詢問,主動幫車長解答。「每天享受車長的服務,我很感激,能幫點兒忙很欣慰。」閔俊清說。
昨晚,市民廉傑發了一條朋友圈,主題是記錄點滴好事。她去銀行辦事,因忘戴口罩受阻。此時,大廳裡一位熱心的女士,遞給她一個口罩,「當時,我還猶豫了一下,現在想想真不應該。」廉傑有些自責。之後,她也在包裡裝了一包口罩。「萬一遇到需要的人,我也要做個熱心人。」廉傑說。
前幾天,兩位年輕姑娘,在解放路滄州融信銀行公交車站,攙扶一位步履蹣跚、拄著拐杖的老人過馬路,讓人心裡暖暖的。當天,風很大,但兩個姑娘的舉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熱乎乎的。
冬日裡,每一份關懷與感恩,都是一次暖流。感恩需要表達,可以是一條圍巾,一個口罩,一本日曆,或者一次無聲的配合,一個暖心的舉動……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往返循環間,和諧與美好,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