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好樣本事等10家二手書店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2020-12-21 贏商網

  一、茉莉

  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 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一樓(臺大店)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222號B1(師大店)

  二、好樣本事

  臺北東區的「VVG Something 好樣本事」,隱身於安靜的 181 小巷內,附近即是誠品敦南店和熱鬧的服飾店、餐廳。這樣個性的小店,從外觀來看也許還不知道是家什麼樣的店,復古又時尚,擺飾許多老物件精品,實際上卻也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書」店。「好樣本事」曾入圍Flavorwire.com全球最美的二十家書店。雖大隱隱於市,但內涵卻非常豐富的「好樣本事」,卻有一股專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13號

  三、舊香居

  舊香居起源於三十幾年前的古籍及字畫買賣,幾經易名與遷址,最終「舊香居」在 2003 年坐落於龍泉街的現址。舊香居現主要由第二代店主吳雅慧及其弟打理。舊香居以收藏古書聞名,店內亦有文史哲類書籍的不同珍貴版本。書店是一座城市的縮影,而舊香居亦投射出一 代又一代的文學剪影。舊香居舊書收藏的深與廣,更勝不少圖書館,讓這裡同時成了一座獨特的資料庫,紀錄了臺灣,甚至不同地方的文學發展。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龍泉街81號1樓

  四、古殿樂藏

  「古殿樂藏」位於淡水竹圍,除了有黑膠唱片,還有許多珍貴書籍及文物,空間就像一座小型音樂資料庫。書店經營者本身從事歷史研究,所以偏愛所謂歷史錄音,他說:「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尋找失落的歷史遺蹟,建構新的人文空間。」「古殿樂藏」不僅只是黑膠唱片行,更象是一間藝術博物館。樂迷可以在這聆聽美好的音樂,找到自己喜歡的唱片。作家可以在這找尋資料,討論新書的內容。如今在以「文創」之名,行「販售」之實的臺灣。「古殿樂藏」是臺北相當珍貴的優質空間,您不妨也來一探究竟。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民族路31巷15號

  五、午後書房

  遠離喧囂的臺中市區,坐落於臺中市藝術北街的午後書房,是專賣文史哲類書籍的二手書店。店外精緻的小庭院搭配上老闆最愛的英國搖滾樂,融入在這個藝文社區內。老闆吳家名對於店內的書籍不僅求量更求質,自行開車環島收書,幾近逛遍全臺的舊書店,找尋遺留在臺灣各角落的人文書籍。

  地址:臺中市龍井區藝術北街46巷2號

  六、晴耕雨讀小書院

  晴耕雨讀小書院是由一對年輕夫妻所開,開店很累,卻可以激發人的無限潛能。為了節省開店花費、也為了打造出理想中的書店樣貌,店內的桌子、架子不是男主人自製就是以二手家具改造,其中還能看到許多國小課桌椅,就連木頭杯墊也是自己 DIY 完成。木屋裡置入了這些充滿手感和溫度的家具、雜貨以及難以計數的書籍後,風格倏然轉變,彷彿這木屋原本就是為書店而生。

  地址:桃園市平鎮區福龍路一段

  七、小間書菜

  小間書菜是宜蘭第一間二手書店,書店裡農民忙著將新鮮蔬菜端放在用檜木改制的桌子和菜架,店裡十來種不灑農藥、化肥的作物,全來自宜蘭當地小農,用米、蔬菜交換來的二手書、 CD 則靜靜躺在手做木架上。這間由 60 年碾米廠改建的「書菜店」,就算不帶錢包,也可以用二手書換回溫暖又健康的蔬菜,以及農村滿滿的人情味。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尚深路124號

  八、晃晃

  晃晃二手書店位於臺東市區,這裡擁有許多二手書籍歡迎愛書人前來尋寶。書店除了提供二手書與 CD 交流外,也常不定期舉辦活動、講座及課程,象是書籍的發表會,也有如旅遊經驗等的心得分享 。晃晃二手書店將收入一成用來照顧社區街貓和 TNR  (誘捕、絕育、釋放),是個對動物友善的店家。最特別的是書店可以用二手書來交換住宿。對於窮遊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莫大的福音。

  地址:臺東市新生路503巷8號

  九、舊書鋪子

  位於花蓮市光復街上的舊書鋪子,是花蓮第一家二手書店,舊店址曾座落於節約街上詩人楊牧的故居,光瞧著那歷經六十年光景的檜木日式老屋,遙想著楊牧父親曾經營的東益印刷廠那熱絡往昔,整個人彷彿即蘊滿詩意;隨著光線輕灑穿透木窗,仍舊照亮了空氣裡木製陳舊的古老韻味、二手書漂流交織的淳厚人味,舊書鋪子就像似個充滿故事卻深沉少語的溫煦老人,優雅的漫步至另一個別致角落,繼續用深邃的雙眼,望著窗外的花蓮。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光復街57號

  十、一二三亭

  一二三亭(ひふみてい),一家最早可追朔至 1920 年的日本料亭。經歷戰前的繁華,躲過美軍的轟炸;從二十世紀初的高級料亭,到今天的哲學咖啡館(吃茶店)。這是一座跨越百年,看盡高雄繁華起落的日治、戰後建築混合體。從現代的高雄連接回近百年前的哈瑪星,在古樸的舊城區,有一群人用自己的力量保護歷史的脈絡痕跡。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鼓元街4號

本文轉載來自:RET睿意德,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好樣本事(書店)
    [導讀]好樣本事,位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13號 ,只有13坪。美國知名藝文網站Flavorwire,今年2月選出全球20間最美麗的書店,好樣本事是臺灣唯一獲選的書店。好樣本事書店(圖片來自網絡)
  • 全球最美20家實體書店 臺北好樣本事書店榜上有名
    全球最美20家實體書店 臺北好樣本事書店榜上有名 2012年02月03日 16:5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在臺北七天一個景點都沒去,只為選出這11家最有特色的書店
    >從1989年第一家店開辦,到現在已經在臺灣有53間分店,你知道的是,誠品書店已經成為臺灣的文化象徵,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即便已逝創始人吳清友先生已經做好了可能會虧本經營七八年的心理準備,但誠品其實賠本了15年才開始盈利。
  • 在臺北七天一個景點都沒去,只為選出這11家最有特色的書店 | 文末福利
    其中印象最深也最喜歡的就是尋訪書店的過程。提到臺灣的書店,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誠品。但如果你看過一部叫做《書店裡的影像詩》的紀錄片,就會知道,其實臺灣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獨立書店。其中有4家是亞洲的書店,而臺灣入榜的就是這家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如同誠品已有許多連鎖店一樣,「好樣」也在臺灣成功經營出許多分店。不同的是,好樣系列是以餐廳起家的,最早書店只是開在對面的餐廳的「倉庫」,因為好樣的創始人汪麗琴女士喜歡旅行和閱讀,來自世界各地的書刊、雜誌與紀念品在「倉庫」裡越堆越多,終於在2009年變身成為這家小而美的書店。
  • 書香氤氳走近大臺北最美的5家獨立書店
    呆丸君決定帶大家去逛逛臺北的書店,來一場最有書香氣息的約會。你說什麼?誠品?那……當然是極好的。不過嘛,只有小眾才能彰顯品(bi)味(ge),於是咱們這次去的是獨!立!書!店!1.茉莉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Mollie used books)是臺灣的舊書店(二手書店),創始於1980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店面空間只有10平米。
  • 書店,臺北的文化鄉愁丨Travel
    有名的,無名的,洋氣的,樸素的,星羅棋布、個性十足的獨立二手書店儼然臺北的一處風景,讓舊書的舊,有道不盡的棄用之美。▲好樣本事書店裡的懷舊風格有人說臺北很世故,也有人說臺北很老調,在快時尚與慢懷舊之間,臺北一點也不矛盾的將屬於這座城市的故事放進了巷弄裡,也放進那些有舊式美感的二手書店。
  • 《書店裡的影像詩》:臺灣獨立書店一覽
    夜色中,樂伯穿梭巷弄收書,之後一路轉搭捷運、火車、客運,再回到其位於九份的書店中,細心為每本書擦拭清潔;電梯公寓裡,愛唱聲樂的阿維住在書店裡,只有開店時才和人說話……這些有個性的書店老闆及其手下書店,是臺灣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 茉莉二手書店|灣灣不彎 阿珏挺倔
    來自金門的蔡家,剛到臺灣時僅能靠著大哥和二哥(即茉莉二手書店老闆蔡謨利)微薄的收入為生。後來在光華商場經營舊書店的舅舅,建議蔡母接下隔壁歇業的舊書攤店面,一起經營生意。其後書店的規模慢慢建立起來,蔡老闆亦立業成家,不但讓弟妹都得以上大學念書,也娶了戴莉珍小姐。在兩人結婚六年後,弟妹們都已經濟獨立,母親便把整個店交給蔡老闆夫婦倆經營。在這之前,這家舊書店的店名只是「光華商場地下室22號」,為什麼會取名「茉莉」?原來這對夫妻,一位叫蔡謨利,一位叫戴莉珍,取名字的中間字,結合諧音就成了「茉莉」。
  • 旅行 後民國時代的文化足跡,帶你探索臺灣書店裡的影像詩
    漫步臺灣,除了餐廳、服裝店、藥妝店還有很多書店,獨立書店、二手書店、誠品等等等,臺灣人愛閱讀,有情懷,喜歡閱讀的人往往是善良的,書店現在之於城市,更像是一尊精神鵰塑。書店傳遞著店主、作家和讀者對這個世界的感官,販賣一場人文情懷,是一件浪漫又幸福的事。《書店裡的影像詩》是臺灣導演侯季然拍攝的一部以臺灣四十家獨立書店為主題的紀錄片。
  • 【最美書店】世界最美書店之一,卻是只有13坪大的「好樣本事」
    美國知名藝文網站Flavorwire,選出全球20間最美麗的書店:名列榜單上的書店,有的是從歌劇院改造,有的前身是大教堂,有的甚至把希臘神殿式的巨大石砫擺進店裡。」藏身狹小巷弄間的小書店如何成為世界最美麗的書店之一?
  • 二手書店,臺灣的一種養分
    書店的冬天,能找到販賣舊時光的二手書店實屬不易,但在臺灣,情況大不相同——光臺北就有49家實體的二手書店!臺北並不大,何以養活49個二手書店?首先是因為人們對知識的足夠尊重,嚴控盜版。這樣正版書才能在商業社會以價格體現自己的尊嚴,書的二次流通才有生存空間。
  • 去臺灣一定要逛的10家書店
    書院裡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架皆不假手他人,由主人親自拾輟布置,呈現出來的不只是書店、咖啡廳、寫意的閱讀空間,也是日常生活的理想樣貌。同樣的,來到這兒,他們希望的不只是你愛上閱讀,更盼望你熱愛你的生活。休息星期三至星期五 10:30–19:30星期六日 10:00–20:30NO 6.
  • 從臺灣買醫書有感,聊聊臺灣二手書店文化
    分享下購買信息: 大方書局(中醫)00886(02)2311-0770 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44號這裡還有臺灣版《周楣聲醫學全集》,圖文資料請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是我2013年來買醫書了解臺灣艾灸文化的文章。逛了幾家二手書店,被臺灣保護傳統文化的能力感動。在大陸別說二手書店,連新書店在網購的衝擊下都難以生存。
  • 六家臺灣特色書店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書店的氛圍相當好,電影「一頁臺北」就是以誠品書店為主要拍攝地點的。書店24小時營業,如果是在夜晚來誠品通宵,能更好得感受到書店文化哦!  2、三餘書店應該是受洪雅書店影響,三餘書店的書籍陳列區很強調在地性,也就是高雄。有別於近年來很暢旺的臺北學與臺南學,甚至是花蓮宜蘭都頗多出版品介紹,高雄或許素來給人工業城的印象,不太讓人感覺是個和文化或閱讀有關的城市。  3、好樣本事
  • 旅行&玩樂|臺北最別致的獨立書店都在這裡了~
    ②『水準書局』- 臺灣臺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號這間書店在臺北還挺出名的,因為它有「全臺灣最便宜的書店」之稱,因此特別吸引學生去買書評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亞洲總共有4間,2間在北京(蒲蒲蘭繪本館與老書蟲書吧),1間在日本,1間就在臺灣。
  • 不只是賣書 臺北的那些特色書店
    都說臺北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而誠品書店才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尤其是位於敦化南路的那一家,24小時貼心營業,木質的地板、柔和的燈光、濃鬱的咖啡香和芬芳的書香,使這裡成為臺北暗夜中最溫馨的一抹暖燈。除了誠品,小街巷中的特色書店臥虎藏龍。有的走復古範兒,有的是小清新,有的專營二手書,看書、喝咖啡、消磨一下午的時光,臺北的書店,已經成為了臺灣文化的小小縮影。
  • 臺北書店裡的影像詩
    「zeelandia」是臺灣最古老的城堡,這棟位於臺南的城堡是由荷蘭殖民者於1624年建成,雖然登陸臺灣的荷蘭人是為了殖民,但他們也可以被視為是最早踏入異鄉、打開新世界的旅人。書店不大,大約40-50平米,陳列是簡單而溫馨的日式家居風。
  • 臺灣特色二手書店 賣的不只有書
    提起臺灣的書店,你會想到24小時不打烊的連鎖書店還是主題鮮明的獨立書店?但無論是論設計、個性還是情懷,它們可能都比不上遍布臺灣的特色二手書店,因為在這些二手書店裡,你更能有一種找回舊時光的感覺。在這裡,你消費的與其說是書籍,毋寧說是老書背後蘊含的時間的味道。由於臺灣的紙質書籍相對比較貴,臺灣的二手書交易比較繁榮。
  • 探店③|最文藝二手書店——多抓魚書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多抓魚書店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落地實體店多抓魚書店被稱為「北京文藝青年的精神食堂」它原本是一家網上二手書交易平臺去年10月開始經營實體店2.7萬冊、1萬多種圖書經過簡單的分類陳列其中邂逅爵士樂之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 臺灣書店創意獨特:除了賣書 還賣精神品味
    1994年4月17日,女書店作為全臺灣第一家女性專業書店成立,由一群婦女運動工作者、關心性別平等議題的女人男人們共同催生而成,1996年,女書店開始跨足出版業,自體出版書籍,迄今已經出版了七十餘本,還獲得「聯合報讀書人年度好書大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