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 Botticelli簡介及作品解讀

2020-12-11 聞是藝術

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Alessandro Filipepi,1445—1510)是15世紀末佛羅倫斯的著名畫家,他畫的聖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蘭肖像畫的影響,波提切利又是義大利肖像畫的先驅者。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之一。

桑德羅·波提切利,原名Alessandro Filipepi(亞裡山德羅·菲力佩皮),「波提切利」是他的綽號、藝名,意為「小桶」。波提切利生於一個義大利佛 羅倫薩的手工業者的中產階級家庭。先是和馬索·非尼古埃拉一起學習,製造金銀首飾,後又成為菲力浦·利柏的學生,作為對利柏的報答,他培養了利柏的兒子菲 力浦·諾。波提切利經常受僱於美迪西和他們的朋友們。這些與政治和文化的聯繫使他創作題材非常廣泛。

1470年,他自立門戶,開設個人繪畫工作室,很快就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賞識,向他訂購了大量的畫作。與強大的美第奇家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也使畫家獲得政治上的保護,並享有有利的繪畫條件。此外也是通過這一層關係,波提切利得以接觸到佛 羅倫薩上流社會和文藝界名流,接觸各方面多種的知識,開拓了視野,並為他的藝術打下精雕細琢、富麗堂皇、華美多採的貴族印記。

在15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波切利是佛羅倫斯最出名的藝術家。他的風格到了19世紀,又被大力推崇,而且被認為是拉斐爾的前奏。 在美第奇家族掌權期間,波提切利為他們做了多幅名畫,聲名大噪。1477年他以詩人波利蒂安歌頌愛神維納斯的長詩為主題,為羅倫佐·美第奇新購置的別墅繪製了著名的《春》(The Allegory of Spring)。這幅畫已經和《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一起,成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兩幅畫作。另一幅為世人所熟知的畫作是他的《三王來朝》。 這幅畫為他在整個歐洲贏得了聲譽,並也因此於1481年7月被教皇召喚到羅馬,為西斯廷禮拜堂作壁畫。

1485年完成的《維納斯的誕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傑作,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 代表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從大海中誕生的場景,這幅畫的繪畫風格在當時頗為與眾不同,不強調明暗法來表現人體造型,而更強調輪廓線,使得人體有淺浮雕的感 覺,而且極適合裝飾作用。畫面中的女神肌膚潔白,金色的長髮飄逸,無愧為是完美的化身;但臉上卻又掛有淡淡的憂愁、迷惘和困惑。

另一幅為世人所熟知的畫作是他的《三王來朝》。 這幅畫為他在整個歐洲贏得了聲譽,並也因此於1481年7月被教皇召喚到羅馬,為西斯廷禮拜堂作壁畫。

然而,社會政治形勢多變,1492年,佛羅倫斯發生政治巨變,勞倫佐去世,美第奇家族遭放逐,宗教極端主義的薩沃納羅拉掌權。波提切利也是他的追隨者之一,並曾在臭名昭著的「虛榮的篝火」中燒毀過多幅自己的畫作。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波提切利的後半生聲名下滑,晚年貧困潦倒,只能靠救濟度日。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不問世事,孤苦伶仃。1510年,波提切利死於貧困和寂寞之中,安葬於佛羅倫斯的「全體聖徒」教堂墓地。

作品賞析:

《基督降生圖》解讀:

《基督降生圖》,波提切利作,1501年,108.5*75CM,倫敦 國家美術館藏

波提切利的這幅作品有些與眾不同。畫家不單單描繪了基督誕生的場面,還暗示了與整個人類相關的奇蹟般的事件。天使們手裡拿著祝福人類從其原罪中得到解脫,並與神達成和解的橄欖枝。最好地表現出與神和解的是在近景處擁抱的三對天使和男子。波提切利在畫面的上端刻下了令人不解的希臘語銘文。其內容如下「我,阿列桑德羅,在1500年術,在義大利的苦難時代,即約翰的啟示錄第十一章第二節中的惡魔被放任自流三年半的苦難時代,創作了這幅繪畫。其後,我們將看到惡魔被重新管束起來」。關於「苦難」,指法國軍隊的入侵,或者是指博爾吉亞針對佛羅倫斯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眾說紛紜。這 詞句帶有預言般的色彩,這大概是薩伏那羅拉強烈影響的結果。

《聖告圖》解析:

《聖告圖》﹝The Annunciation﹞,創作年代:1489 ~ 1490 年,蛋彩?畫板,規格:150 x 156 公分,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波提且利的《聖告圖》是 1489 年由貝內底託.底.約翰.瓜第尼為卡斯泰洛教堂的小禮拜堂訂製。作品的空間安排十分經心,透視感強;人物形象似乎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交談的氣氛神秘,這反映了波提且利晚期躁動的情緒。畫家在處理這幅畫時特別掌握住聖母領報一事開始的剎那間,天使出現時,面部表情十分突出,聖母也顯露出一副驚愕的表情

《持勳章的人》解讀:

《 持勳章的人》﹝Portrait of a Man with a Medal﹞,創作年代:1474 ~ 1475 年,蛋彩?畫板,規格:57 x 44 公分,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儘管人們曾多次企圖辨識出畫中的年輕人,但他的名字仍然無人知曉。有人說他是當時一位主要的新柏拉圖派的哲學家,也就是麥第奇家族的座上客皮科.德拉.米蘭多拉;也有人說他是波提且利的一位哥哥;甚至有可能是麥第奇家族的一名成員。因為年輕人手裡拿著的勳章,說明了他和麥第奇家族的關係,那枚勳章幾乎和模特兒的臉,共同形成這幅畫的中心。

勳章上畫的是老科西莫.德.麥第奇,他建立了麥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的勢力,於 1464 年去世。畫中那枚勳章是用鍍金的灰泥製作的,鑲嵌在畫板的一個小孔裡,看來是為了使它顯得更為逼真。波提且利是當時最出色的肖像畫家之一,他畫了很多麥第奇家族成員的精緻肖像。當時義大利的肖像畫普遍為漢斯.勉林等法蘭德斯畫家所壟斷,他們那種掌握細節的寫實派風格,備受人們的青睞。但是波提且利則幾乎不受他們的影響,例如他似乎總是用蛋形作畫。波提且利經常創作肖像畫,這類畫和他的後期作品比較起來,雖然顯示出畫中人特別生硬和正襟危坐,但強烈地傳達出模特兒的性格。這幅畫中的年輕人衣著樸素,長相迷人但並不過份漂亮,他富於力量和敏感的臉龐面向前方,那雙大手則加強了他極為克制的形象。背後的多斯加尼景色畫得相當粗糙,但是卻完全合乎透視法的原則,在藍天下伸向遠方。

《持石榴的聖母》賞析:

《持石榴的聖母》,﹝Madonna of the Pomegranate﹞,創作年代:1487 年,蛋彩,畫板,直徑 143.5 公分,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

《持石榴的聖母》這幅畫是波提且利於 1487 年畫在維奇奧宮進謁大廳內的作品。聖母子與天使的主題在圓形畫面中建立關係,並作巧妙的處理,亦即圓形的素材由投下金色放射狀細線的圓盤,及玫瑰花環來結合,其中如並列著纖細的手、不論實際上觀念上都渾成一體的天使之半圓形排列,乃至進一步在本圖的象徵上、形態上都構成中心、且實際上給本圖提供標題的石榴之圓形等等均被反覆使用。在這種明快的結構要素中,又加上披在聖母肩膀上的披巾,其不規則橢圓形韻律如同延伸至長長的兩臂所見的,具有無法由幾何學公式來追求的斜線之律動。

其它作品:

相關焦點

  • 國賽一等獎 | 何文靜: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採【課件+設計+實錄】
    到中世紀末期,14世紀,一場「文藝復興運動」開始在歐洲興起,古希臘羅馬文化成為運動的旗幟,人文主義精神得以繼承並進一步發展,在隨後的二三百年間更集中誕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文藝巨匠。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文藝復興,感受巨匠的人文風採,跟隨他們去尋找失落的「人」。
  • 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作品亮相蘇富比拍賣 或將以天價拍出
    原標題: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作品亮相蘇富比拍賣 或將以天價拍出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日,英國倫敦,義大利著名藝術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一副肖像畫作品《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Young Man Holding a Roundel)亮相蘇富比拍賣行
  • 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畫家Piero della Francesca簡介及作品欣賞
    儘管如此,也很難說弗朗切斯卡的老師到底是不是這個安東尼奧,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他的作品流傳下來。弗朗切斯卡真正地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可能是在1435年前後,有確切記錄的則是1439年在佛羅倫斯。他的老師是威涅齊阿諾。威涅齊阿諾作品中鮮豔和馬薩喬充滿活力的現代的風格對於弗朗切斯卡繪畫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 文藝復興:美術三傑經典作品賞析
    達·文西: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地理學家、工程師、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天才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設計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設計思想文藝復興是發生在14-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各城邦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
  •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館藏油畫肖像創作作品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館藏油畫肖像創作作品1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館藏油畫肖像創作作品2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館藏油畫肖像創作作品3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館藏油畫肖像創作作品4
  •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所出現的文壇三傑,但丁的位置很重要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所出現的文壇三傑,但丁的位置很重要西方世界的文藝復興運動,無疑是西方歷史上,意義非凡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於整個西方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誕生了無數巨人的時代,尤其是文化藝術之都的義大利,更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搖籃
  • 如何快速區分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作品?
    提起西方藝術史總繞不開百花齊放之文藝復興時期、華美靚麗De巴洛克時期。但是,觀賞這兩大經典時期的藝術時,有許多小夥伴仍舊傻傻分不清。文藝復興主要指14世紀-16世紀,歐洲掀起的一場以人文主義思想作為指導的復興運動,旨在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同時反對中世紀宗教桎梏的進步革命運動。
  • 重溫我的舊照中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
    義大利是歷史悠久的古國 ,也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文化藝術空前繁榮,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義大利之遊使我們飽覽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米開朗琪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米開朗琪廣場是為紀念他而建。廣場上到處是他著名作品的複製品,例如廣場中央的青銅大衛像等等,被稱為露天雕塑博物館,是世界遊客必到的「網紅打卡處」。
  • 法國羅亞爾河香波堡:展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藝術
    這座城堡的興建,要歸功於文藝復興時期至高無上的顯赫君主弗朗索瓦一世,他從義大利請來了藝術大師達·文西等人,不遺餘力地把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藝術和建築風格移植到法國為法蘭西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香波堡被法國人視為國寶,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五一長假哪裡去文藝復興看過來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真跡,你...
    不如來一次文藝復興的穿越之旅吧,享受一場藝術文化的饕餮盛宴!在重慶美術館展出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文藝復興——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將讓你與文藝復興藝術巨匠和他們600年前的藝術作品,來一次「親密接觸」。此次文藝復興藝術特展,於27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預訂票務人群已超過3000人次。
  • 為什麼說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宏偉的紀念碑?
    可以說,聖彼得大教堂凝聚了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巨匠的心血。聖彼得大教堂先後由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琪羅主持建造工程。在米開朗琪羅主持階段所設計的大教堂穹頂,被認為是世界最美的大穹頂之一。貝爾尼尼設計建造的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以多立克柱式、巴洛克式的藝術構思,把大廊柱和大教堂的環境緊密聯繫了起來,被稱為貝爾尼尼圓柱廊。
  • 猶太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他們將這一時期的大量資料進行翻譯,推動文藝復興在不同國家的發展;研究及復興希伯來文化,參與這一時期的文化創作,增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繁榮。 猶太人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貢獻是西方學者的關注點,19世紀末史學家亨利希·格萊茨最先提出這一問題,並在著作《猶太史》中著重探討了文藝復興對猶太民族的影響和猶太人的貢獻。
  • 文藝復興的藝術殿堂
    歷史悠久的託斯卡納首府佛羅倫斯宛如一幅文藝復興時的油畫,徐志摩曾富有詩意地稱之為「翡冷翠」,賦予這座城市以色彩。沿著阿諾河行走,城內遍布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建築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珍品。置身其中,你一定不會錯過這座「鮮花之城」的藝術瑰寶——烏菲茲美術館。它不僅是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美術館,也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美術館之一。
  • 文藝復興時期裡「怪咖」的八卦
    達文西手稿《維特魯威人》 藝術品是由細節組成的一個宏觀和無限的世界,比如多納泰羅的大衛雕像,能讓後世通過一根羽毛去探究贊助人美第奇家族隱秘的內心世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 中意建交50周年 香港藝術館舉辦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作品展 (1/3)
    中意建交50周年 香港藝術館舉辦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作品展3) "← →"翻頁 10月21日,觀眾在預展上欣賞烏菲茲美術館珍藏作品
  • 中意建交50周年 香港藝術館舉辦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作品展 (3/3)
    中意建交50周年 香港藝術館舉辦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作品展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發布時間:2020-10-21 22:56:37 【編輯:王禕】 中意建交50周年 香港藝術館舉辦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作品展
  • 70幅作品講述安格爾的巨匠之路
    如今,「安格爾的巨匠之路——來自大師故鄉蒙託邦博物館的收藏」展正在中華世紀壇展出,這是安格爾在中國第一次成系統的、全方位的展覽展示,70件與安格爾有關的作品展現了這位19世紀新古典主義大師的成就。維吉耶-杜泰伊館長表示,此次將安格爾的作品從蒙託邦帶到中國,就是想將這種描述變為現實。館長還為新京報讀者推薦了這次展覽中必看的幾幅安格爾的作品。  據悉,展覽在中華世紀壇將展至2018年1月16日,之後還將前往天津美術館和浙江美術館展出。  展覽解讀  走進展場,首先看到的是關於安格爾的生平介紹,不過,這個展覽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家的編年史陳列。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景園林
    從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到薄伽丘的《十日談》,文藝復興文化除了表達人的重要價值之外,還熱情地讚美了山的崇高、海的洶湧、河的浩蕩和泉水的淙淙,甚至歌頌花草的自然之美以及休閒恬靜的鄉村生活;從達·文西的《巖間聖母》《蒙娜麗莎》到《琳達與天鵝》,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多注重人物與空間關係的立體表現,其內容雖然仍屬於傳統的宗教題材,但人物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卻真實地表現了世俗生活的場景,體現了現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相結合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