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這裡遍地種植桑樹但不養蠶,卻把桑樹全部利用發揮到了極致

2020-09-15 醉美濟南

說到養蠶繅絲,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根據出土實物和甲骨文的記載,早在三四千年前,在黃河長江流域就已種桑養蠶並利用蠶絲織綢了。桑葉是蠶的重要食物,但近日在德州夏津發現,這裡遍地種滿了桑樹,不乏一些百年以上的古桑樹,當地人卻說他們那不養蠶,這是怎麼回事呢?

夏津德百旅遊小鎮椹仙村,位於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由德百集團投資興建。建設齊魯印象體驗地、主題文化園、親子園、文體康樂園、拓展實戰基地、自行車越野基地、康養基地七大板塊。

這裡以國家4A級景區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為依託,以齊魯民俗休閒體驗為契入點,將傳統民俗、夏津歷史人文以及生態資源有機融合,集中展示齊晉會盟的歷史文化和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古桑文化,打造京津冀魯周邊最具特色的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在景區門口就有兩棵桑椹樹,據當地人說,兩棵樹已經三百多年了,被當地人尊稱為椹爺爺、椹奶奶!

從這個角度看,一棵樹似龍頭,一棵樹似鳳頭,所以又有龍鳳呈祥的寓意!

進入椹仙村,這裡面種植的基本都是桑樹,不少桑椹樹枝幹粗大,一看就是有年份了,樹上掛滿了桑椹果。

你以為只有這裡有桑椹樹?在這裡,馬路上,田野裡都是桑椹樹!

在杏鄔園景區裡,還有數百棵古桑椹樹。

如果你認為剛才300歲的椹爺爺、椹奶奶就是最大樹齡的椹樹那就大錯特錯了,在杏鄔園景區,這裡還有一棵1500多歲的椹樹王!

按照時間推算這棵椹椹樹可以推到南北朝,被當地人稱為萬椹之王,看來椹爺爺、椹奶奶都不知道是他的多少代子孫了,該樹枝幹高大,長勢茁壯,枝幹底部分為五叉,當地人認為這是福祿壽喜財的象徵,所以不少人來這裡祈福,掛了不少紅絲帶!

在這裡看到,還有人晚上把車開到桑樹林露營,親近大自然!這處處都是桑椹樹的地方為什麼不養蠶呢?

先看看這個,沒錯,這是兩種桑椹果,桑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蘿蔔素、維生素(A、B1、B2、C)、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礦物質鈣、磷、鐵、銅、鋅等營養物質。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汙染的特點,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當地對桑椹果做了加工,一年四季可以吃,長途短途可以攜帶,很方便,你可別以為只是對桑椹果做了這一種處理!

椹莓幹

桑椹子,桑白皮

凍幹椹果

椹果酒

桑葉又可以製作茶葉,紅茶、綠茶

椹莓原漿

桑椹醬

桑菊茶

沒想到吧,這還只是一部分,一棵桑樹竟然渾身是寶!比起養蠶一種利用方式,這可是把桑椹文化做到極致了!除了桑葚樹賦予的食療之外,德州夏津的德百溫泉則是大自然賦予的另一種康養神器!


德百溫泉度假村酒店建築以漢唐風格為主,建築主體高度為三層,包括接待中心、客房、會議、餐飲、洗浴、更衣、娛樂等。

這裡包括室內泳池、室內浴場、水上娛樂等。室外溫泉區包括十一大系列的56個泡池,四季祥瑞區、名湯養生區、湯池木屋區、衝浪區、特色風情區、美白養顏區、保健理療區、唐風唐韻區等等。

怎麼樣,夏津這個地方你願意來嗎?

相關焦點

  • 橫縣平馬鎮獨石村:推廣種植改良桑樹 促進鄉村振興
    村民莫芝田在自家桑田裡採收成熟的桑果   莫芝田告訴記者,他種植的桑樹是從廣東引進的改良品種,這種桑樹桑葉寬大,方便農戶採桑養蠶,而所結的果實飽滿大個
  • 門前有棵桑樹
    陳榴芳  又到養蠶季節,家門口變得熱鬧起來了,因為門前的圍牆邊有棵桑樹。儘管光溜溜的枝條上才萌出嬌小的嫩芽,但早有人先採為快了。說起那棵桑樹,還是兒子上小學時種的。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兒子已從一個稚氣的小學生長成了小夥子,桑樹也長得十分高大,樹幹已有碗口那麼粗了,樹枝不斷地向四周和空中伸展,樹身高度超過了兩層樓頂。
  • 村裡的桑樹
    這些桑樹算不上挺拔,但大都粗壯的很,它們都有幾十年的樹齡了,每棵樹仿佛都被歲月留下了痕跡,粗糙中透著些許滄桑。桑樹是在六十年代栽下的,那時村裡發現養蠶,於是栽下了這許多的桑樹。不想經過幾年的發展,村裡的桑蠶養殖,竟然在全縣數一數二,「一戶一畝桑,一戶一聯蠶(蠶種)」的規模,讓不大的村子出了大名。我們村的桑樹都不太高,兩米之內軀幹就會分叉,很方便順勢攀爬。
  • 桑樹栽種有哪幾種常見方式?分別有什麼優缺點?看完你就懂了
    但是在很多農村地區,雖然種植桑樹養蠶,但這並不是農民的主業,尤其是一些山區農村,由於土地資源比較緊缺,桑樹種植很難形成大規模成片規劃桑園,更多的時候是以零星分散種植為主。所以針對不同的種植環境和種植區域,桑樹栽種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具體來說可能有以下幾種:
  • 桑樹的介紹與寓意
    到三國時代,諸葛亮更為重視,當他病危時,還給後主劉禪的遺疏上寫道:「臣家有桑八百棵,子孫衣食,自可足用。」由此可見,自古名人,早已把屋前屋後種桑養蠶作為發家致富之道。古桑軼事桑樹壽命很長,在全國各地存留的古桑中,還有幾株著名的「千歲老翁」。雖老枝縱橫,仍然春來榮發新葉,顯示出它那老而不衰的生機。
  • 烏茲別克斯坦家庭三大怪:葡萄涼棚、桑樹冰箱、瓷器牆
    《環球時報》記者不久前受邀赴多個烏國家庭做客、用餐,深刻體會到葡萄棚、桑樹和博物牆在當地民居中的實用性和重要性。  門外搭葡萄涼棚  在戶外搭葡萄架,不光裝飾了一家門臉,更為5月到9月5個月的炎炎暑期帶來陰涼。坐在葡萄架下一邊賞花,一邊喝茶、小睡或者聊天,成為烏茲別克斯坦人(以下簡稱烏國人)悠然避暑的首選。在一些村莊,很多人家外邊的葡萄棚還順著院牆搭建,一直延伸到鄰居家並與後者的葡萄棚連接起來,這在馬路邊構成一道道獨具特色的葡萄藤「綠蔭走廊」。
  • 宿遷埠子鎮有棵傳奇的百年老桑樹 見證愛情 守護村民
    當地傳說,這裡曾有3棵桑樹  穿過村委會南側的育種車間,映入眼帘的是一望無際的桑園,碧綠如海。不遠處的一條河溝邊,一棵高約20米的巨大桑樹,枝葉在風中搖擺。陸哥對阿玉說:「還是我去吧,你陪小姐在這裡休息,有事就大聲喊我。」  陸哥採回一袋桑葚,遞給阿玉和吳小姐。陸哥說:「小姐,雖然不知道我們現在在哪裡,但是,這裡山清水秀,除了氣溫低一些,和老家吳江基本相同,而且有桑樹,很適宜養蠶。況且,我們已逃出來快一個月了,身心都很疲憊,不如在這裡先安頓下來,然後再做打算,如何?」陸小姐深情地對陸哥說:「陸哥,我和阿玉都聽你的。」
  • 有小販來農村裡3元一斤收購桑樹葉子,是用來幹什麼呢?
    農村,有桑樹,桑葚可以用來食用,那麼,桑葉子也是大有用途的,小販來農村裡3元一斤收購桑樹葉子,採購的桑葉不外有如下幾種用途:第一,賣給養蠶人南方的專業養蠶人應該比較少,只是春天,小孩子玩蠶的,在以前是很多的。
  • 好吃又好看的盆景,簡單幾步學會盆栽桑樹的種植技術
    桑葚相信大家都吃過,這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水果,桑樹枝條扭曲似遊龍,樹冠寬闊,枝葉茂密,頗為美觀。這種好吃又好看的植物,真的非常適合做盆景,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盆栽桑樹的種植養護技術吧!二、選盆、配製營養土1、一般選擇透氣、透水性好的泥瓦盆(不建議用那種不透氣的瓷盆),因桑樹根系較大,要準備大一點的盆,規格為:盆徑50公分、深45公分(可根據苗木大小來定)。
  • 養蠶好流行 金華八詠公園驚現「桑葉爭奪戰」
    「現在的小孩子一到春天,就喜歡養蠶。現在城裡哪裡還有桑葉,我的桑葉都是從很遠的農村摘來的。」在她看來,桑葉弄來很不容易,貴得不離譜。  公園裡的桑樹被「剃」了個瘌痢頭  市區真的沒地方採桑葉嗎?不是的,不少家長發現,在八詠公園就有一片桑樹林。公園裡的桑樹,能不能採摘?這似乎是金華城區唯一的一片桑樹林。
  • 黃河古道生長著古桑樹,樹上產一種寶貝,專家說:誰看到就發財了
    山東省德州的夏津縣有一個黃河古道,古道生長著上萬棵古桑樹,古桑樹上面還生長著一種極為珍貴的寶貝,甚至還有一位專家開玩笑似的說:「這寶貝誰找到誰就發財了!」這句話其實不是開玩笑,你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寶貝嗎?
  • 老桑樹上結「新果」新公社裡尋「滄桑」
    該基地覆蓋周邊4個村莊、100多個養蠶農戶,是一家集桑園種植、立體養殖、桑樹衍生品加工、特色餐飲、休閒旅遊等於一體的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名為「桑園公社」。  8月14日,天氣燥熱,但桑園公社內卻是遊人如織,一派熱鬧景象。公社負責人陳桂紅剛剛送走一批參觀桑蠶文化體驗館的親子團,還沒等大巴發動,又急忙把前來品嘗美食的幾名遊客引進了桑園公社大食堂。
  • 【桑樹盆景】的製作與管理
    等樹樁活穩後,再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條,所保留的枝條可任其生長,以促進主枝的增粗和根系的生長。        第二年將植株放在通風向陽處養護,並對有一定粗度的枝條造型。桑樹盆景的造型因樁而異,常見的有直乾式、斜乾式、雙乾式、懸崖式、臨水式等不同款式。可在當年生新枝半木質化時,採用修剪、蟠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造型,使其骨架優美,樹冠緊湊而富有動感。
  • 白沙牙佬村村民在辣椒地裡套種桑樹 實現"雙豐收"
    9月29日上午,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牙佬村那片15畝的「一點紅」辣椒園裡,得益於近日來的充沛雨水,套種在辣椒園裡的一株株桑樹長得特別快,撐起了一片綠油油的林蔭,林蔭下,一叢叢長相紅紅火火的小米椒,可是該村脫貧群眾符海珍增收的秘訣。  「在白沙,大夥都喜歡用小米椒當菜餚佐料或醬料,這辣椒不起眼,但收入可觀。」
  • 2019最具發展潛力的桑樹品種介紹
    我國本就是「農桑大國」對於桑樹需求本就比較大,我國先民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偉大創舉,推動了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發展,並伴隨著中華文明從遠古走到現代,走向世界,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 疊溪無桑不養蠶 為啥叫蠶陵重鎮
    在這裡看不見一株桑樹,也沒有一戶人家養蠶,為啥這個地方還叫蠶陵重鎮?現今的茂縣疊溪鎮是《禹貢》記載的「古梁州之域」。在遠古時期,岷江上遊興起的冉駹族與西北遷徙過來的羌族合化成古蜀族,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黃帝娶蜀山氏的女子為妃,生下兒子蠶叢,他是位養蠶專家,被稱為蠶叢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蠶神)。
  • 廣安前鋒區:栽桑養蠶鋪就脫貧致富路
    「我在這裡務工有工資,加上自己家裡養的蠶,僅發展養蠶這一項就可以有一萬多塊錢的純收入。」 唐橋村屬於典型的貧困山村,歷來以傳統農業為主,村裡沒有集體經濟收入和支柱產業,2014年,唐橋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0元,農民缺乏耕種的積極性,導致部分土地撂荒。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張福林與村幹部一起積極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子。
  • 諸葛亮全部家產有15頃田地,還有800棵桑樹,這是什麼水平?
    這就是他的全部身家,算不算清廉?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地位僅次於劉禪,而且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並沒有多少實權,蜀漢的治理都是諸葛亮一手操辦的。 漢朝一個普通的侯爵都有95頃土地,是諸葛亮的6倍。
  • 河北最美樹王——鹽山縣官張村「樹神」古桑樹【視頻】
    5月23日,我們來到鹽山縣官張村西北角的一片茂密的桑林裡,榮獲「河北最美樹王」稱號的「樹神」古桑樹就長在這裡,村裡種植桑樹的歷史最早可追朔到漢朝,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 因為這句「老話」 花園裡的桑樹被攔腰砍斷
    ­  老話說「前不栽桑,後不栽柳」,因「桑」音同「喪」,宅前栽桑會「喪」事在前。雖是一句迷信諺語,但卻有人非常在意。據吳先生自己說,他剛買下房子時,花園裡的這棵桑樹還很小,「我不知道這是一棵桑樹。」­  家裡老人惱了­  不久前,吳先生為了小孩上學方便,決定搬過來住。上個月,吳先生一家人來新房這裡,準備裝修後入住。家人們對新房的環境讚不絕口,可突然六十多歲的老母親沉下臉來,把吳先生叫到一旁,指著院子裡一棵三層樓高的大樹說道,「你看這是什麼樹?是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