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防護服、客運改貨運:這是疫情下空乘人的真實生活

2020-12-20 澎湃新聞

疫情給我們的社會按下了暫停鍵,人們出行的腳步受到影響。民航作為公共運輸運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營也受到了衝擊。

不過在重大危機面前,空乘人員展現出強大的進取精神,他們在社會需要時勇敢逆行,也在面對危機時積極自救。

穿著防護服的空乘人

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為執飛的空乘人員提供了比較全面的防護。

上機前他們需要穿戴好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防護用品,在執飛一些國際航班時,甚至還要穿上成人紙尿褲才能開始工作。

與平時相比,疫情期間的空乘服務流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為了減少接觸,一餐二餐一同發放,食物也由原來的普通餐換成密封包裝的小餅乾、小蛋糕等,公務艙的被毯、經濟艙的洗漱包等一次性物品不再配備。

在機艙內,厚重的防護服顯然給空乘人員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為乘客送餐時,空姐們甚至能感受到汗順著脖子和胳膊流下的軌跡。

(圖片來源:新華網)

同時,空乘人員在機上的飲食更加小心翼翼。因為摘下口罩進食會有感染風險,而且她們穿著防護服幾乎無法排洩,抱著對成人紙尿褲的不信任感,每個人都在忍耐。

在駕駛艙內,飛行員的工作和往常並無太多不同。

不過他們只能在駕駛艙待著,儘量減少和旅客的接觸。而且因為要是遠程航線,晚上大家還是會適當交流以避免疲倦和困意,但戴著厚厚的口罩,只能去提高音量。

民航飛行員執飛貨運班機

疫情期間仍然執飛的畢竟是少數,由於大量航班停飛,很多空乘人員被迫經歷了從業以來工作最「輕鬆」的一段時間,昔日忙碌的空中飛人可能連續數周甚至數月沒有航班可飛。

(圖片來源:中新網)

由於空乘人員的收入主要來自飛行小時數,他們的薪資也隨之大大縮水。而且目前停飛時間長也會用掉一部分假期,疫情過後,空乘人員很可能全年無休。

部分航空公司出臺政策讓員工開啟「無薪休假」,即包括飛行、乘務、航務等多個崗位開啟輪休模式,在輪休期間不發薪酬,按在崗工作時間計算薪酬,只發基本工資、交五險一金、享受工資福利。

各大航空公司都在想方設法減少損失。早在3月初,南航、東航、廈航、山航和春秋航空等多家航司就針對各地復工需求,推出了政企包機服務。

同時,客改貨航班成了防疫物資運輸的主力。這樣不僅可以適當盤活航空公司的運力資源,提高飛機利用率,而且為疫情中的飛行員提供了更多工作機會。

近日,財政部、民航局還聯合發文,對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客艙內裝貨改裝項目發生的費用給予補助。

在國外,暫時停飛的空乘人員也在尋求新的轉型。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導,由於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英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和其他公司的民航飛行員可能會遭遇裁員的風險。現在他們面前出現了一個新出路,就是被借調到英國空軍。

瑞典則從臨時減薪休假的國有航空公司員工中,招募了約1萬名空乘志願者,並已經開始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參與到醫療救助工作中。

表面光鮮與背後心酸

大多數人會覺得做空姐待遇好,工作時可以化著精緻的妝,穿著漂亮的制服,但其實空姐在機上工作時,幾乎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面臨著很多壓力。

從打卡到飛前會議,從準備會議提問到航前設備檢查,每一項都是空乘人員不斷要重複的工作,每一次的飛行都不能掉以輕心,每一次都要當做第一次飛行。

(圖片來源:@7407588913)

在迎機前,空乘要確認機艙內設施安全。打開行李架、飛機箱,將飛機上的餐食清點並擺放好,檢查應急設備,把衛生整理到位,再拿出報紙毛毯等等。如果是飛行3小時的航班,其實空乘已經花費了7小時。

可以說,一名合格的空姐上要教乘客如何正確坐飛機,下要經過深水測試演習,文要懂急救知識多國語言,武要能應對恐怖活動和劫機威脅,同時還要保持儀態優雅。

在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民航出行逐漸恢復的背景下,為了做好個人防護、確保乘客安全,空乘人員所付出的自然比平時更多。可見空姐的工作並非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背後的心酸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圖片來源:@姑蘇雲之君)

還沒完!休息5秒鐘,插播一則廣告

DK暢銷圖書《經典飛機》

現貨發售

《經典飛機》

DK

《經典飛機》

繼《飛機全書》後,DK又一暢銷書《經典飛機》開始發售!書中集合了大量精美圖片,涵蓋航空發展的豐富故事,無論是普通的獵奇讀者,或是執著的航空愛好者,這絕對是本經典佳作!

購買

在三月中旬有一次飛廣州的航班上臨下飛機的時候,坐在後排的一家三口從包裡掏出一包口罩遞給一位空姐,說:「送給你吧,你在飛機上,比我們更需要。」

這位空姐當時眼眶就紅了,她說:「那時候公司只發了兩個口罩,外面的藥店根本買不到,N95又被炒上了天價,接下來還有航班要飛,那正是我最愁的時候」。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網)

結語:對於民航業而言,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寒冬,看著躺在停機坪上的飛機群,你能聽見金錢融化的聲音。

不過在危機面前,空乘人展現出極大的韌勁,無數民航人敬業、精益、專注地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工匠精神。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國內航線已在逐步恢復,讓我們靜候春天的到來。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航旅縱橫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原標題:《身穿防護服、客運改貨運:這是疫情下空乘人的真實生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客改貨匯總:奧凱航空再添「客改貨」國際貨運航班
    全日空貨運時隔3個月啟動成田至武漢臨時航班  全日空貨運公司(ANA Cargo)19日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導致成田機場至中國武漢之間定期客運航班持續停飛的情況下,開始運行臨時貨運航班。這是全日空集團自2月政府客運包機航班以來,時隔約3個月運行飛往武漢的航班。截至31日將每周運行3班。
  • 穿防護服搬運貨物 長沙加強貨運航班冷鏈疫情監控
    長沙加強貨運航班冷鏈疫情監控 乘客抵達機場、高鐵站依然要測體溫、驗健康碼,乘務員要對列車不低於20%旅客抽檢體溫 乘客抵湘,機場和高鐵站都需要測體溫、查驗健康碼,至於貨物,機場加強了對貨運航班冷鏈物品的疫情監控。 瀟湘晨報記者 黎棠 長沙報導 截至12月9日9時,四川成都共有3個地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分別是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太平村、唐昌鎮永安村8組、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每天從成都往返長沙的高鐵、航班並不少,進出入高鐵站、機場的疫情防控自然顯得尤為重要。
  • 疫情中的航空公司:全球乘客減少30億人次,客運改貨運是唯一生路
    這僅比大流行前的預測略有上升,但客運收入的大幅下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已將其對2020年的預測從最初的5810億美元下調至2410億美元——意味著貨運業的貢獻將佔整個行業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而通常情況下貨運業的收入僅為八分之一。
  • 「客改貨」國際航班頻飛,有效填補疫情期間運力缺口
    這是自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推動增強我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以來,南航在粵東地區的首個「客改貨」,即客機貨運專用航班,這將為暢通疫情期間地區貨運物流渠道、滿足社會需要、穩定國際供應鏈等建立良好基礎。事實上,「客改貨」國際航班今年以來已不是稀罕事兒。
  • 河北唐山市道路客運全面復工 1582家道路貨運企業也已復工
    截至3月18日,為唐山市內20餘家單位提供了定製通勤服務,共計投入客運包車6091輛次,運送乘客13.25萬人次,其中提供跨省農民工返崗服務3次98人。二是有序恢復客運班線。按照「成熟一個、恢復一個」原則,有序恢復縣內公交運營,滿足縣內農民工、返崗職工出行需求,目前已恢復定製班線、縣際班線、縣內公交線路116條,恢復運營車輛647輛。三是守牢客運進京關口。
  • 最小航空公司靠3架飛機存活,2020空姐拍視頻做微商,客運變貨運
    疫情之下,航空公司怎麼樣了?空姐都在做什麼?客運不景氣,貨運迎來發展契機?其實中國的航空公司,除了國航、南航、東航外,還有很多航空公司。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53家航空公司,其中規模最小的龍江航空只有3架飛機。
  • 海航集團天津航空同日執飛兩班「客改貨」航班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丁鐺鈴 報導:北京時間4月12日20:30,海航集團旗下天津航空GS7951航班承載17餘噸口罩等防疫物資,從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起飛,並於北京時間4月13日03:20順利飛抵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這是天津航空在新疆首次執行「客改貨」洲際包機。
  • 蒙內鐵路客運列車恢復運行 貨運積極助力肯亞抗疫
    7月13日,由於疫情停運了三個多月的蒙內鐵路客運列車正式恢復運營。 上午8時許,停運了97天的蒙內鐵路客運列車載著482名旅客由奈洛比站駛往蒙巴薩。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肯亞此前出臺了奈洛比、蒙巴薩等地的「封城令」,往返於兩地的蒙內鐵路客運列車於4月7日起暫停。隨著肯亞社會經濟的重啟,蒙內鐵路於7月13日正式恢復運營。
  • 白雲機場多了「客改貨」運輸航班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3月21日至4月15日,廣州白雲機場物流公司已累計保障國際進出港貨運航班881班,國際貨量達18730噸;其中「客改貨」航班近190架次,運輸貨物達1500餘噸。
  • 瀋陽機場:首架「客改貨」國際航班完成包機保障 順利起飛
    5月1日,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迎來的首架執飛「客改貨」包機。 瀋陽機場供圖 中新網瀋陽5月1日電 (王景巍)5月1日上午,阿富汗航空公司一架A310客機降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與其他客機不同的是,本架客機並不搭載旅客,客艙和貨艙全部用來裝運瀋陽本地生產的口罩和防護服。
  • 瀋陽機場完成首架「客改貨」包機保障任務
    5月1日,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迎來首架執飛「客改貨」包機,並順利完成保障任務。當日上午,阿富汗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10客機降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與其他客機不同的是,這架客機並不搭載旅客,客艙和貨艙全部用來裝運瀋陽本地生產的口罩和防護服。
  • 山東航空公司拆客機座椅改貨機 拉人變拉貨 滿足航空貨運需求
    山東航空公司拆客機座椅改貨機 拉人變拉貨 滿足航空貨運需求 2020-04-17 11:03:15 來源:大眾網  |  作者:常青一切準備就緒以後,用拖車將飛機牽引到按照飛機機輪的三點位置提前擺好的秤盤上,稱重人員記錄下3處秤盤顯示的重量讀數,從而匯總計算重量和重心。通過稱重獲得飛機整修後的基本重量平衡參數,運行控制、配載、貨運等部門根據這些參數對飛機實行科學配平,安排旅客和貨物的具體位置,以保證飛行安全,實現最大裝載能力。稱重後,飛機改裝工作全部結束,改裝後山航「客改貨」飛機最大運載能力將達到20噸。
  • 疫情之下亞洲航空貨運市場的新常態
    作為全球主要的製造業地區,亞太地區在全球航空貨運市場上佔有35%左右的份額。受疫情影響,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和旅客需求的大幅減少導致客運航班大量取消,腹艙運力減少,在亞洲市場上也不例外。然而,業界普遍認為,商務和休閒航空旅客的信心預計不會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亞洲航空貨運市場又將如何發展呢?
  • 天津航空同日執飛兩班「客改貨」航班 新疆首飛布加勒斯特、武漢包...
    同日,天津航空GS7967航班於北京時間23:40啟航,運載口罩等20噸醫療物資從武漢天河機場起飛前往法國巴黎,這是自武漢「解封」以來,天津航空在武漢天河機場執行的第二班「客改貨」包機任務。截止4月13日,天津航空已順利執飛三班「客改貨」包機。
  • 民航人眼中的航空業:客座率在回升 客改貨提升飛機利用率
    李莉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自己前幾天飛了一趟北京-烏魯木齊的往返,去的時候有100多人,回來只有三四十人。「但這並不代表整個航空業的現狀,還是要看具體的航線情況,有的航線可能人會多一些。」最近剛乘坐了一趟國內航班的黃先生,也在感慨機場「人不少」。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己乘坐的航班,有七八成的客座率。
  • 暢通跨境貨運!白雲機場地勤首次保障A340-300「客改貨」臨時貨運包機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白雲機場地勤公司首次保障大型寬體「客改貨」的全貨運臨時貨運包機航班。日前,民航局發布通知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同時航司利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不計入客運航班總量。不少國外航空公司臨時通過將客機改裝為全貨機進行執飛,充分利用客艙空間裝載更多物資。
  • 國產ARJ21飛機「客改貨」成都首航
    本報訊 (記者 楊富 圖據成都航空) 昨日上午,一架ARJ21飛機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飛,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架飛機客艙裡的座椅被全部拆卸,未搭載一名旅客和空乘人員,客艙裡裝滿了貨物。
  • 貨運填補客運缺口!香港機場客運量下降87%,貨運量下降7%
    該機場全年處理貨運航班68660架次,比2019年激增18.3%。對香港的損害來自客運量的損失,因為大量的貨物從支線航班轉運到長途客運和貨運航班。 貨運噸位的三個最大目的地是上海,多哈,卡達和芝加哥。 同時,布魯塞爾機場報告貨運量增長2.2%,至51.2萬噸,客運量暴跌74%。最強勁的增長43%來自全貨機,這得益於幾家新航空公司的到來以及客機作為微型貨機的使用,這佔了全部貨機活動的30%至40%。快遞業務也實現了18%的增長。
  • 上海制定機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範 客運貨運區域累積檢查17次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劉軼琳、劉曉晶12月7日報導:東方網記者從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浦東新區發現本地確診病例後,上海迅速制定《上海機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範》。截至12月6日,上海已累積督導檢查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客運貨運區域17次。
  • 全貨機+客改貨,白雲機場為全球抗疫貢獻「廣東力量」
    一個航空公司同一天4架777全貨機+1架「客改貨」機出港、運出近2800個立方的防疫物資;一天內白雲機場國際進出港貨運航班達113班,其中包括不少「客改貨」航班……在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當下,白雲機場積極拓寬國際航空貨運業務,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助力國際貨高效「登機」,為全球運輸生產、抗擊疫情貢獻「廣東力量」。