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榴芳
又到養蠶季節,家門口變得熱鬧起來了,因為門前的圍牆邊有棵桑樹。儘管光溜溜的枝條上才萌出嬌小的嫩芽,但早有人先採為快了。說起那棵桑樹,還是兒子上小學時種的。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兒子已從一個稚氣的小學生長成了小夥子,桑樹也長得十分高大,樹幹已有碗口那麼粗了,樹枝不斷地向四周和空中伸展,樹身高度超過了兩層樓頂。
兒子從小就愛養蠶,可是桑葉供應總是成問題,到很遠的地方摘來,放在冰箱裡冷藏,幾天後就不新鮮了。沒桑葉的時候,看著蠶寶寶在枯葉上伸著頭嗷嗷待哺,那是一件憂心的事。這時,兒子比自己挨餓還難受。他上二年級那年,有一次,看到學校門口有人在賣桑樹苗,喜出望外,買了兩棵回來,要種在院內的花壇裡,跟我的花草爭地盤。我不肯,可他執拗得很,非種不可,我只好讓步,讓他把桑樹種在院外的牆角邊。
剛種下時,桑樹苗很孱弱,樹幹細細的,只有筷子那麼粗,高也不到兒子的腰部。然而它的生命力很強,不久就成活並抽了葉。有了桑樹,兒子飼養蠶寶寶更是得心應手了。一放學,就到門口採來新鮮的桑葉開始侍弄他的寶貝蠶,小心翼翼地把蠶兒們從殘葉上撥下,清理糞便,換上新桑葉,細心得像呵護嬰兒一樣。所以他飼養的蠶白嫩肥壯,總比其他同學大。
桑樹長得很快,一兩年工夫,那個原本不大的角落已經容不下兩棵樹了,於是忍痛挖掉一棵。家有桑樹,這對兒子來說頗為得意。他常摘了桑葉去接濟同學的蠶。每當他從家裡摘了桑葉饋贈同學時,課桌邊總是圍滿了人。因為有桑樹,他年年都養蠶,而且積累了不少豐富的經驗,封他為「養蠶專家」一點也不過分。直到高考,他還照養不誤,真叫人哭笑不得。
「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我家住在巷子的盡頭,但這裡有桑樹的消息不脛而走。每年春天,沒等它抽出嫩芽,早有孩童光顧了。大人小孩絡繹不絕地前來採摘桑葉,常常門庭若市。
因為枝葉太濃密,遮住了門前的陽光,碰到過路人的頭,還觸犯了鄰居的雨棚,好幾次把下面的枝丫砍掉。這樣採摘桑葉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有些孩子也許跟我兒子一樣為了心愛的蠶寶寶能吃到桑葉,什麼困難都在所不辭,他們不顧一切攀上牆頭,再爬上樹枝,看了叫人心驚膽戰。也有膽小的叫來父母幫忙,一個在上面摘,一個在下面撿。下班回家,門口常常一片喧譁,看到有人攀樹採桑時,總要叮囑一聲「當心啊」。
眼看枝頭被摘得光禿禿了,沒過幾天又抽出新的嫩葉來,這樣摘一茬,抽一茬,一個春天,不知有多少人光顧這裡,不知有多少蠶寶寶受過它的恩澤。它就這樣不知疲倦地抽著新葉,真是一種堅強的、樂於奉獻的樹。
春夏之際,春蠶已「上山」,沒人再來採摘桑葉了,它的茂盛時期也到了。你瞧,它似乎要把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肥厚碩大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真驚嘆它的蓬勃生機。還有滿樹的桑葚,紅紅的一片,常有鳥雀啄而食之,只是沒等成熟就紛紛落下,落紅滿地的景象使人嘆為觀止。
鄰居多次勸我把這棵桑樹砍掉,原因有二:桑樹那麼高,小孩上樹採摘太危險,萬一惹禍我們也有責任;二是「桑」與「傷」諧音,種在門口不吉利。可是兒子不同意,他看著自己種的樹惠澤了養蠶人,頗有成就感,還說我迷信。其實我也於心不忍,一是不願毀掉兒子的心血,二是不想讓養蠶的小朋友失望,於是它依舊靜靜地佇立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